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431397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 SM-ZD-84806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 _审核: _批准: 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

2、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矿井概况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位于新安县城以北 15 处,石寺镇境内。东以F29 及 F2 断层为界,西以第三勘探线为界,浅部以二1 煤层底板 +180m等高线及小煤窑下部边界为界, 深部以二 l 煤层底板 -230m等高线为界。井田走向长15.5km ,倾向宽3.5km ,面积 50.27km2。新安井田位于新安倾伏向斜之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向斜轴向近东西, 向东倾伏,北翼倾角平缓, 一般为 711 。1995 年 11 月 5 日

3、 12161 掘进工作面底板奥陶系灰岩发生突水事故,最大涌水量4257m3/h, 20xx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新安煤矿于1978 年筹建, 1988 年建成投产。 20xx 年核定生产能力180 万吨 / 年。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水平为+150m -50m ,水平为-50m -第2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200m 。目前开采 +25 水平,有12 、13 、14 、15 四个生产采区及 16 开掘准备采区; 计划 20xx 年开始施工二水平开拓工程。二、主要承压含水层新安井田主要承压充水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

4、含水层,其具有富水性强而不均一,水压高,个别断层带岩溶裂隙发育,补给充足等特点。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由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硅质白云岩和白云岩组成,地层总厚度500m 。地表出露广泛,面积约 32km2 ,补给量丰富, 井田北缘灰岩裸露区和浅埋区岩溶较发育,岩溶形态主要是溶孔和溶蚀裂隙,溶洞较少见。岩溶发育程度由浅往深逐渐减弱,富水性不均一。根据历年12 次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q=0.00061 4.03L/s m ,渗透系数 K=0.000459.02m/d。岩溶发育规律受岩性、构造、埋深、水循环条件等因素影响和控制,总体评价该含水层富水性属含水丰富的含水层

5、,水化学类型呈HCO3-Ca-Mg 型。奥灰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气象因素控制,距二1第3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煤层底板43.77 74.50m ,平均 53.76m ,与 L7 灰岩间其中有两层隔水层阻止地下水进入矿井,属具有突水威胁的间接充水含水层。2、奥灰水动力条件本区奥灰岩溶含水层原有的补给水量,主要来自矿区西北部寒武 - 奥陶系地表裸露区的大气降水和河道的岩溶漏水区段,地下水的总流向是由西向东,流经新安矿井田并继续向东,最终排泄入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这一带的黄河水位已由原来的+210m标高提高到目前的+263m,奥灰水地下径流的排

6、泄点标高相应地抬升了53m ,水力梯度和流速也相应地变小,从而对奥灰水的补给、排泄和突水量的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3、突水危险性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突水系数计算公式T=P/M式中 - 突水系数, MPa/m ;P- 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 底板隔水层厚度,m 。第4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该公式适用于回采和掘进工作面,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 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 MPa/m。矿井各采区突水系数计算表采区16下山16上山14下山12 下山11下山21采区13 下山 15 上山15 下山

7、最 大P 3.2 2.4 3.2 2.6(12201) 2.9(11241) 4.6 2.6(13171) 1.9 2.9M 53 44 (水文孔 ) 53 53 53 53 46.5 (2004) 53 53T 0.06 0.055 0.06 0.049 0.055 0.087 0.056 0.036 0.055根据公式计算,当隔水层厚度取平均值53m时,我矿一水平突水系数最大为0.06 MPa/m,二水平最大突水系数估算为0.087MPa/m ,在地层无构造破坏的情况下,可有效地阻止奥灰水进入矿井。如果煤层底板有穿透奥灰层的断裂存在,同时又处在奥灰水径流带时,将有可能造成煤层底板突水。当隔

8、水层厚度取最小值44m时,一水平最大突水系数为 0.073 MPa/m。第5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新安井田奥灰承压含水层埋藏深、水压大,补给水源充沛,富水性不均匀分布,根据煤矿安全规程 ,矿井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时,只有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进行带压开采。三、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矿成立防治水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设置如下:总 指 挥:贺志强马泰山副总指挥:李书文张松军崔笃峰郭俊才陈龙刘超蒋二保段洛义司洙霖刘建中陈国立任怀宝董顺喜成 员:李强凡曾聚子武

9、长青潘有才刘延召刘战军任建伟拓文富高广亮段金炼张辉张向东李红杰杨伟峰杨红伟李华王文峰司耀卿张喜斌郝光华许淑军白建新裴俊昌程相伟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中心主任:李强凡(兼);防治水办公室设在地测科,办公室主任: 刘战军(兼)。第6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2、超前钻探,加强编录在探查钻孔施工过程中,观测钻孔见水和煤岩变化情况,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做好日常水文地质工作。加强地质资料编录,特别是断层、褶曲发育地区,坚持预测预报,及时收集采掘工作面现场水文地质资料,综合运用物探、钻探和水质化验等手段,查明采掘过程中涌水点的水量、位置、来源及补给关系。加强工作面

10、基础资料的整理、分析,建立完善关于奥灰水情的基础台账和图纸,为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对16 采区和二水平的补充勘探与调查,查明新区域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导水构造发育程度、奥灰岩溶富水性及其动力条件,为新区域带压开采的安全评价和生产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3、治理底板异常区针对超前钻探和物探查出的富水异常区,以及揭露的隐伏导水通道,约请有资质防治水队伍开展异常区钻探查证,对存在的底板裂隙注浆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用钻探与物探等手段验证注浆效果,复查不第7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合格的区域要重新注浆,直至达到预期注

