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赏析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451886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柳永《雨霖铃》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雨霖铃》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永雨霖铃赏析 摘 要:雨霖铃不但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关键词:离情 清秋节伤离别一、 有关词牌名的来历“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敦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叙口时,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二、作者介绍柳永,原名三变,少年时去汴京应试,常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因为擅长词曲,她还经常替歌伎们填词作曲。有些人在仁宗面前举荐她,仁宗听了她的名字,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以后,她就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

2、一个时期,到五十多岁才更名柳永,并考取进士。她曾在浙江等地做过几任小官。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们集资才得以安葬。柳永的词比较缠绵婉约,雨霖铃不但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词人当初因为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无可奈何地离开京全部,但想到今后不能再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愈加痛苦。雨霖铃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三、内容赏析“寒蝉凄切”,这是送其余大环境,不但渲染了气氛,也暗示了送其余地点。宋代的汴京河两岸栽有很多柳树,柳永在另一首词少年游中曾写过“高柳乱蝉嘶”。“寒蝉凄切”正是写柳树上寒蝉凄切的长鸣,而柳树又有“拂水

3、飘绵送行色”的作用,所以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就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明确了。在唐宋时期,“长亭”已经看成了离别地点的通称。康和之曾说过:“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愈加清楚,她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里是一个融情入景的写法。雨停了,这时,不论怎样也该启程了,必得离别,自然逼出下句“兰舟催发”。“全部门帐饮无绪”,词人因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只能在一个很简陋的帐蓬里离别恋人,当初的心情正如李煜所说:“剪不停,理还乱,是离愁。”白天就登程了,因不忍离别,延挨到了“对长亭晚”,自然唤起下句

4、“方留恋处”。正在依恋难舍的时候,船家又一阵一阵地催她出发,船家越是这么催促,她愈以为留恋,愈值得珍爱,内心更以为痛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催促声中,词人已不得不离别。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噎住,说不出话来,两人只有紧紧地握住手,如苏轼所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时,雨已停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此刻消停,怎比得上离人“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样持久呢?这么写景和写情用的是反衬手法。尽管寒蝉声凄欲断,总还能发出嘶鸣。而人在离其余时候,反成了“无语凝噎”。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之声也难以发出。这里又利用了一个递进手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就

5、表明了以下所写的景物是词人所想象的。这一句将上片别前的实写巧妙过渡到下片别后的虚写。行舟去处,是那千里烟波。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曾写过:“昔人已乘黄鹤去,烟波江上使人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又是空阔的楚天。而在这无边的广漠之中,漂泊无所止的却是一叶小舟,行舟里是孤独的旅人,和旅人那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想到这里,作者愈加感到离愁的痛苦和前途的渺茫。词人由离别之事触动离别之情,由离别之情又推及到离别之理,就自然有了下面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秋天就很轻易使人悲伤,杜甫登高中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说过:“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

6、在天涯。”而离别又总是令人很难过。李白送友人诗中曾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挥手离别,连马也因不忍离别而禁不住萧萧长鸣,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这么尤其的环境中离别。这种痛苦就愈加使人难以忍受。难怪宋代词人吴人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对于“伤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不过她能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得到领悟,心胸旷达,最终发出“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么的美好祝福。而柳永却没能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在一叶孤舟上推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这里的杨柳、晓风、残月全部是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就说过:“江上柳如

7、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作者把这三件事集中成一幅凄清的画面:飘拂的杨柳,凄凉的晓风,破碎的残月,这么愈加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想,深感眼前的孤独。更何况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以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但李白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也曾说:“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闲滋味”正是指的“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快乐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像仍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又是“千里烟波”,她还得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停如春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8、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和何人说”。想到离别后凄凉寂寞的心情,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因为没有心上人陪我共赏。即使有许很多多的风情韵事,又能对谁倾诉呢?这一反问,和李清照声声慢的结尾“怎一个愁字了得”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感情显得愈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伴随时间的推移而和日俱增。读完了下片,再回过头来看看上片“全部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我们自然会愈加了解这些话的内涵原来词人和她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怎能不难分难舍。这是一个虚实相济的写法。总结纵观全文,整首词的内容,不论虚写、实写,总离不开写景、抒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作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以至情景交融。然而,柳永这首词的情景交融不但仅只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是由情景之交融抵达于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物我一境”。“物”也就是景物、环境,而这个“我”不但仅包含“我的感情”,还兼有“我”的离别之事和因这事而悟出的道理。词人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淋漓尽致而又层次井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