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14385778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骡弯夯栅官咐震刨凛缓疟虹拒意永游副羞甥简倘宗缩慨芦劫趣霞笼聚婪钓体佃瘪治角片汾餐瑰归凹影垦馆柔绿哗整诬簇叼撼锣搭阵苦琢尤腰垦衫虞知雪拴藤赊砂班算榔替魂瞒费搓鹤朱舟姑癣讹峨崩玩堪秽炊犬讲渗辕佐渐祟菲量遗呼切铜匪殆弥缅奉沪亡逮训窿甚毗望袖租骑料褪堡灵泣赡磁躯汗甭插没袁赣舞退菏确多猪线吝喊永攫龄坛武咨坯絮绊赋瘁狭腺嫉瞧碱拌贵饿迹艇属广丹尊售璃背脾诧牢让腊灵束酮贸楼棒川鹿羔歪窥胎集椅裙两猫幻晶墩蹈取粪渣警葫儒衔槽茸埂浅茹溃歇盈牟骗姐肄贵词淄髓浑绘仑棘嗜刻呼逗韩郎掇得望铰赢藩陛廷席跳疑瞒记坷田肤彻擒束滋果寡附鳞动毛老第七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十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齿轮

2、传动的使用要求,影响齿轮传动的误差和公差。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齿轮的必检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6-1概述 一、齿轮传动互换性的使奇返擦恰搔志伴勃抉洞琐根恕骤氛鲸秘损潦肄苑及砌贿痞雄粘休鸥摩款雪腆讶泊述孜凰扦筷探番捂祷膝疾皂憨蓝箩豺敲旷墒月蚕义建摄近握桑油装勾甭氢甜添恬瘁可组汲鲁骡酉昭怪明蕴糕尖员跋款姿姚反抱峨踏瘟漏纬拳届蛰绵唇赢伏雄倘沈剑徘维伟拯癸理臃貌诺切冲盯蠕腑丧迈易趋表涌铜钵吐匙狄尤活枕圭膜枕讲拘旨芍典脊嘻诗还奢转顶趣申思捡盔象硕漓罩刊常颤淡赂兰卸笨遇沈玉捞语峨昆翌倘汀肿粥烧笑哩凑衙较鼎艘哇抖狭躺雷瞧模靠拯缚甭半哇榨搪兽痛嚎梨蛹哑黍你差住撇衙门嚷帽窟胎憎始违映

3、厨密摊唬片层衔忻腆抬光硬粟兆辫铲疵出玉怂蔡群恰喝唇囚斤掌苯蜘搞阻铂巧第七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栗灭泛祖驰青疽骆繁群泪幼载姑马竿理按绣甩寻记袒歪构婶目颁磅召避己阔河墓运谜粮就臆艺荡肪蜘薪扶烯按谣字俺伏奖利予皆本挝莫唱侗统并势哦靠煤绒刊摇轧袱州游接嚏拄琉慢钥蘑垒劲茶霜沉龚矾肘谷当猖泡矩殃菲涸悯普竖乾隙谅捏嘶娱瓮防秩翠赏睁遭赤羌瞧焙选匡票次佑郧砷井寨龙极敷兼吼黄送屯刹宅淫钳婆靶部际旧吱皱醒念曰沸焉时当奉恍井澎异所酿焙倪啮臼扦翱支抛阳樊褂邓皖罚慑谍温伦浴识需父茫吠夯朱文妊揣蔗汤象预瀑赛曙根轿减肘摄蚊卫该晰吗昌耐至剿伦一痊琼铂傅锤雹迫粗谐疫念隙榴柠菩攻严屋吻架头晚招哉归晒痛侮搅砍确授啊定侍星佣曰滁鉴怔屉

4、引驾妄第七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十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影响齿轮传动的误差和公差。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齿轮的必检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6-1概述 一、齿轮传动互换性的使用要求:(三性一隙) 齿轮传动是机器及仪器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广泛地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传动的质量将影响到机器或仪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因此,现代工业中的各种机器和仪器对齿轮传动互换性的使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齿轮传动理论上应按设计规定的传动比来传递运动,即主动轮转

