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358205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250 大小:2.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0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0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0页
资源描述: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 2015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91.1 编制依据91.2 编制原则9第二章 工程概况102.1 自然条件102.1.1 地理102.1.2 地形、地貌102.1.3 气象、水文102 .2工程简介112.2.1 路基112.2.2路面112.2.3 桥梁122.2.4 涵洞122.3 主要工程量132.3.1路基工程132.3.2 路面工程132.3.3 桥

2、涵工程132.4 工程重、难点132.4.1 便道修筑132.4.2路基工程132.4.3桥梁工程14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范围153.1 施工组织机构的组成153.2 管理层职责与分工153.2.1 项目经理153.2.2 生产副经理153.2.3 总工程师153.2.4安全总监153.3项目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16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设计174.1 布置原则174.2 驻地建设174.3 施工便道174.3.1 施工便道总体思路174.3.2 施工便道、便桥技术标准174.3.3 施工便道具体路线184.4 施工用水184.5 施工用电184.6 混凝土拌和站18

3、4.7 基层、沥青拌和站194.8预制场、钢筋加工厂194.8.1 T梁预制场规划194.8.2 场地建设204.8.3场地布置及硬化204.8.4预制台座设计204.8.5 场地排水系统214.8.6喷淋养护系统214.8.7 龙门吊布置214.8.8 模板配置224.8.9钢筋安装区224.8.10供电系统22第五章 机械、设备、人员、材料到场情况235.1 机械设备进场情况235.2 工作人员进场情况235.3 材料采购情况24第六章 总体施工组织思路及施工进度计划256.1 总体思路、工作面分布及设备配套256.1.1 总体施工思路256.1.2 各阶段施工重点256.1.3 工作面分

4、布及设备配套266.2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关键线路说明266.2.1 临建施工进度计划266.2.2 便道施工进度计划266.2.3 路基施工进度计划276.2.4 涵洞施工进度计划286.2.5 路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296.2.6 桥梁施工进度计划306.2.7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317.1 施工准备327.1.1 技术准备327.1.2 测量准备327.1.3施工测量方案327.1.4 试验室建设427.1.5项目部驻地建设447.2 桥梁工程487.2.1钢便桥施工487.2.2钢套箱施工497.2.3 桩基施工557.2.4桩间系梁施工567.2.5 墩身及墩系梁施工577.2.6 盖

5、梁施工587.2.7 桥台施工597.2.8梁板预制、安装施工597.2.9现浇混凝土施工637.2.10桥面系施工687.3 路基工程697.3.1施工准备707.3.2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737.3.3 石方路基填筑施工767.3.4 软土地基施工787.3.5 高填方路基837.3.6 路基补强压实837.3.7 低填浅挖路基837.3.8 路堑施工847.3.9高边坡稳定性观测方法887.3.10 结构物台背回填887.3.11 路基排水工程897.3.12边沟、渗沟工程897.3.13地表排水施工927.3.14路基支档和防护工程施工937.3.15小型构件预制967.4 涵洞(通道)

6、工程1027.4.1 施工准备1027.4.2 基坑施工1037.4.3 基坑检验及处理1037.4.4 基础、台身、台帽施工1037.4.5 拆模与养生1057.4.6 施工缝的处理1057.4.7台背回填1057.4.8 洞底铺砌1057.4.9施工创新点1067.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67.6级配碎石基层1087.7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1097.7.1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1097.7.2路面面层施工注意事项1107.8交安工程110第八章 重点、难点施工方案1188.1 凤梅亭大桥施工1188.1.1工程概况1188.1.2施工方案1188.1.3质量保证措施1208.1.4 安全保证

7、措施1208.1.5其他1228.2 爆破工程施工1228.2.1爆破要求1228.2.2爆破方法的确定原则1228.2.3控制爆破方案,及爆破参数的选择1238.2.4爆破作业1298.2.5安全防护1298.2.6火工品管理的措施130第九章 质量通病1379.1桥梁质量通病1379.1.1 桩基工程1379.1.2 模板工程1439.1.3 钢筋工程1479.1.4 混凝土工程1519.2路基质量通病1569.2.1路基测量放样1569.2.2材料1589.2.3路基施工1599.2.4软基处理1639.2.5边坡防护与加固1649.3 涵洞、通道质量通病166第十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

