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41244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教案全册(1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本册课本共个单元,每单元有次习作训练,每单元还有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

2、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6篇,自读课文1篇,习作训练7次,单元练习7个。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习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

3、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本册教材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2)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教育学生爱惜时间、艰苦奋斗。(5)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2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149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

4、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

5、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

6、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教学进度: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暖流 3、只拣儿童多处行4

7、、早5、古诗两首习作一 练习一1、让学生懂得多渠道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修改自己作文。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运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并能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4、能注意观察,写一篇关于“云”的作文,能写作特点来。5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7、克隆之迷 习作二练习二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4、读懂老师在“眉批”和“总批

8、”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5、能正确地修改病句,感知掌握其中的方法。6、口语交际:畅想未来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8、海伦 凯勒 9、二泉映月10、郑和远航 11、司马迁发愤写12、精读与略读习作三 练习三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学习主人公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3、能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4、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5、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用法。6、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13、秦兵马俑14、埃

9、及的金字塔15、音乐之都维也纳习作四 练习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2、学习本单元生字,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5.学习写一篇游览。6、介绍世界名城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16、爱如茉莉 17、月光启蒙18、爱因斯坦和小女孩19、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五习作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结合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5、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讲貌的重要。6、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向外投稿的良好习惯。7、口语交际:小小即兴演讲会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20、七律长征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2、大江保卫战习作六 练习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激发学生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学习运用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5口语交际:影视剧评说。周 次教 学

11、内 容课 时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备 注23、古诗两首24、望月25、灰椋鸟26、水习作七 练习七1.学习本单元生字,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二类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理解字意。2.掌握本单元的新词,会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4.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5.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6.习作:想象作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

12、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重点: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教学难点:学会修改作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

13、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

14、、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7、练习: 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

15、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教后记: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

16、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2、自由读,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

17、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

18、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4、写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1)自由读。(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5)

19、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2、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颗颗树苗(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4)默读第37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交流。板书:荒山披绿袍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5)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20、6)指导朗读第37节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3、第三部分(1)齐读(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三、练习背诵1、引读助背。2、跟录音轻声背。3、配乐齐诵。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要求:1、自拟题目。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板书: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环境变美丽青山碧岭教后记: 2暖流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二、教学重点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三、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

22、事。)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再读生字词。2、讨论识记方法。3、描红、临写。五、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看拼音,写词语。和蔼抑扬顿挫沉浸阅览致意视察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二、学习第二段1、轻声读第二段,思索: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3、结合课文谈感受

23、。(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关心青年:(2)分组朗读、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程序: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朗读。4、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但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三、学习第三段1、齐读。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四、朗读

24、全文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朗读。五、作业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板书:2暖流 兴奋 喜悦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教后记: 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

25、,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准备:录音、灯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给课文分段。(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笔,书空。(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子。(3)理解词

26、语,先解释带点的字。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1、2题。(2)朗读课文。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1)听录音。(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

27、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熟读第6自然段。(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4总结。(1)配乐朗读课文。(2)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完成练习。(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第9自然段。(2)把“永远不会找不

28、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 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教后记: 4早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

29、兴趣,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2板书课题:13早二、范读课文(听录音)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四、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五、指导书生

30、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精读讲解: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

31、、7自然段)自由读思考: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b.指名说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d.腊梅花美在哪儿?e.指导朗读这段话。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三.朗读全文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朗读课文。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

32、间。教后记: 5.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2标出停

33、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渎情况:(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2)指名画出停顿。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济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2)朗读诗句。开火车朗读。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齐渎,;逐行朗读,逐行理解。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34、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十么?(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指名朗诵,体会情感: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3)再次试说诗意。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5体会写法。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

35、的名句。五、配乐齐诵全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齐背游园不值。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二、继续精读训练1出示绝句。指名渎。要求用四步法学习。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3明诗意:(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2)交流。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杖藜:藜茎做的拐杖。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时下的雨。杨柳风:柔和的春风。(3)朗诵。开火车朗读。男生渎,女生想象诗意。齐读。逐行朗读,逐行理解。(4)指名试说诗意。诗人志南将船系在岸边占树的树阴中,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面,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将湿末湿,杨柳风很柔和,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4

36、悟诗情:(1)春光明媚,勾起诗人的游兴,你能感受涛人此时的喜悦心情吗?(2)配乐朗涌。(3)指名看图背诵。齐背。(4)创设情境,听音乐,看画面,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连起来说-说,就是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教后记: 习作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3、能按作业要求,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自己定题目。重点难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大

37、自然赋于我们很多神奇与美妙,我们被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落日美景所惊讶,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天上的云又是怎样的壮观与美丽。2、板书:二八月看巧云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和()两方面的特点。(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写的奇巧,又分()、()、()三种情况来写的。2、小结: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2)写作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三、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仔细阅读例文,启发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奇巧的?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3、教

38、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写法。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它形状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每一处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变化来写的。四、进行说写,运用写法1、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2、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3、组织学生分组填写下表:名称 形状 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4、同桌练说,互相交流,相互提示。5、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一小结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4总结此次习

39、作的主要问题。二指导修改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可以怎样解决?(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1组织交流。2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三尝试修改教后记: 练习一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要求: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重点: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师

40、幻灯片(谜语等) 生朗读“诵读与赏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练习1二、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第一部分(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弟 尧 猫 臭)(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2、第二部分(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小结

41、: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3、第三部分(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什么方法? 形象吗? )(2)猜谜。(班级)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三、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诵读(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指名读,相机正音。(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欣赏(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

42、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学习和欣赏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的方法)四、作业: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 再创作字谜竞猜第二教时教学要求:用钢笔描红,注意整体布局;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一、猜字谜 二、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3)引导学生观

43、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 (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三、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

44、,你该怎样说? (2)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 (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 (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 (2)评议小结。 四、作业 1、课堂:写钢笔字。 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 板书: 练

45、习1 猜字谜 编字谜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教后记: 6.梦圆飞天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吗?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愿望和理想就是我们的梦。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说?愿望和理想实现了,就是我们的梦圆了。(1)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的每

46、一个梦都能圆。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读课文之前先请同学们明确读书要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二、课文新授1.指名读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2.齐读生字词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4.学生描红5.请大家再拿起你的课本,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6

4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三、小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也成功了,七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题。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3、交流发言,指导学生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人多壮观: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

48、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4、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5、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6、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1、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读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中哪些场面

49、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圈画画.2、学生展开自主学习3、交流发言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点名读,分角色读。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三、分析课文第三部分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

50、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5、而最让我们大家感到兴奋就是在太空看到的景色和我们可爱的地球了!谁来读好这一节,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1)、指名朗读,感受太空的神奇和地球的美丽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利用网络的优势,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回复到教师发出的帖子上。3)、展示一部分学生的帖子,评讲四、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五、总结课文学到最后,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对全中国的人民说些什么?对我们的少年儿童说些什么?可以完成一次小练笔,同样也发到教师发出

51、的主题帖子上。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2、搜集有关“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板书设计6、梦圆飞天送行-发射-问候-梦圆教后记: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4.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

52、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教学准备:投影、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2、用课件或挂图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者问题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词句同桌相互质疑(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4、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想:从哪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象之处。(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的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理解。(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5、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测呢?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6、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