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377317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B他的成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C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前程花团锦簇,一路坦途。D1937 年 12 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B听了老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C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他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D听说离家数年的儿子已经走到了村口,王奶奶喜出望外,慌忙丢下围裙就

2、往村口迎去。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B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C我思考了好久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D“汽车下乡”活动向农民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姐姐突然生气了,那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B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吵醒他。C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着,就像一头拈轻怕重的老黄牛。D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5. 下列句子中

3、,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春天到,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B冬奥会上,体育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C过去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现在被誉为“能源和矿产的宝库”。D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八十多分,真是怪诞不经。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欢迎各界朋友莅临本公司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B在这么多确凿的证据面前,他理屈词穷,再也无法辩解了。C初冬,人们行走在莽莽榛榛的山林间,感觉到冷寂肃杀。D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会更加神通广大,将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

4、不同的生活方式。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已的身份证。C江滩杨柳依依,蝶飞莺啼,我不宁的心绪霎时散尽。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8.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其叶_,清丽俊逸;其干_,挺拔凌云;其形_,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A千姿百态 四季常青 虚中有节B四季常青 虚中有节 千姿百态C千姿百态 虚中有节 四季常青D四季常青 千姿百态 虚中有节9.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首歌唱道:“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确,在人生历程中,我们曾无数次地品读五彩缤纷

5、的大千世界,感受自然的_,感受社会的_,感受历史的_,感受人物的_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心灵的宁静,获得人生的启迪。A纯洁明净 善恶美丑 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B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 沧海桑田 纯洁明净C纯洁明净 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 善恶美丑D沧海桑田 善恶美丑 纯洁明净 多舛命运10.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 ;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 ,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 ,敢畅言所见。A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B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C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D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6、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11.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化中,山是仁者的象征, ;水是智者的代表, 。我对水更多一些亲近,而对山更多的是敬畏,不仅仅是因为北方的山雄伟,南方的山灵秀。当山在漫漫雪季黑黝黝地直指苍穹时,它 ;当山在云和阳光的辉映下阴晴晦明时,它又 。A胸怀博大 聪慧秀逸 神秘莫测 巍峨冷峻B聪慧秀逸 神秘莫测 胸怀博大 巍峨冷峻C神秘莫测 聪慧秀逸 巍峨冷峻 胸怀博大D胸怀博大 聪慧秀逸 巍峨冷峻 神秘莫测1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 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

7、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 ,令人惊叹。A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B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C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D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1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阳廷安班”“智勇侦察排”等战旗的名字 ,战旗背后的队伍功勋卓著。(2)漫步梁园,但见回廊环绕,绿树婆娑,绿水与船厅、桥亭 。(3)红军打了大胜仗,村里的老百姓都到村口, ,夹道欢迎他们凯旋。A如雷贯耳 相映成趣 箪食壶浆B响彻云霄 相映成趣 箪食瓢饮C如雷贯耳 相得益彰 箪食瓢饮D响彻云霄 相得益彰 箪食壶浆答案1. 【答案】D

8、【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不符合语境。B 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符合语境。C 项“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不符合语境。D 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符合语境。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不求甚解”多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符合语境。B 项“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符合语境。C 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符合语境。D 项“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符

9、合语境。3.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符合语境。B 项“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符合语境。C 项“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符合语境。D 项“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符合语境。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符合语境。B 项“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符合语境。C 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不符合语境。D 项

10、“灵机一动”形容灵敏机智,一下子想出了办法,慌忙中转了一下念头。符合语境。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呼朋引伴”的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符合语境。B 项“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符合语境。C 项“不毛之地”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符合语境。D 项“怪诞不经”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不符合语境。6.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贵宾)。符合语境。B 项“确凿”指非常确实。符合语境。C 项“莽莽榛榛”形容百草丛生、草木丰茂的样子。不符合语境。D 项“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符合语境。7. 【答案】B【解析

1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A 项“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符合语境。B 项“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不符合语境。C 项“心绪”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符合语境。D 项“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符合语境。8. 【答案】B【解析】根据“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词语中只有“四季常青”适合;“其干”应是“虚中有节”,“其形”应是“千姿百态”。故选 B。9. 【答案】A【解析】根据“自然”一词可以确定第一空应为“纯洁明净”,根据“社会”一词可以确定第二空应为“善恶美丑”,根据“历史”一词可以确定其后应为“沧海桑田”,根据“人物”一词可

12、以确定最后一空应为“多舛命运”。10. 【答案】B【解析】粉丝对于成名来说是“好上加好”,故选“锦上添花”;知音对于寂寞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故选“雪中送炭”;第三空用于形容“能看出天才”,强调“眼力”,故选“慧眼独具”;第四空用于形容“敢畅言所见”,强调“勇敢”,故选“胆识过人”。11. 【答案】D【解析】从“仁者”这个关键词可以确定第一个空应该填“胸怀博大”;从“智者”可以确定第二个空应该填“聪慧秀逸”;从“阴晴晦明”可以判断出最后一个空应该填“神秘莫测”,故选 D。12. 【答案】C【解析】“雕刻技艺”对应“巧夺天工”;“简练粗放”的反义词应该是“精雕细刻”;形容人物应该用“惟妙惟肖”。13. 【答案】A【解析】(1)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响亮。根据语境,应用“如雷贯耳”。(2)相得益彰:互相配合、映衬,更能显出各自的优点。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调相互作用后的整体效果。故(2)句应用“相映成趣”。(3)箪食壶浆:用箪盛着饭,用壶盛浆汤,指百姓准备好吃的好喝的,欢迎和慰劳他们所拥护的军队。箪食瓢饮:一箪饭一瓢水,指清贫的生活。语境中应用“箪食壶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