11、浆效果。然后编写异常区治理总结报告,进行效果评价。结合井下现场条件,有针对性地将工作面奥灰探查水文孔留作水源孔,同时发挥局部疏水降压、生产供水、科研观测和节支降耗的作用,实现矿井水资源化的设想。4、留设防隔水煤柱查明导水构造分布范围,并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煤层赋存条件、 围岩性质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按有关规定留设防水保护煤柱,避免深部奥灰水沿断层、陷落柱等通道涌出,降低采掘工作面突水的风险。实行分区隔离开采,在相邻采区之间留设防水隔离保护煤柱,防止一个采区涌水波及其他采区。因优化采区设计而需要变动隔离煤柱的,必须制定配套防突水方案,并报集团公司审批。5、优化工作面设计, 采用

12、合理采煤方法,减小底板破坏深度根据矿压对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可采用合理布置巷道,尽可能避开构造发育区或对其提前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工作第8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面推进速度,在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初停采线附近及时放顶,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措施,减小采动对底板的扰动破坏,降低突水几率。6、强化抗灾强排水系统建设新安煤矿主排水系统为单水平中央主排水系统,东、西翼矿井涌水经东、西翼水平运输大巷水沟流至主水仓。东、西 大 巷 水 沟 分 别 长3800m, 主 排 水 泵 房 现 安 装 使 用MD600-557 主排水泵6 台,拖动电机型号为YB63

13、0S1-4/8006kv 。工作方式为两台工作、三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总排水量能力为2713m3/h。每年 3、 4 月份对 6 台主排水泵进行检修和性能测试,保证水泵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有关规定。主排水泵房标高为+25m ,出水口标高为 +357m ,扬程为 335m ;排水管三趟, 管径为 377 14 ;其中副一斜井一趟,副二斜井两趟。三趟主排水管路在主排水泵房内通过闸阀相互联通,即能独立工作,又能并联运行。六台主排水泵和三趟主排水管正常运行方式为循环方式。主水仓分为内、外两个水仓,总有效容量为 8000m3 。第9页 /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

14、E新安煤矿现三个生产采区12 、13 、14 采区下山排水系统完善,各采区排水泵房现安装使用MD155-306 主排水泵 4 台,电机功率为 132kw 。工作方式为两台工作、 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额定排水能力为 620m3/h 。排水管两趟,管径为 200mm ,水仓分为内、外两个水仓,有效容量为1000m3 。矿井井底和各采区泵房、水仓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淤, 水仓进水口设置了箅子,避免杂物流入。 20xx 年4 月在东大巷380m段施工了一处沉淀池,可兼作临时强排水仓;确定 20xx 年完成对西大巷水沟的重新扩修。16 采区水仓目前正在施工,建成后将增加西区排水能力,降低西大

15、巷水沟排水负荷。加强对工作面的水情观测及排水工作,在工作面上下巷的低洼处施工足够容积的水仓,增设大功率潜水泵,安装足够排量的排水泵及排水管路接至车场水沟,配备有工作泵和完好的备用泵,加强排水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排水系统能随时投入使用。回采时严密观察工作面水情,防止溃水。7、加强水闸门建设管理第10页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全矿共建水闸门三座,其中东西大巷250m处两对水闸门对矿井东西两翼进行隔离,16 大巷水闸门对16 采区进行隔离。要求运输队加强水闸门日常维护管理,关闭水闸门所用的工具和零配件设专人保管,专门地点存放, 不得擅自挪用、丢失。按照规

16、定矿组织相关单位,每年对水闸门和水阀至少进行两次关闭试验,其中一次在雨季前,确保水闸门性能合格、灵活可靠。当小浪底库区水位超过+260m或井下底板异常涌水时, 要排专人24 小时值班,随时准备关闭水闸门。8、加强现场管理和队伍建设要求各采掘工作面每班设有专人接听电话、专人排水;加强职工防治水培训,宣贯奥灰突水征兆与规律,深化“两述两化”工作,明确避灾路线;加强备灾物资管理,认真组织开展防水演习;推进干部走动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大力引进正规院校水文地质专业毕业生,保障防治水技术人员接续;加强探放队的组织管理和探放水工的专业培训,壮大矿井防治水队伍知识力量。9、优化防治水装备第11页

17、/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矿井配置有便携式地质探测仪、直流电法仪、高密度电法仪、无线电波坑透仪、音频电穿透仪等物探仪器,联合防水研究所瞬变电磁、震波勘探等方法,对井下各工作面进行物探;矿建有注浆加固系统一套,探放水钻机杭钻300 和SGZ-100分别三台、 SGZ-1A四台,利用井上下水文监测系统对奥灰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并装备大量水灾抢险的物资设备,全力保障矿井防治水工作顺利开展。10 、互动联防与周边矿井(新义、义安和孟津)开展奥灰水情的互动交流,总结学习其带压开采成功经验,联合共享奥灰水文孔数据资料,全面分析奥灰水径流带发育情况。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

18、作攻关,努力开展底板奥灰水危险性分区研究,探索矿井奥灰水防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吸取失利教训,总结延伸切实可行的理论成果。11 、加强底板突水应急管理工作为确保在发生底板奥灰突水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继续加强矿井水灾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第12页 /总 13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 TEMPLATE所有采掘工作面在施工前编制完善的防治水措施和水灾应急预案,并加以贯彻落实。定期组织职能科室对避水灾路线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冒顶片帮区段,确保路线畅通。及时检修维护风水管路、监测系统、定位系统和井上下通讯系统,确保紧急情况下“生命线”完好正常。加强对出入井人数的掌控力度,确保紧急救援有序开展。新安煤矿20xx 年 11 月 08 日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第13页 /总 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