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4377921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易拉罐、一杯水、冰、火柴1盒、生锈的铁钉、铁丝、纸、蜡烛、粉笔等。学生:易拉罐、火柴1盒、纸、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我们身边所用的书、笔、衣服还有我们身边的树、昆虫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二物质在变化(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2、 1.出示易拉罐,把它捏扁,问易拉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形状、体积)2.出示一杯水,问水结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状态 、形状、大小)3.比较这两种变化的相同之处: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1.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另一个点燃,问这两种变化一样吗?2.哪一种变化跟纸杯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相似?3.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小结: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后者已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炭”,并发光、发热了。4.再出示生锈的铁钉,请学生说说这是属于哪一种变化?5.它的变化跟火柴燃烧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小

3、结: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个快速、剧烈,一个缓慢、柔和。6、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问房屋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岩石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公路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7.小结:所以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在发生变化。三让物质发生变化1、世界的物质都会变化,你有哪些办法让铁丝、纸片、粉笔、蜡烛发生变化?2、分组实验:怎样使物质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分组做铁丝、纸张、蜡烛、粉笔的实验,自己动手使物质发生变化。3、汇报实验情况。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交流实验结果。 (1)、纸张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纸、撕纸和烧纸)。(2)、蜡烛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

4、同的地方?(折断,燃烧)四小结延伸小结:有些物体只是形状、状态、大小、体积等发生了变化,有些还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继续留意身边一些物体的变化。 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物质易拉罐-压扁 冰块水:形态变化火柴碳 铁钉锈:产生新物质纸张折、撕 、燃烧(人为) (自然)教学反思: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着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

5、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体会用证据说话才是有力的。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的。教学准备:不锈钢勺子一只、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白糖若干、记录表一张、金属盆一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观察图片,说说你的的发现。二、图片导入同学们,学完上节课,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课件出示图片),压扁后的易拉罐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呢?在这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板书课题)三、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1、 你看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仔细观察白糖,(课件出示)并汇报结果。如果把白糖加热,白

6、糖会变化吗?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各小组预测并填写记录单。2、交流预测。3、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求证。(1)你来做这个实验,你需要什么材料仪器。学生说,老师呈现。温馨指南。糖要少一点,不要超过汤匙的三分之一。加热的同学手持汤匙最外端(有胶布的地方,以免烫伤),用外焰加热,汤匙不要离开火焰。加热大约5分钟结束,熄灭蜡烛,汤匙放在金属盆冷却,小心烫手。观察时不要凑得太近,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记录员,并记录。(课件出示实验单)(2)学生实验4、实验后研讨:(1)白糖加热后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哪些变化?A.白糖熔化,变成液态B.颜色先变黄、冒泡、有气味(开始时比较

7、香)、有烟,不断冒泡,颜色变成褐色,最后接近黑色。C.汤匙里的糖燃烧了起来。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 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 气味变化:无味-白糖香味-焦味 (2)观察比较加热后的物质和原来袋子里的白糖,你认为这还是白糖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用水验证一下看是否能溶于水。(3)这说明:白糖加热后,白糖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其它的物质。也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板书)你来判断这是什么变化。(课件出示)指出:生活中物质的燃烧是典型的化学变化。三、对比演示,认识物理变化1、同学们,那是不是所有物质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呢?或者说都是化

8、学变化呢?比如:拧弯铁丝、撕纸,那这些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了吗?是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虽然它们的形状、大小、形态改变了,但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像这样不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它叫物理变化。(板书)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判断混合后的豆和沙发生的变化。3、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例子学到这儿,你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在哪?(板书)四、了解双重变化,判断各种变化。同学们,那刚才在加热白糖的实验中蜡烛发生变化了吗?你能说说它发生了哪些变化?那白糖加热是发生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找到物理变化吗?这都说明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五、延伸、总结1.同学们今天这节

9、课你有什么收获呢?2、“火眼金睛”延伸拓展知识。(课件出示)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观察并思考周围物质所发生的变化。附板书: 物理变化 不会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会教学反思: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会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食物若干。教学过

