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走近鲁迅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4404649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组走近鲁迅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五组走近鲁迅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五组走近鲁迅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第五组走近鲁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组走近鲁迅(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7、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

2、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3、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2、让生

4、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

5、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六、小结全课,升华认识师以“啊”作小结。(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第二课时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6、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三、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1、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

7、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2、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3、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4、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5、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8、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1、课件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出示课件 ,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

9、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教后记:研读含义深刻的一句话,学生似懂非懂,处于一种“愤悱”状态,需借点拨、引导之力,使其理解。适时、适度的点拨,解放了学生的思路,使其茅塞顿开。教学也就此推向纵深。其次,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

10、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二、检查预习。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及文中内容)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三、初读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11、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2、讨论:“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五布置作业。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

12、。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二、指导学习第二段。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三、用学习第

13、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四、讨论第三段。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4、。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五、讨论第四段。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细心、周到)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并

15、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2、学生试加小标题。3、讨论交流五布置作业。1、阅读有关鲁迅先生的作品。2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关心、教育孩子讲“碰壁”顽强斗争深切怀念救助车夫忧国忧民女佣阿三的回忆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教后记: 在教材处理上,我辅以“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博大的“爱”的胸怀,走近“爱”的大使鲁迅先生。在课堂上,我充满激情,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更重视迁移、运用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以

16、教师的激情之火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炬,使之熊熊燃烧。使得鲁迅先生救护拉车工人的情景鲜明地留在学生心中,鲁迅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动力。19 一面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

17、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二、自读自悟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

18、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7、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反馈交流8、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1、透过作者的

19、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四、拓展写作: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

20、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五、课后作业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20、有的人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课前准备:课件关于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

21、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3、指名读,师生评议。4、齐读,注

22、意读出感情。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3、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4、推荐阅读自嘲野草。五、布置作业1、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

23、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2、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教学后记: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谈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师适时补充几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女医务工作者王飞越面对死神,决定捐献眼角膜;沈福彭教授捐献遗体,制成骨骼标本;姚明与小罗洋的相识,及其成为捐献骨髓的志愿者的一段经历。然后简单评价:角膜捐献给他人,永远感受光明;骨骼制成标本,精神永垂不朽;骨髓移植他人,生命得以延续。让学生带着感动去朗读课文,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接下来学生推荐自

24、嘲野草两首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理解,感知鲁迅先生的爱憎与人生理想。再读诗歌,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与崇敬。口语交际 习作五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3、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聊天回忆,引入话题这一组课文,我们学习了鲁迅记忆中的闰土,作家周晔笔下的伯父鲁迅先生,还了解了作家唐韬笔下的鲁迅。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和不少人都打

25、过交道,其中给你印象深刻的人一定不少,能举例谈一谈吗?二、回顾课文,明确要求1、回顾复习少年闰土:作者第一次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映像?闰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怎样变化、加深的?2、确立交流对象与线索:A、初次见面时的印象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B、相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C、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组讨论,组内交流A、小组交流,畅所欲言。B、相互评议,改进完善。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A、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B、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26、三、总结第二、三课时(习作)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致很浓,都介绍了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谈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点。大家都有了强烈的写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小伙伴。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3、题目举例,拓展思维:爱国的肥猫写一个外号叫肥猫的同学的爱国

27、事例。馋猫记事写一个特别嘴馋的朋友。4、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3、教师点评。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回顾拓展 五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积累鲁迅

28、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课前准备:整理、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趣味对联故事。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取资料,交流印象。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鲁迅。2、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谈一谈。3、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二、联系课文,总结方法。1、在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2、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3、全班回顾学习方法,共同交流。4、师生共同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还可以联系已有的

29、知识经验,去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5、师:希望同学们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三、谈谈自己的收获。第二课时 一、背诵日积月累四。 二、学习日积月累五。1、自读日积月累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三、快速阅读趣味故事。1、学生自由熟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2、你从这个故事中,砍刀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4、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四、教师小结。教后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更重要,教给学生体会含着深刻意思句子的方法,看着学生的求知表情,我欣慰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