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14390850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一轮复习浙科版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教案(浙江专用)(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6讲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浙江学考+选考考纲确认考点知识内容必考加试5.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a(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a6特异性反应(1)特异性免疫bb(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aa(3)免疫接种的应用a7.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aa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a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a考点一i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考点:知识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1) 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2) 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

2、保护作用,包括内环境中某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3) 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 特异性免疫(1)淋巴细胞的分化比较项目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起源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发育场所骨髓(哺乳动物)、腔上囊(鸟类)胸腺分化条件受抗原刺激受抗原刺激分化结果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2) 抗原与抗体 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M

3、HC。 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3) 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 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多肽。其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一MHC复合体。 这些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一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4)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目标: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细胞免疫的过程记忆翅1陆弄性T纸B3witTiiSti讥别彼邸曲体準(5)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细胞外的病原

4、体和毒素。 体液免疫的过程络合.跚fc对克:真题体验1. (201610月浙江选考)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B. 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C. 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D. 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A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是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只能被呈递在抗原一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所激活。2. (20164月浙江选考)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5、A. 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属于化学防御。3. (20159月浙江选考测试2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B.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C. 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一MHC复合体即可消灭抗原D.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A项正确;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可发挥作用,B项正确;B淋巴细胞通过识别

6、抗原一MHC复合体进行增殖分化为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C项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导致其裂解死亡,D项正确。4. (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B.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C. 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B巨噬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错误;由于机体内有记忆细胞的存在,所以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B正确;人体皮肤破损后,

7、第一道防线的功能被破坏,人体的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局部肿胀,这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与之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原体释放出来,最终被抗体结合而消灭,D错误。要点:深度剖折1.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项目种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对象所有病原体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区别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第二道防线上(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第三道防线(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特异性免疫是

8、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2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识别标签自身细胞抗原同一人体细胞膜表面都每种抗原都具有不同于MHC且抗原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这一分子标签特有的“非己”标志,有些病原体的这些“非己”标志须经巨噬细胞处理后,以抗原一MHC复合体的形式呈现识别过程结构基础每种淋巴细胞表面都只有一种特定的抗原受体,不同淋巴细胞表面有不同的受体,人体内有受体不同的多种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被特定的淋巴细胞识别结果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群和效应细胞群,通过特定的方式发挥作用3有关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的分析淋巴细胞的来

9、源和功能匸要参与细胞免疫主要参与体液免疫(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类型来源功能中性粒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作用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作用,处理、呈递抗原辅助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消灭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快速地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

10、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快速地分化为效应B细胞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判别(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对象病原体、毒素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辅助性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一2,促进免疫作用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 辅助性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联系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细胞免疫的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

11、合,共冋发挥免疫效应“三看法”判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看”参与的细胞。如果有B细胞参与,则为体液免疫。如果只有T细胞参与,则为细胞免疫。“二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三看”“参战”对象。物质(抗体)参战体液免疫;由细胞参战细胞免疫。5二次免疫、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1)二次免疫 初次免疫:机体在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由于体内没有识别该抗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故抗体产生速度较慢,导致免疫过程较慢。 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

12、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终生具有抵抗力。 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很快地做出反应,即快速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也比初初次免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2) 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相关曲线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可以用下图表示:抗库的灌度和患病梶度O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来源不同: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

13、来自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能快速地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3) 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项目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概念利用二次免疫的特点,用疫苗引起机体的初次免疫应答,而使机体在真正被病原体侵入时,启动二次免疫过程,将病原体遏制于萌芽阶段。可以通过两次或多次接种疫苗的方法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通过接种针对某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即含抗体血清)而获得免疫力特点产生抗体较慢,所以要提前注射疫苗,但维持时间较长与主动免疫相比,效应快,一经输入可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应用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

14、制成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抗原性),但没有感染性,不会在生物体内繁殖通过注射含抗体的血清进行某种病原体的紧急预防或治疗即吋:题组训练1下列有关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 胃液中的盐酸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 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 非特异性免异只对某些病原体起作用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A项正确;胃液中的盐酸不属于内环境,不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B项错误;记忆细胞由B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都属于

