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396017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9.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一、项目背景 l 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年智慧旅游年”。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领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需要依靠大数据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智慧旅游才能得以“智慧”发展。l 国内大众持续增长的旅游需求以及哈尔滨持续增长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让哈尔滨的游客数量保持高位运行,尽管哈尔滨在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上做了大量投入,但在激增的客流面前,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尽管哈尔滨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及时监测到了

2、景区客流信息,并通过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应急处理,但由于缺少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无法挖掘游客出行规律,缺少前期客流出行预警及引导手段,旅游市场精细化管理还处在事中监控和事后应急处理阶段。 l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者手中的手机是唯一一个伴随整个旅游活动的信息交流介质,也是有关旅游者大数据的主要来源。目前在移动通讯数据方面的旅游大数据应用探索主要是:1.移动手机信令数据。2013年以来,国内陆续有省市目的地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采集分析移动手机信令数据来监测旅游景区内旅游者的归属地信息,其中山东省监测省内的50家景区,范围最大。通过监测可以分析各个景区游客的客源结构、停留时间和实时流量,

3、其中景区的客源结构数据尤其重要。这是国内目的地第一次基于大数据分析获取旅游者信息的模式,也是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直接获取旅游者信息方式。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情况来看,优势是时效性强,数据获取直接,客源分析数据详尽,客源区域分布数据可以到地级市。缺陷是对位于市区的景区在区分本市市民手机和本市游客手机时,经常有误差;另外对于黄金周和非黄金周时段的不同流量算法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解决。山东已开始尝试把监测范围扩大到目的地城市,以目的地城市手机漫入漫出数据为基础,分析外来旅游者相关信息,同时把合作范围扩大到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从目前来看,这是分析目的地景区旅游者属性信息尤其是客源结构信息最

4、准确最有效的方法。2.移动手机LBS数据。百度推出的景区热力图是这方面有益的探索,它是通过游客的LBS数据,分析得出旅游者的行为信息,借以了解景区内游客的分布和聚集状态。景区通过积累时期数据,可以研究不同时期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游客的分布聚集规律和流动特点,对景区的内部管理和来源地的宣传指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结合LBS数据和搜索数据还开展了景区流量预测和城市流量预测,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旅游者的行为数据,其标志意义非常大,尤其是旅游大数据分析开始步入预测领域,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景区和旅游城市未来一段时间游客的流量和流向,以及各景区的旅游商业价值。3.市旅游局在一些旅游相关项目上

5、的数据采集为政府提供安保服务支撑,预测和实时监控活动现场人员聚集情况,如哈尔滨马拉松、端午节、庙会等重大活动提供精确数据。目前旅游业对移动通讯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以上两种模式来看,手机信令数据长于分析景区以及目的地客源结构等旅游者属性信息,移动LBS数据长于分析景区以及目的地的旅游者行为信息。在这种背景下,必要进一步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监测和游客来源地进行 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建立人流分析系统。通过对境内外游客游览喜好地和归属地的分析,从而多线条给哈尔滨旅游市场画像,进一步发掘游客出行规律,为旅游市场管理和游客出行引导提供数据基础。旅游大数据的来源多样化,数据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旅游者。移动

6、互联网时代,伴随旅游者的数据“触发”介质越来越多,比如信息获取工具(PC、移动电话等)、身份验证(二代身份证、电子护照、身份手环)、交通工具(汽车、车联网)、结算工具(银行卡)等。从旅游者产生旅游冲动开始,到返回常住地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旅游者要通过各种“介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有交流就有数据“痕迹”,形成了大数据的来源。大体上,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三方面结果:一是旅游者属性信息;二是旅游者行为信息;三是旅游者信息获取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对旅游目的地来说极其重要,是旅游目的地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时效性、精确性、全面性等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的旅游统计方式。二、需求分析1. 按照月

7、份统计到哈尔滨以及11个暂定景区(中央大街、太阳岛周边、呼兰河口、伏尔加庄园、亚布力、文庙极乐寺、龙塔、虎园和大剧院、城市规划馆、会展中心、松北万达城)到访的外地(具体分为其他省和境外归属国家)和本地客户数量。2. 重大活动保障支撑,包括哈尔滨马拉松、端午节、庙会等突发不定期举行的重大活动,预计一年不超过5次。3. 具体结果的演示以表格形式呈现,例如下表所示。三、服务对象分析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委内各级相关领导、公众、相关委办局,并充分考虑未来系统用户扩展到整个旅游系统内的运行监测人员、应急管理人员、日常办公人员等使用。 1. 相关领导 哈尔滨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领导,是景区人流量分析系统的

8、服务对象。各级相关领导可以通过景区人流量分析系统以可视化的方式,了解旅游产业客流量监测状态,掌握全网境内/境外游客去向以及本地居民相互游玩情况等。2公众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通过旅游管理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统计分析数据。 3相关委办局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通过数据接口等形式提供服务给相关委办局,实现数据共享。四、业务简介区域手机用户流量统计系统是基于手机网络信令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对手机用户的分布和行为属性进行分析,以图表展示的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特定旅游景点区域内的相关统计数据。区域手机用户流量统计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的统计数据如下:1 实时用户流量统计、实时用户来源统计。针对目标区域的

