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复苏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4743727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心肺复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最新心肺复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最新心肺复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心肺复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肺复苏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心肺复苏课件 CPR2005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 19661966年年 全美复苏会议:心肺复苏术全美复苏会议:心肺复苏术 19921992年年 AHA CPR AHA CPR指南指南 20002000年年 第一部国际第一部国际CPRCPR及及ECCECC指南正式发表指南正式发表 20052005年年 修订修订CPRCPR及及ECCECC指南指南发发 展展 史史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

2、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n美国:平均每年发生心脏停搏约美国:平均每年发生心脏停搏约40-5040-50万例,万例,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n美国全国的平均救活率美国全国的平均救活率5%5%,芝加哥为芝加哥为1.8%1.8%。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 根据根据20082008年的最新资料,我国心脏猝死年的最新资料,我国心脏猝死的发生率为的发生率为41.84/1041.84/10万,以全国万,以全国1313亿人口计亿人口计算,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总人数约为算,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总

3、人数约为54.454.4万人。我国心脏骤停的及时救活率只有万人。我国心脏骤停的及时救活率只有1%1%。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CPR CPR 不成功原因不成功原因复苏时间太迟复苏时间太迟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10秒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30秒秒“阿斯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发作发作 6060秒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 3分钟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开始出现脑水肿 6 6分钟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开始出

4、现脑细胞死亡 8 8分钟分钟“脑死亡脑死亡”心肺复苏的心肺复苏的“黄金黄金8 8分钟分钟”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7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心搏骤停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分钟内实施CPRCPR成功率成功率90%心搏骤停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分钟内实施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心搏骤停6 6分钟内实施分钟内实施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40%40%心搏骤停心搏骤停8 8分钟内实施分钟内实施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20%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脑死亡”

5、心搏骤停心搏骤停1010分钟内实施分钟内实施CPRCPR成功率几乎为成功率几乎为0 0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8如何提高如何提高CPRCPR成功率成功率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99早起动早起动 早早CPR CPR 早除颤早除颤 早早ACLSACLS“生存链生存链”是提高是提高CPRCPR成功率的唯一有效途成功率的唯一有效途径径CPR2005CPR2005指南构成完整指南构成完整“生存链生存链”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0生生 存存 链

6、链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EMS)或联系当)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呼叫120120”。早期由旁观者进行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CPR:立即进行:立即进行CPRCPR可使可使VFVF的的SCASCA者生存率增加者生存率增加2-32-3倍。倍。早期进行电击除颤:早期进行电击除颤:CPRCPR加加3-5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可使生存率增加49%49%75%75%。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

7、心肺复苏课件11建建 议议 重视心脏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建立从基重视心脏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建立从基层医院到三级医院的防御和快速反应救治体系,尤层医院到三级医院的防御和快速反应救治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其要加强对“生命链生命链”理念、运作的学习、实践和理念、运作的学习、实践和推广,在医院外环境中对突发危重伤患者采取系列推广,在医院外环境中对突发危重伤患者采取系列有序的救护措施,开展公众心脏急救和复苏培训,有序的救护措施,开展公众心脏急救和复苏培训,并争取立法,安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并争取立法,安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

8、27心肺复苏课件12 2005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核心技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核心技术:三个阶段三个阶段ABCDABCD四步法四步法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3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个第一个ABCDABCD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BLSBLS)公众普及)公众普及A.A.气道开放气道开放 B.B.人工呼吸人工呼吸C.C.胸外按压胸外按压D.D.电击除颤电击除颤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4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个第二个ABCDABCD (加强阶段加强阶段ALSALS)专业人员

9、普及)专业人员普及A.A.气管插管气管插管B.B.正压通气正压通气C.C.循环加强循环加强 D.D.监护、药物应用监护、药物应用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5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个第三个ABCDABCD 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6 A A: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一组技术一组技术)A1A1判断:判断: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A2A2呼救:呼救:启动启动EMSSEMSS A3A3体位:体位:复苏体位(仰卧位)复苏体位(仰卧位)A4A4开放气道:

10、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贯穿复苏始终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7判断意识判断意识轻拍或摇动双肩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无反应:立即行动无反应:立即行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18高声呼救高声呼救 n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n“来人呐!救命啊!来人呐!救命啊!”n来人呐!准备抢救!来人呐!准备抢救!n拨打拨打“120120”:启动救护体系:启动救护体系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