8、17110.1 冬季施工措施17110.2 雨季施工措施17110.2.1 施工准备17110.2.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71第十一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17311.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7311.1.1 质量目标17311.1.2 质量标准17311.1.3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17311.1.4 质量保证体系17311.1.5 现代化技术管理17311.1.6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17411.1.7 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17411.1.8首件验收制度17711.1.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7911.1.10确保工程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18211.2 确保工期的措施18211.2.1

9、工期目标18211.2.2 确保工期的措施18211.2.3 年、月、周计划编制制度184第十二章 安全保证措施18512.1 安全生产目标18512.2 安全保证体系18512.3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18712.4 保证安全组织措施18712.5 爆破安全控制措施19112.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9312.7“平安工地”建设工作方案19712.8水上作业安全措施19812.9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012.10 安全应急救援方案20012.11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20312.11.1 项目风险预测20312.11.2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204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措施20513.1

10、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针20513.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20513.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20513.4 制定防止和减轻污水、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20613.4.1 冲刷与淤积20613.4.2废渣处理20613.4.3水和空气污染的预防20613.4.4 临时驻地的环境管理20613.5环境保护20713.5.1防止水污染的安全管理制度20713.5.2弃渣场安全管理制度20713.5.3动植物的安全管理制度20813.6临时用地复耕20813.6.1复耕种植土20813.6.2复耕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208第十四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21014.1 职业健康与卫生防疫管理

11、21014.2 廉政建设21114.3 文明施工措施21114.3.1文明施工目标21114.3.2文明施工措施21114.3.3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21214.4 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修复及维护组织管理21314.5 支付保障措施21314.5.1农民工工资与劳务分包支付保证措施21314.5.2材料采购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21314.5.3设备租赁费按期支付保证措施21414.6计量与支付管理制度21414.7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制度215第十五章 附表、附图217第十六章 施工工艺流程图232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横三线古田县新华至湖滨段工程A2合同段施工图

12、设计图纸。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3、主要的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规则、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 -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华人民共

13、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福建省普通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1.2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4、保持施工组织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本合同段途径泮洋乡、湖滨乡两个乡镇。主要控制点有:泮洋乡凤梅亭、湖滨乡湖滨村、在建的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及高头岭连接线。项目区内主要河流为

14、古田水库及相关溪流。本项目沿古田水库南岸布设,区间内多次上跨古田水库。项目区域现有交通干线有:在建的京台线建闽高速、拟建的海西网屏古联络线、现有S202线(与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同走廊)和现有S304线(与普通国省干线横三线同走廊)以及在建的高头岭连接线等。2.1.2 地形、地貌拟建路线方案位于我省中北部,沿线山岭绵延,山脉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局部见北西向分布。总体地势为南东高,北西低,高差较大。拟建路线穿越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主要有古田水库,沟谷深切,多陡坡,自然坡度一般1525,局部3035。早期受构造作用形成的地形,受风化剥蚀作用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低山-中低山地形,标高360

15、-51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2.1.3 气象、水文场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9.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3.8mm,雨季为4-6月,7-9月为台风季节,十月至次年二月少雨,天高气爽。多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强风向北西西,最大风速28米/秒,多年平均雾日数为23.6天,相对湿度为77%。区内水系发育,存在有古田水库。流域范围多见沟谷,境内的沟谷中的小溪流以剥蚀低山为发源地,汇入古田水库;溪流一般短促,流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水库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2 .2工程简介本合同段(A2合同段)起于龟山隧道出口,桩号YK2+800(ZK2+792

16、.845),建凤梅亭大桥至凤梅亭,之后路线沿古田水库南面山坡布线,路线终点位于湖滨乡高头岭(K4+755.584),与在建的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及高头岭连接线相接,路线长度1.9556公里。本合同段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挖方约59.3万方;填方量约52.1万方;换填透水性材料约1.78万立方米;抛石挤淤1.08万立方米;防护及排水工程约1.88万立方米;路面工程约为3.33万平方米;桥梁(T梁)367米/1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91.68米/4道。2.2.1 路基路基设计标准: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整体式路基: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的整体式路基全宽17.5m,其中:

