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

上传人:ha****u 文档编号:14392934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定一中高一地理新课程导学案019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不均匀,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提高节水意识。 2、说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任务:1、读“水资源及其分布”部分,回答:什么是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哪些水体?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过什么来衡量?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何特点?2、读“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回答: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完成P63活动3、读“合理利用水资源”,回答:分析一个地区缺水的原因案例:咸海的忧虑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合

2、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完成P65活动课堂练习1.(03年上海)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2.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C.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3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为水质性缺水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A B C D 4新加

3、坡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非常稀少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然十分丰富,但境内河流短小,湖泊较少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然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都不均人口的剧增与经济的高速发展A B C D5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地表径流较少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较多污染和浪费 地表植被少 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降水时间分配不均A B C D6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流量C降低库区的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7由于各种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近30年。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治理塔

4、里木河的决定。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入救命之水,使其恢复过流。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丁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B.大量引水灌溉,破坏沿河植被C.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河水的蒸发D.地下断层多,下渗严重塔里木河流域有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降水丰沛 C.光照充足 D.地势平坦8.由于许多地方出现了淡水短缺,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严重缺水却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下面四组国家

5、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 )A.蒙古、朝鲜、沙特 B.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 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剧增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A B C D(2007江苏)表1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答9-11 题。表1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5 1438728813449由表l 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

6、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0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1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占全国总数的比例表,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4%25.40%6.14%26.61

7、%31.19%8.14%7.03%11.99%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4%25.40%6.14%26.61%31.19%8.14%7.03%11.99%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4%25.40%6.14%26.61%31.19%8.14%7.03%11.99%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 东北5.56%8.76%16.98% 46.44%19.56%14.44% 33.72%38.04%25.40% 6.14%26.6

8、1%31.19% 8.14%7.03%11.99%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4%25.40%6.14%26.61%31.19%8.14%7.03%11.99%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4%25.40%6.14%26.61%31.19%8.14%7.03%11.99%12、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为( )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8%46.44%19.56%14.44%33.72%38.0

9、4%25.40%6.14%26.61%31.19%8.14%7.03%11.99%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13、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B.C.D.14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循环 D.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面径流15下列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修筑水库C.开渠引水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若大气降水是100,20年前渗入某地区的地下水

10、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0和28。16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 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 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17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地区内空气中粉尘增加 B.地区内的植物蒸腾量减少C.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 D.地区内的地下水水位下降1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流域流域面积(万km2)人口(万)水资源量(亿m3)水资源利用量(亿m3)珠江流域5813 955

11、.186 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 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 825.129 274.221 737.12海河流域3210 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 502.13625.29656.92 (1)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流域。(2)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动工,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上海是由于_。(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