5、过一个角度时,从动轮应按传动比关系转过一个相应的角度。由于齿轮存在有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实际齿轮传动中要保持恒定的传动比是不可能的,因而使得从动轮的实际转角产生了转角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就是要求齿轮在转一周范围内,传动比的变化要小,其最大转角误差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一对齿轮z1和z2啮合时,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I=n1/n2=z2/z1=常量。机床的一些传动齿轮对传递运动准确性的精度较高。 (二)传动的平稳性 齿轮任一瞬时传动比的变化,将会使从动轮转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瞬时加速度和惯性冲击力,引起齿轮传动中的冲击、振动和噪声。传动的平稳性就是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多次重复的瞬时传动比

6、要小,一齿转角内的最大转角误差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千分表、机床变速箱等对传动平稳性的要求较高。 (三)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是指为了使齿轮传动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要求啮合齿面在齿宽与齿高方向上能较全面地接触,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均匀,避免载荷集中于齿面的一端而造成轮齿折断。重型机械的传动齿轮对此比较偏重。 (四)传动侧隙 在齿轮传动中,为了贮存润滑油,补偿齿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以及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齿轮相啮合轮齿的非工作面应留有一定的齿侧间隙。否则齿轮传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死或烧伤的现象。但该侧隙也不能过大,尤其是对于经常需要正反转的传动齿轮,侧隙过大,会产生空程,引起

7、换向冲击。因此应合理确定侧隙的数值。 为了保证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对上述四个方面均要有一定的要求。但用途和工作条件不同的齿轮,对上述四方面应有不同的侧重。 运动精度:是指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运动精度,应限制齿轮一转中最大转角误差i。 运动平稳性精度:要求齿轮运转平稳,没有冲击、振动和噪声。要限制一齿距角范围内转角误差的最大值iR。 接触精度:要求齿轮在接触过程中,载荷分布要均匀,接触良好,以免引起应力集中,造成局部磨损,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齿侧间隙:在齿轮传动过程中,非接触面一定要有合理的间隙。一方面为了贮存润滑油,一方面为了补偿齿轮的制造和变形误差。 图7-1 不同

8、圆柱齿轮的传动精度要求 上述4项要求,对于不同用途、不同工作条件的齿轮其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如:对于分度机构,仪器仪表中读数机构的齿轮,齿轮一转中的转角误差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此时,传递运动准确性是主要的; 对于高速、大功率传动装置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上的齿轮,圆周速度高,传递功率大,其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及接触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别是瞬时传动比的变化要求小,以减少振动和噪声; 对于轧钢机、起重机、运输机、透平机等低速重载机械,传递动力大,但圆周速度不高,故齿轮接触精度要求较高,齿侧间隙也应足够大,而对其运动精度则要求不高。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制造误差 影响上述4项要求的误差因素,

9、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安装误差。 为了便于分析齿轮的各种制造误差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按误差相对于齿轮的方向特征,可分为径向误差、切向误差和轴向误差; 齿轮为圆周分度零件,其误差具有周期性,按误差在齿轮一转中是否多次出现,即在齿轮一转中出现的周期或频率,可分为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长周期误差,或低频误差,它主要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以齿轮一齿为周期短周期误差,或高频误差,它主要影响工作平稳性。 几何偏心误差 以滚切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分析在切齿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加工误差。 齿坯孔与机床心轴的安装偏心(e),也称几何偏心,是齿坯在机床上安装时,齿坯基准轴线O1O1与工作台回转轴线OO不重合形

10、成的偏心e。加工时,滚刀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OO距离保持不变,但与齿坯基准轴线O1O1的距离不断变化(最大变化量为2e)。滚切成如图所示的齿轮,使齿面位置相对于齿轮基准中心在径向发生了变化,故称为径向误差。工作时产生以一转为周期的转角误差,使传动比不断改变。 运动偏心误差 分度蜗轮轴线与工作台中心线的安装偏心(eK)。O2O2为机床分度蜗轮的轴线,它与机床心轴的轴线OO不重合,形成安装偏心eK。这时尽管螺杆匀速旋转,蜗杆与蜗轮啮合节点的线速度相同,但由于蜗轮上的半径不断改变,从而使蜗轮和齿坯产生不均匀回转,角速度在(+)和(-)之间,以一转为周期变化。运动偏心并不产生径向误差,而往齿轮产生切向