17、中间双黄线宽度0.5m,行车道宽度27.0m,硬路肩20. 75m,土路肩宽度20. 75m(与桥梁相接时,右侧土路肩宽度由0.75m线性变宽至1.5m,过渡段为桥梁搭板后15m)。分离式路基:单幅宽度为9.75m,行车道宽度23.5m,右侧硬路肩宽度0.75m,右侧土路肩宽度为0.75m(与桥梁相接时,宽度由0.75m线性变宽至1.5m,过渡段为桥梁搭板后15m),左侧硬路肩宽度0.75m,左侧土路肩宽度为0.5m。路基沿线以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为主,路基填料以沿线路基正常路段挖方作为路堤填筑料。路基支挡、防护形式包括:拱形骨架撒播草籽、机械液压客土喷草防护、拱形骨架喷草防护等。路基排水

18、系统由路基两侧边沟、排水沟、路堑边坡坡体排水等组成;路面排水主要依靠路面横向坡度,把水排入边沟或通过路堤边坡肋带排水槽排入排水沟内。2.2.2路面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详下表。 材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设计模量(Mpa)劈裂强度(Mpa)路面厚度(cm)容许拉力(Mpa)施工控制弯沉(mm)20C15C 改性沥青混凝土抗滑上面层(AC13C)140020001.440.510.404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0C)120018001.060.37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ATB25)120014000.8100.29级配碎石下基层40016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

19、000.45300.242.2.3 桥梁本合同段共有大桥1座,总长367米。凤梅亭大桥拟建桥梁位于古田县湖滨乡凤梅亭村北侧约650m,桥梁跨越古田水库。左线桥中心桩号ZK3+222.400, 右线桥中心桩号YK3+220,桥长367m, 最大桥高约25m,单线桥面宽10.5m。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430)m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板凳台、柱台配桩基础。左线桥处于圆曲线段长=319.457 R=475.000、缓和曲线段长=85.000 R1=475.000 R2=路段内;右线桥处于缓和曲线段长=85.000 R1= R2=500.000、圆曲线段长=329.444 R=500.0

20、00、缓和曲线段长=85.000 R1=500.000 R2=路段内。上部构造T梁直梁设置,曲线形式通过翼缘板调整,墩台按径向设置。桥面纵横坡通过T梁翼缘横坡、盖梁、台帽横坡及桥面铺装的厚度共同调整。两桥台处设置D-80伸缩缝。4、8号桥墩处设置D-160伸缩缝。预制场设制在起点台后侧路基及右侧场地。2.2.4 涵洞本合同段涵洞共4道,共长191.68米,均为钢筋砼盖板涵。1、本标段涵洞结构形式:片石砼涵台钢筋砼盖板涵。2、材料:钢筋砼盖板采用C30钢筋砼现浇,涵台身、涵底铺砌采用C20片石砼,台帽采用C25钢筋砼,帽石采用C25砼预制,涵基根据地质情况采用C25钢筋砼结构;河床、洞外铺砌采用

21、M7.5浆砌片石;石料标号:60号以上。2.3 主要工程量2.3.1路基工程本工程主线路基段约为1955.6米,全线挖土方约35.5万方,挖石方约23.9万方(软石15万方,次坚石、坚石8.9万方),填方约52.1万方,弃方约6.2万方。2.3.2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主要工程量为: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共29145平方米;级配碎石下基层共28955平方米;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ATB-25)共27222平方米;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0C)共26957平方米;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抗滑表层(AC-13C)共33343平方米。2.3.3 桥涵工程全线1座桥梁,共有桩基58根,总长2508米,平均

22、桩长43.24米。共有墩柱44根,总长627.765米,平均墩高14.267米。共有梁板120片,其中中板72片,边板48片。桥梁工程共计使用混凝土15146.1立方米,钢筋约1907.5吨。全线共有4道涵洞,共长191.68米,均为钢筋砼盖板涵。涵洞工程共计使用混凝土1713.2立方米,钢筋约为59.0吨。2.4 工程重、难点2.4.1 便道修筑本工程纵向主便道可利用S304省道及便道(便道需加宽)进入主线进行施工,部分段落难以利用省道进入主线,需从本段落终点(即与省道202线交叉口处)新修筑便道进入主线,或从主线推进施工。桥梁施工便道可由S304省道进入到线路周边到达工地,为建设所需的材料

