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208881****695494 文档编号:14459452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析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标准。从劳动纪律条款看,有的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里,企业有意将劳动法第25条第2款中“严重”二字省去,以便为其单方解除合同提供依据。还有的企业为了使这种依据合法化,将自定的职工奖惩制度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如违反职工奖惩制度某条某款规定时,企业有权解除合同”,这些规定甚至有这样的内容“职工连续迟到或早退两次,一个月内累计三次的,企业有权解除合同”。从法定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看,有的企业有意不在劳动合同中体现女职工在“三期”内、职工患病或负伤在医疗

2、期内不得解除合同的规定,以免提醒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看,达不到法定标准的现象更为普遍,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更为严重。 (三)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 1、劳动争议的主体关系日趋复杂,争议难处理。LoCAlHOST劳动争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纠纷。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优胜劣汰的节奏也逐步加快,从而使劳动合同的主体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并导致劳动争议主体关系趋于复杂,涉及到企业转制、兼并、破产、职工借调和兼职、承包和租赁经营等方面的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同时,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同时也是产品

3、的生产者或销售承包人,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如何界定;智能型劳动者在岗位工作的独立性,及其在工资待遇、企业利润分享、工作条件上的特殊要求等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并将今后大量出现的新型劳动关系。处理上述劳动争议案件,因有些争议的焦点和事实界限模糊,难以界定;有些争议因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需要劳动部门或劳动争议处理人员“灵活把握”;有些争议困规模较大,或波及他人或引起群体上访案件,直接危及社会稳定。 2、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条规定实际上是把仲裁作为诉前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不利于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行使诉讼权,有碍于

4、劳动争议的司法解决。在第82条中又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白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条规定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超过仲裁时效而并未超过诉讼时效,但由于劳动争议必须先经过仲裁法院才予受理,结果导致当事人无法行使诉讼权,出现“状告无门”的问题。此外,由于劳动争议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加之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举证比较困难,一些地方法院不愿受理由劳动者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案件,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3、与解决劳动争议相配套的法规体系不健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按程序作出的文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因此,仲裁程序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中

5、至关重要,但我国现行调整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法规,只有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该条例和规则对具体的仲裁程序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没有作出规定,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应当说,劳动法实施以后,已经给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矛盾。 二、解决劳动法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力度 1各级政府应成为宣传贯彻劳动法的推动者。首先要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由过去直接管企业、定减员转变到管政策、管就业上来。实践证明,政企不分,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其次,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有关的宣传媒体上开辟劳动法制园地,深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增强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制意识,教育和引导企业与职工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劳动法的各项规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