9、手机用户群的数量和来源的实时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提供实时人口总数已经用户群来源地分布统计,外地人群根据手机号码归属地细分到省、地市。系统将一天分为24个整时点,每个整时点进行一次统计。此功能主要是统计目标区域当前整时点各类存量用户的情况,流量分为三类:总流量,省内流量,省外流量。2 当天按时段统计进入目标区域的手机用户的数量以及来源分布,每天分为6个时段。此功能是统计目标区域在一段时期内各时段下的各类人口流量。3 每天进入目标区域的移动用户的数量及来源分布,以天为单位向客户提供统计数据。此功能是针对某一区域在一天24小时内新进入的人群的流量统计,每天提供一个统计数据。与时段流量统计方法类似,整天

10、流量是以当天零点时刻的在区用户数为基准点,统计全天到达目标区域的用户。 以上数据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向客户展示。五、技术实现方案1、 区域移动用户流量统计业务系统组网拓扑如下:区域移动用户流量统计业务基于区域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七号信令采集平台复接收敛BSC与MSC之间以及MSC与HSTP之间的信令,送至区域信息服务业务系统(拓扑图中左边红框部分);业务系统通过分析信令,得到手机用户的位置、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送至上层应用系统(上图中边蓝框部分),应用系统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统计结果。2、区域手机用户流量统计业务技术实现的总体结构如下:区域实时人数统计程序订阅交换中心数据,实时对接收到的采集

11、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实时对区域内人数和客源人数进行统计以及用户在扇区的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进行统计。程序输出为基本的统计数据,以便进一步进行分析和应用。(1)基本数据统计模块基本数据统计模块是对接收到的采集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形成基本的统计数据,以便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和统计。该模块形成的记录包括用户最新位置记录和扇区内用户进入次数、累计停留时间记录。区域人数统计、区域客源人数统计、用户行为数据统计都是基于这些基本数据进行统计的。用户最新位置记录,记录用户当前所在扇区和最后更新时间。当接收到采集数据以后首先检查以前是否有此用户的记录,有就更新用户的最新所在扇区。没有就把接收到的采集数据作为用户的最

12、新记录。扇区内用户进入次数、停留时间记录,记录用户进入某个扇区的次数和累计停留时间。接收到采集数据以后,通过用户最新位置记录判断上次是否在此扇区。如果上次不在此扇区,并且扇区内存在用户记录,用户在此扇区的进入次数加1,累计停留时间不变,并更新原所在扇区的累计停留时间; 如果没有用户记录,在此扇区内添加一条用户记录,进入次数为1,累计停留时间为0。如果位置没有变化更新所在扇区的累计停留时间,进入次数不变。累计停留时间(单位:秒) = 上次停留时间 + (当前时间 - 上次更新时间)。下图是基本数据统计流程:(2)区域人数统计模块区域人数统计是对当前扇区内的用户数进行统计,形成扇区内实时用户数记录

13、。该统计的数据输入是基本数据统计模块输出的用户最新位置记录和扇区内用户进入次数、累计停留时间记录。循环扇区内用户记录,判断用户是否还在该扇区,如果还在,用户数加1,最终形成扇区内实时用户数记录。扇区内用户的确定条件:用户最新位置记录中的扇区等于此扇区。下图是区域人数统计流程:(3)区域客源统计模块区域客源统计是针对当前扇区内的不同的用户归属地区进行统计,形成扇区内实时用户来源数记录。该统计的数据输入是基本数据统计模块输出的用户最新位置记录和扇区内用户进入次数、累计停留时间记录。循环扇区内用户记录 判断用户是否还在该扇区,如果还在该扇区,从手机号段与区号关系数据中获取用户开户地区号,该扇区该区号

14、用户数加1,最终形成扇区内实时用户来源数记录。用户归属地区,使用用户号码号段从手机号段与区号关系数据中获取。用户是否还在扇区内的确定条件 = 用户最新位置记录中的扇区等于此扇区。下图是区域客源人数统计流程:(4)用户行为统计模块用户行为统计是对用户在扇区内的进入次数和累计停留时间进行定时统计输出, 输出方式为文件。然后系统根据逻辑判断规则,为用户提供和展现统计数据。下图是用户行为统计输出流程:六、项目商务模式 1.景区流量监控项目:针对11个景区进场常态景区流量监控。 2.大数据分析项目:在景区流量监控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分析。3.全市范围的来访游客数量来源地分析4.具体旅游活动的项目数据支持七

15、、项目意义 1、经济效益 由于该项目是电信核心能力的体现,项目实施后,难以被替代,具有很好的业务粘性。 2、社会效益 l 对内(旅游局):全面提升旅游营销精准度、资源配置合理性。 对外(游客):打造引导游客出行,提高游客舒适度的全新手段。 项目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当前景区游客流量监测的前瞻性,提升了景区游客流量统计分析的应用性,可以更好的引导游客进行旅游行程安排。 这是旅游局现有平台及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和大数据分析,为旅游预警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首次尝试。数据的整合和提炼、海量数据的分析、数据对实际工作的辅助应用等在本项目中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旅游局对公众发布各景区旅游舒适度指数,引导游客出行,避免发生游客大量聚集事件的发生,提升旅游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八、业务商务模式及计费区域手机用户流量统计系统为三家运营商合作开发,每家开发费用为40万元,每年12个月及多个大型活动的数据维护按次计费,每年维护费用15万元,总计165万元。为本次项目组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市旅游局共同协作配置协同通讯终端设备,统计服务器三台,共计23.6万元。本项目预计花费188.6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