23、、装备运输等提供条件。沿路基纵向修筑便道时,因路线主线与S304省道距离较远,需加征便道并进行拓宽处理。在受地形限制的地方,考虑在红线外重新征地修筑便道。2.4.2路基工程本项目总体地势为起终点低,中间高,海拔标高一般在365-450米之间,且地势起伏落差较大。按地貌基本成因类型划分,拟建项目路线穿越的主要地貌单元有:丘陵地貌和山间河谷地貌。整条线路地形地貌在交通工程上属低山丘陵区。本项目沿线挖方多为硬土、软石、次坚石,(工程量)需爆破处理地段较多,施工周期长。沿线地形复杂,部分段落改路受地形影响施工困难。2.4.3桥梁工程凤梅亭大桥处于古田水库中心,为水上施工作业,需搭设便桥施工,作业平台搭

24、设难度大,整体施工困难。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范围3.1 施工组织机构的组成项目部决策层项目经理直接管辖施工队,组织指挥施工生产。项目部设副经理1人,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日常管理及生产工作,项目总工1人,进行技术质量总体负责和管理,下设七部两室,负责技术、质量、安全、合同、材料设备、财务综合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施工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图。3.2 管理层职责与分工3.2.1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母公司书面授予项目经理处理项目部人事、劳资、设备、资金等权力,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及成本等相关工作,全面落实项目施工标准化。3.2.2 生产副经理项目副经理

25、根据项目经理授权分管项目的安全生产、质量、进度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实现质量安全目标,扎实推进项目施工标准化工作。3.2.3 总工程师负责管理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生产、计量、试验工作,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技术组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落实,指导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指导施工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活动。分部工程或重点难点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监理工程师参加)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施工标准化、施工技术方案、质检程序、质量验收标准、强制性安全措施、施工工艺及环境保护。3.2.4安全总监安全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细则和安全生产规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6、完善项目各类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各施工作业队的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工作,及时掌握施工场所和设备安全状况,对施工现场违规操作情况,有权作出罚款、停工等处罚措施。3.3项目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1、综合事务部主要负责党政、人事及后勤管理。内设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劳资负责人等岗位。2、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施工组织计划、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程验收、业务培训等工作。根据工程内容设工程部长、道路、桥梁、测量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等岗位。3、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施工计划、合同管理等工作。内设计

27、划负责人、合同负责人等岗位。4、财务部主要负责财务管理等工作。内设财务负责人等岗位。5、安监部主要负责施工安全、安全培训、环保等管理工作。内设专职安全员、环保工程师等岗位。 6、机电物资部主要负责材料、物资和工程机械设备的供应、维护和管理工作。内设机械工程师、采购负责人、材料负责人等岗位。7、试验室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检验、试验和评定等工作。内设试验工程师、试验检测员等岗位。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技能、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确保各职能部门按照合同文件要求及施工需求配有足够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达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配备的标准化、合理化。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设计4.1 布

28、置原则1、尽量靠近现有的道路,方便材料、机械顺利进场;2、生活区尽量设在临时租房或易于平整的山坡、谷地上;3、尽量少占土地,且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4、污染较大的拌和站要尽量远离居民区。4.2 驻地建设我合同段经过现场勘踏、走访居民,并积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综合各种因素后决定将项目部驻地建在K4+650段右侧,占地约8000m。4.3 施工便道4.3.1 施工便道总体思路由于本标段为新建道路,与S304省道相距甚远,需通过新建部分施工便道将施工现场与S304省道连接起来,满足施工需求。沿路基纵向便道尽量布置在路基红线范围内修筑。4.3.2 施工便道、便桥技术标准4.3.2.1

29、便道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便道对于新修部分,按照福建省普通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中的有关要求,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适当加宽。路线每隔不大于200m设置一道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长度不小于20m。便道土质路基地段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泥结碎石面层。各主要施工便道(场、站、区)、重点工程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20m范围进行硬化,标准为:C20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并设置碎石垫层,基础碾压密实。挖方石质地段路基表面用泥结碎石找平。 4.3.2.2 便桥施工技术标准我合同段施工便桥按照钢便

