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396022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苏打和白醋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节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第二小学 武小琴一、设计思路依据课标,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学资源,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合作学习、展示的方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中完成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在互动中课堂的生成,将课堂的核心集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物质变化之化学变化探究的深入,是前一课探究的承接,也是后几节课化学伴随的现象探究的前奏,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主要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想办法验证

2、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为以后了解更多化学变化的现象和本质打下基础。本课由3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的概念也基本掌握,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变化的观点也已经设计,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对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物

3、质的混合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小苏打和白醋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课的探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四、教学条件分析学校每个班都配有一套交互式白板和视频展台,师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以上媒体资源和黑板的结合,将这些辅助工具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利用,为课堂中学生的生成创造条件,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

4、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及论证。【教学准备】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包、小苏打、白醋、集气瓶、量杯、玻璃片、蜡烛、火柴、记录表、勺子等。学生: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生活切入导新课教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将两个ph试纸条分别放进两杯无色的液体中,观察它的变化。教师提问: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科学的奥妙。板书课题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出示课件)教师:刚才的这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是白醋,一种是水你们怎么来区分它们?学生纷纷发言,交流各自的观察方法;教师指导,使学生明白在不指导这种液体是否安全的情况

5、下,我们不能轻易尝、摸、闻。设计意图:以魔术形式激起学生得学习兴趣从而回顾上节课所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进出观察物体的方法对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做铺垫。白班出示小苏打和白醋的图片。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教师:今天除了白醋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另外一种物质小苏打,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并记录两种物质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运用电子白板记录学生的回答。活动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设计意图: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6、一)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教师提问: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的猜想。(二)讨论混合方法。教师:刚才同学们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提出了很多猜想,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就要进行实验验证。同学们你们想好怎么实验了吗?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实验计划,老师根据你们的想法给你们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出示课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各成员一定要分工合作,如谁记录,谁操作,实验中怎样观察到的现象(三)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请各小组的同学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的最多!请一组同学在讲台

7、上做演示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实验,并运用电子白板的方便和快捷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像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哪样:安静地实验、详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四)汇报交流实验现象。教师:请各小组把材料放回原处,然后把各小组的发现进行汇报。和台上一组观察到的现象做对比,进行补充完善。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实物展台进行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展示,在汇报这样大家都得到一个最明显的现象:产生气泡。活动三、产生了什么气体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大量的气泡,那么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学生猜测。教师:这种气体到

8、底是什么物质?它有什么性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一:是否助燃。把火柴伸进装有这种气体的杯中,然后在把火柴伸进空烧杯中。出示课件说明: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不同,不助燃。实验二、是否比空气中。实验过程:像倒水一样,把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注意不要把杯中的液体倒出来)出示课件说明:产生的空气比空气重。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上述实验并思考这两个实验说明是这种气体的什么性质?(学生实验)教师:这两个性质不足以说明是什么气体,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阅读教材第二段。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功能在上述实验中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回归课本,科学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科学依据才能产生科

9、学实验结果,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模式,把生活和科学应用联系起来并在后续拓展内容上给学生启示。把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成放大的图片学生边说边拉大图片。并且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这节课的探究结果-化学变化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应用。在书上没有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除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以外,杯中留下的液体是什么?属于了解内容,教师给学生收集到课外小资料。出示课件。三、课堂小结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顾所学并总结。(出示课件)师生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物质-白醋和小苏打;白醋是一种具

10、有酸味的无色液体,小苏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生活中的汽水、可乐、啤酒都含有二氧化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混合后都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四、课堂评价出示课件。(课堂作业)学生完成当堂检测题。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实验-论证-收获!对孩子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完成教学任务。四、板书设计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混合 不支持燃烧气泡 二氧化碳 性质 比空气中 化学变化五、教学反思1、课前反思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教学环境条件(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整个

11、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教学中通过师生充分的利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笔、漫游、锁定以及展台等各种功能,使多媒体不但辅助了教师的教,更辅助了学生的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不但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化了,使学生寄学于乐,轻松学习。整个设计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课后反思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以向学生展示物质混合后发生质变,产生新物质的一种状况。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两者发生的质变情况,并且还产生了另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进行混合小苏打和水与混合小苏打和白醋的比较。混合小苏打和水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也为学生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打下基础。2.再加一勺小苏打。当两者混合后不再冒气泡时,再加一勺小苏打在杯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还有气泡吗,没有气泡了,说明杯中的透明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了。这样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判断变化中是否产生新物质提供了帮助,也为第六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