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4937000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00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木兰诗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木兰诗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BG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CE建立表象3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AD帮助理解3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AI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

3、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检查背诵:二、整体感悟,走近木兰: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分析人物形象:女扮男妆,代父从军的花木兰

4、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请结合诗中描述,用下面的句子来发表你的意见。我喜欢木兰,因为她 ,我从哪些诗句中读到的。示例:我喜欢木兰,因为她勤劳孝顺,我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中读到的。总结:智勇双全、纯朴高洁的女英雄形象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热爱家乡、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问题探究:a、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b、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 “互文”的修辞手法? C、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D、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

5、么?3、成语积累: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四、当堂训练:理解性默写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句子是: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衬托思亲之情的句子是:木兰诗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的句子是: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名句是: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富贵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语句: 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描写木兰回到后喜悦心情的句子: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 五、布置作业1、默写全文2、完成学案中的练习 1、情境导入能快速把学生带入本文的学习。2、各种方式的朗读,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背诵,另一方面促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3、当堂练习,落实对诗句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