30、桥设计,桥面宽度不小于3.5m,便桥净空满足当地排洪要求(不低于上年度最高洪水位),设置防护栏杆和超限标牌。4.3.3 施工便道具体路线本工程规划共新建4条施工便道及便桥,新建便道总长约1.3km,便桥长约300m。便道总长只统计到达桥位处便道的长度,因为我合同段部分地形比较复杂,便道待清表放样后再进行详细规划、计算。1、新建1#便道从S304省道做便道进入凤梅亭大桥起点桥台位置。长度约350m。2、新建2#便道从S304省道做便道进入到凤梅亭大桥终点桥台位置,再沿顺主线前进方向修至K3+980涵洞处。便道总长约900m。3、新建3#便道(K4+600处),从项目部到主线K4+600处,沿主线

31、边坡修筑便道到达项目部。该条便道总长约120m,用于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4、 从凤梅亭大桥起点桥台位置修过古田水库便桥,便桥长约300m。4.4 施工用水施工现场沿线河流环绕,地表水丰富,沿线水系各项指标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可作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采取打井并经净化处理后饮用。4.5 施工用电根据本合同段结构物分布情况和临建建设位置,计划安装二组变压器组。具体位置及型号如下:1号组:在里程桩号K4+500左侧,距主线约80m处安装1台315KVA变压器,供项目部及搅拌站施工用电。2号组:在里程桩号K2+900右侧红线外,距主线约100m处安装1台800KVA变压器,供凤梅亭

32、大桥施工用电。4.6 混凝土拌和站本项目混凝土共计约1.68万m(桥梁、涵洞合计),施工工期约24个月,考虑到桥梁施工工期较紧,计划配置三套JS750型拌和站,分别用于桥梁及路基施工,两套JS750型拌和站设在K2+900主线路基中央分隔带上,一套JS750型拌和站设在K4+500段左侧填平区。4.7 基层、沥青拌和站经过全线地形勘踏、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需求,拟将路面基层拌和站设置在主线K4+500左侧填平区,占地面积约为8000m2;因本工程沥青砼用量不大,计划采用外购,本工程不设沥青拌和站。4.8预制场、钢筋加工厂4.8.1 T梁预制场规划4.8.1.1场地选址由于我合同段地处山区,考虑到

33、梁板预制与架设的便利,结合我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预制场选址在K2+850至桥台段(待路基成型后进行),与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场建在同一处。预制场及钢筋加工场等总占地面积约9000。4.8.1.2 预制场便道通过S304省道及便道进入路基主线,可直接进入预制场及混凝土拌和站场地。4.8.1.3梁板预制场建设施工思路梁板预制场因场地受限,建于K2+850路基内(待路基成型后进行),方便混凝土及预制梁板的运输及施工。 4.8.1.4 梁板预制场建设计划施工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施工的所需人员及机械备注梁场整平碾压2016/3/12016/3/15挖机2台,装载机2台,压路机2台碎石铺筑2016/3/

34、152016/3/20装载机2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2台,小工4人拌和站、钢筋加工棚硬化2016/3/212016/3/25人员:模板工4人,砼工8人钢筋棚搭设2016/3/252016/3/30人员:小工6人台座及龙门轨基础开挖2016/3/312016/4/12挖机2台人员:小工6人台座浇筑及轨道基础浇筑2016/4/32016/4/14人员:模板工4人,杂工6人,砼工6人硬化台座区场地2016/4/152016/4/30人员:模板工4人,砼工6人。安装龙门轨道及用电设备安装2016/5/12016/5/10专业人员10人4.8.2 场地建设我合同段预制场在K2+850山坳处,该区域地势较

35、高,经场地平整后可从K2+850主线与便道进入S304省道。4.8.3场地布置及硬化预制场拟设置的区域有:产梁区、存梁区,总占地面积约为9000m2。各区域具体位置见预制场平面布置图(附件10)。预制场硬化的一般行车道采用15cm厚的碎石垫层和厚度为15cm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其余区域采用15cm厚的碎石垫层和厚度为10cm的C15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4.8.4预制台座设计4.8.4.1台座设计1)根据施工的总体部署,预制台座布置为2排,每排5个,台座基础采用C25砼浇注,高出地面30cm ,两端2.0m范围采用加厚基础与铺设钢筋网,避免梁端荷载集中引起台座不均匀沉降,以满足梁板张拉起

