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84385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复习题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7、(陶器)、(砖)都

2、是(土壤)烧制出来的。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9、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10、(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11、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1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13、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14、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15、(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

3、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16、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17、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18、(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19、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20、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21、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22、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

4、)、(收集落叶)、(粪便沤肥)。23、做肥料袋的方法:(1)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2)洒水、轻轻扎上袋口。(3)塑料袋放黑暗处。24、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5、科学家从土壤中已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蜘蛛等。26、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27、(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28、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29、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30、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蓄水能

5、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3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32、(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33、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34、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测试题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 )、( )、( )、(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 )了,说明土壤里有( )

6、。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 )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 )层,上层颗粒( )的物质是( ),下层颗粒( )的是( ),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 ),闻到( ),说明土壤中含有( )。6、土壤由( )、( )、( )、( )、( )等物质构成。7、( )、( )都是( )烧制出来的。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 ),中等颗粒为( )、细小颗粒为( )。9、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 )、( )、( )三类。10、( )含量特别多的是( ),( )含量特别多的是( ),(沙粒、粉粒

7、、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 11、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1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 )。13、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 )里。14、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15、( )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 )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16、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 )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17、表层土的养分来自( ),它们被称为(腐殖质)。18、(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越多,土壤越肥沃。19、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

8、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20、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21、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22、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 )、( )、( )。23、做肥料袋的方法:(1)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2)洒水、轻轻扎上袋口。(3)塑料袋放黑暗处。 24、蚯蚓是( )和( )。25、科学家从土壤中已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蜘蛛等。26、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

9、有( )个土壤动物。27、(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 )。28、土壤为植物提供了( ),为动物提供了( ),也为人类提供了( )和( )29、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 )。30、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3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32、(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33、破坏土壤的活动有:( )、( )、( )、( )、( )等。34、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 )、( )、( )、( )、(

10、 ( )等。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冲刺题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 )了,说明土壤里有(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 )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 )的物质是( ),下层颗粒( )的是( ),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 ),闻到( ),说明土壤中含有( )。5、土壤由( )、( )、( )、( )、( )等物质构成。6、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 )、( )、( )三类。7、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

11、: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9、表层土的养分来自( ),它们被称为(腐殖质)。10、(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越多,土壤越肥沃。11、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12、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 )、( )、( )的方法增加( )来加以改良。13、蚯蚓是( )和( )。14、(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 )。15、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 ),为动物提供了( ),为人类提供了( )和(制作物品的原料)16、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 )。17、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 )、( )、( )、( )、( )等。18、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 )、( )、( )、( )、( )等19观察土壤: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发现将土块放入水中看到有 ( ) 从土中冒出。土壤中有( ) 用玻璃棒搅拌静置杯中物质分三层上层颗粒 ( ) 下层颗粒 ( )上层为 ( )下层为( ) 把土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看到玻璃片上有 ( )形成土壤中有 ( ) 拿走玻璃片继续加热土壤变 ( ) 有 ( ) 土壤中有 ( )我的实验结论土壤由( )( ( )( )( )( )组成,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