11、复苏课件19单人急救应采用的院前程序单人急救应采用的院前程序n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打电话,目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打电话,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AEDn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CPRCPR,约,约5 5个循环后或个循环后或2min CPR2min CPR后再求救后再求救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0体位要求体位要求 n摆放为仰卧位摆放为仰卧位n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n脊椎外伤整体翻转脊椎外伤整体翻转n头、颈身体同轴转动头、颈身体同轴转动n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无

12、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整体翻转整体翻转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1开放气道开放气道n开放气道开放气道n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n头偏向一侧头偏向一侧n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n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n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2n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均使用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均使用仰头抬仰头抬颏法颏法,不推荐,不推荐托颌法托颌法n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

13、伤时,专业救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护者可使用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n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用托颌法托颌法来打开气道来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方式开放气道方式: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托颌法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3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n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n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指食指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指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牙齿对合后仰,牙齿对合n头后仰程度为:

14、下颌、耳廓的联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线与地面垂直n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4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托颌法托颌法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5B B: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一组技术一组技术)B1B1、呼

15、吸停止的判断、呼吸停止的判断B2B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6呼吸停止的判断呼吸停止的判断n仰头抬颏后,随即耳贴近嘴鼻仰头抬颏后,随即耳贴近嘴鼻n一一 “看看”二二 “听听”三三 “感觉感觉”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n没有胸部起伏、气息、气流没有胸部起伏、气息、气流n1010秒秒内完成判断内完成判断n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7判断呼吸判断呼吸 重庆市护

16、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8 抢救者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抢救者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不能漏气);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直不能漏气);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胸部上抬,至胸部上抬,时间超过时间超过1 1秒秒,然后,然后“正常正常”吸气吸气(不是深吸气不是深吸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进行正常的吸气较深吸气能够防止救助进行正常的吸气较深吸气能够防止救助者的头晕发生。者的头晕发生。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

17、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29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口唇创伤、口对口呼吸难以实如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口唇创伤、口对口呼吸难以实施者应采用口对鼻呼吸施者应采用口对鼻呼吸救治救治溺水者溺水者最好应用口对鼻呼吸方法,只要患者头一最好应用口对鼻呼吸方法,只要患者头一露出水面即可行口对鼻呼吸露出水面即可行口对鼻呼吸口对鼻呼吸时,将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后推,另一只口对鼻呼吸时,将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后推,另一只手抬下颏,使口唇紧闭。用嘴封罩住患者鼻子,深吹手抬下颏,使口唇紧闭。用嘴封罩住患者鼻子,深吹气后口离开鼻子,让呼气自动排出气后口离开鼻子,让呼气自动

18、排出必要时,间断使患者口开放,或用拇指分开口唇,这必要时,间断使患者口开放,或用拇指分开口唇,这对有部分鼻腔阻塞的患者呼气非常重要对有部分鼻腔阻塞的患者呼气非常重要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0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在医院,如有条件应使用有防护装置的通气,在医院,如有条件应使用有防护装置的通气,以防疾病相互传播以防疾病相互传播口对面罩呼吸口对面罩呼吸:双手把面罩紧贴患者面部,急:双手把面罩紧贴患者面部,急救者对着面罩孔将气吹入患者肺内,此法闭合救者对着面罩孔将气吹入患者肺内,此法闭合性好性好 透明有单向阀门

19、的面罩通气效果好,如面罩有透明有单向阀门的面罩通气效果好,如面罩有氧气接口,在行人工呼吸时应接上氧气,便于氧气接口,在行人工呼吸时应接上氧气,便于呼吸时同时供给氧气呼吸时同时供给氧气吹气吹气时间:时间:缓慢吹气缓慢吹气 11秒(默读秒(默读10011001、10021002)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小胃膨胀,防止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小胃膨胀,防止食物反流误吸食物反流误吸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1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球囊面罩装置(简易呼吸器)球囊面罩装置(

20、简易呼吸器)方法:术者使用方法:术者使用E EC C技术将面罩固定于面部技术将面罩固定于面部(拇指和示指围成(拇指和示指围成“C C”形),同时用该手的其余形),同时用该手的其余三指托举下颌骨骨性部分(者三个手指组成字母三指托举下颌骨骨性部分(者三个手指组成字母“E E”的形状),另一只手挤压气囊,同时观察病的形状),另一只手挤压气囊,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上升。人胸部是否上升。有氧有氧球囊挤压球囊挤压1/2 1/2 无氧无氧球囊挤压球囊挤压2/3 2/3 挤压时间挤压时间1 1 2 2秒秒 有循环时:有循环时:10-1210-12次次/分钟(分钟(5-65-6秒钟)秒钟)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

