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144641766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内容摘要: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50年的演变历程,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存在着从体制到运营机制等多方面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从制度创新着手,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又要强化政府扶持,形成产权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金融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作为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目前由于存在传统渠道弱化和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受到明显制约。文章首先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制度环境的分析,继而通过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总体思路、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方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农村

2、信用社进行制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 制度创新 农村信用社 金融业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营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经过近50年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网点普及,资金实力雄厚,支农作用显著,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上收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但是,我国传统经济组织的二元性带来的制度缺陷、金融政策缺陷、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信息不对称等客观上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异化。首先,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已基本背离了社员入股的初衷,农村信用社的社员原始股金在其资产中占比极小,部分信用社甚至已经没有社员

3、股金;所有权不明晰将影响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社员民主管理从内容到形式上已基本不存在,信用社已演变成完全由信用社内部及其上一级联合社或中国农业银行所控制的独立于社员之外的金融组织,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再次,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宗旨体现不明显。为此,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的决定,1996年末农村信用社开始了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改革: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普遍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工作。但是,近四年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实践证明,目前的改革思路仍然存在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未能健全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机制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出合作金融产

4、权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创新设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将日益提高,农民和乡村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将更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服务品种应随之改变和完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农村合作金融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进行创新。一、产权制度的创新-构建新的产权关系(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广泛吸收农民、民营企业业主、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法人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人股,在落实股权责任的前提下,努力增光扩股。对此,不仅要有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5、(二)股权结构多样化。将股权设置为资格股和投资股两大类,这两种股在权、债、利上的主要区别是:资格股完全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自上而下入股,享受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政策,在有限制的分红基础上,按入股者与农村信用社的交易量返还利息,入股后,股权不得自由转让和买卖,大可抽退股金,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决策时实行“一人一票”,在农村信用社清盘时,以所有资金或其全部私人财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投资股东享有参与经营管理权和分红权,股票可自由转让和继承,但不得退股,不享有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农村信用社清盘时,一所持股份为限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这一创新过程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农村信用社

6、现有产权的重新设置;第二是对今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过程中形成额股金进行设置。二、经营机制的创新-建立新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资产处置机制(一)约束机制 1、建立产权对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机制;2、以书面形式授权授信;3、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股里人员评价机制。(二)激励机制 1、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全面推行效益工资制,以岗位定底薪,以效益定报酬,细化奖惩标准并及时兑现;2、对清收不良资产实行“内外结合,包干提成”的做法;3、在吸收存款上,对内部非营销人员和外部人员分别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和佣金;4、对一些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建设和发展的合理化建设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三)资产处置机制 1、对整体接受而又存

7、在各种内外部问题尚未解决的地方企业,应积极借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信息优势和渠道,主动与地方政府协作,寻求最小成本的处置方案;2、对短期升值空间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抵债资产,在法定处置期限内,可灵活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经营。此外,还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效益评价和风险评估机制等。三、外部支撑系统创新-建立完善的外部支撑系统,优化农村信用社外部环境(一)将县级一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增加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使农村的资金回流到农村;(二)面向中小企业和农村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三)建立“农贷”法定保险制度;(四)允许农村信用社突破分业经营限制,代理农业保险和证券业务;(

8、五)建立“农贷”损失补偿机制;(六)全面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七)建立农村信用社高效、便捷的结算网络,降低其交易成本;(八)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业,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村的信用评价和评价体系;(九)完善政府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建立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处罚机制。四、竞争机制创新-放松对民间金融的准入限制我国农村信用社诸多问题的产生,深层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我国应当放弃对民间金融的歧视和管制制度,让具备一定规模的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建立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效地将基本商业化的农村信用社与合法化的合作金融组织,按公平竞争原则整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农村各阶层对金融服务的

9、需求,也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本身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积累。当然,还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经营机制和法律机制来实现民间金融的变迁。五、监管制度创新(一)监管制度创新1、银监机构权限“下摆”。国家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权限全部下放给省级银监局,主要是关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以及接管、重组等方面的权限;省级银监局将原有属于自己的部分权限下放给地级银监分局,主要是一些处罚权,如责令暂停部分业务等;2、省联社充当监管“代理人”。目前我过农村信用社营业网几乎遍布了所有的乡镇,而对其负责有监管职责的银监部门最基层机构设到县一级,通常4人,地银监分局也只有十几个人。解决这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建一些

10、具体的监管工作委托第三方代理,并进行测评。(二)监管方法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适度放松管制。如实行与商业银行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农村贷款的激励性制度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其经营上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关于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完善的方式,理论上有三种典型的思路:一是坚持合作制;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办成股份合作制农村金融企业。此外,理论界还曾一度流行“再国有化说”,即将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再合并。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改革农村金融的产权制度与组织制度的改革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难点与关键,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