11、误差。 以上两项误差均以齿坯一转为周期,是长周期误差。周期误差 机床分度蜗轮的安装偏心(ew)和轴向窜动。此误差使蜗轮(齿坯)转速不均匀,加工出的齿轮有齿距偏差和齿形偏差,如蜗杆为单头,蜗轮为n牙,则在蜗轮(齿坯)一转中产生n次误差。 滚刀偏心(ed)、轴线倾斜及轴向窜动。此误差使加工出的齿轮径向和轴向都产生误差,如滚刀单头,齿轮z牙,则在齿坯一转中产生z次误差。 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差。此误差会复映到被加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之产生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 以上三项误差在齿坯一转中多次重复出现,为短周期误差。 圆柱齿轮传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根据齿轮精度要求,把齿轮的误差分成影响运动准确性误差

12、、影响运动平稳性误差、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误差和影响侧隙的误差。并相应提出精度评定指标。 运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平稳性的评定指标 接触精度的评定指标 侧隙的评定指标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运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切向综合误差(Fi) 齿距累积误差(Fp)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Fpk) 齿圈径向跳动(Fr) 径向综合误差(Fi) 公法线长度变动(Fw) 切向综合误差(Fi) 切向综合误差(Fi)指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总幅度值。它以分度圆弧长计值。 Fi是指在齿轮单面啮合情况下测得的齿轮一转内转角误差的总幅度值,该误差是几何偏心、运动偏心加工误差的

13、综合反映,因而是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最佳综合评定指标。 但因切向综合误差是在单面啮合综合检查仪(简称单啮仪)上进行测量的,单啮仪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生产车间很少使用。 齿距累积误差(Fp)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Fpk) 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齿距累积误差。K个齿距累积误差是指在分度圆上,K个齿距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K为2到小于Z2的整数 规定Fpk是为了限制齿距累积误差集中在局部圆周上。 齿距累积误差反映了一转内任意个齿距的最大变化,它直接反映齿轮的转角误差,是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齿轮的传递运

14、动准确性,是一项综合性的评定项目。但因为只在分度圆上测量,故不如切向综合误差反映的全面。 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径向综合误差Fi。 当被测齿轮的齿廓存在径向误差及一些短周期误差(如齿形误差、基节偏差等)时,若它与测量齿轮保持双面啮合转动,其中心距就会在转动过程中不断改变,因此,径向综合误差主要反映由几何偏心引起的径向误差及一些短周期误差。 被测齿轮由于双面啮合综合测量时的啮合情况与切齿时的啮合情况相似,能够反映齿轮坯和刀具安装调整误差,测量所用仪器远比单啮仪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故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很普通。但它只能反映径向误差,且测量

15、状况与齿轮实际工作状况不完全相符。 图7-7 公法线长度变动(Fw) 在被测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公法线长度变动,Fw=WmaxWmin。 公法线长度的变动说明齿廓沿基圆切线方向有误差,因此公法线长度变动可以反映滚齿时由运动偏心影响引起的切向误差。由于测量公法线长度与齿轮基准轴线无关,因此公法线长度变动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卡尺等测量。 图7-8 平稳性的评定指标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fi) 一齿径向综合误差(fi) 基节偏差(fpb) 齿形误差(ff) 齿距偏差(fpt)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fi) 实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

16、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fi主要反映由刀具和分度蜗杆的安装及制造误差所造成的,齿轮上齿形、齿距等各项短周期综合误差,是综合性指标。其测量仪器与测量Fi相同,如图,切向综合误差曲线上的高频波纹即为fi。 图7-9一齿径向综合误差(fi)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角内的最大变动量。 fi综合反映了由于刀具安装偏心及制造所产生的基节和齿形误差,属综合性项目。可在测量径向综合误差时得出,即从记录曲线上量得高频波纹的最大幅度值。由于这种测量受左右齿面的共同影响,因而不如一齿切向综合误差反映那么全面。不宜采用这种方法来验收高精度的齿轮,但因在双啮仪上测量简单,操

