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8091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一、易写错的字词蒸融 锻炼 幸而 语重心长 插秧 初旬 蒜瓣 翡翠 鞭炮 张灯结彩 截然 逛庙会 书籍 抽屉 恐怖 乱蓬蓬 精兵简政拘留 乖巧 围裙 橱窗 抽噎 撇嘴 揉皱 打搅 眯缝 裂缝头衔 机械 司空见惯 领域 见微知著二、易错的读音学弈(y)鸿鹄(hngh)盘盂(y)沧沧(cng)凉凉萦(yng)绕一摞(lu)歉疚(ji)不知所措(cu)肩胛(ji) 搔(so)痒窈窕(yo tio) 纽(ni)扣渺(mio)小鼻涕(t)爱憎(zng)蜜饯(jin)掺(chn)和又甜又黏(nin)通宵(xio)娴(xin)熟小贩(fn)毛驴(l)水浒(h)传腊八粥(zhu)野马脱缰(

2、jing)吞噬(sh) 巫(w)女青面獠(lio)牙招徕(li),优哉(zi)游哉粤(yu)东北奇葩(p)偏僻(p)糯(nu)米夯(hng)筑八卦(gu)贮(zh)仓竹篾(mi)茅(mo)草 迎风引吭(hng)嘶(s)哑 渺渺(mio)土馕(nng)深邃(su)妩(w媚豁(hu)达乐观 军阀(f)僻(p)静 皮靴(xu)宪兵(xin bng) 舅姥(lo)爷 李大钊(zho)围歼(jin)千钧(jn)一发 璀璨(cucn)迁(qin)移铭(mng)记追悼(do)会 朦眬(mng lng)喔喔(w)哆嗦(du su)蜷(qun)着腿火柴梗(gng)楦(xun)头保(bo)佑棒(bng)子别墅(s

3、h) 泥鳅(qi) 小崽(zi)子烟囱(cng) 稀粥(zhu)鲇(nin)鱼山鹬(y)鹧鸪(zhg) 小枞(cng)树 逮(di)住它醉醺(xn)醺 暖炕(kng) 梗(gng)概 畏(wi)惧 桅(wi)杆简陋(jin lu) 北纬(wi) 斫(zhu)痕日晷(gu) 脏(zng)兮兮 墓(m)地 小木筏(f) 杰克逊(xn) 吹嘘(x) 衣衫褴褛(ln l) 溺(n)水 倒毙(b)措cu)施 煞(sh)白溶(rng)解沉淀(din) 烟熏(xn)火燎(lio) 迄(q)今 遨(o)游 鲲(kn)鹏(png)展翅九天揽(ln)月 苍穹(qing) 猝 (c)然长逝不懈(xi)力锲(qi)不

4、舍漩(xun)涡(w) 石蕊(ru) 华罗庚(gng)侃(kn)侃而谈真伪(wi) 糊(h)弄 泅(qi)水 盘盂(y) 头涔涔(cn) 泪潸潸(shn) 伶俐 (lng l )徘徊( pi hui ) 汲(j)水 秽(hu)物 黏(nin)合剂 摇曳(y) 戳(chu)脸三、课文重点内容:1文言文两则1课文简说。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

5、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 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荷塘月色背影春。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

6、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3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和时间赛跑。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

7、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 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10、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

8、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12、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9、泰山,或轻于鸿毛。”_司马迁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其他作品: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相对比,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曾经,指的是

10、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5、凡卡本文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11、);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本文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

12、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漠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入科学的忘我精神。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 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是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第三件事例是奥地

13、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是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这里把“?”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考试常考内容总结1、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不能;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14、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5、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6、 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7、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

15、,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1、划出相关句子后并写出作用:A、总起句(文章开头)统领全文B、过渡句(文章中间)承上启下C、中心句(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点名中心。2、常用表达方法:对比首尾呼应篇末点题巧设悬念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3、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4、常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引用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6方面的内容,即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因为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如果文章中没有时间和地点,可以省去,但后4个部分一定不能省。6、写出对相关句子的理解做这种题时一定要体会全文的中心内容,不能仅从句子的表面去浅层次的理解,而且在理解全文时要分清层次,这个句子有几层含义,并用标出来,并且把最重要的放在前边。7、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作用:更加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或作用8、文中“几乎、总是、本来、至少”等这类副词的作用: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准确、具体,体现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9、把_比喻成_和用_比作_的区别10、文章中反复出现一个句子的作用为了强调一咏三叹,突出文章的主题。7、写作(1)仔仔细细,逐字逐句读三遍(2)明确写什么?(3)写这些内容有什么具体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