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467261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清醒地看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也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原因。轻负担与高质量两者不是对立的矛盾双方,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实现轻负优质的根本途径在于课堂效益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令教者困惑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恰到好处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基于轻负优质,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点滴体会。一、情境导入还是直接导入?教学现场一:13亿粒米有多重?(一)引入1.课件出示锄和图。请学生背诵古诗。师: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提出数学问题师:如果我

2、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全国可节约多少粒米?教学现场二:乘法的初步认识(朱国荣)(一)导入 1呈现古诗山行。请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读信息,提出问题: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2请学生用算式表示山行(正文)的字数。(1)学生独立写算式(2)反馈(3)交流,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3呈现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1)用算式表示正文的字数。学生独立写(2)反馈,指名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3)质疑、讨论,使学生明白“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教学现场三:乘法的初步认识(自己曾经执教的家常课)(一)游戏导入 1你能用小棒摆一个汉字吗?2.说一说,你摆了什么字?用了几根小棒?3.摆这样的两个、三

3、个需要几根小棒?(1)学生独立写算式(2)反馈(3)交流,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细节分析:“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刘兼,“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第一期)教学现场一中情境导入要说它毫无作用的话,那也是片面的,在数学课上出现了语文学科的“古诗”,虽然算不上是学科整合,但它至少有效地丰富了课堂的流程结构,改变了课堂问题的呈现形式和背景。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背古诗,由此给学生带来的新奇感和神秘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方面的作用还是鲜明的。但是,这一情境导入花了6分钟,它的价值是否一定大于直接

4、导入的价值?我想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导入也同样能够达到效果的。教学现场二中朱老师用古诗引入,很显然他的着眼点不是古诗的意境,而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古诗的对称美,他的两首古诗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支点,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很好的现实题材,学完本堂课,我想学生不仅认识了乘法,这是这堂数学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乘法学生也品味了诗歌的工整美。这是高于数学课的。这样的引入既用于数学,又高于数学,我们何乐而不为?教学现场三的乘法似乎是教师刻意造出来的,是为学生设计的一个“陷阱”,而朱老师的乘法却是学生接触过的也是在文学中自然存在的,教师只是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古诗。理念提升

5、:那么我们到底要设置怎样的情境才有效呢?借用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的一段话: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特别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初,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情境导入的价值是否远远大于直接导入的价值?这样的思考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如果你的情境导入只有些许“点缀”和“装饰”作用,那么就不该让它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二、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教学现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直接引入:210= 203= 504= 703=这些乘法有什么特点?(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另一

6、个因数是一位数。)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二)探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1你是怎么算的? 210= (明确几个十就是几十,要是10个十呢?12个十呢?) 203= (重点)为什么“6”的后面要添一个“0”?板书:2个十3=6个十=60 2 504= 703= 这两题呢?把你的方法和同桌轻轻地说一说。反馈 板书有没有别的办法验算一下? 3你能归纳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吗? 4巩固练习:摘苹果(三)迁移类推,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 独立口算24= 36= 85=204= 306= 805=2004= 3006= 8005=20004= 30004= 80005=独立口算,同桌交

7、流,全班反馈2发现规律每一行都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3运用规律80058个0 积的末尾有几个“0”?4总结方法(四)练习1基础练习:书本P71第一题2提高练习:书本第23题细节分析:这是一堂简单的计算课,这样的乘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你不讲他们也会口算。那么像这样简单的课,如何让学生也有收获、也有提高呢?让学生们收获什么呢?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有一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对于这堂课来说捕鱼的工具、方法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整十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算理、掌握算法。这是口算这一类题的模板。所以我把引领学生理解几十乘几的算理,掌

8、握这种题的算法作为重中之中。好比就是要教会学生捕到第一条鱼。在几十乘几的题中又有两类,一类是书本上的例题210和203这两个例题高位上的数相乘都没有满十,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简单而且最不容易算错的。可是像504、703以及5004、50004、7003、70003这样一类题,就是高位上的数相乘是几十,有时是整十的时候,学生往往最容易出错,那么重点就是要解决504、703。如何解决呢?我想让学生从103、203横向迁移到504、703,然后让算法的多样化来验证先乘“0”前面的数,再添“0”的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从中让学生体悟到一种转化的思想,迁移类推的思想。并且在算法的优化中熟练掌握这类题的口算方法。

9、第一条鱼捕到了,那么如何从整十数乘一位数上升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呢?本来我想在总结好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后,通过一个问题,除了整十数乘一位数你觉得还有哪些乘法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口算,但是经过试教,我发现没有具体的题目作为学生思考的支撑点,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很难从整十数乘一位数类推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后来虽然也有学生提出来,还有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但是事实上,他们是在我对“整十”两个字的强调下联想到整百整千的,就好像只是给“整十数”找到两个近义词“整百数、整千数”。这一类题在解决方法上的共性,学生是没有悟到的。最后我就改成直接出来一组找规律的口算题。我的美好理想是:让学生在计算中自悟到,这

10、一类题在解决方法上的共性。然后在共性的方法中找到个性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刚好是整十数时,两者0的个数就会发生变化。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从一道到一类,这是捕鱼的方法,有了它才能捕到大大小小的鱼。在买饮料的问题上,让学生尝试计算683,这种题,学生很聪明能想到先计算703再减去2个3,让学生又一次体会到转化的思想。一道乘法可以转化成两道学过的乘法来算,而且其中一道正是我们今天这堂课学到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理念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常问是否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否让学生悟到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触类旁通,才能终身受益!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教育的一条高速公路,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理想与信念,脚踏实地践行新课程,一定能在“轻负担高质量”这条高速公路上走得更远!参考文献:刘兼“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第一期杨九俊主编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应该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中小学数学2005年7月8月合订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