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2400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31.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最后阶段古代诗文阅读备考.ppt(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最后阶段古诗文阅读备考,关键在于试什么、怎么试,关键也在于应什么、怎么应 坚信自己阅读分数还有提高的空间,两个意识: 1、考纲意识 2、对接意识,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理解(B)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8)鉴赏文学

2、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0)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文言文阅读,取材: 04年节选了欧阳文忠全集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中的一段文字。 05年选了唐代孙樵书褒城驿壁。 06年选明代方孝孺蚊对。 07年选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叙。 08年白居易传,白居易传出自唐才子传。 09年宝绘堂记 09年抽样卷 节选自越中杂识,特点,1.浙江卷文言选文试图让人猜不到,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引导中学教育摒弃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所以,也不要去猜会选哪个朝代、哪个人的文章。 2.选文语言较平易,表达方式09卷有较多议论,跟全国卷选文明显不同,09抽样卷又恢复以记叙为主

3、,跟全国卷选的史传文非常接近。,设题考察 着重看浙江卷,【例1】(09年) 17实词,教材中都出现过 A病:祸害 B去:归去 C角:较量 D蓄:收藏 18虚词,在常见的18个虚词范围内: 以 而 为 之 19词类活用,考句式(含词类活用)等文言语法是浙江卷特色。,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

4、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文意理解)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因此)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出自原文第一段),【例2】(09浙江抽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沈嘉徵,字怀清,山阴人。年十三,刲股和药愈母疾。援例授广西苍梧县长行乡巡检,调横州吏目,所在民歌颂之。/雍正三年,督抚以卓异荐,超授江西乐平知县,建义社谷仓

5、。民讼随到随判,案无留牍。有明建文时县令龙泉张彦方者,举义以抗靖难师,捐躯甚惨,母妻同时殉节,邑人哀之,合葬县治清白堂后,三百余年莫敢至墓所者。嘉徵为文以祭,且修其茔,祀之名宦。,/调知浮梁,却陶户陋规。窑俗,遇佣夫病,辄弃不治。乃创广济堂,俾病者居之,资以医药,全活无算。并设义冢,立石志其姓氏里居。建昌江书院,以训士子。邑向有蛟穴,邑人辇土塞之不能满,咸谓穴中有怪,近穴之田百余亩,皆荒芜不治。嘉徵率役,手辟榛莽,平高田之土以实之,尽成沃壤。其他奉檄审理邻邑疑狱,平反无算。/乾隆三年,卓异升知广西象州,转百色同知,土司率豪侈,馈嘉徵以金。却之,曰:“尔自检束,吾不尔苛,无以金为也。”,/历镇安

6、、太平知府,升云南迤西道;十七年,擢云南按察使,理诬申冤,狱无枉滥。/二十二年,督抚购金事发,嘉徵以不先奏,劾罢归。旋授江南常镇道。越二年,以年七十告归,又六年,卒。/按公历仕数十年,淡泊自处,宦橐萧然,室无妾媵。夫人亡后,即独居一室,以一稚孙侍,婢仆不敢辄入也。引年归,辟屋旁地为圃,曰晚香,莳花种竹,逍遥其中。/予昔至绍兴,曾谒公于南门里第,长身岳峙,白髯长尺余,言论和平而详尽,谦恭温厚,一代伟人也。(节选自越中杂识) 【注】刲(ku):割取。,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陶户陋规 却:除去。 B以训士子 训:教导。 C平高田之土以实之 实:填塞、装满。 D狱无枉滥

7、狱:监狱。,18.虚词:者、且、乃、以,1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葬(于)县治清白堂后 B祀之(以)名宦 C立石志其姓氏(于)里居 D(以)卓异升知广西象州,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侍亲、决狱、办学、开荒、拒贿等事迹的叙述,凸现了封建官吏的典型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淡泊自适、逍遥自在的为官态度的赞扬。主旨 B本文叙述沈嘉徵生平事迹,以时间为线索,主要采用顺叙手法,记述了他从少年到退归故里的生活经历,全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线索,C本文详略得当,善于选取典型事例,着力表现人物品行;文中还采用插叙手法,通过对明建文时张

