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

上传人:wan****g1 文档编号:14410116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7.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个人(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SHANDONGUNIVERSITY志愿者参与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调查报告以山东大学学生为例外国语学院10级英政班孙学志201000071092目录摘要3关键词3一、引言3二、理论模型3三、方法部分5四、数据分析6五、结论13六、附:15访谈报告15精品文档【摘要】在志愿者群体数量迅速增长,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今天,作为高校志愿者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各类大学生志愿者团体需要了解志愿者对志愿活动方向的期望,对高校志愿者组织职能的期望,对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同时,针对社区和公司对高校志愿者组织的期望,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本文着力研究普通志愿者对各类志愿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对志愿者组织存在问题的认

2、识。志愿者活动志愿者组织一、引言我今年寒假组队进行了“志愿者服务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的专题调研。这篇实践报告是我参考团队实践报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实践感悟得出的。高校志愿者组织承担着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水平,志愿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本校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水平。在志愿者组织提供的平台上,全校的志愿者才能够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理念而工作。因此,志愿者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承担着如此重要职能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并不能保证每次活动的开展都符合大多数志愿者的期望;因此,我们团队需要对志愿者的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得

3、到反馈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志愿者的热情,使志愿者在践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理念时,也能够得到最大的成长。每个人都会思考组织的发展,但也只有调查才能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只有调查,才能了解广大志愿者的兴趣所在,志愿者组织才有活力。总之,本次调查就是为了深入认识志愿者对我青志联的期望,以便为青志联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目前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研究还很少,我们志愿调查团所做的很多工作具有创新性。我们在查询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放问卷、访谈等工作,并在分析数据后,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以期借鉴。本论文的结构大体包括引言、理论框架、方法、数据分析、讨论、结论六个部分。二、

4、理论模型1、文献回顾不得不说的是,现在对志愿者参与心理的相关调查研究非常少,甚至在网络上都非常难寻觅到踪迹,发表在权威学报和杂志上的就少之又少了。我苦苦搜索,也仅仅找到几篇和此主题相关的论文,可资借鉴。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这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搜寻到的只言片语中,我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一篇论文大学生志愿者调研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志愿活动具有如下特征:无偿性、平等性、回报性、成长性、影响性;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义务活动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我取向,参与者着重个人学习与成长,获取个人内在的满足感,依个人感受来决定参与志愿者。第二类是人际取向,参与者着重他人和团体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

5、结识朋友,获得他人的肯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具有五中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相关机构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可通过满足志愿者的五中需求来激励志愿者的动力。文章还提出用奖惩措施来激励志愿者,而不应该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志愿者群体。另一篇文章论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中指出,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塑造高尚人格、实践理论知识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在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时,许多志愿者过于功力,以至于志愿服务的持久性不足,缺乏连续性;志愿者激励机制缺乏,服务动力得不到充分激发。2、评价通过以上文献,我了解了志愿者的

6、一般性心理,也对志愿活动在心理学上的基本分类有所掌握。但是以上文献只是简单分析了志愿者的一般性心理,而没有针对志愿活动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于我青志联参考价值并不大。我期望得到对组织发展有参考性的意见和信息。我们团队进行此项调查,是把志愿者的心理、志愿活动质量和对志愿者组织的期望系统组合起来研究。总的来说,志愿者心理受到年级、志愿活动的质量、志愿活动收益、志愿活动类型、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六个基本因素影响。我在下文还会结合山东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3、验证基本观点和假设1、志愿者参与心理要使调查数据能够为志愿者组织工作方向提供参考,我们必须研究志愿者参与心理。这里提到的志愿者概念是广泛意义

7、上的,即假设学校的每个同学都是志愿者,这也符合青志联开放的特点。我假设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程度受到年级、志愿活动的质量、志愿活动收益、志愿活动类型、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六个基本因素影响。其中“志愿活动收益”这个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帮助别人后的满足感”“结交朋友,扩展人”“获得社会实践天数”“获得某些资历和证书”。此外,志愿者参与活动中也存在不得已的情况,因此本文也假设志愿者参与收到某种“强制因素”影响。考虑到山东大学对“社会实践经历”的严格要求,志愿者参与中不可避免会受到“获得社会实践天数”的影响。因此,我也假设志愿者参与热情程度收到“社会实践经历”影响;我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这个选

