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4491746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近年随着高层建筑增多,人们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通风空调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现总结通常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以供施工人员及维护人员参考:1矩形风管的刚性变形(1)现象风管的大边上下有不同程度的下沉,两侧面小边销向外凸出,有明显的变形(2)防治措施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如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必须遵守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矩形风管的咬口形式,除板材拼接采用单平咬口外,其他各板边咬口应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系统风管(如空调系统、空气洁净系统等)采用按扣式咬口、联合角咬口及转角咬口,使咬口缝设在四角部位,以增大风管的刚

2、度。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其管长度在1.2m以上,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常用的加固方法有:角钢框加固、角钢加固大边、风管壁板起棱线或滚槽等。2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2.1碟阀阻力过大(1)现象碟阀开满后与短管轴线不平行。(2)防治措施用角度样板对半轴方台刨光或者挫方,根部不能有圆角。调整手柄上方孔位置,方孔过大可以进行补焊。2.2手动多叶调节阀调节不灵活(1)现象调节阀的阀片不能全部开启或关闭。(2)防治措施阀体外框的轴孔应集中采用样板下料和冲孔,并应保持两侧板轴孔距离相等、轴孔同心,缩小中心线偏移的误差。在批量生产调节阀的过程中,可先组装一个调节阀来确

3、定阀片的调节杆长度及连接点的位置。一般在阀片呈90转角的状态下,确定调节杆的长度和连接点的位置。调节阀组装后,再确定定位板在全开和全闭两个状态间的刻度,标出全开和全关的标志。调节阀的阀片在下料过程中,应使阀片的长度与阀体留有一定的间隙,防止组装后产生碰擦现象。阀片必须能够互相贴合,间距均匀,搭接一致,保证在全关状态下的严密性。 2.3消声器内消声材料脱落(1)现象消声器在安装或使用时,消声材料脱落。(2)防治措施粘接剂要选用粘接强度高、固化时间短、稠度适宜的产品。为避免粘接的聚氨脂泡沫塑料表面受力不均匀,除刷粘接剂时应根据消声材料的尺寸外,可分段均匀地涂刷,待消声材料粘接后可用木板等负重均匀压

4、实。消声材料粘接前,必须将风管表面的水分、油污等杂物擦干净,增加粘接的强度,防止消声材料脱落。应选用符合要求的玻璃纤维布、细布、麻布等织物及金属丝网和塑料纱网等成型覆面材料,覆棉层必须按设计要求或标准图的规定拉紧后装订,保持松散消声材料的均匀分布,外表平整、牢固,在运输、安装、运转中不变形。在加工金属穿孔板时,经过冲孔、钻孔后,孔口一般会出现毛刺,它会划破松散消声材料的覆面层,当用作共振腔时会产生噪声,因此必须将孔口的毛刺挫平。3风管系统安装3.1风管安装不平直:(1)现象:风管不平直,中心偏移,法兰的接口间距不均匀,风管系统漏风量大。(2)预防措施:水平风管的支、吊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间距应

5、等距离排列,但遇到有风口、风阀等部件,应适当地错开一定距离,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的位置应正确牢固,吊杆或支架的标高调整后应保持一致,对于有坡度要求的风管,其标高按其坡度保持一致。圆形风管用法兰管口翻边宽度调整风管的同心度,矩形风管可调整或更换法兰,使其对角线相等,并保证风管表面和平整度控制在510mm范围内。在进行风管平整度检验时,对矩形风管应在横向拉线,用尺量其凹凸的高度,对圆形风管应纵向拉线,用尺量其凹凸的高度。法兰与风管垂直度可按实际偏差情况来处理,如偏差较小,可用增加法兰垫片厚度,并掌握请螺母拧紧度来调整,如偏差较大, 法兰则需要返工重新找方、翻边铆接。法兰互换性差,可对螺栓孔进

6、行扩孔处理,一般可扩大12毫米,如误差过大,则另行钻孔。法兰平整度差,可用增大法兰垫片进行调整,但增厚的法兰垫片必须保证完整性,对接的垫片必须用密封胶粘接,以保证风管连接后的严密性,但各个螺栓的螺母必须保持松紧度一致。3.2穿越屋面的风管无防雨和稳固措施(1)现象风管穿越屋面处漏水、渗水、风管穿越屋面后不稳固。(2)防治措施风管穿越屋面后,管身必须完整无损,不得有钻孔或其他损伤。风管穿越屋面后,应在风管与屋面的交界处设置防雨罩。风管上的法兰采用涂料、垫料等密闭措施进行密封,防雨罩应设置在建筑结构预制圈的外侧。风管穿出屋面高度超过1.5m时,应设拉索固定,也可用固定支架或利用建筑结构固定。采用拉