8、彦方捐躯一事的回叙,使行文曲折有致。取材 D本文运用陈述性语言,平实朴素,不事雕饰;多用短句,简明利落,流畅自然;描写生动,议论切当,杂而不乱,富有感染力。语言,备考策略,丰富积累。先查一查自己胸中到底装进了几篇课文,提醒自己熟读,加深领悟课文的内容和写法特色,借此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的知识。试卷和练习中的选文也不能一做就丢,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不妨多读几遍。 2突破难点。这难点就是以文释文,在上下文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意义、用法和作用,以确切地认知文言语句的意义。 3翻译是个系统工程。最直接的事情就是把握几个关键词:大意、实词、虚词、句式。,古代诗歌阅读,取材考察 04年一首:李白的菩萨蛮 05年

9、二首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和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06年一首元曲,无名氏正官叨叨令 07年三首(唐)刘禹锡乌衣巷(金)吴激人月圆(元)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 08年一首(金)王寂日暮倚杖水边 09年一首(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09年抽样卷 一首(明)刘基浣溪沙,设题考察,【例1】(0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

10、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例2】(09全国卷3)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

11、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例3】(09抽样卷)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浣溪沙 (明)刘 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22这首词写的是春季(春天)(季节)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分) 23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表现手法:采用逆转反衬手法;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 作者情感: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表现手法”,与写作技法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写作技法是“表现手法”,比如隐喻

12、、象征,有些写作技法不是“表现手法”,比如立意的技巧,是写作技法,但没人认为这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不等同于写作特色艺术特色。比如鲁迅作品冷峻峭拔,是写作特色,但没人会说这是表现手法。顾名思义,是表现题旨、情感或观点的手法。而这可能是这个知识点的本质。 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以及由此衍生的手法。 构思方法: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象征、隐喻、映衬、抑扬、反讽结构方法:开头、结尾、伏笔、照应、过渡、衔接。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备考策略,诗歌鉴赏在备考中费时不少,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改变现状,不妨从研究自己入手。,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请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并赏析其好处。 答案:用了对比。可怜的士兵命丧前线,而统治阶级却在做着美梦,继续享受。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牺牲战士的无比同情和对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无比痛恨。 解析:不理解诗中的某个词语,导致对整首诗意义的错解,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一、二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活动,写出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后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不喜欢秋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热爱生机的思想

14、感情。 解析:对诗歌描写的形象(生活图景)缺乏确切的认知,导致误答。,形象: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萧杀、凄凉的环境。,答案(2):托物言志。以柳自况,表达了虽然时局变化,依然不变其志,坚守内心的思想感情,悲悽中带有坚定,无奈中带有希望。 解析:对诗歌描写的形象感受不确切,导致架空分析。,情感: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备考策略,1.丰富积累 2.加强两个环节的学习:语言、形象 3. 先读,由语言到形象再到意义再到表

15、现手法,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读,然后再做题目。,例如,选09湖北卷的一首诗:,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一)哪些词句难懂?你能解释吗? 你曾在哪儿读到过?(唤醒积累) 依据上下文能推断吗?(利用语境),涵虚:指澄澈空明的湖水。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二)诗句描写的情景是如何的? 入郭僧寻尘里去:入郭僧与过桥人相对,寻与似相对,僧入郭寻尘而去,他过桥时好像在镜中行

16、走一般,(简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莫放修芦碍月生:修长的芦苇挡住月影,或修长的芦苇影挡住了月影。 (三)你如何理解诗意? 禅意。 (四)看考题,(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答: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论语阅读,第一道题:(09年高考前的抽样卷)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

17、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答案: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答案:略,09题讨论:,1把论语作为“文化论著”来考,着重了解论语的文化内涵。 2从课本第四课中取材。 3提供的材料不完整,专门学过论语的人才能答题。 4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掌握孔子的思想,还要学会联系现实说出自己的观点。,第二道题:(09高考卷),

18、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特点:,1.从课本第十一课中取材。 2.要求降低,概括出成语和教学原则,跟有没有专门进行过论语研修关系不大。,第三道题:(09样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

19、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答案:升(登)堂入室 (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3分),两道题大概是同一时间命制的,思路如出一辙,内容集中在学生应该最熟悉的“教育教学”方面。2010年的题目也许会像09年高考前的题目,也许会像后两题。,备考策略,1立足课本。重视课文复习。 2把握要点。课文10课书,其实仅9个要点: 为政以德、礼治、入世态度和奋斗精神、价值观(仁)、修养观、交往观、教育观、师生关系、中庸。 要注意论语思想博大精深,9个要点内容都很丰富,领悟精髓是一辈子的事,还要注意由于编选的关系,各课内容有交叉。 3掌握方法。先理解原作,再作出自己的评价。 4研究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