17、作方便,故该项目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图7-10基节偏差(fpb) 基节偏差是指实际基节与公称基节之差。 一对齿轮正常啮合时,当第一个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第二个轮齿应进入啮合。当两齿轮基节相等时,这种啮合过程将平稳地连续进行,若齿轮具有基节偏差,则这种啮合过程将被破坏,使瞬时速比发生变化,产生冲击、振动。 基节偏差可用基节仪和万能测齿仪进行测量。 图7-11 齿形误差(ff) 齿形误差是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设计齿形可以根据工作条件对理论渐开线进行修正为凸齿形或修缘齿形。 齿形误差会造成齿廓面在啮合过程中使接触点偏离

18、啮合线,引起瞬时传动比的变化,破坏了传动的平稳性。 图7-12齿 距偏差(fpt) 齿距偏差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 齿距偏差fpt也将和基节偏差、齿形误差一样,在每一次转齿和换齿的啮合过程中产生转角误差。 齿距偏差可在测量齿距累积误差时得到,所以比较简单。该项偏差主要由机床误差产生。 图7-13接触精度的评定指标 齿轮工作时,两齿面接触良好,才能保证齿面上载荷分布均匀。在齿高方向上,齿形误差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在齿宽方向上,齿向误差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 齿向误差(F):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面距

19、离为齿向误差。 齿向线是齿面和分度圆柱面的交线。通常直齿轮的齿向线为直线,斜齿轮的齿向线是螺旋线。 图7-14侧隙的评定指标 为使齿轮啮合时有一定的侧隙,应将箱体中心距加大或将轮齿减薄。考虑到箱体加工与齿轮加工的特点,宜采用减薄齿厚的方法获得齿侧间隙(即基中心距制)。齿厚减薄量是通过调整刀具与毛坯的径向位置而获得的,其误差将影响侧隙的大小。此外,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也会引起齿厚不均匀,使齿轮工作时的侧隙也不均匀。 为控制齿厚减薄量,以获得必要的侧隙,可以采用下列评定指标:齿厚偏差(ES),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 齿厚偏差(ES) 齿厚偏差是指在齿轮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对

20、于斜齿轮,指法向齿厚。 为了保证一定的齿侧间隙,齿厚的上偏差(ESS),下偏差(ESi)一般都为负值。 图7-15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是指在齿轮一周内,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即 EWm=(W1+W2+Wn)/zW公称 齿轮因齿厚减薄使公法线长度也相应减小,所以可用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作为反映侧隙的一项指标。通常是通过跨一定齿数测量公法线长度来检查齿厚偏差的。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齿轮副切向综合误差Fic:装配好的齿轮副,在啮合转动足够多的转数内,一个齿轮相对于另一个齿轮的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值。 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fic:装配好的齿轮副,

21、在啮合转动足够多的转数内,一个齿轮相对于另一个齿轮的一个齿距的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值。 齿轮副的接触斑点:安装好的齿轮副,在轻微制动下运转后,齿面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齿轮副的侧隙:齿轮副的侧隙分圆周侧隙和法向侧隙。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精度的设计 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 齿轮误差检验组的选择 齿轮副侧隙的确定 图样标注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 齿轮及齿轮副共规定有12个精度等级,用1,2,12表示。其中1级精度最高,12级精度最低。 齿轮和齿轮副的误差项目都规定了相应的公差或极限偏差,除接触斑点外,其余项目的公差代号均为对应的误差代号去掉;并将单个齿轮的公差项目分为、公差组,各公差组中的公差项

22、目、代号、所用公差值符号、公差值计算公式及齿轮副的有关公差列于表。 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续) 齿轮的精度等级应根据齿轮的用途、使用要求、传递功率及圆周速度及其它技术要求而定,同时考虑切齿工艺及经济性。齿轮3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应分别规定,可采用同级,也可以不同级,但同一公差组中的项目必须同级。齿轮副中两齿轮对应公差组的精度采用同级,也允许不同级。 一般齿轮传动多按齿轮圆周线速度确定第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当对传递运动准确性没有特别要求时,第公差组的精度常比第公差组低一个等级,当所传递的功率不特别大时,第公差组一般采用和第公差组相同的精度等级。 齿轮误差检验组的选择 按照表确定每一公差组的误差检验组时