8、项,以便分析。以上六个基本影响因素的设置也是考虑到了当今社会的大背景的。市场经济在促进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变得急功近利、日渐浮躁。因为要面对毕业后来自社会的高要求和激烈竞争,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时,也难免受到功利心的影响。比如某些同学想要通过参与志愿活动,获得某些资历和证书,在自己的简历上加上一笔有助于考研和找工作;某些同学在参与志愿活动中也考虑到结交朋友,扩展人脉。2、对志愿者组织的期望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我期望数据能够验证“高校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者方面扮演着“主角”,因此我假设同学参与最多的志愿活动是由学校的志愿者组织负责的。我还做出了这样的假设,在志愿者心目中,高校志愿者组

9、织应承担“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为志愿者争取参与高质量志愿活动的机会”这一职能。在后文中,也会根据数据对这一点进行详细分析。为了研究志愿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也对这一点进行了调查。我假设,高校志愿者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志愿服务领域单一”。随后,我会引用数据进行分析。三、方法部分1、调查的目标群体我们此次调查的主题是“志愿者参与心理和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目标群体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群体过于庞大,而我们的团队受到时间等诸多限制,大规模调查将力不从心。因此我选取了山大六个校区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我的目标群体。同时,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青志联下一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选取这一群体也更具有针对性

10、。我们同时还对与青志联有经常性联系的社区和公司进行了访谈,所有的访谈我都亲临现场。以了解社会对我的印象,倾听社会对我的建议。为了使访谈结果具有更高的价值,我们对济南的四家公司和一个社区进行了访谈。在下文的分析中,访谈结果将会与“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2、调查过程问卷调查作为此次调查活动的主要环节,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我把所有人马分成三组,分别去六个校区进行分发。问卷的填写都是随时完成的,因此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性。尽管在分发问卷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最后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按照每个校区大致的人员比例进行分发,也保证了样本的有效性。关于访谈,为了让每个人都参与,我们都

11、是整组出发,浩浩荡荡去公司和社区。访谈分工明确,拍照、录音、笔录、提问都设置了专人。由于提前预约,我都接触到了公司市场推广部的核心成员。访谈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四、数据分析这次调查一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362份,其中大一占25.7%,大二占20.7%,大三占13.8%,大四占13.3%,其他26.5%。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对志愿活动是支持的,达到84%,仅少数同学由于时间或兴趣而不愿参与,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志愿活动的内容不够新颖。这里我大致可以了解到影响志愿者参与热情的几个因素,如兴趣,时间安排,志愿活动内容等。数据如图-1所示。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

12、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志愿活动则能够体现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因此,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我们有能力参与志愿活动,也很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尽管有部分人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否定;但绝大部分人对志愿活动是非常支持的。是询支持井惡意參与大学生志愿活动是苗支持井颯滋参与犬学生去愿菇动图-1尽管如此,但实际上同学们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不是太多,经常参加的同学仅达20.2%,偶尔参加的人达72.9%,6.9%的人是从未参加。这里我对经常

13、参加、偶尔参加的定义是:经常参加(每学年八次以上),偶尔参加(每学年八次以下)。单纯从数据上来分析,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学校,还有巨大的志愿者力量没有被开发出来。参与过志愿活动的同学,原因主要是认为可以帮助别人做有意义的事,以及增长见识结交朋友,分别达到72.4%和48.6%,活动类型主要为社区服务,比例为60.5%,比较单一。根据我这次对社区的访谈,社区的确非常欢迎大学生进行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进行社区服务也带来了许多新鲜气息。支教,会务论坛或体育文艺赛事服务,义卖活动,捐赠活动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0.7%,31.8%,25.7%,39.5%,22.9%。对于这个比例,我认为不够均衡。社

14、区服务固然有许多好处,能够给同学们带来许多锻炼;但在强调全面发展的今天,志愿者还是应该参与各种类型的服务,以帮助更多的人。对于同学们参与最多的志愿活动,最主要的组织者是学校志愿者社团,达78.7%。像其他的组织者如社会的公益组织,政府机构,个人进行的志愿活动,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13.3%,2.5%,3.0%,1.7%,0.8%。我发现,学校在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同时,我应该也认识到,我的同学与政府社会的联系还是不够,对这些组织所主办的志愿活动参与不够。我需要一个桥梁和渠道,联系社会和政府;通过这个渠道,志愿者才有机会参与到更广阔

