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4212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92.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ppt(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大陆活动性强,盆地后期改造强烈而普遍,这对深入研究和客观认识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基本特征带来了极大困难 ,现有正常盆地的常规勘探经验和资源评价方法,用于改造盆地或盆地中明显遭改造的地区常难凑效。近年兴起的油气成藏系统对改造盆地也多不适用。 意义: (1)对盆地改造特征的深入研究和演化-改造历史的揭示,是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丰富和发展地球科学,特别是大陆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理论; (3)揭示中国海相盆地复杂、陆相盆地资源丰富的深层次原因。,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3.1改造作用方式 1隆升剥蚀 抬升盆地、 残留(残余)盆地 2沉降深埋 叠合盆地 3构造变形 张、压变形

2、盆地 走滑肢解(位移)盆地 4热力改造 5复合改造 构造运动最为重要,总体制约着以上因素。 动力作用的类型决定改造的形式、强度和特点。,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3.2沉积盆地后期改造的结果 初始面貌改观 增添新的内容 构造性质转化或反转 相对方位改变 改造盆地构造复杂、特征多样,对其研究、认识和评价不可能一次完成,其认识程度和研究深度也明显受勘探程度的限制。上述研究和评价需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多次反复、不断实践,才可能取得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盆地的研究水平和油气勘探成效。,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意义,3.3改造型盆地的提出 对于时代稍老些的盆地,“原型”远不能反映

3、它的油气生聚全部特点。与一个特定大地构造环境相应的原型盆地,一旦形成就开始了后期的变化历程。 随着拉张挤压开合旋回的进程,它或者被新的沉积盆地所深埋,或者因隆起而中断沉积,进而被剥蚀破坏。在开合构造旋回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不同开合旋回之间,构造格局往往有所改变。一个沉积盆地“原封不动”地被深埋的情况很少发生,多数是与上覆沉积在面积上不重合,在构造格局上不一致,因而只是部分被深埋,且上下不同结构层之间不吻合。 所以,原型盆地只能部分地保留下来而成为残留盆地。其受破坏较重者,在后期被分割成若干块甚至成为似乎彼此独立的盆地群。 但残留型盆地的概念却有一定的局限,它不能反映后期变化在两个方面的影响:破

4、坏性的一面是盆地的部分剥蚀消亡,已形成的油气藏被破坏而散失;建设性的一面是可以促使深埋生烃和油气的再聚集而多次成藏。 因而研究者倾向于用改造型盆地的术语。,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改造型盆地:在形成演化末期或之后,盆地的原始面貌遭受较明显改造的沉积盆地,或是指形成较早、在其后的地质历史中受到较强烈剥蚀、变形并且叠加、深埋等改造作用的沉积盆地。 改造时间: 不含盆地发育过程中的改造。 油气的生成运聚和成藏,大多发生在盆地演化的晚期、末期或期后。此时的改造,才会造成油气发生多期聚散成藏,致使油气特征和分布更为复杂,勘探难度更大。 改造强度: 只有盆地的原始状态后期遭受较明显的改造,今、古盆地

5、才有较大区别-质的不同。 油气的成藏过程、赋存环境、油气系统和分布规律等,与原盆地才可能有较大变化并发生重新组构;对改造盆地才有专门研究和恢复原始盆地的必要。,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盆地原型与原(始)盆地 盆地原型:指盆地的原始类型. 原始盆地:指地史上盆地发育过程中沉积建造及展布、构造变形、水动力、热动力、区域构造背景、地理环境和盆地类型等的原始状况(面貌).盆地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原始面貌不尽相同。 鼎盛时期的原始面貌,为该盆地的代表: 盆地动力学特征的集中体现, 盆地类型及地质构造特征的代表, 决定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及其规模。,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