21、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3 单人操作单人操作 双人操作双人操作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球囊面罩装置(简易呼吸器)球囊面罩装置(简易呼吸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4 2005 每次人工呼吸应在每次人工呼吸应在1 1秒钟以上,应见到胸部起秒钟以上,应见到胸部起伏伏,应避免过度吹气(超过建议的时间)或吹气应避免过度吹气(超过建议的时间)或吹气过用力过用力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5C C: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一组技术一组技术)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胸外心

22、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 是心搏骤停后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唯一有效方法方法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6 心跳停止判断(专业)心跳停止判断(专业)n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观察循环体征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观察循环体征 意识、呼吸、活动、脉搏意识、呼吸、活动、脉搏n无循环体征无循环体征立即胸外按压立即胸外按压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737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2-3cm,在气管旁,在

23、气管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软组织深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能超过检查时间不能超过10s10s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8胸外心脏按压要领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有力、连续、快速有力、连续、快速n按压按压部位部位n按压按压深度深度n按压按压频率频率n按压按压姿势姿势n按压按压方式方式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39按压部位按压部位 n胸骨中下胸骨中下

24、1/31/3交界处交界处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0按压定位按压定位 (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141 按压定位按压定位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242按压定位按压定位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

25、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3 两乳头间两乳头间按压定位按压定位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4按压深度按压深度 n胸骨下陷胸骨下陷 4-5 cm4-5 cm,因人而异,因人而异 产生产生60-80mmHg60-80mmHg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n有效标准:有效标准: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5按压频率按压频率n100100次次/min/min(1818秒完成秒完成303

26、0次按压)次按压)n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50%n数数掌握节奏,需勤加练习数数掌握节奏,需勤加练习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6按压姿势按压姿势 n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n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n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n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 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

27、7 按压姿势示意图按压姿势示意图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8 用力方式用力方式 n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垂直向下按压n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n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49 错误错误1 1 肘部弯曲肘部弯曲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0错误错误2 2手掌交叉手掌交叉 重

28、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1CPR CPR 按压按压/通气比通气比 2005n建议对婴儿至成人患者,所有单人建议对婴儿至成人患者,所有单人CPRCPR时,通气时,通气/按压比为按压比为30:230:2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2 当一位以上急救人员在场时,每当一位以上急救人员在场时,每2min2min或每或每5 5个个CPRCPR循环后,急救人员应轮换循环后,急救人员应轮换“按压者按压者”,轮,轮换应在换应在5s5s以内完成以内完成 轮换心脏按压轮换心脏按压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

29、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3DD除颤除颤n80%-90%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n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治疗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治疗n每过一分钟,除颤成功的机会下降每过一分钟,除颤成功的机会下降7%-8%7%-8%n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4 2005n需电除颤时,只给需电除颤时,只给1 1次电击,而次电击,而后立即进行后立即进行CPRCPR,应在给了,应在给了5 5组组303

30、0:2 CPR2 CPR(约(约2min2min)后再检查)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患者的心律。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5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n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可触及大动脉搏动n病人口唇、颜面部转红病人口唇、颜面部转红n瞳孔反射恢复瞳孔反射恢复n自主呼吸开始出现自主呼吸开始出现 复苏成功转入第二阶段复苏成功转入第二阶段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6终止复苏指标终止复苏指标复苏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复苏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复苏失败,其参考指标如下:复苏失败,其参考指标如下:心

31、脏死亡:经心脏死亡:经3030分钟分钟BLSBLS和和ALS-CPRALS-CPR抢救,心抢救,心脏毫无电活动,可考虑停止复苏术。脏毫无电活动,可考虑停止复苏术。脑死亡:目前尚无明确的脑死亡:目前尚无明确的“脑死亡脑死亡”诊断标诊断标准,故需慎重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准,故需慎重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纷。即使脑死亡明确,能否放弃抢救,在即使脑死亡明确,能否放弃抢救,在我国出于伦理学方面的原因,也应征求病人我国出于伦理学方面的原因,也应征求病人家属的意见方可执行。家属的意见方可执行。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757 婴儿 儿童心