7、索牵固时,拉索不应少于3根。拉索不能直接固定在风管或风帽上,应用抱箍固定在法兰的上侧,以防止下滑。严禁将拉索的下端,固定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4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4.1空调器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1)现象表面凹凸不平整,各空气处理段连接有缝隙,空气处理部件离壁板有明显缝隙,减振效果不良,排水管漏风。(2)防治措施空调器安装前应检查基础的尺寸、位置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或标高放在安装位置基准线。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有厂房墙或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

8、的允许偏差为:平面位置10mm;标高2010mm。空气过滤器、表面冷却器、加热器与空调器连接,其间隙应密封。空调器与基础接触处,应有减振措施。一般空调器与基础之间垫上厚度不小于5mm的橡胶板。为了保持橡胶板在基础上的平整度,必须用粘接剂粘牢后,再安装空调器。空调器凝结水排水管应设水封装置。水封的高度应根据空调系统的风压大小来确定。4.2空气过滤器箱不严密(1)现象空气过滤器箱箱体漏风;过滤器箱与过滤器框架不严密。(2)防治措施过滤器箱的板材连接和过滤器箱与风管连接方式,与风管制作的连接方式相同。对于板厚小于1.2mm的采用咬口连接;对于板厚大于1.2mm的采用铆接。咬口形式可采用转角咬口和联合

9、角咬口,尽量避免按口式咬口。拼接板材可采用单平咬口。箱体与箱体框架的间隙除连接点外,一般保持在3mm左右。箱体与过滤器框架必须使上下和左右四根角钢连接严密无缝隙。箱体与过滤器框架采用螺栓紧固时,其间必须垫上密封垫片。制作框架的角钢下料后,必须对角钢进行检查,组装点焊后应进行校正,合格后方能焊接,其垂直度可按非标准设备制作的标准进行检查。箱体上的咬口缝或铆接后的搭接缝、铆钉孔,必须用密封胶密封。5空调制冷系统安装5.1现象:可能产生凝结水的机组和辅助设备的基础旁未设置排水槽,机组和辅助设备产生的凝结水造成地面积水。防治措施:在可能产生凝结水的机组和辅助设备的基础旁留出排水槽,排水槽底应有不小于5

10、/1000的坡度,坡向机房排水口或集水井。5.2现象:机组或辅助设备的地脚螺栓露出螺母过长且生锈。防治措施:螺栓露出螺母部分应为1.53个螺距,外露的螺栓应涂抹钙基脂(大黄油)。6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6.1现象:系统内杂物过多,影响系统供暖、供冷效果防治措施:管道安装前要将管道内的污物清除干净以后方能安装;系统清洗一定要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后方能结束。6.2现象:系统个别空调效果不好防治措施: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个别位置管道有倒坡的现象,或者个别管道有堵塞现象。施工过程当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控制管道坡度,安装水过滤器前要仔细检查,防止过滤器本身被异物堵塞。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也要及时

11、清洗过滤器。6.3现象:风机盘管的冷凝水从接水盘中溢出,污染顶棚防治措施:(1)风机盘管在安装时,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向接水盘的排水侧。(2)管道保温结束后要及时清理风机盘管接水盘中遗留的保温废料,并在接水盘中灌水,看排水是否畅通。7防腐与绝热7.1风管保温性能不良(1)现象送风温度偏高,室温降低缓慢,风管保温层局部表面结露,甚至有滴水现象。(2)防治措施保温材料的厚度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如设计图纸没有明确规定时,应根据“采暖通风国家标准图集”,依工程所在地区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对于松散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时应严格掌握铺设的厚度,并力求达到铺设均匀。两垂直侧面的保温散材应防止下坠。在安装过程中仍

12、保证风管的平整,并防止在交叉施工中受到踩踏。风管表面如出现不平整,对于自熄型硬泡沫塑料保温材料与风管互相接触的间隙增大,保温效果将降低。对于半硬性的岩棉或玻璃丝纤维板,保温效果影响则较小。另外保温板料的纵、横向的接缝要错开,特别是风管法兰不能外露,可采用插接等工艺,将法兰包在保温板料中。各种接缝要控制在最小限度,不得使用过小的零碎板料并接而降低保温效果。7.2空调系统保温工程留有尾项(1)现象空调系统投入运行后,未保温部位产生凝结水。(2)防止措施风管系统的消声器等部件应进行保温;对于风量调节阀在不影响启闭情况下,也应进行保温。散流器或百叶通风口等隐蔽在顶棚内的部分,特别是软吊顶,必须连同风管、风阀一起保温。为了调节和维修的方便,冷冻水管道上的阀门应单独保温,并应做到能单独拆卸。与风机盘管、诱导器连接的风管和冷冻水管,以及其他产生凝结水的部位,必须连同支、干管一起进行保温。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