6、结果,改造盆地(reformed basin)相关术语 (1)残留(余)盆地 (2)构造盆地 (3)叠合(加)盆地 (4)反转盆地 (5)复杂盆地 (6)多旋回盆地 (1) 残留盆地或残余盆地(Residual basin):二者是同义异名,均指原盆地在后期遭改造后,沉积实体被遗留保存的部分;可由剥蚀作用和构造变形分别形成或共同产生, 显然并不能包括热力和深埋等改造型盆地,作为通用性代表术语尚有局限性。,多旋回一词由黄汲清先生的多旋回构造(造山)运动衍化而来,意指构造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发展的多期次或多阶段性。 多旋回盆地: 若指盆地演化过程的多阶段性,则属原盆地的范畴,与后期改造无关

7、。 若指盆地后期改造的多期次性,则无单独用此语的必要。因盆地后期改造的期次很少是一次。 若指多个盆地的叠合(加),则属盆地后期改造的一种类型叠合(加)盆地(Superposed basin),似不宜作为改造盆地的通用代名词。,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2)多旋回盆地(Polycycle basin),(3)构造盆地(Structural basin) 构造盆地一般是与沉积盆地相对应的词语,但其含义尚不明确,甚至因人而异。 有的是指沉积盆地后期遭受构造变形和与之有关的差异剥蚀的改造,而在后生的向斜或负向构造中保留的沉积实体。这应属改造盆地之构造变形类型。 有的是指盆地的成因以构造作用为主,

8、如山间盆地,显然与后期是否改造无关。,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4)叠合盆地 是指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由多个单型盆地经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 。 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并在最后一次构造运动中定格。在不同的地质发展阶段,由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导致了不同的盆地类型、沉积组合、边界条件和盆山耦合形式,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变形,从而使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成烃、多期成藏以及复杂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分布规律。,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叠合盆地”的涵义是: 经历了多个不同动力学性质的阶段,不同阶段的热-构造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同一阶段的原型盆地

9、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原型盆地的复合体。 不同阶段的原型盆地相叠置,既有对前期原型盆地的继承,又有新的原型盆地的新生,它们的盆地类型、地质结构、边界等都有很大不同。 由于地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具有旋回性,例如出现伸展-聚敛或开-合旋回,盆地的动力学发展也因此呈现旋回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过程。盆地的基底、范围、沉积充填、沉降机制等已发生明显变化。,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因动力学条件的变更,原型盆地之间的叠合在叠加的方位、范围、动力方式、几何学样式等方面都有多种变化。不同阶段之间、不同盆地之间并没有一致的叠合模式,既可能出现埋藏、继承等建设性事件,也可能出现褶皱、断裂、

10、隆升剥蚀等破坏性事件。 一个盆地若只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成盆演化,其叠加地质结构通常比较清楚,可称为简单的“叠合盆地”;若经历了两个以上阶段的动力学叠加作用,其结构往往较复杂,可称为复杂的“叠合盆地”。但经历了多阶段演化的盆地也可能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地质结构仍较简单。 叠合盆地并非是原型盆地的简单累加,在新的运动体制下,不但出现新的原型盆地,也有对前期盆地的继承与改造,从而出现既不同于下伏盆地也不同于上覆盆地的崭新的地质结构。,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5)其它类型盆地 如反转盆地等,显然仅是改造盆地的某一种类型。 复杂盆地虽含义较广,可包括改造盆地。但因其包罗太泛,致使盆地被改造

11、的个性尚不突出。亦不宜作为改造型盆地的代表术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尚无更合适的术语之前,用改造型盆地或改造盆地较为合适。因其含义明确、重点突出,所表达的内涵一目了然。,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其意义,3.4研究核心问题,(1)科学探索的核心问题 恢复盆地的原始面貌 揭示盆地演化-改造动态过程 探讨盆地的成因和演化-改造过程的 (区域)动力学环境,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其意义,(2)实际核心问题 如何科学、客观地进行油气资源 评价(即对油气贫富或有无给出结论) 有利区预测(即指明油气在何处) 这是对这类盆地油气勘探和提高勘探成效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当今国际和国内油气工业共同面临、亟待解决但又久攻未克的重大科技难题。 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前沿课题,三、盆地改造作用、形式与结果及其意义,3.4研究核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