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513114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习目标,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教育方针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 、 、 文化教育。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 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人民大众,2.具体实施 (1)刘少奇倡导“

2、 ”和“两种劳动制度”。 (2)改革办学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新建一批多科性工业大学和多种专门学院。 (4)充实和新建了一些紧缺学科和新的专业。,两种教育制度,3.成就及意义 (1)成就:到 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意义: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 。,1965,骨干力量,易混易错新中国发展人民教育,不是把旧教育完全否定,而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了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经验而形成的。,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信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什么特点?,学习思考,提示,图一农民

3、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图二工农业余学校的老师举办速成识字法学习班,提示(1)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2)特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主要表现 (1)上山下乡: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经毛泽东批示,全国掀起知识青年“ ”运动。 (2)“教育革命”:各地开展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各级学校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建立校外学工、学农基地。 (3)高考制度废止:1970年各级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这实际上废止了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 2.主要危害: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

4、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上山下乡,思维点拨 反思“动乱中的教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经济、科技、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右面材料中的教育呈现了怎样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学习思考,提示(1)特色: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特点。 (2)原因: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教育革命”和“开门办学”等因素影响的结果。,提示,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教育界拨乱反正: 年恢复高考;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 2

5、.“三个面向”战略 (1)提出: 年,邓小平提出。 (2)内容:教育要面向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意义: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77,1983,现代化,3.“科教兴国”战略 (1)提出: 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正式提出。 (2)内容:坚持以 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依法治教”战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995,教育,5.教育成就 (1)实现“两基”:基本普及 义

6、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职业教育发展,普通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 (3)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且体系齐全。,九年,思维点拨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3.(教材第89页学习思考)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什么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反响?,学习思考,提示,提示因为它使得“公平竞争”等重新得以实现,使莘莘学子的苦读有了回报,并与国际接轨,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机制,尤其是使“文化大革

7、命”中的大量失学青年有了升学机会,所以其社会反响巨大。,提示,4.(教材第91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材料,探讨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提示原因: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技、教育战略位置重要;科技先进、教育发达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起 史料一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 史料二,图一农民在田间 图二工农业余学校的老师 参加扫盲学习 在举办速成识字法学习班,教你读史 指出“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表明已完成从半殖民地

8、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表明向工农“开门”是新中国教育的重要方针和内容。,问题思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提示,提示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2)史料二中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2.社会主义教育的曲折 史料一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教你读史

9、 史料画线部分说明当时出现了教育“大跃进”,这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的表现。 问题思考史料一中的现象反映了中国教育出现怎样的问题?史料中“某时期”是指何时?,提示,提示问题:“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史料二改革教育,改革文艺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教你读史 史料出处和画线部分表明该文件对新中国教育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这一方针对教育事业造成空前严重的破坏。 问题思考史料二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提示,提示错误估计:错误地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0、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后果:“左”倾错误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3.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复兴 史料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你读史 史料给出的是“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针既是对新中国教育的经验总结,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问题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方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提示,提示改革开放后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

11、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2)“三个面向”的实质是什么?“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提示,提示实质: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意义:这一方针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了历史性的指导作用。,理解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12、)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2.“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证是教育立法。 3.改革开放后,“三个面向”的提出和教育立法的开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

13、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 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答案,1,2,3,4,5,解析,解析A、D两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 B项“教育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教育的破坏,故只有C项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发展的原因。,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2.右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答案,1,

14、2,3,4,5,解析,解析从推荐评语、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等方面可以判断此人能够上大学得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3.观察右图,图中的照片有可能拍摄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1,2,3,4,5,图工农兵大学生在清华大学听课,解析,解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因此,C项正确。,4.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

15、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答案,1,2,3,4,5,解析,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实际上强调科技、教育的发展,故选C项。,5.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义务教育,答案,1,2,3,4,5,解析,解析首先要理解“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是指由“泥瓦工”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参加高考才使其改变命运。由题干提供的“1978年”很容易选出C项。,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