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442189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ppt(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业水平现代文复习,篇目 1.小狗包弟(必修1) 2.包身工(必修1) 3.我有一个梦想(必修2) 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必修4) 5.谈中国诗(必修5) 6.中国建筑的特征(必修5),1.小狗包弟,1、 文章写小狗包弟,为什么在第一自然段要先写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明确:从思路章法看,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表现狗的忠诚,巴金与狗的故事写人的背弃,二者似成对照,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1.小狗包弟,2、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1.小狗

2、包弟,3、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明确: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1.小狗包弟,4、思考: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

3、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1.小狗包弟,5、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轻松 沉重 自责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1.小狗包弟,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小狗包弟,6、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4、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1.小狗包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7第一节中两个“包袱”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明确:第一个“包袱”指的是小狗在我家为我心理上增添的担心,第二个“包袱”指的是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1.小狗包弟,8“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为

5、什么说“终于”,表达了什么意思?,明确:“终于”指的是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与小狗包弟一样,命运受到了摧残。,1.小狗包弟,9“文革”结束后,作者写到院子里的“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革十年动乱对生命体的破坏,让生命失去了坦诚的勇气,人与人之间互相设防,失去了信任。,1.小狗包弟,10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明确:巴金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写小狗而对十年浩劫的文革进行深刻的反思,展示社会变迁、大众的命运。,11.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明确:他在本文中主要表现出善良、

6、正直的品性,巴金老人身上体现的反省、自律精神是我们民族所缺少的(至少在“文革”时代所缺少),起着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天性的作用。,1.小狗包弟,2.包身工,第一部分(111):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1222):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2338):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3941):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包身工所受到的残

7、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阅读第一部分以下内容后做1-4题:“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1.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明确:修辞手法是比喻、拟物,作者把包身工的住宿比作蜂房,形象生动地说明她们住房拥挤,把她们比作生物,又赋予她们动物蠕动的行为,物化她们,是比喻兼拟物的修辞。揭露她们悲惨的非人生活、更没有人格尊严的社会地位。,2.包身工,2.第三自然段如何描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这个情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作者选取最典型的场面,先写环境再写人,通过描写包身工起床后的一系

8、列先后动作、抓住起床的细节、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展示骚乱的情景。 它的作用是:说明包身工狭窄的住宿,恶劣的生活环境,起床时骚动不安的情景,表现她们劳累疲惫的形象和备受折磨后麻木、迟钝的精神面貌。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慨。,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做“猪猡”的人。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人们中间,似乎已经

9、很迟钝了。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2.包身工,4.16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请详细说说这里点面结合的写法?,明确:写起床时的情景,作者先写了包身工的群体形象、整体场面。是这一部分是“面”上的描写,然后写局部、写个体卢柴棒烧稀饭的情景。这是这一部分“点”上的描写。点面结合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写作特点。,2.包身工,3.“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句话的语法特点是什么?说说她的表达效果,“冲”字用得好,说说它的好处。,明确:这句话的语法特点是倒装,表达效果是突出强调她们疲惫不堪的形象状态,“冲”字

10、写出她们匆忙的动作,害怕挨打的恐惧心理。揭露批判带工老板的凶残。表达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慨。,2.包身工,5.说说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 。,明确: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广大农民破产。,2.包身工,6.作者如何写带工老板招工的,表现他们什么样的形象?,明确:作者主要通过他们的语言,采用对比夸张手法,表现他们花言巧语、歹毒的性格。,一手抓住“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把她提起来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打杂的跟上去就是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又是第二、第三脚。可是打杂的很快地就停止了。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摸桌子

11、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头上。,7.第二部分描写芦柴棒遭毒打的情节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效果又是什么?,明确:主要采用对比手法,通过细节描写的方式,把“芦柴棒”瘦弱胆怯与流氓的强悍残暴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实出包身工没有法律保障,没有做与不做的自由,过着任人践踏、任人压迫的悲惨生活。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流氓残暴,表达作者的愤激。,2.包身工,8.说说“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的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的含义。,明确: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不会与外界接融的机会,更不会受外界革命思潮的影响起来反抗资本家,资本家可以安全、放心地使用。,“两粥一饭十二小时

12、的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能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说说这段文字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2.包身工,明确:“猪猡一般”“泥土一般”“血肉造成的机器”是比喻修辞。作者用她们劳动的付出的巨大与“猪猡一般”“泥土一般”的生活待遇放在一起对比,是对比手法。“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是排比、比