10、程:第一课时一、激疑引入: 师:同学们,有句古话说的好:叫“民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很重要?(生:吃很重要,粮食很重要)那么你知道吗,我们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那北方人呢?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的心中产生了疑问,我们南方物产丰富,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起眼的米饭为主食呢?这米饭里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究一下米饭的奥秘?(出示课题:米饭)二、品味米饭:师:看到大家兴致那么高,老师也很高兴,下面我们来做一件既简单又难的事。那就是品尝米饭。同学们一定在想,吃饭谁不会,从一岁开始我就会吃饭了,但这次吃饭可非同寻常,我有两个任务。(出示大屏幕任务1、2)任务1、品尝一口米饭,马上说

11、说米饭是什么味道的?任务2、再咀嚼12分钟,又有什么感觉?大家看明白了,就四人小组一起用餐吧! 师:我想采访一下同学,请你说说米饭的味道。(教师可适时地进行表扬,你很有“品”位,你简直可以跟美食家媲美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咀嚼,发现了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米饭本身是甜的吗?(不是)(如果学生回答,本身是甜的,反问,那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怎么没有品尝到呢?如果学生认为是咀嚼时把糖分挤了出来,就在做一个试验验证:把一些米饭倒入杯子中反复挤压,就像米饭在口腔中咀嚼一样,12分钟后,拿出来品尝味道,如果甜了,说明米饭中本身就有糖分;如果不甜,说明米饭产生出甜味,还需要唾液的作用。) 为什么米饭在嘴

12、巴里面咀嚼就变甜了呢?(因为咀嚼的过程我们的唾液让米饭变甜了)说明唾液和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米饭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化学变化呢?(学生可能会说:淀粉)是呀,同学们猜想的,跟科学家研究的结果一样,(请打开课文第30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其实,这种物质就是淀粉(板书:淀粉)三、米饭、淀粉和碘酒1、认识淀粉 师:同学们,淀粉是家庭厨房的一种烹调用品,你看到过或使用过淀粉吗?(看到过,妈妈烧菜的时候用过。教师评价: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师:下面我们将通过手、眼、鼻等器官近距离地来认识一下淀粉。说说淀粉有哪些特征?2、滴加碘酒1、学生实验 今天

13、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碘酒,孩子们在米饭上面滴加一滴碘酒,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米饭变成了蓝色) 你认为蓝色的物质还是米饭吗?(不是) 我们再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淀粉也变成了蓝色)2、提问:米饭、淀粉滴加碘酒以后都变成了蓝色,蓝色的物质是新物质吗?(是)板书:+碘酒 蓝紫色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鉴别食物是否含有淀粉:1、师:平时,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很多,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否含有淀粉呢?(用滴加碘酒看是否有蓝色物质出现的方法)想不想再去验证一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几样食物,就在每组的抽屉里(出示表格,提出要求。) 预 测 检 验 结 果 含有淀粉 不含淀粉 含有淀粉

14、不含淀粉2、我们分三步来完成实验:第一步:认一认。第二步: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猪肉内没有淀粉,因为猪肉是动物)第三步:检验(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反馈(在多媒体上出示验证表格) 当其余组有异议的时候,教师点击课外知识链接(师: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的食物都含有淀粉,但有的食物淀粉的含量比较少,所以验证的时候颜色变化不明显,使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另外,食物内不同的部位,淀粉的含量也不同,有的食物茎部多一些,有的食物根部多一些。所以,你们刚才检验的结果发生了分歧,是在情里之中的。)二、激趣拓展: 前段时间老师收到朋友一位科学老师,寄来的一封信件,打开一看,这是一封无字信件,老师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15、,师出示神秘信件,谁能帮老师解读信件?(让学生上台来显示)。 这是一封通过特殊处理的神秘信件,这在革命时期,为了确保信息的保密性而经常使用,你想加入到这神秘的行动中来吗?那么它是如何制作的呢?今天老师就布置大家一个课外活动,回家后,利用家中的材料制作一封无字信件,我们下节课交流。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 米饭、馒头有甜味(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淀粉碘酒(变为蓝紫色) 教学反思: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

16、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2、学生讨论

17、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

18、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阅读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二、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思考一 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