36、拱后基础两端的承载力要求;同时对存梁区的枕梁要视地基的承载力情况适当配筋;并且在台座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监控,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影响桥梁预制的质量。2)台座顶面铺5mm钢板,两侧外露各5mm。钢板下两侧布置60606角钢,台座上下布置两排12纵向钢筋,每排2根,共4根,纵向钢筋用10箍筋固定,箍筋间距0.5m。箍筋与角钢之间、角钢与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并在该扩大基础处预留活动槽口,用于30m梁板预制完成后做提梁使用,提梁槽宽20cm,上留5cm放置小木块和2cm钢板。4.8.4.2台座施工在台座钢板以下预留50mm的PVC管对拉螺栓孔,横向贯穿台座,与模板栏杆位置对应,用于梁板预制时加

37、固模板。在扩大基础处预留活动槽口,用于梁板预制完成后做提梁使用,提梁槽宽20cm,上留5cm放置小木块和2cm钢板。台座两端设扩大基础进行加固。扩大基础长2m,宽2m,高0.5m,在梁场硬化施工中,应预留扩大基础区域,扩大基础开挖后,将基底松动石块敲掉,基底整平,再灌注混凝土。30m预制梁台座分别在跨中按设计要求设置反拱度,其他部位按照二次抛物线进行反拱度设置。4.8.5 场地排水系统场地硬化后,整体向河道两侧倾斜排水,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地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4.8.6喷淋养护系统喷淋系统主管采用5cm的P

38、VC管,支管采用3cm的PVC管,管与管之间用四通、三通、弯头等连接,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养护用水需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喷嘴堵塞现象,并且管道埋入地下。4.8.7 龙门吊布置龙门吊基础纵坡设置同预制场纵坡均为1%。预制场平整后,开挖龙门轨道基础,尺寸为50cm40cm。根据受力计算,龙门轨道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并配置18纵向主筋和10箍筋,箍筋间距为50cm,详见轨道基础配筋图。龙门轨道与基础之间采用18钢筋锚固,轨道左右各1m范围内采用C15混凝土硬化10cm厚。本预制场配置龙门吊2台,龙门吊额定荷载60t,跨度26m,起重净空7m,用于预制梁出坑及提升。梁板在预制区张拉完毕

39、后,用龙门吊装出坑,沿轨道运送至存梁区。为确保龙门吊使用安全,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加强:1、选用有资质的龙门吊生产厂家,出厂的龙门吊提供合格产品说明书,安装后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检定证书后方投入使用;2、龙门吊出厂前,给生产厂家说明轨道纵坡情况,对较低侧支腿进行加长处理,使龙门起重时重心处于平衡状态,防止龙门吊受力不均匀;3、加工钢楔子,当龙门吊静止时放置在下坡处滑动轮下,防止龙门因外力作用而发生滑动。4.8.8 模板配置梁板模板采用钢模板,在横隔板处分节,由加工厂加工制作。侧模加劲竖梁宽度小于翼缘环形钢筋的设计净距,间距根据翼缘钢筋间距设置,确保不影响翼缘环形钢筋安装,翼缘梳形模板设置加

40、劲肋,确保浇筑砼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梁板横隔板端头模板采用整体式模板,顶面到行车道板顶端,与两侧翼缘环形筋梳型模板对齐。端部侧模必须根据设计规定的横向钢筋位置、间距进行开槽、开孔,确保梁板端头横向钢筋能通长设置,隔板底模单独设置,底座按设计要求设置预留反拱度。根据预制场布置及工期计划共配置30m梁板模板5套。4.8.9钢筋安装区我合同段梁板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厂下料,运输至预制场内钢筋安装区,钢筋骨架安装在移动棚内进行,可全天候工作,既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又可避免钢筋雨淋生锈。4.8.10供电系统在中线K2+900右侧红线外距中线约100m处设置一台800KVA的变压器,采用专线引

41、接至预制场。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平方毫米,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入土深度不小于2.5米,接地电阻符合规定。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第五章 机械、设备、人员、材料到场情况5.1 机械设备进场情况根据工程特点,调集适合本工程施工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分项工程开工前,按月度施工计划,合理安排设备进场,对于需预先调试的设备,则提前进场。现已进场的机械设备有装载机、挖掘机、翻斗车、试验所需万能

