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440065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卢联芳(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里建起塑料大棚,并在棚中种植野菜,结果野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完成13题1. 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主要改善了野菜生长的( )A.热量条件 B. 土壤状况 C水分条件 D.温差状况2为提高大棚野菜的品质,以下措施最有利的是( )A.使用除草剂 B.日出后敞开大棚门通风C.增施有机肥 D.日落后紧闭大棚门保温3.清明时节,地理老师带几位学生,骑车到郊区菜地“实地考察”发现

2、许多野菜地覆盖上了塑料薄膜,即使大棚内部也不例外。据菜农介绍:这些地膜是在蔬菜播种时就覆盖的,蔬菜从地下长出后,地膜就被撑破。试判断以下关于地膜作用的猜测正确的是-( )防止肥料流失 减少水分蒸发 直接增加昼夜温差A. B. C. D图3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45题。 4.曲线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5图3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的降温速度最快C地物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它地物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

3、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6-7题6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7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9.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

4、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10.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下图(一)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图(二)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沿该山地一坡面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A9:0010:00 B21:0022:00 C17:0018:00 D13:0014:0012有关图中降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M点降水最多是

5、因为地处迎风坡B从O到P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C从P到M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D从M到N降水逐步减少是因为随着海拔下降水汽来源减少13.下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 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读图2,完成1415题。14. 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15.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

6、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617题。图11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17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18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

7、,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下图,完成1920题。19.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20.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读、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完成2122题。图例:等压面等温面 21若、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222.4.6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

8、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图中的A B C D23.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4.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 较早进入新的一天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23-24题。二、综合题25.(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1)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2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

9、)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l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ABBDBCB B B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ACADDACABCD二、综合题25、(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底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26、(1)年变化(年较差)较小,或年均温较低(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