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97373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一)关于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三和之六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它将世间的男男女女都视为历史的工具,并以这种方式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个性。马克思相信存在某种任何凡人都无法抗拒的历史铁律。封建主义注定将孕育出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总有一天也必将为社会主义让路。如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它和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统治的国家一样,都是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冒犯。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认为意识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他极端蔑视宗教,认为道德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完全无视人性中那些最可

2、贵的东西,将人简化为被动地受客观环境所左右的物质材料。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如此冷酷,也就不难理解斯大林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们犯下的暴行了。组成这个世界的是物质、精神还是鲜奶酪,对于马克思来说不是个问题。马克思对这种宏大的抽象问题颇为不屑,并且尖锐地将其斥为无聊的信口开河。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的历史观从来都没有脱离人这一主体。马克思所批判的是,历史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只有人才是推进历史发展的主体,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一方面具有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人本身具有

3、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存在物,人又是和动物一样的,是受制约的存在物。这种对人的存在论的分析,本质上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个存在物的分析,由于能动性与受动性是不可分割的,因而也就辩证地解释了人类历史的能动性的来源,人的实践满足了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推动着人的实践,如此使得历史不断发展。因此,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之类的论断,就显得格外荒谬了。此外,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还是社会的存在物。一个人的需要和实践是离不开社会的,不仅是社会在创造着人,人也在创造着社会。因此,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必然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社会与自然两个属性的统一,是个体

4、与群体的统一,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历史的发展。这里反对马克思的观点,其实是对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的批判。犹如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118页。尔巴哈一样,不能说明人的能动性的根源,正像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总的说来,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的确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真正的革命,它从根本上超越了自然哲学和神学,第一次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奠定在历

5、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肯定了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而历史规律本质上就是人类自己发展的规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离开了人这一现实的基础,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理解成了一种没有主体的过程。似乎生产力会自动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会自动决定政治过程,从而没有必要去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批评者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显然是荒谬至极的。实际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活动的结果。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物,为了生存,人必须要劳动,劳动的结果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创造了另外一种需要,而这一种需要,正是促使人类进一步劳动的根源。因此,

6、劳动这一过程本身并不是再劳动的根源所在,这种需要,一方面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所有人需要的满足都不能超越生产力现有的发展水平,反过来,也正是这些与生产力同步发展的新需要,催生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导致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满足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反过来,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基础之上,就会推动人们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历史规律本质上都是人的行为规律,离开人的行为谈历史都是错误的。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并没有否认人的存在意义,相反地而是肯定了人的属性与价值,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这

7、两个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二)关于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五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战争、道德、历史变迁所有这些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或阶级斗争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醉心于经济的马克思说到底不过是他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倒影。他的思想与多元论者对当代世界的人是背道而驰。当代世界的人认识到,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历史经验不能被硬塞进一个刻板的单一框架中,但马克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在上文中,已经揭示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经济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作为一个重要

8、的方面,需要重新对马克思的生产、经济理论进行解读。首先来看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的认识,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大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生产物质满足生活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物质生产的起点是劳动,“劳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占有自然因素,是促成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活动”。就过程而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来源,但劳动并不与生产重合,生产中还包括着劳动之外的因素,而生产的直接结果表现

9、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已经阐述过了马克思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解读,在下文,我们再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把这一切扩展到经济层面,来驳斥上文的观点。经济的概念最初萌生于市民社会的概念,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对经济进行理解,把经济等同于狭义的生产关系,即生产中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解读虽然很好地说明了经济的政治属性,但是却把马克思看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外,这应当是这些反马克思主义观点错误之所在。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更为基础、更接近本质的关系,因此忽视它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广义的生产关系实际上与生产方式的含义是一样的,也即蕴含着我们平常所说

10、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一理解其实是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也是一致的,这扩张了经济上层建筑的功能,不仅要保护现有的财产关系,还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推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推进其他各种生产的发展;不仅要推进其他各种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各种生产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他们相互协调发展。而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忽视了后面的功能,经济上层建筑只能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而得出引文中的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也是理论不彻底的表现。其实不难发现,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关系总和、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其内涵都是一致的,都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是指一定

11、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切时代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说明一切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最基础理论,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解读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当然就自然而然错误地得出了引文中的结论。三)关于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6卷,713页。3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不存在私有制,社会主义革命以专政集权的方式领导,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所有这些都是已经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过去是这样,将来恐怕也不会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逻辑的一部分:人民让位于政党,政党让位于国家,国家则听命于一个铁

12、腕的领袖。自由民主也许并不完美,但至少人们不会因为批评专制政府就被关进精神病院。由于经济基础含义的简单化,因而国家的职能也变得简单化。国家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相当于承认: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出现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就是国家问题的实质。而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国家主要职能才开始转向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采取了民主制的形式,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产阶级需要的是资本的自由

13、,而不需要一个在资本之上有一个管制资本权力。在资本主义的初期,资产阶级在民主制的旗帜之下,以反对专制为由采取了消极国家策略,即担任资本主义“守夜人”的职责,任凭“看不见”的手去左右经济的发展,放任资本的扩张,结果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工人的造反、无产阶级的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直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都是国家职能单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恶果。而在1929-1933的大萧条之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积极国家的策略,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上福利制度的实行,极大地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西方国家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强大国家理论的受益者,批评者们并不是没有看到

14、这些。他们认为,马克思过分强调国家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忽视了个人自由。其实,在社会结构的问题上,我们依然强调国家的作用,因为在这里,只有国家是作为代表公众利益而出现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并没有被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了资本的立场上,在与资本的关系中,最能保护公众利益,并且能够保护公众利益的,就是国家了。也就是说,人民需要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国家只有代表公众的利益,才有其合法性。否则,社会危机的发生就不会太远了。所以,强调一个国家的作用,是强调了公众的利益,至于批评者所说的个人自由,在个人利益面前,就显得不就那么重要了,所以并不能说,“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在这里,我们必须佩服西方学者的眼光,他们发现了资本统治下的最大问题,但是他们始终没有离开对资本的批判,因而直能说,他们提出了问题,而非解决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