32、肺 复 苏 术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858压头抬颏法压头抬颏法婴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食指举颏,以保持气道平直。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5959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060触摸肱动脉触摸肱动脉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1触摸肱动脉触摸肱动脉(CPR普及训练中,不必采用)婴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

33、易触及,可检查婴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抢救者大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和中指轻轻抢救者大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按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儿童触摸股动脉)(儿童触摸股动脉)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2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3n婴儿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与婴儿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n按

34、压频率按压频率 100 100 次次/min/minn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单人单人3030:2 2 双人双人1515:2 2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4成年人成年人1-81-8岁儿童岁儿童婴儿婴儿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人工呼吸2 2次有效呼吸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每次持续1 1秒钟以上秒钟以上)2 2次有效呼吸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每次持续1 1秒钟以上秒钟以上)2 2次有效呼吸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每次持续1 1秒钟以上秒钟以上)呼吸频率呼吸频率10-1210-12

35、次次/分钟分钟(约约5-65-6秒钟吹气一次秒钟吹气一次)10-2010-20次次/分钟分钟(约约3-53-5秒钟吹气一次秒钟吹气一次)10-2010-20次次/分钟分钟(约约3-53-5秒钟吹气一次秒钟吹气一次)检查循环检查循环颈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肱动脉按压位置按压位置胸部胸骨下切迹胸部胸骨下切迹 (胸口剑突处)(胸口剑突处)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乳头连线下一横指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按压方式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一只手掌根2 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指(以环绕胸部双手的拇指,二人

36、法)的拇指,二人法)按压深度按压深度4-5cm4-5cm2-3cm2-3cm1-2cm1-2cm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00次次/分分100100次次/分分100100次次/分分按压通气比按压通气比3030:2 2(单人或双人)(单人或双人)3030:2/2/单人或单人或1515:2/2/双人双人3030:2/2/单人或单人或1515:2/2/双人双人潮气量比潮气量比500ml-600ml500ml-600ml每公斤每公斤/8ml(/8ml(约约150ml-200ml)150ml-200ml)30ml-50ml30ml-50mlCPRCPR周期周期2 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次有

37、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CPRAEDAED有有AED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AED除颤一次,除颤一次,然后进行然后进行5 5个周期个周期CPRCPR不推荐使用不推荐使用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5气道梗阻异物排除法(成人、儿童、婴儿)(成人、儿童、婴儿)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6 成人、儿童成人、儿童腹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心肺复苏课件腹部冲击法腹部冲击

38、法腹部冲击:腹部冲击:也叫法海氏手法”,(Heimlich法)。腹部冲击法的原理是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把上肢放在患者腋下,将胸部环绕起来。一只拳的拇指则放在胸骨中线,应注意避开剑突和肋骨下缘,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向后上冲击,把异物冲击出来。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68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心肺复苏课件 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适用于一般的窒息病人,不适用于胸部外伤者或同时作胸外压心法者。操作方

39、法:操作方法: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用两手掌贴在病人两侧下胸部,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向胸部上后方压迫,将空气压出肺腑,然后放松使胸廓自行弹回而吸人空气。速率为每分钟20次左右。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心肺复苏课件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适用于溺水者的急救。操作方法:操作方法:病人俯卧,腹下垫枕,头向下略低,面部转向一侧,一臂伸直,另一臂弯曲垫在头下(以防口鼻触地);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将手如仰卧压胸法一样放置在病人两侧背部下方;用力压迫与放松,如此动作每分钟20次左右。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

40、肺复苏课件71俯卧拍肩胛法俯卧拍肩胛法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 婴儿婴儿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7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手从正面托住婴儿头颈部,注意食指和中指避开婴儿口鼻,使婴儿面朝下俯卧于施救者前臂,头部略低,以大腿为支撑,另一只手掌轻拍患儿肩胛部,如此动作每分钟20次左右,直至异物排出。俯卧拍肩胛法俯卧拍肩胛法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73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手从背面托住婴儿头颈部,使婴儿仰俯卧于施救者前臂,头偏一侧,以大腿为支撑,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按压胸外按压部位,如此动作每分钟20次左右,直至异物排出。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2022-8-27心肺复苏课件74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重庆市护理学会科普专委会THANK YOU感谢聆听,批评指导20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