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7337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组(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 型精 读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4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重点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第一课时1. 激情导入: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

2、(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2). 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3. 检查自学:1) 读生字,正音。2) 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读后提问。)4. 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3、。2)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5. 汇报交流情况:被捕前:(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坚决地说(“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板:忠于革命)导读: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被捕时:(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4、板:视死如归)导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被捕后:(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瞅了瞅没说(“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板:坚贞不屈)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下文)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5. 总结全文。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6. 课外延伸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第二课时

5、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六课,你有什么体会?指名回答。(从李大钊的言行中,体会到他忠于革命,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2、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3、精读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分小组讨论。5、汇报交流,老师进行点拨。(这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6、进一步深化:课文里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你能举些例子,并说说体会吗?7、课外延伸交流把你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革命老前辈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8、总结全文。安全教育板 书 设计手写 教后反思手写 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

6、教师课 题11.灯光课 型略 读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4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2 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一、揭题,练说、板书课题。、练说。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

7、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二、理文,练说、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借着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突击连马上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在这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

8、点燃了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三、激情,练读、指导学生读回

9、忆部分:(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自由感情朗读全文:(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四、延伸拓展、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五、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安全教育板 书 设计手写 教后反思手写 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12.为人民服务课 型精 读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

10、、解救、哀思、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2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

11、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二、学生自学字词。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

12、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於泰山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五、作业:1、抄写字词。2、熟读课文。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安全教育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

13、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一层(1)朗读第一层(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完全、彻底)(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3、讲读第二层:(1)指名读课文(2)理解:“固”(本来)、“于”(

14、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4)小结: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重于泰山(5)板书(死的意义)轻于鸿毛3、讲读第三层(1)第一大组读课文(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用词素分解

15、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讲读第四层(1)第二大组读课文(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5、讲读第五层(1)第三大组读课文。(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概括文

16、章的中心思想: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2、写作特点:(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五、课堂练习。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困难(nn nn)还(hun hi)要兴(xng xng)旺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1)精()兵()简()政()(2)死得其所()3、填空。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再从(1)_;(2)_;(3)_;(4)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六、课外练习。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安全教育板 书

17、 设计手写 教后反思手写 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13.一夜的工作课 型精 读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难点学生虽然学过几篇歌颂总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要培养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有些困难。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一、揭题1、出示课题一夜的工作,读题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二

18、、熟悉课文1、自读课文5分钟,注意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了解你最想了解的东西。2、反馈:你了解了什么?顺带检查朗读情况。三、理解课文1、把最后两节读二遍,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什么联系?2、指导朗读最后两节(女同学,轻声的,男同学声音响亮地)3、带着“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句话,读读课文17节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提示:(1)我走进他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说明因陋就简。(2)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说明陈设简单。(3)两杯热腾腾的热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说明

19、生活简单。4、有感情的朗读。5、片断练写把这些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为开头写一段话。6、交流。四、研读课文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提示:(1)从工作时间上看:我今晚上就听见公鸡哦哦地叫明了。(2)从工作量上看: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3)从工作态度上看: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是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在研读中区别三组词的意思和用法。2、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3、把这

20、些句段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为开头写一段话。4、交流5、联系全文,想想“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6、作业:2.3.4.5五、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安全教育。板 书 设 计教后反思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三课 型精 读学习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3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重点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难点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

21、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3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交际情境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2激发交流愿望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二、提升交际能力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

22、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评价

23、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三、全班互动交流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2师生倾听、评价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24、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习作评改1自改自评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老师修改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修改的?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2互评互改a 交换作文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3全

25、班交流a 指名朗读作文。b 师生评议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安全教育。板 书 设 计教后反思备 课 组六年级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三课 型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2积累革命诗歌。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重点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难点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课 时 1教 学 过 程(通案)个性修改 (手写)一、回

26、顾“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二、交流平台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三、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a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b 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3背诵囚歌。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四、课外书屋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安全教育。板书设计(手书)教后反思(手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