19、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思考二在实验中可以做以下改动1再加一勺小苏打。当两者混合后不再冒气泡时,再加一勺小苏打在杯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还有气泡吗?进而思考:没有气泡了,说明杯中的透明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了。2、尝试用混合小苏打和陈醋。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实验是为了让你观察到混合物的变化,课本上使用的是白醋(用冰醋酸加水配成,不加着色料,故无色),虽然混合后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是混合物的颜色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如果把白醋换成

20、陈醋,我们观察到的变化将更加明显,效果是否会更好。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尝试尝试教学反思:课题铁生锈了课型新课执教赵进利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科学概念: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2、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意识到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情感态度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各因素分析,初步尝试自主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教学准备教

21、师铁锈、铁、电路检测器、磁铁、钳、标本等。教 学 过 程情景导入51、自我介绍,师生问好。2、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师:你有发现吗?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现象,出示课题。4、铁生锈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每年都的大量的铁生锈而变成铁锈。(出示多媒体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一、检验铁锈到底是不是铁1、引入讨论,明确探究任务。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铁是会生锈的,铁锈是铁变来的,你猜想铁锈还是铁吗?师:你想用证据来证明吗?想找证据最好是与铁进行对比;2、观察铁锈,初步感知铁与铁锈的区别。师:要与铁进行对比,那么你知道铁具有哪些性质?(有光泽、

22、具有延展性、导电性、能被磁铁吸引),那怎么观察呢?(多媒体出示要求)3、小组汇报观察情况,实验报告交流。4、师:你觉得这些证据够了吗?你能不能有更严密的证据来证明吗?(引导从铁的其他性质来证明)5、请2号拿出实验器材,进行对比实验。6、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师:铁锈是铁吗?7、归纳结论: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取得了确凿的证据证明: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那么我们可以说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板书: 铁生锈了(化学变化)铁铁锈因素: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引入铁与谁发生化学变化?师:刚才我们通过探究,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铁锈不是铁,是铁化学变化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物质,那么铁与谁在进行化学变化呢?

23、师:水或空气真的能使铁生锈吗?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师:实验需要计划,假如我们以水这个因素为例进行实验,你觉得要做好对比实验必须改变什么条件?师:那应创设哪两个对比的环境呢?师:有水怎么创设?无水怎么创设? 师:你觉得实验应需哪些器材?师:实验涉及到这么多的器材、因素,你觉得这个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应控制不变?师:水这个因素会设计了,那空气会吗?2、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师:请3号拿出实验方案记录单进行讨论设计。3、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师生讨论改进设计3 4、指导如何观察、记录。4师:实验如需取得成功,你觉得还要注意什么呢?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铁生锈现象,知道了铁锈是铁生锈这个化学变化产生的一

24、种不是铁的新物质,同时也共同努力设计了研究铁生锈与某个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预祝大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顺利圆满。教学反思: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能力目标: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感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确立难点的依据: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镊子、碘酒、白醋教学过

25、程:一、导入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师:谁来说一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的什么现象出现?生: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师:颜色改变改变又说明了什么?生: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先出示淀粉与碘酒的实验图片、颜色改变、产生新物质)师:谁在来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生: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先出示蜡烛燃烧图片、发光发热、产生新物质)师:谁能象他一样,来完整的说一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

26、生:小苏打和白醋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先出示图片、产生气体、产生新物质)师: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生:共同的特征是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师: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在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师:这杯液体是下面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谁认识它?(出示硫酸铜溶液)生:是硫酸铜溶液。师:你对硫酸铜溶液

27、了解多少?生:不知道。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它,所以对它了解的非常少。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是什么样的?生:是蓝色的。师:除了是蓝色外,还有什么特点?生:还是透明的。师: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通过一段小资料,让我们再来进一步的了解硫酸铜溶液。给大家30秒的时间来快速的看一下。 (硫酸铜溶液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而且铜离子是重金属,人体吸收多了会重金属中毒。 本品不燃、有毒、具有刺激性)师:谁来说一下,通过看这段小资料,你知道了什么?师:你来说一下。生:硫酸铜溶液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师:你在来说一说