42、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以及测量所需GPS测量仪、全站仪、水准仪等,详细机械设备到场情况见后附机械设备表。5.2 工作人员进场情况截至2015年11月2日,项目部工进场20余人,其中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其余工程师及各部门人员20人。我公司承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项目开工前,所有履约人员全部进场,履约人员表如下:表5.2-1 横三线人员履约表序号进场人员姓名报备职务职称/执业资格1杨文锦项目经理工程师2李明技术负责人工程师3谢徐江路基工程师工程师4刘汉华路面工程师工程师5冯旭栋桥梁工程师高级工程师6叶先鸿桥梁工程师工程师7刘晓辉测量工程师工程师8林辉质检工程师工程师9赖建生合同计量工程师工程师1

43、0陈云内业工程师工程师11郑国森专职安全工程师工程师12廖裕玉专职安全管理员助理工程师13陈时钗试验室主任工程师14张卫国试验员助理工程师15王春晓试验员助理工程师5.3 材料采购情况根据福建省有关文件要求和招标文件要求,经过我项目对原材料的考察、调研,已基本摸清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原材料生产厂家、材料价格情况。现正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地材和大宗材料招标准备工作,地材和大宗材料厂家选定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业主审批的范围内进行招标选定,确保生产厂家能够满足要求。材料生产厂家由项目机电物资部进行控制管理,与厂家签订合同,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过程中的控制管理,材料质量由项目试验室进行控制,现场所用材料

44、,在材料进场前先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第六章 总体施工组织思路及施工进度计划6.1 总体思路、工作面分布及设备配套6.1.1 总体施工思路本工程总体施工思路:因地理条件受限,以终点及桥头挖方路段(K4+700K4+500、K2+800K3+038)做为施工起始点,逐步向中间施工段进行展开。以路面施工做为控制工期节点,以桥梁、路基、涵洞工程提前完工为原则组织施工。路基施工思路:详见土石方调配表。表6.1.1-1 土石方调配表桩号路线长 (m)挖方 (m3)填方 (m3)借方 (m3)弃方(m3)K2+800K3+04324335217466211

45、38540K3+400K4+20080021716321539100K4+200K4+732.11532340719258627062343小计1932.115931015206381385462343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多处为鱼塘,需将鱼塘的水放开后,进行软基处理,而后才能进行路基填筑。涵洞施工思路: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划分,分为2个施工班组,分别从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软基处理完成后,马上进行涵洞的施工。以涵洞施工不影响路基施工为前提,利用路基的软基换填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保证不影响路基施工。桥梁施工思路:标段内共有桥梁1座,桥梁有桩间系梁,需搭设便桥进行水上施工,施工起来比较缓慢,所以计

46、划投入2个施工协作队伍,分别从桥梁两侧同时进行施工作业。6.1.2 各阶段施工重点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重点:重点将项目经理部驻地、工地试验室、拌和站、钢筋加工厂、预制场、施工便道及临时电力设施架设等严格按照福建省普通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的要求建设,为后续全标段工程全面展开施工做准备。前期开工阶段施工重点: K4+500K4+732段路基挖填施工及桥梁桩基同时施工。高峰施工阶段施工重点: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梁板预制;路基土石方、涵洞及边坡防护大面积展开施工;按时完成业主下发的阶段性目标。 中后期施工阶段施工重点:路基土石方及排水防护工程基本完成;桥梁梁板架设完成;开始展开路面施工。 收尾施工阶段施工重

47、点:桥梁、路基土石方及排水防护工程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基本完成;以交通安全工程为施工重点。6.1.3 工作面分布及设备配套根据本合同段的总体施工思路、各阶段施工重点及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确定如下工作面的分布及设备配置:路基工程:前期开工点展开2个工作面顺序施工。单个开工点投入2台挖掘机及4台运输车;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配备2台铲车及2台压路机进行施工。涵洞工程:设置2个工作面基本同时展开施工;涵洞施工投入2套平面模板,配备2台PC200挖掘机和2台ZL50装载机进行施工。桥梁施工:桥梁桩基两头同时开始施工。6.2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关键线路说明6.2.1 临建施工进度计划我合同段临时设施建