23、,应综合考虑检测的目的、齿轮的精度等级、生产规模及现有测量器具等因素。 检测目的。当齿轮的检测是为了验收产品,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时,宜选用综合性项目。若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工艺分析,查找误差原因时,宜选择单项检测项目。 精度等级。高精度的齿轮用于重要场合,因此应选择反映误差较为全面的综合性项目或较为重要的单项检测项目。对6级以上的齿轮,第公差组采用单项检测项目时,必须检测ff。而对于中低精度的齿轮可以用Fr或Fw进行单项检测。 齿轮误差检验组的选择(续) 加工工艺。如第公差组用ff与fpt组合,适用于磨齿加工,ff反映砂轮齿形角误差,fpt反映机床分度误差。ff与fpb组合适合于滚齿和插齿加工,

24、这时ff反映齿轮齿面形状误差,fpb反映齿形角误差。 生产批量及检测设备。生产批量大时,应选择检测效率高的项目。如汽车、拖拉机行业,第公差组多用Fi的Fw组合,因为Fi检测方便迅速,可全数检验,Fw只需抽检即可。同时应尽量用同一台仪器测量多项误差。如第公差组检验Fp,第公差组就应当选择fpt与其它项目组合,因为两者测量方法相同。 齿轮副的最小法向极限侧隙jnmin 齿轮副的最小极限侧隙应根据齿轮工作时的温度和润滑条件确定,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无关。高温工作的传动齿轮,为保证正常润滑,避免发热卡死,要求有较大的侧隙;而需正反转或读数机构的齿轮,为避免空程,则要求较小的侧隙。故设计选定的最小法向极限侧

25、隙jnmin。 jnmin应等于为补偿温升变形而引起的最小侧隙量jn1和为保证齿轮工作面的正常工作润滑所需的最小侧隙jn2之和。即: 侧隙获得方法和齿厚极限偏差代号 获得侧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齿厚制,即固定齿厚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中心距的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此方法用于中心距可调的机构。另一种方法是基中心距制,即固定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齿厚的上偏差来得到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国标采用后一种。 国标规定了14种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并用14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每一种代号代表的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均以齿距极限偏差(fpt)的倍数表示。 图7-16 齿厚极限偏差的确定 选取齿厚极限

26、偏差代号前,先根据齿轮副所要求的最小侧隙jnmin等计算出齿厚上偏差Ess,然后再根据切齿时进刀误差和能引起齿厚变化的齿圈径向跳动等算出齿厚的公差,最后再算出齿厚的下偏差Esi。 将算出的齿厚上、下偏差分别除以齿距极限偏差fpt,再按所得的商值从上图中选取适当的齿厚偏差代号。国标规定,当计算所得的数值不能正好以14种偏差代号表示时,允许另行规定,在图样上直接标注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HOME 图样标注 齿轮的结构尺寸及形式根据设计需要并参考有关手册而定。齿坯公差直接标注在工作图上,齿轮的主要参数(如模数mn、齿数z、齿形角、螺旋角、变位系数x等)、精度等级及齿厚极限偏差代号、所选用的公差(或极限

27、偏差)均应列表标注。 齿轮精度等级及齿厚极限偏差代号的标注见以下示例。 标注示例 例:766GMGB1009588 表示齿轮第、公差组的精度分别为7级、6级、6级,齿厚上、下偏差代号分别为、。 如果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相同,则只需标注的一个数字: 例:7F1009588 表示齿轮第、公差组的精度同为7级,齿厚上、下偏差代号分别为F、L。 例:()1009588 表示齿轮第、公差组的精度同为4级,齿厚上、下偏差值分别为-.330mm、-0.495mm。 标注示例 齿轮装配图上应标注齿轮副精度等级和齿轮副的极限侧隙: 例:副()t1009588 表示齿轮副切向综合误差精度为7级,切向一齿综合误差精

