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487217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榫卯 榫卯,读作sn mo,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

2、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笋头”。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结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用作面与面的接合,可以是两种平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另一类是作为“点”

3、的结构方法。主要用来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或弧形材的伸延按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通榫”,等等。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两类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和“粽角榫”等。角做明清家具工艺术语。许多家具部件根据工艺要求不能按45或直角接合,需要计算出截割角度后,调正“板尺”成角的位置,然后划墨线,工匠术语叫“角做”。落堂鼓做法 明清家具工艺术语。椅盘心板、橱柜门板、旁板等在中部高起约0.5厘米,四周减薄,装入边抹或框

4、档的槽口,北京匠师叫作“落堂鼓”。四喜做 明清橱柜等家具,侧板与背板往往面积较大,常采用十字档形式分隔后,改用面积较小的四块板材构成。江南工匠称之谓“四喜”。也有采用两个横档或竖档后,改用三块板材的,则称“三喜”。暗榫 平板角接合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称“暗榫”,或叫“闷榫”。但由于榫头不外露,故板头根据板料的厚薄,均需留出一段45的夹角做法,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但考究的硬木家具均采用暗榫而不用明榫。另外半榫也有称做暗榫的。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论是广式风格还是苏式风格,都极少见到明榫,这显然是当时主理造办处的官员做了统一规定。但是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

5、缝,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结构。明榫与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审美上,各有优点及长处。以暗榫相接,不破坏材料的光润感,而明榫能使家具具有自然天成的乡村田野风格。明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可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和粘合剂的不足。而暗榫比明榫更加美观,可以尽显宫廷家具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缺点是容易产生虚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胶来填塞,影响结合

6、牢度和耐固性。半出腿 一般屏座类家具立柱下着地部分所设木拖的前后长度相等,所谓半出腿是指木拖只设前半部分。这是清代雍正时期出现的一种做法,主要可使屏风或插屏等更靠墙安置。这种做法俗称“半出腿”,是清代宫廷家具的典型式样之一。包角 家具铜饰件。是用来保护家具外轮廓边角的三角形铜饰件,三个面角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匣、箱等上下四角都有包角作装饰,形式别具一格。包角踏脚 明清家具术语。椅子的踏脚枨凸出脚面,截断面似倒置的直角梯形。两端出榫后“皮子”包住半根脚,故曰“包角踏脚”。抱肩榫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所用的榫卯。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

7、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抱肩榫的做法采用45,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家具的常用卯榫构造。冰盘沿 明式家具常用的线脚之一。“冰盘沿”是上部喷出、下部收入的一类线脚的统称,近似一般瓷盘盘边的断面轮廓。槽片竹制家具部件之一。凡用来固定面篾的竹片通称槽片。根据不同需要,有刮槽的,有钻孔的。密合无缝的板面采用刮槽,稀篾装配采用钻孔。层式托牙明式家具术语。马鞍座身的扶手椅子,管脚枨与脚料交接处的牙子,常常随马鞍式分层做成阶级,这一牙子名曰层式托牙。见“马鞍座身”。插肩榫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腿子在肩部开口并将外皮削出八字斜肩,用以和牙子相交,这一榫卯叫“插肩榫”。虽

8、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结构实质是相似的,也是足腿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上部也开口,嵌夹牙条。但足腿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条与足腿相交处剔出槽口,使牙条与足腿拍合时,将腿足的斜肩嵌夹,形成表面的平齐。此榫的优点是牙条受重下压后,与足腿的斜肩咬合得更紧密。它可以用在鼓腿彭牙式的家具上,也可以用在一般式样的家具上。插角 南方匠师称角牙为“插角”。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家具横、竖材交接处为了起到加固和装饰美化作用,常常制成各种各样的短木条、短木片、角,花板等安装在交角部位,形成一种三角形或带转角的部件,名曰“角牙”,或称“牙子”。江南民间工匠俗称“插角”。 铲地明清家具木雕工艺术语。用平口刀凿去花

9、纹以外的部分,形成一个底面,雕刻匠师称之谓“铲地”。长边短抹大边和抹头的简称,也即“边抹”。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凡用攒边的方法做成的方框,如桌面、凳面、床面等,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每而凿有榫眼的叫“抹头”。如四根一般长,则以出榫的叫“大边”,凿眼的叫“抹头”。大边和抹头可以合起来简称“边抹”。 长短榫一般腿部与面子的边抹接合时,腿料出榫做成一长一短互相垂直的两个榫头,分别与边抹的榫眼结合,故称“长短榫”。因边抹接合用格角榫,抹头两边打榫眼腿料出榫与大边出榫相碰,故只能取短榫才更牢固。车脚明清家具术语。箱笼底部着地的木框结构称“车脚”即“托泥”。承挽 竹制家具部件之一。承挽是嵌在支架头围

10、上、竹面下的零件,在竹面中部受到压力时,以支撑竹面不弯曲脱落。承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方形承挽,主要用于小型家具。另一种是半圆形承挽,常用于大、中型家具。穿带 明清家具部件名称。面板底面起斜口衬托档劈出斜边从槽中穿过,这档料名曰穿带。将不够宽的薄板加宽时,就用到了“龙凤榫加穿带”。将薄板的一段刨出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长榫,再将其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带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穿带两边出头,留做榫子

11、。 穿梢明清家具部件名称。面板底面起斜口衬托档劈出斜边从槽中穿过,这档料名曰穿带。江南工匠称穿带谓“穿梢”。抹头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凡用攒边的方法做成的方框,如桌面、凳面、床面等,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每而凿有榫眼的叫“抹头”。如四根一般长,则以出榫的叫“大边”,凿眼的叫“抹头”。大边和抹头可以合起来简称“边抹”。 搭脑明清家具部件名称。椅子、衣架等位于家具最上的横梁叫“搭脑”。如明式椅子中最典型的搭脑有马鞍式、挖油盏头式、圆便直式、骆驼背式和天宫翅式等。打洼儿明清家具工艺术语。家具线脚起阳线而又在其正中做出凹画的,北京木工叫“打洼儿”。 档板明式条案、天然几等两头腿部与横档之间镂雕垂云

12、、灵芝、万字、双龙喜珠等纹样的装饰性构件,名曰“档板”。他们分别称做垂云档板、灵芝档板、万字档板、双龙喜珠档板等。故档板又称“档头花板”。 吊头明清家具工艺术语。无束腰的桌面、案画、凳面等伸出腿足的部分,北京工匠称之谓“吊头”。南方工匠称之谓“抛头”。勒水花牙明清家具术语。牙条的一种。指屏风等设于两脚与屏座横档之间带斜坡的长条花牙,北京匠师称“披水牙子”,言其象墙头上斜面砌砖的披水。壶瓶牙子 明清家具术语。相对站立的两片牙子,外形似一只葫芦瓶,故名壶瓶牙子。即座屏风、衣架等家具上的“站牙”。由于立在墩子上,两块从前后抵夹立柱,外形似壶瓶(即葫芦瓶)而得名。马蹄足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足

13、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式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蜻艇腿明清家具术语。明清家具中常用一种腿式。腿足上粗下细呈S形,至脚头带弯外翻,形式柔媚而富有弹性。言其形如细长的蜻蜒足而得名,也有称“螳螂腿”的。 外翻马蹄 或称“翻马蹄”。足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式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三弯脚 明清家具术语。明清家具脚料或圆或方,但有将脚柱在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的,这种腿足大多又有凸起的或外翻的脚头,苏州工匠称之谓“三弯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