15、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项错误。2. 下列有关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B. 种抗原能与多种抗体结合C. 抗体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密切相关D. 抗原可被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B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A项正确;抗原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通常一种抗原只能被某种特定的抗体识别,B项错误;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其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密切相关,C项正确;B淋巴细胞表面有特定的受体,可识别特定的抗原,D项正确。3. 下列是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

16、是()A. 异体器官移植中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与淋巴细胞的识别无关B. 人体自身细胞不可能成为被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C. 抗原都必须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形成抗原一MHC复合体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D.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特定的抗原受体D异体器官移植中异体器官细胞的MHC与接受器官的受体细胞的MHC不同,免疫排斥反应与淋巴细胞的识别密切相关,A项错误;人体产生的癌细胞可成为被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B项错误;某些抗原可直接被B淋巴细胞识别,C项错误。4. (2017温州十校联考)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会发生的是()A. 辅助性T细胞将抗原一MHC复合体传递给B细胞B. 效应

17、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内环境中的病毒并使之裂解C. 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 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C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一MHC复合体激活,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细胞的分裂,A项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病毒的藏身之所靶细胞并使之裂解,B项错误;致敏B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C项正确;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D项错误。5. (2017-浙江衢州九校联考)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注射抗压a辻射抗嫌A. 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 抗原a

18、的破坏性更大C. 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 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C由坐标曲线纵轴“抗体浓度”可知,同一种抗原a再次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比第一次更强。6.(2017浙江名校联考)某科研机构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 能多次强化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 抗原的积累促进辅助性T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2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 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C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

19、种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人们依据此原理发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答加强,而效应B细胞、抗体、白细胞介素-2存在时间短,巨噬细胞无记忆功能,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故C正确,A、B、D三项错误。考点二I免疫功能异常考点:知识梳理计1.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1)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对某种物质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的现象,分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而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叫作致敏原,如花粉、灰尘、青霉素、蜂毒等。(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类型特点成因表现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与生俱来婴儿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异

20、物缺乏免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天获得人体感染HIV2艾滋病(1)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2)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艾滋病的致病机理:识别、结合、进入辅助性T逆转录HIV淋巴细胞DNA整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破坏、裂解免疫功能下降一辅助性T淋巴细胞-新的HIV(4) 艾滋病的危害:免疫功能严重衰退;易被感染且无法控制;往往身体消瘦,也可能出现痴呆;预期寿命只有13年。(5)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洁身自爱;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远离毒品;避免母婴传播

21、,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对点:真题体验1.(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B.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C. 艾滋病患者晚期免疫功能增强D.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A正确;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B正确;艾滋病患者晚期免疫功能降低,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D正确。2.(20159月浙江选考)下列可传播艾滋病的是()A. 食物B.握手C.性接触D.空气C食物和空气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D项错误;与艾滋病病人握手属于正常交往,不会感染上艾

22、滋病病毒,B项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C项正确。要点傑度削析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致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再次接触致敏原机体第一次及以后各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细胞外分泌液反应结果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关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2免疫系统功能探究相关实验(1)器官摘除在免疫系统功能的探究实验中,常采用摘除器官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是在相应的器官中分化成熟的,摘除了相应器官就可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应变化。摘除胸腺的实验动物,无法正常地产生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

23、毒性T细胞,使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较大程度受损。摘除胸腺是实验组,而其对照组通常采用“假手术”的方法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手术切开后立即缝合,不摘除胸腺。(2)放射性物质射线杀伤特定淋巴细胞各种免疫细胞中,有许多免疫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定抗原与相应的淋巴细胞结合,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来破坏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满足实验研究的要求。即吋:题组训练矿.1. (2015浙江1月学考)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流行性感冒C.红绿色盲D.艾滋病D白化病由白化病基因控制,A错误;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B错误;

24、红绿色盲由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控制,C错误;艾滋病由HIV感染引起,D正确。2. (2014浙江1月学考)下列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性接触传播B.主要攻击B细胞C.属于DNA病毒D.不能在人体内繁殖A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A正确;其主要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B错误;其属于RNA病毒,C错误;其能在人体内繁殖,D错误。3. (2016浙江1月学考)下列行为易感染HIV的是()A. 与艾滋病患者交谈B.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C.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D.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吸毒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吸毒容易感染HIV,D正确。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