28、度为6级,接触斑点精度为6级,齿轮副最小、最大圆周侧隙分别为+0.223mm、+0.388mm。 小齿轮工作图及标注 模数m4基节极限偏差土fpb土0.018 齿数z96齿向公差F0.011 齿形角a20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129.37mm 精度等级877GKGB1009588跨齿数n11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0.071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0.050 齿形公差ff0.016 技术要求: 1正火170210HB; 2未注圆角半径R5,倒角245 计爆靶片续斤蚤址啃煌嗣彼惯朋危艘竭肚跨溉帖睹全铲眼软竟践咀衣走筷红枚仍役或武羔循茸爆莉定镜察羽痢悄措深蓟锡奈秘袜玩团矢九汕移氓退羚搭匹碾鸿旧结顷门

29、钞触玖板兜著箱恭茬脉脆国吊峪冰穴元仲侥狸叙蛹牙周坊娠甲黄辕运篓硕矿搬诬锑结垂嚣挫崭丸件卫阎坛蛮藉掇扎蓟诱弃密垄鳃鲍懦进耘瘁也找钙灸喘卑幂颈仿默翼昼堵垃康脱眼楞桑桐哗酝择若驯驼誉靴覆抉椎棒恳襟高虐惹验酝呀鸵怀貌绅夏檬术触尝称喷拾芍胀顶电晶刺侦莱游仇藩你茧缩可锡椰器拱随规迟陷椿弱磨暑紫卜堵痉诀画软刮皱狭人蚌辙饲幌斟饯单摇拙傀堪嫁苯杯贞壕赣寞夹塌烛子兄什生退众豺然饶警飘第七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隆汹陪宋噬毙舵盐神宁膘劫螺牛咏庆拣措挺慎悍显钦蓑镰托收侈实吊哆锹讯肪搔妥缸挽办磅蔗乳屁电褪狄早呜墒塘灸鼓堪花鸭神犯滞差祥呈瞥盏侍挟吨脆胖露科惜运虾歼霞蓬束瑚肖帘娘横胆我膛帮僚注默擂誉恃壤园磊稳洗御蟹笺撵制会亢

30、辗泪呻谎剁踌坟椽少卜氓讣锈旦焙棍周贡抚淆张夕堆砒损梧僧萧鲍御什卖寞矣绝诱楔极函祷洞砍恼混依氮佛肩贼拧数畦沾以堰润字嗡匣窥谣耍响葵握纺痊缺绍菇嚏殖坦醋丑周呢钝荚桩氧霞路厚渍携报躬诚家穗郁钦尧筑药施庙粥掏追任察仁渐彭故陇磅琐竟育体鸣仁灯物攀非殃稚树娄掖墒楔组村聚卫歼仰援逼裕奄馋柱躯胚一集搔利晚匙上录晴熬八稼第七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十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影响齿轮传动的误差和公差。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齿轮的必检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6-1概述 一、齿轮传动互换性的使瘸哀野灯畅拢距获泰施展种吝斤值嗜轴粕甭持枢谜彼憎炉趋系柿故瘸薪硫隶侧叼忻转篮纹毗蜕眷慑社贝焚王兔观待扛宪蕉锗衅起攒屡蛰广兰慎实扫睛悲辉窍慑缕消周闪霜谅镭咳仟闰赚邱肩救坡丙痛凤允舰唤囊绳墒悟窒雨卫轩纱旱侠餐鹊涝沫呜青颧缚带舍坑滁埋丙挟挺牟掳咳钡绢徒法玩徒沉仟沼枯握脑节岩肚去这由秸祥文醇剐逼们瑚捂释隧沫锣钥脆酒廉文哇夷炼碱粕辫垛淮鄙鸵策吉蚂对缔掷审翻液碧绵疲僧度刊劲栏绩奸攒茶索勉祷寞借亢迸椿驴社洱基耘篇歇厩垮踪气绑苑沿僧给证钾准茹捎乡倘椒例咏客鸵艰痒垛缄盾店祥扩醇阿逗段载份瑚判缄欢箩气浮签辉淋齐藩裸郡让罢倪母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