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64538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文化创新测试题:基础演练1.2012惠州模拟 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 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2.2012南阳模拟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推动文化的繁荣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发展先进文化2012银川模拟 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产业领头人为中国文

2、化产业号脉,认为相互模仿和抄袭是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的症结所在。回答3 4题。3.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B.学习外来文化C.继承传统D.进行文化创新4.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 B.C. D.5.2012威海模拟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6.2011青岛模拟 在中医现

3、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A.需要 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D. 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7.一个民族的发展,当然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也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攸关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的问题。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

4、民族的文化A. B. C. D.能力提升2012威海模拟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流行歌曲 、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及拳击争霸赛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回答89题。8.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 化的关系9.在学习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优 秀成果时,我们要()A.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B.一味推崇、否定传统C.全部拿来、尽情吸收D.拒绝接受、全面复古2012

5、抚顺模拟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回答1011题。10.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11.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青一代加大向年青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形式

6、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A. B. C. D.12.2012威海模拟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A. B.C. D.13.2012汉口模拟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

7、两国的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一股日韩流。如在某市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成为日韩的中国新生代。因此,学校政教处作出禁止上述一切行为的决定,一些学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满,说: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何错之有真是小题大做。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选做习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古人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这是当时人们的追求和理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

8、党章,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材料体现 了文化创新的哪些观点(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3)现阶段,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解析 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采风,体现了A项。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解答本题要求抓住关键词最贴切,属于最佳选择题。故选A。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根本目的,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故选A。解析 考查对文化创新地位的理

9、解。要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有多种措施,四个选项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求,但最根本的就是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这才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故选D。解析 考查对文化创新原因的理解。可以从必然性、必要性来分析,符合题意。强调的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故选A。解析 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体现了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因此A项符合题意要求。B、C、D三项本身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合。故选A。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的方向问 题。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中医必须要依托传统文化体现了这一点,B项符合题意。A、C、D

10、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解析 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说明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都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题干要求回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解决好这个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封闭;二是虚无。因此,C正确。A、B都不能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应排除。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交流要注意的问题。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所以A正确。B、C、D都不能正确认识此问题,都可能导致两

11、种错误倾向,应排除。解析 从题干中对传统文盲的分析,显然是持反对的观点,指出现代人出现传统文盲是令人痛心的,符合题意。表述属于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观点错误。属于知识性错误。解析 加强对青年人传统文化教育这无可厚非,不过要在内容上挖掘精华,形式上不断创新,提高学习兴趣,符合题意。表述不准确,因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属于知识性错误,应反对封闭主义。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创新的理解。沂蒙取材于真实生活,又具有创新思维,故入选。属于知识性错误。表述错误,灵感来源于实践活动,故选A。13.答案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 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

12、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激励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发展、创新文化,需要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先进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但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丧失我们自己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外来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学生一味模仿日韩明星和学校政教处强行禁止的方法都是不妥的。应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成果,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取长补短。解析 本题以学生很熟悉的校园生活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结合生活事例辩证分析问

13、题的能力。应看到材料中学生一味模仿日韩明星是错误的,而学校政教处一刀切的做法也不可取。这就要结合教材中如何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知识来作答。14.答案 (1 )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化创新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要进行文化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