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594440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声 音1、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上下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轻轻击打时声音弱,重一点击打时声音强。敲击长短不同的大小铁钉:大铁钉声音低,小铁钉声音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能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

2、会产生波纹 ,溅起水花,这说明音叉振动了,并把振动传给了水面,引起了水面的振动。4、所谓的听力范围并不是指响度,而是指音调,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用赫兹Hz表示,一般人的听觉范围在5015000赫兹,听觉灵敏的在,20Hz-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叫超声波例如蝙蝠发出的,频率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如地震、海啸时会产生。5、人身体上也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就是声带。我们的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子,当呼吸的时候,空气通过声带,声带张开但不振动。说话或唱歌的时候,空气从肺部向上通过喉咙,并快速闭合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成年男

3、子的声带长大约为,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3、声音的变化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2、声音的上下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也叫音调,单位是赫兹Hz3、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往装水的瓶子里吹气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与敲击时相反:水越少声音越低,水越多声音越高。4、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

4、越低 。5、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6、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7、一般来说,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音调就越高;反之,弦越粗、越长,张得越松,音调就越低。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5、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传

5、播声音的物质也称介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5、声音在铝箔、木尺、棉线、尼龙绳中的传播效果:铝箔木尺尼龙绳棉线, 一般金属传递声波的效果更好一些。6、利用土 能传播声音,过程是: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棉线,会使棉线产生振动,从棉线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如果棉线没有拉直,听不到声音,突然用手捏住棉线,也听不到声音,因为手捏住时,振动就停止

6、了。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 。其中耳廓和外耳道合称为外耳,鼓膜和听小骨合称为中耳,耳蜗和听觉神经合称为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到内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报告给大脑4、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

7、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5、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7、保护我们的听力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需要精心呵护。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2、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 、控制物体发声 。3、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防止长时间使用耳机。4、生活中减少噪声的方法:电影院的墙壁和天花板用吸音材料;地上铺地

8、毯;高速路上建“隔音墙;多植树造林;在医院、图书馆控制自己声音,不要大声喧哗等。资料库:1、 鼓膜还有另外一层特殊的保护-耵聍。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液体,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住灰尘和小飞虫等。因此不要经常掏耳朵。2、 当男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进入变声期,声带变得更长、更厚。嗓音变得更低。3、当遇到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采取保护听力的方法是:捂住耳朵,张开嘴巴。自我检测一、填空1.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 。 2.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而 和 是描述声音的两个根本指标。3.声音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4.声音的上下可以用

9、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 5.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振动得越 。 6.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 7.人的耳朵可以分为 、 和 三个局部。 8.当发声强时,鼓膜振动 ;发声弱时,鼓膜振动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以下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试管 2.怎样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 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用力搓橡皮筋 3.以下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用大

10、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上下不同 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D、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现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上下相同 4.以下关于声音传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真空中也能传声 D、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5.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 6.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1、。 A、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B、在液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C、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减弱噪声的措施是 。 A、学校周围设立声音屏障或植树造林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D、摄入更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三、判断题 1.振动就是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3.声音过高或过强都不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可以用来调试人的声音和测试人的音高。 ( ) 7.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的。

12、8.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9.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10.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四、观察题共计37分 1.连线 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接起来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可以在物体上传播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将耳朵的结构和作用联系起来耳廓 传递声波到中耳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鼓膜 收集声波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报告给大脑耳蜗 传递振动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3、土 的声音是怎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