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83618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新航路的开辟 授课教师:袁岂凡(北京十五中)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标题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各不相同,后经深思熟虑,选用了人们最熟悉、最有助于深化主题和记忆的表述:新航路的开辟。特此说明,下文不做赘述。 回顾本课,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立意。我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这个角度去讲新航路的开辟,通过讲述人类“世界”观的发展来引出新航路的开辟,将新航路的开辟水到渠成地理解成地理上的大发现,然后再基于地理上的大发现去分析其影响和意义。这种立意突破了传统思路、新颖独特。 第二个特点,也是我引以自豪的,是本课教学中从选材到观点,我

2、极力做到了科学和严谨,还有严格遵从了“论从史出”的原则。每一张图片都来自于专业的、严肃的网站尤其是西方的、学科色彩很强的网站,而不是诸如百度、 google 等大众化的搜索引擎。每一张图片在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而深入的考证。考证其来源、含义、科学性、代表性、说服力。文献方面,虽然不能直接引用英文原著,但我力所能及地做到了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版本可靠;第二,内容上要有直接的说服力;第三,尽量用西方人的成果。比如讲述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时,这里选用了哥伦布的航海日记,因为这部史料具有最直接的说服力。版本方面,本处选用的是现有译本中最好的译本。在用全球通史和新全球史的时候,也是充分地考虑上述原则。我的目的

3、在于,首先要让这节课具有科学性,让学生在科学的轨道上去认识新航路的开辟。 第三个特点在于本课的教学大量运用了历史地图,而且有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历史地图的习惯。历史地图在世界史尤其是古代史的教学中,使用率本来就很高。不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运用能力和习惯并不强。基于这种现状,我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一直高度重视历史地图的运用。所以本课的设计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历史地图的最大价值,往往在于它具有文献所无法替代的、直观的说服力。比如,引导学生分析古代欧洲与外界的交往中,我选用了反映 2 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的图片,先是提醒学生“ 2 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极

4、盛,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湖”,然后要求学生思考“为何如此强大的帝国对非洲大陆的征服也仅仅限于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大陆?”,再辅以非洲大陆的地形图。结果,学生恍然大悟,懂得了其原因在于非洲大陆北部横亘着辽阔的撒哈拉沙漠。进而,学生也就理解了为何古代欧洲对非洲大陆的认识也很肤浅(原因仍然是非洲北部的这种地形、地貌)。 还有一个典型案例也能充分地反映本课的这一亮点,那就是新航路开辟之后与之前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的对比。上课一开始,导入部分的两张欧洲早期世界地图让学生印象极为深刻,讲完了新航路的开辟之后,再出示后来人们绘制的世界地图,两相一对照,学生就能格外信服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使得人们的“世界观”

5、获得了重大突破、地理认识发生了重大进步。 第四个特点则是逻辑性很强。古代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这种世界观与实际情况存在怎样的出入?这种“出入”说明了什么?这样的世界观是如何获得突破的?实现这种突破的动力和条件又分别是什么?“突破”最后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课的各个环节其实就是在探索这一系列的问题,它们共同构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是宏观架构上的逻辑性。在微观的分析中,对逻辑性的在乎更是无微不至。为了说明欧洲人世界观的发展变化,自然要在图上反映出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因此本课先出示了公元前 6 世纪的世界地图,然后是 7 世纪的世界地图直到新航路开辟之后 16 世纪的世

6、界地图。在引导学生研究这些地图时,先是引导学生注意公元前 6 世纪和公元 7 世纪世界地图的共性,分析出古代欧洲人的世界观“粗浅”且长期没有根本性变化的一面,同时还注意分析出“地圆学说”在欧洲很早就已经建立的事实,预示着欧洲人在理论上开辟海路通往亚洲的可能性。这一系列的结论,无一不是基于既定事实逐一得出的,并且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使得前后呼应,一以贯之。 本课的特点之五,在于处理教学环节的时候,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与“影响”紧密结合,在过程中导出影响。在讲这一课时,大众化的做法常常是先讲背景,再讲过程,最后讲影响。这种做法无形中给将影响给孤立了,或者独立于过程之外了。其实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7、,很多都是在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并且体现出来的,比如对人们地理认识的突破、比如对新大陆等地区的殖民侵略。这些影响在过程中直接同步导出要更自然,并且使得教学内容更紧凑、课时利用得更有效。当然,本课的这种创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课时的有限而“激发”出的灵感。因为课时的限制而被激发出来的,还有一个创意,那就是“学生活动四”的设置。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四位航海家的航海实践进行比较,然后分类,并陈述如此分类的理由”。 在一节只有 40 分钟的课堂上,充分地说明、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是无比艰巨的任务。要想三个环节互相兼顾、同时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就必须在结构或者活动上狠下功夫

8、。冥思苦想之后,我在讲过程的时候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对航海家及航海实践进行分类探索。这些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并无明显的规则或者类别,因此要求学生去分类似乎有些无厘头。但仔细分析,我发现这些航海家的远洋探索其实无形中是有规律和特点的,也就是说具有“分类”的基础和可行性。而且我还发现,如果学生有意识地去比较航海家的航海情况,刻意地去探索分类的依据,学生就一定能牢固地掌握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于是,我用了这个学生活动来主导了整个“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这个环节。事实证明,这样做既有效地完成了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又从时间上很好地保证了板书的同步。我认为这个处理是成功的设计。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课件

9、的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业已普及并充分展示其优势,这使得本课在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问题上已经没有犹豫的余地。不过对于 PPT 课件,我所赋予它的教学使命始终是 “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导教学。这种定位使得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让它承载教学结构和内容的全部,而是应教学之需要让它相应地展示图文信息。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我在技术层面上颇费心思的主要是为了适应显示屏的长宽比例,而反复挑选图片的大小、色彩的对比度以及文字背景的调试。这看似不费功夫,实则大花精力。因为我确实力图使自己的课件在视觉上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效果,或者简单地说,我希望它很完美。我相信这个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给观众体现出来了。

10、 在讲全球通史这个材料时,我脱口而出“这是 20 世纪初的一位美国史学家的著作”,结果就犯下了一个错误:该书其实应该是创作于 20 世纪 70 年代。虽然并不影响整节课的立意、立论,但是这个错误仍然反映出我的考证存在不尽到位之处,成为本课的美中不足。另外,教学中因为处处受制于课堂 40 分钟的限制,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由于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压缩了设计,导致精彩的东西呈现得还不够;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原本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情节,但是也无法逐一道来;此外,还有很多学生活动的设置虽然十分精彩,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够充分,使得教学设计的效果无法充分施展。或许在重视和选择一些东西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牺牲另外一些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