11、点。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参与。从组织制度的设计上要保证农民获得对信用社的实际控制能力。为此,应首先对信用社进行清资核算,对其净资产在社区内进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保证社区内每个农民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在组织制度上,按章程及组织程序设立有效的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科学的内控机制,保证社员对信用社的民主监督与管理。在强化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相互并存,共同发展,实现多渠道。多形式为“三农”融通资全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来说包括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商业性金融等金融

12、机构并存。同时大力培养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和发展民间信用,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开拓市场空间。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目前农信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信社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不足:1、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不少联社的薪酬体制、工资分配方案还是省联社的相关指导意见,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结合自身特色而量体定做的激励性薪酬分配体系。2、利益分配缺乏激励作用。在利益分配上,不少联社观念滞后,过多地考虑到分配的兼顾上,一味牵就部分能力弱、效率低的员工,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致使员工干多干少与其实际工作业绩不相称,不能调动部分员工的积极性。3、激励方式过于单

13、一。激励方式包含的范围很广,而时下不少农信社只偏重于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奖赏,缺乏诸如分房、提干升职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更缺少通报嘉奖、推介典型经验、利用媒体宣传其先进事迹等精神方面的褒扬,导致员工争先创优意识不强。4、激励措施不到位。大部分农信社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关于信贷管理、会计出纳、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监察、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内控制度,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不少农信社没有把激励机制贯穿其中,内部控制与激励机制对立而不统一,难以激发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5、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少农信社虽然引进了激励机制,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大打折扣。一方面,联社的管理机构

14、在考核基层社时不严格,存在一定的人情、关系因素,另一方面,基层社领导班子不能严格执行考核办法,害怕得罪人,致使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为此,农信社应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激励机制,真正把各单位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自觉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农信社经营效益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1、 树立竞争意识,强化内部管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针对于农信社而言,目前面临着与多家银行机构的竞争,广大干部员工应切实看到自身的处境,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结合业务开展,在创新激励机制上大做文章,以此达到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激发员工潜能的目的。 2、围绕经营目标,量化考核制

15、度就农信社而言,要创新激励机制,就必须确定近期的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围绕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信社是立足于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既承担着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方针在广大农村的贯彻实施,又要兼顾自身的效益和利润,这就要求农信社必须围绕经营目标制定详实的激励措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以激励措施促进目标的实施,同时以经营效益的提高逐步完善激励机制。所以,农信社的激励机制必须量化到经营目标上,并辅之以具体细致的考核制度,方能使激励机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建立考核体系,完善等级管理农信社要创新激励机制,应把各项业务的开展与绩效评估体系结合起来,把组织资金、信贷管理、内部核算、班子素质、市场份额等方方

16、面面纳入考核体系。同时,设定不同等级,按业绩完成情况确定单位和个人的等级条线,以绩定酬、定薪。笔者强调,激励机制重要的一点在于落实,联社管理部门及各基层社必须严格按规定去执行,杜绝各种人为因素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改革人事制度,构筑四能机制激励机制说到底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发展。为此,农信社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以绩效激励为主、能力激励、行为激励机制为辅的用人、用工制度。一是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兑现员工的薪酬,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分配原则;二是建立四能的竞争机制,即能上、能上、能进、能出。通过综合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制,让新人走上领导岗位

17、,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做法,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空间。三是要推动竞争上岗,做到定员、定岗、应聘、竞聘,对不能应聘、落聘的员工进行分流、待岗,对那些持续不能达到要求的员工要采取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将其清除出信合队伍。5、建设企业文化,强化精神作用物质奖励固然重要,精神奖励也是不可或缺的,勿庸置疑,在有些时候,精神上的褒奖更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农信社应努力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一是应把先进、模范、标兵、能手等形式的评比作为一种荣誉激励,成为员工内心深处一股无形的动力,以此强化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激发其潜能和

18、创造力,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农信社整体竞争实力。二是作为领导者,要从关心人、理解人的角度出发,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情感激励人,使管理人性化。要关心员工疾苦,倾听员工心声,了解员工需求,促进员工成长。三是实行民主化管理,让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员工的荣辱感和使命感,使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四是搞好培训教育,强化文化激励。要制订出台相关鼓励员工自学成才的奖励措施,以教育投资的增加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参考文献: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06月2、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04月3、谢志忠,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11月4、徐菁,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分析,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5、郑淮,金融纵横,2009年第九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