15、的平台上。数据如表-1所示。参加做多的志愿活动是谁组织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学校的志愿组织28578.778.778.7社会的民间公益组织4813.313.392.0政府机构92.52.594.5个人志愿活动113.03.097.5其他61.71.799.2999.003.8.8100.0合计362100.0100.0表-1图-2-2所示。我们也调查了同学们对“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必要性”的认识,结果如表-是否有必要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没有必要9626.526.526.5有激励才有激情很有必要18952.252.278.7有没有激励机制无所

16、谓7019.319.398.1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61.71.799.7999.001.3.3100.0表-2是询右必吐翹立志屈者激励机制图-3对于激励出色的志愿者的方式,50%的人认为是给与志愿者更多参与更高质量的志愿活动的机会,34.8%的人认为是给与志愿者口头或书面的奖励如颁发证书,8.3%的人认为是给与志愿者晋升的机会领导志愿者团队,6.6%的人认为是物质奖励。我们也对志愿者的相关培训经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大概有59.9%的人参与过培训,在培训中有35.4%的人获得了关于志愿者的基本信念的认知,47.5%的人则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志愿服务的技能和专业知识,24.3%的人则明确了志愿活

17、动的权利与义务,其他3.3%,可见我们的志愿服务的培训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相对做得较好,其他方面则不够。其实关于志愿者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文件。现引用如下:“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应通过与志愿者组织或服务对象签定服务协议书等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有关的权利、义务。未满十八周岁的注册志愿者可参加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关于“同学们更愿意参加什么方向的志愿服务”这个问题,我得出了如下数据:同学们更愿意参加实践类的志愿活动,比例为67.4%,其他宣传类和捐赠类则分别为23.5%和9.1%。其实我之前了解过不少身边人对于在大学校园的募捐的看法,不少人都表示不太赞成。从这项调

18、查中我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定义的实践类活动有支教、社区服务、灾区救援义工、体育文艺赛事服务;宣传类活动有环保宣传、支教宣传、捐赠宣传、小动物保护宣传等;捐赠类有捐赠旧书旧服装、献血、筹集善款等。在参与志愿活动中,同学们期望获得的主要有丰富的经历68,2%,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67,1%,结交朋友获得友情43,6%,专业知识和技能34,3%,某些资历和证书12,7%,可以看出,同学们一旦参与活动,她们更希望获得的是一种情感的满足,如友情和帮助他人的喜悦之感。尽管如此,52,2%的人还是认为应该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志愿服务的热情。关于当前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33.7%

19、的人认为是行政化管理色彩较浓,19.3%服务领域单一,15.7%激励机制不健全,13.0%认为志愿者被当做廉价劳动力,8%认为是缺乏培训,6.1%的人认为是参与人数少,3.9%的人认为是缺乏素质和技能。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的人认为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化管理色彩过浓,而偶尔参加的人则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志愿者被当做廉价劳动力,而从未参与过的同学,也反映行政化管理色彩过浓是主要问题,从二者的对分析,可以看到,我的志愿活动进一步发展,治理管理中的浓重的行政化色彩是重中之重。在前文引用志愿者调研报告中的观点时,我也认为管理志愿者不应该用行政式的手段,而应该更多采用一种激励的手段。基于山东大学

20、对社会实践经历的重视和严格要求,结合我平时的经历见闻,我也设置了“社会实践天数对志愿服务热情的影响”这一题目,经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志廳岷务与尖践天数志愿服务与实践天蠶/图-469.1%的人认为志愿活动是否算做社会实践的天数对其参与志愿活动有影响,19.9%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影响,还有11%则是没有关注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可见我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中的动机是比较复杂的,考虑到了外在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活动本身。在具体的环境下进行分析,志愿服务动机也深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志愿服务算作社会实践天数本身并没有不妥,只是为此而参与志愿活动就带上了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针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应该承担的职能,同

21、学们看法如下图5所示。青年志廳者蛆织皿应该承担的职能200-150-100-图一-550-基于此,我司学中有相当部分认为,青年志愿者组织更应该承担的职能是做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为志愿活动者争取更他如帮助司学们解决困难,帮助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小学,高质量的,服务活动的机会,比例为49.4%,其,整合学校志愿者力量为学校内大型活动赛事提供服务,关注社会现实帮助社会困难群体,比例分别为15.5%,10.5%,17.1%,7.5%。这直观地反映出同学们只愿参与的心理,也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一个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我在调查“高校志愿者组织活动经费来源”时,数据如图6.

