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518693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北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宋词,请写出词牌名_,题目_,作者_。2补充横线上所缺的句子。3“亡赖”的“亡”字,这里应读_(注音),意思是_。4读完这首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下来。_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脚,( )手,( )新泥,( )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涉过携着赤着踏

2、着2诗人发出怎样的号召?用“”画出来。3诗人描绘的景物有_、_、_,你还想到了哪些景物呢?写一写:_、_、_等。3.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_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溪东,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补全填空。2本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等也是词牌名。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4词的上阕中

3、“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最后一句中“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5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_4.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j j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1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通过_春风这些景物,来表现母爱_的特点。5. 阅读古诗和短文,完成练习。

4、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不论平地与山尖(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 尖刻灵敏)(2)无限风光尽被占(占有 处于某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2作者写出了蜂_的特点。3古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和:_镜未磨:_3古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4后两句的意思是:_7. 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宋_,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宿新

5、市徐公店是由_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新市:_。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_和_,意思是_,将儿童的_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5试着将宿新市徐公店的另一首诗写出来吧!_8.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繁星(七一)冰心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管桦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上面的诗歌和歌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和孩子对母亲(_)。A深深的依恋B深深的爱C殷切的期望D深深的款意2对

6、繁星(七一)中加点词语的解,正确的有(_)(填序号)形容这样的回忆非常多,像潮水一样漫上来,使作者整个人都沉漫在这样的回忆之中。形容这样的回忆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模糊、消失。从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回忆是非常珍贵却又非常容易消失的。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等。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把_比作_,写出了它_的特点。4下面两幅图,图(_)对应繁星(七一),图(_)对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填序号)5你有怎样永不漫灭的回忆?仿照繁星(七一)中画“_”的部分写一写。_9. 读古诗,完成练习。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_。_,碧海青天夜夜心。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

7、代诗人_。3本诗引用的典故是( )。A.牛郎织女B.后羿射日C.嫦娥奔月4从“应悔”一词,可以看出此时诗人的心情是( )的。A.高兴B.孤独寂寞C.愤怒10.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繁星(七一)冰心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管桦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上面的诗歌和歌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和孩子对母亲(_)。A深深的依恋 B深深的爱 C殷切的期望 D深深的歉意2对繁星(七一)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有( )A.形容这样的回忆非常多,像潮水一样漫上

8、来,使作者整个人都沉浸在这样的回忆之中。B.形容这样的回忆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模糊、消失。C.从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回忆是非常珍贵却又非常容易消失的。D.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永不磨灭”“轻而易举”等。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把_比作_,写出了它_的特点。4右面两幅图,图(_)对应繁星(七一),图(_)对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填序号) 5你有怎样永不漫灭的回忆?仿照繁星(七一)中“”的部分写一写。_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材料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材料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

9、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一样,都是送别诗。(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_12. 片段阅读。繁星()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淡白嫩绿深红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_。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到_。

10、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当你成了果儿时,要_。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_13. 阅读短文。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 )上银霜,( )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 ),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 )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 )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 )一层银色的光华。1将下列动词填入诗歌里。绽 涂 披 立 抹 闪2阅读诗歌,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白桦树的“白”的?_3第二小节主要描写了白桦树的_。第三小节

11、的“_”、“_”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静立的白桦树也不失一种特别的美。4从诗歌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知道时间是早晨?_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能依照第三小节写一节诗歌吗?_补充诗句,并按要求答题。“儿童急走追黄蝶,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走”的意思是( )A.移动、挪动B.呈现某种趋势C.奔跑D.通过3“急”“追”这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_4对“儿童急走追黄蝶”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B.儿童急/走/追黄蝶C.儿童/急走追黄D.儿童急走/追黄蝶5整句诗的意思是:_14.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我们去看海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海风

12、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胸怀(_)富足(_)动听(_)启迪(_)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 )A.向往和追求B.启迪与智慧3从“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这一句你想到的是(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大海给我们的启迪不包括( )A.海纳百川,胸怀宽大。B.海蕴藏着财富,我们可以尽情地拿取。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D.海是生命的起源之地。15.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1把词句补充完整。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后一部分叫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3这首词一共写了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作者重点写的是_,从“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