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41651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知识考点识记并理解生字词教具学具生字词卡片检测题比一比,再组词。诣( ) 梁( ) 曰( ) 禽( )指( ) 粱( ) 日( ) 擒( )板书设计杨氏之子甚聪慧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

2、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i)”、“应(yng)”。(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要注意

3、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理解:“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学习生字“惠、

4、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i)”、“应(yng)”。 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课后反思课题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重点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知识考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具学具重点字词卡片检测题1.有感情地

5、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的词语。板书设计杨氏之子 杨梅君家果 聪慧 孔雀夫子家禽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1.思

6、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2.讨论:(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孔君平可能是神

7、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课后反思课题晏子使楚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

8、臣、柑橘”等词语。 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难点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知识考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学具生字词卡片检测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板书设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 楚王 关城门 齐国没人 齐人盗贼 威风扫地 开小洞 没出息 不敢不尊重晏子使楚 只好迎接 陪笑 赔不是 晏子 是狗洞 最不中用 橘枝不同 能言善辩 是狗国 派到楚国 齐楚水土不同 有胆有识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9、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3.说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

10、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

11、和地 冷静地)。(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说出课题的意思。 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给课文分段 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课后反思课题晏子使楚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

12、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重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难点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知识考点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教具学具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检测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板书设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 楚王 关城门 齐国没人 齐人盗贼 威风扫地 开小洞 没出息 不敢不尊重晏子使楚 只好迎接 陪笑 赔不是 晏子 是狗洞 最不中用 橘枝不同 能言善辩 是狗国 派到楚国 齐楚水土不同 有胆有识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13、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14、,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课堂交流:(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

15、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理解:水土不服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这段话的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抓住重点句:“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16、。课后反思课题半截蜡烛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重点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难点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知识考点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具学具体会伯诺德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检测题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板书设计 守住

17、情报 母亲镇定半截蜡烛 (机智、勇敢) 儿子搬柴 爱国主义 女儿端走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2.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2)指名说。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

18、,为什么?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同学交流着法。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四、作

19、业: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了解故事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课后反思课题半截蜡烛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

20、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重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去体会伯诺德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知识考点朗读感悟,体会伯诺德一家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具学具相关的对话材料检测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呢?板书设计伯诺德夫人 不动声色半截蜡烛 杰克 处变不惊 爱国 杰奎琳 急中生智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题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

21、方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三、演一演1学习演第一场戏。(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2)交流。(3)小结。(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

22、,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四、总结五、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讲述自己最欣赏谁的语言,并说明原因。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

23、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课后反思课题打电话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重点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难点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知识考点试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教具学具相声内容检测题1.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2. 试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板书设计打电话啰唆、耗时、误事简练、得体、

24、明白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明确学习目标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五、演一演六、总结、作业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阅读课

25、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中应该弄懂问题。浏览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说出这个相声对自己的启发。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总结交流:说说自己对相声语言的感觉。 试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课后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三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知识考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

26、劝语言的特点。教具学具劝说别人的实际例子检测题1.设计一个题材,劝说别人不要吸烟。2.设计一个劝说自己的好朋友参与“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的劝说词。板书设计劝说一、环境保护()二、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学生()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的欲望。1学生表演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1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2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

27、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三、拓展、运用。1小组交流。2模拟表演。请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3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表演劝说的情景。 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课后反思课题(习作)了解发言稿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了解发言稿2.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重点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难点根据自选情景写作。知识考点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教具学具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检测题明确习作

28、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板书设计习作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了解发言稿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2师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三、尝试习作。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2明确习作要求: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四、评改、交流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

29、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3小组交流评改。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了解发言稿 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习作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课后反思课题回顾拓展三课型新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2引导

30、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3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难点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知识考点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教具学具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检测题1. 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2.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板书设计回顾拓展三1.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学习。2.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3.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1、。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交流平台 (一)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 (二)展开话题、深入交流。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对联。2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4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三、展示台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4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学生自由读对联。把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齐读对联,交流自己的发现。背诵喜欢的对联。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