22、高校暑愿者凱织的活动统费来源疏校志愿齐组织的祐动经费來源图6我的团队的成员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我除了进行问卷调查外,还对相关公司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也非常有力地支持了这些数据。公司市场部经理非常希望能够和学生组织合作,我协助公司在学校进行一些商业活动,公司支付一些经费。公司并没有因为我是志愿者组织而对合作事宜有所顾虑。我队员们也认为,志愿者组织参与商业活动并没有对志愿精神造成任何损害;相反,志愿者组织通过参与商业活动获得了活动经费,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这项数据也能够为我组织的工作方向提供信息支持。五、结论我们假设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程度受到年级、志愿活动的质量、志愿活动收益、志愿

23、活动类型、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六个基本因素影响。在研究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时,假设青年志愿者组织最应该承担的职能是联系学校和社会,为志愿者争取参与高质量志愿活动的机会。我也对一些具体的参与心理细节进行了假设,比如“社会实践天数”的影响。在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后,我总结出了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期望这些信息能够为青志联的发展提供一些信息支持。1、志愿者组织究竟做什么?山东大学志愿者参与最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社区服务,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志愿活动。作为志愿者的组织方,我青志联承担着拓宽志愿服务领域的职责;参与会务论坛服务和文艺体育赛事服务与参与社区服务相比,更能锻炼大学生能力。你认为一个青年志愿者组织最应该

24、承担起的职能是什么?这个问题更先明地指出了志愿者组织的职能。我应该思考的是,青年志愿者联合会400多的会员与全校6万名学生相比,力量对比如何?但是我在平时所做的,观念中所认为的,都是自己做一名全职志愿者。其实,同学们所期望的是,青志联应该承担起组织志愿者力量,与社会联系,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更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机会。我们不应该局限自己的小圈子,把自己限制在大学校园内,而应该在更广泛的天地中锻炼自己。同学们参加最多的志愿者活动是由我们组织的,同学们最经常参加的志愿活动是社区服务,比例极高。这反映出了我们在开拓更丰富的志愿服务领域方面工作有所欠缺。我们精力有限,如果把侧重点放在自己亲力亲为参与各类志

25、愿活动中,事必躬亲,就不能很好地承担这一职能。在具体执行方面,我的建议是:(一)、与广大公益基金会、大学志愿者组织等公益组织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充分发挥我大学生知识水平高、素质高的优势,帮助公益组织招募优秀志愿者。这样逐渐拓宽服务领域,为同学们提供参与多种类型志愿服务的机会。这样,我组织在学校的吸引力和威信才能逐渐建立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本身是一个循环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时事、主动联系,逐渐积累优势。(二)、鼓励发挥人的力量,鼓励个人借助自身人脉与外界联系。个人的交往范围总和算起来比组织的交往范围要广泛的多。我应该鼓励个人带动组织,建立节点,扩大优势。2、志愿者功利心的

26、影响在调查中我发现,志愿活动的收益对参与热情有很大影响。这里所说的收益并没有任何贬义,我只是单纯论述这一现象。比如社会实践天数对志愿服务热情的影响,很明显看出了两者紧密的联系。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志愿服务算作社会实践天数也无可厚非。我不需要回避这一点,也不能遗忘这一点。又比如“你期望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什么?”这个问题,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了“丰富的经历”。丰富的经历是成长中一笔重要的财富。这也算是一种收益。“丰富的经历”对志愿服务的丰富性提出了要求,我们青志联只有满足这一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认可。说到功利心,我不可避免要提到“志愿者激励机制”。我们一直都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根据

27、这次调查,有超过52.2%的人认为应该建立这一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又有超过60%的人认为应该让优秀志愿者获得更多参与高质量志愿活动的机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进行口头和书面奖励,颁发证书。我建议:建立志愿者分层机制,这就需要做好志愿者档案记录工作。对于出色的志愿者,提供给他们参与更高质量志愿服务的机会作为激励。对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天数的关系,青志联只需要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提供相关证明。这非常简单。3、关于经费来源我专门设置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也进行了相关访谈。有超过半数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组织应该参与商业活动赚取经费。我认为,参与商业活动的过程,就是志愿服务的过程。宽裕的经费,能够为我