13、喻、反复兼用,形象鲜明地概述了包身工全部的遭遇:劳动强度大,生活质量差,任人践踏,非人的生活。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慨,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同情。,2.包身工,阅读第三部分的下列片段后做10-12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

14、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2.包身工,第一段:用船户与墨鸭的关系比喻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关系, “吐了再捕,捕了再吐”采用顶真回环的修辞手法,阐述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关系是墨鸭与船主一样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说明包身工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的观点。又用船户不怎么虐待墨鸭与资本家残酷虐待包身工作对比,阐发作者观点:包身工受剥削还受压

15、迫,她们不如墨鸭。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 第二段:没有没有作者采用排比手法,“被饲养者”拟物手法,淋漓酣畅地概括包身工的不幸遭遇,愤怒控诉包身工制度的罪恶,作者阐发“包身工是现代奴隶”的观点。 第三段:作者以自然的黑夜与黎明的关系作比喻象征,作者把包身工的生活环境、制度比作黑夜,把无产阶级必将摧毁包身工制度,比作黎明,表达作者要推翻包身工制度的坚定信念。这是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走狗的警告。,演讲词的特点: 三多:(形式上) 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 多用短句、呼唤语(感召力,煽动性) 多用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等增 强感染力) 三性:(内容上) 针对性 逻辑性 思想性,3.我有一个梦想,

16、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梦想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思路,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物质上极度贫困,精神上备受屈辱,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 反对“以暴制暴”,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 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种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明确: “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自林肯总统签署黑奴解放

17、宣言以来,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的生存、幸福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美国政府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却没有实际意义。 美国是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含义大家都非常清楚、熟悉,用它作比,生动形象且容易为人们理解,从而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明确: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黑人为之奋斗的实现自由、平等的那一天比喻为“爽朗的秋天”。我们知道,秋天“秋高气爽”,是收获的季节,通过这个比喻,生动而直观地告诉听众,他们的奋斗结果是什么,从而激发他们更加自觉地投入战斗。 酷暑与秋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简介而形象生动地

18、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4. 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这里的“秋天”和“酷暑”分别指什么?),4. 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辟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我们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美国应定能够成为一个

19、“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 比喻,(4)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黑奴带来了希望。 (说说划横线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明确:“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运用恰切的比喻,形象说明了解放黑奴宣言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黑奴所带来的希望和鼓舞。,(5)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一个梦想”指什么?“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是什么含义?),明确:“一个梦想”指美国黑人和白人一样,共同享有法律给

20、予的生存、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个梦想”是与美国一 贯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黑人对“梦想”的追求符合美国精神,如果黑人的“梦想”不能实现,“美国的梦想”也得不到彻底的实现。,(6)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贫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两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解释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明确:第一句,以海洋与孤岛的强烈反差来说明美国种族之间物质生活上的差别之大。第二句,把备受歧视不能被社会中掌握物质财富和权利的人所容纳的黑人比喻为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21、。表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是:生活贫困,备受歧视。 或:这两句话它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地位(“角落里”)低下,物质生活贫困(“贫困孤岛上)”和精神生活贫乏(“萎缩”)。,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请速读课文,从文中筛选信息,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儿童的自恋阶段?,明确:用本文中的观点来看,就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不能辨认物体,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在这个阶段中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请速读课

22、文,从文中筛选信息,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2)成熟的爱的原则是什么?不成熟的呢?,解析:参照课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相关叙述摘录回答。 参考答案: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请速读课文,从文中筛选信息,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3)父亲同母亲相比,有他的特殊意义,他代表着什么?,解析:可参照课文第六段有关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4 .

2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在母亲的影响下,孩子逐渐学会爱,孩子学会爱的表现有哪些?,解析:可参照课文第三段有关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1)爱父母,“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2)爱别人,“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3.父爱和母爱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解析:参照课文第五段开头部分相关叙述摘录回答。 参考答案: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24、另外,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而父爱则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他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使孩子摆脱父亲的权威。,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怎样才算是一个成熟的人?,解析:参照课文第九段开头部分相关叙述摘录回答。 参考答案: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1)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25、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即母亲教给他如何去爱。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即父亲教给他要有责任感。(2)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并且这两个形象不是通过合并,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5.作者为什么说“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解析:参照课文第九段后半部分

26、相关叙述摘录回答。 参考答案: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这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6.父爱的原则: 。,参考答案: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4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7.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5.谈中国诗,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