28、。生:硫酸铜溶液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师:通过对硫酸铜溶液的了解,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生:在实验中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碰到皮肤上。生: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碰撒。师: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硫酸铜溶液。师:除了硫酸铜溶液外,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还有哪些材料?生:还有两个铁钉和一个镊子。师:铁钉大家都非常熟悉,请大家来猜一猜,如果把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怎么样?(出示铁钉并做放入的动作)师:根据我们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一会儿,小组内讨论后,把你们的猜想写在实验报告中。师:同学们一定看到,在你们的实验材料中,有两根铁钉,想一想这个实验中,这两个铁钉怎样来用?师:这们同学来说一下。生:

29、用一个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个放在空气中,进行比较。师:你的方法非常好,便于在实验中对比观察。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我认为一半的铁钉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半放在空气中进行对比观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已经完成了一组对比实验的设计,而且方法有所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各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开始你们的实验,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注意:把实验中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小组内分好工,大家合作去完成。开始吧!(师进行巡视,指导实验和填写实验报告单)师:各小组都能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都有了很多的发现,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生的汇报

30、略)师:你们小组的实验报告填写的非常完整,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很有道理,并能结论来难自己的猜测。非常好,请回去吧!师:还有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师:通过这个实验报告单,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组观察的非常细致,能够把实验中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记录的非常清楚。你们小组的实验报告也写的非常完整。请回去吧师:(出示上午配制的溶液)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上午,老师把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更加明显。由于时间越长,反应越充足。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现在老师有个疑问:你们怎么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产生了新

31、的物质师:你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改变了,还有产生了沉淀物。(板书:颜色改变、产生沉淀物)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小实验和我们今天新做的实验,我们知道化学变化当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出现。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一下,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生:有发光发热和产生气体。(板书: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教学反思: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

32、相启发,以便更仔细地得出科学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观察和分析现象【教学准备】实验记录单、试管、水、铁钉、盐、涂油漆的物品或一些图片等。【教学过程】一、科学讨论会1、我们研究了铁生锈的原因,进行了对比实验,让我们一起分享研究成果吧。2、小组回汇报交流。3、听了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什么?4、铁的生锈是与水有密切的关系二、铁生锈的快慢1、日常生活中各种铁生锈的现象。如:报废锈蚀废旧的汽车堆放场;大量锈迹斑斑,腐蚀得不堪一击的铁件;工人为铁件除锈、油漆等。2、铁生锈造成损失的资料。(1

33、)在英国,每90秒就有1吨钢被锈蚀掉。(2)每年由于钢铁生锈会使英国损失大约50亿英镑,这个数字比政府一年花在中等教育上的全部经费还要多。(3)高速公路立交桥道路交叉处的钢结构,需要不断地涂漆来防止生锈,在18个月的时间内,这项工作就要用掉大约200万英镑。3、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铁容易生锈?我们怎样防止、减慢铁生锈呢?让我们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吧。在设计中需要什么材料,需要注意什么,计划怎么做?4、分组讨论和记录实验研究计划。5、汇报进行实验计划(1)第一个铁钉放置在空气中;(2)第二个铁钉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3)第三个铁钉放在与水完全接触的试管中;(4)第四个铁钉的一半浸在盐水里,一半暴露在空

34、气中。6、分组实验。7、汇报交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较快。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在盐水里和空气里速度最快,也就是水铁钉的生锈是空气和水发生共同作用的。三、课外延伸1、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或减慢铁生锈的速度呢?2、最普通的防锈办法是给铁穿“衣服”在铁的表面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1)小轿车穿着一身闪闪发亮的喷漆;(2)暖气管上涂着铝漆;(3)做罐头用的马口铁镀了层锡;(4)房顶上的白铁皮表面镇了一层锌;(5)你的自来水笔笔插上,镀着一层铬或镍。(6)更彻底的办法,是给铁注射“强心针”加入其他金属,制成不锈合金。大名鼎鼎的

35、不锈钢,就是在钢中加入一点镍和铝而制成的合金。【教学反思】 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极有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条件之一。化学家们证明: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了几年也不生锈。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人们曾经试验过,把一块铁放在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并不生锈。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36、【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教学过程】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2、综合填表: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类型及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4、重点: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5、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2、品尝后谈谈体会。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