28、的志愿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志愿服务是协调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一职能。长期以来,青志联都依靠学校拨付经费,这种等待是一种损失。其实经过去年的尝试,我们的公关赞助工作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志愿和商业的关系。我认为,利用商业,发展志愿。这没有任何错误。许多公司都设立有专门从事社会公益工作的机构,这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积极与企业联系。4、志愿服务领域的问题我设置这一问题,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有许多同学认为当前志愿服务领域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化管理色彩过于浓厚。这可能不是我们组织的问题,但我们应该尽力去缓解这一点。行政式的管理压抑志愿者的积极性

29、,激励式的管理鼓励志愿者的热情。由于志愿者参与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追求成效,因此不能单靠命令及控制能操纵志愿者,所以要运用不同的手法来鼓励志愿者持续投入服务,志愿者机构可从三大方面提升志愿者的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具有五种需求,机构可在服务过程中满足志愿者的五种需求,从而提升他们的动力。另外,在过程中,机构可以先了解志愿者对服务的期望,当志愿者的期望能够实践时,志愿者会有更大动力持续服务。最后是根据学习理论,在提供服务时,以奖励及惩罚来提升或删减特定的行为,从中提升志愿者的动力。5、未来发展方向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

30、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五种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

31、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文献引用: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大学生志愿者调研报告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共青团中央团委附1:访谈报告访谈报告2月9日我随队来到了济南新通国际公司,就青志联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与商家合作的有关问题对新通国际的总经理进行了为期一个小时的访谈。首先,我向郝经理介绍了青志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举行的较为典型的志愿活动,比如在上学期举办的志愿者论坛,去年进行的暑期支教活动,以及志愿者创意大赛中的获胜活动等。郝经理在听完了我的陈述以后,对我青志联过去的发展轨迹表示了赞同,并针对过去的活动向我提出了很多建议。郝经理说:“志愿者高端论坛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

32、一个好举措,只有联合才能发挥群体的最大效能。”由于郝经理曾经有在北京工作的经历,他向我谈起了自己在北京时与大学生组织合作的经历,“当时有很多大学生组织的眼光很长远,他们更多的是在同市场的接触中获得双赢的效果。比如曾经有一个在北京地下室办起的大学生创业指导组织,这是一个大学生的自助性组织,他们的组织者来找过我,与我谈了他们的经营想法,我很认同,于是我愿意为他们担起中介的角色。因为我有很多社会关系,比如大众网。我会把他们推荐给这些公司让他们做一些兼职,同时他们也愿意通过自己的选择为这些公司提供优秀的工作者。这是我与大学生组织合作的开始。”对于与我的合作,郝经理也提出了展望:“你们的组织有一个最吸引

33、我的地方就是它的公益性,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希望创造自己的公益价值。所以我十分愿意缴入到你们以后的高品质志愿活动中,为你们提供赞助,甚至是我公司的成员也可以成为你们中的志愿者。但是我希望你们在将来可以举办更多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大活动。不要仅仅局限于校园与周边的地区,而是走向社会做一些更大型、为更多人提供帮助的志愿活动。由于你们与企业的合作是必要的,企业关注的一个是社会反响,一个是与企业的互动,这样是为了双赢的效果。只有让组织更加具有市场开放性,更积极地走向社会融入市场,聆听商家的诉求与好的建议,修整自己的活动方向,才能与更多的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力量,为以后举办更多高品质

34、的志愿活动提供基础。后来我还简短的谈了一下未来的合作计划,把本学期的重大志愿活动向郝经理做了介绍,然后他给出了公司参与活动是可以提供的支持以供我选择。我也在这些选择的基础上为他们在学生是出场中如何树立品牌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在愉快的讨论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访问。这次访问让我对未来的发展轨迹更加明朗。作为一个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我需要聆听各界的声音,我需要得到市场的有力支持,我更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双向互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未来的志愿活动进行中,扩大市场开放性是必不可收的一门功课。我需要积极调整我的视角,以更大的市场参与开放度来为未来的志愿工作保驾护航。孙学志2012/02/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