48、设施工计划如下:1、项目部驻地建设在2016年2月15日前完成;2、我部已计划委托福州建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指导与检查,并拟在K4+600主线左侧平整地上建立临时工地试验室,在2016年3月15日前完成,试验室人员现已全部到位。3、“三集中”场地建设在2016年5月15日前完成。6.2.2 便道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规划共新建4条施工便道,新建便道总长约1.3km。便道长度只统计到达桥位处便道的长度。便道施工计划于2015年12月28日开始。由于本标段主要施工项目桥梁、涵洞均位于山谷底部,对施工工期的制约比较大,应尽快落实施工便道征迁工作,以便随即展开便道施工。便道施工详细进度

49、计划见表6.2.2-1。表6.2.2-1 便道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号长度便道开始日期便道完成日期备 注凤梅亭大桥起点桥台350m2015.12.282016.1.20从省道S304做便道进入凤梅亭大桥起点桥台及预制场等凤梅亭大桥终点桥台900m2015.12.282016.2.1从省道S304做便道进入凤梅亭大桥终点桥台、及涵洞工程等K4+600左侧填平区120m2015.12.282016.2.5从主线K4+600到拌和站6.2.3 路基施工进度计划 6.2.3.1 路基工程概况本工程路基全线挖方约59.3万方,填方约52.1万方,山体开挖土质为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9.

50、6,年平均降水量为1343.8mm, 46月份为雨季,79月份为台风季节,十月至次年二月少雨,天高气爽。但本工程受到施工工期限制,必须在雨季开展土石方施工,工期为:2015年12月25日2017年1月15日。 6.2.3.2 路基总体施工思路根据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分布,将路基分为2段,分别由两个协作队承担施工任务。路基1队:K2+800K3+036段,设置1个先期开工点,此段施工周期为 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15日。K3+400K4+200段,设置1个先期开工点,此段施工周期为 2015年12月25日2017年1月15日。路基2队:K4+500K4+732段,设置1个先期开工点,此

51、段施工周期为2015年12月25日2016年5月30日。K4+200K4+500段,设置1个先期开工点,此段施工周期为2015年12月30日2017年1月15日。 6.2.3.3 路基施工功效分析本标段路基挖方均为硬土、软石结构,填筑料为土方、石方,采用水平分段进行施工,按照整个工程连续作业,本功效分析按照200米为单个施工单元进行分析。路基施工功效分析见表6.2.3-2。表6.2.3-2 路基施工功效分析表作业班组作业工序作业时间作业人员、机械作业方法一挂边线、定点卸土2h普工2人在边桩上按填土松铺厚度30cm挂线,按卸土间距钉出卸土点挖装运土4h挖掘机2台、自卸车6台挖掘机挖土方,自卸车到

52、位装车运输。挖方按照2000方/日计算填土工班长1人现场指挥,每层45cm填筑、碾压施工。二摊铺、初平2h推土机1台用推土机推平、人工配合边部帮土、修整初平检查填土宽度、松铺厚度、横坡、纵坡及含水量1h坡度尺,含水量检测仪、实验员2人、质检员1人检查厚度、宽度、横向坡度、纵向坡度,测量含水量三初压3h压路机1台碾压2遍精平平地机1台纵向铲平3遍四密实碾压3h压路机1台压路机碾压34遍五压实度检测1h实验员2人灌砂法检测压实度6.2.4 涵洞施工进度计划 6.2.4.1 工程概况我标段涵洞工程共有4道,总长度为191.68m,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总工期为:2016年1月5日2016年4月2

53、5日。 6.2.4.2 施工总体思路根据涵洞全线分布情况进行分块,以路基段落为涵洞划分界限,分为2个施工班组。涵洞施工一队:2个RC盖板涵(K4+584.03及K3+980),计划投入使用2米标板准节涵洞钢模1套模板进行周转施工。计划需施工人员15人。施工周期为2016年1月5日2016年3月31日。涵洞施工二队:2个RC盖板涵(K3+824.3及YK3+520)。计划投入使用2米标板准节涵洞钢模2套模板进行周转施工。计划需施工人员20人。施工周期为2015年2月15日2016年4月25日。 6.2.4.3 功效分析涵洞配模均为单侧墙身配模,基础、墙身与台帽为通用模板,盖板竹胶板,每座涵洞根据

54、涵长分段进行施工,本表6.2.4-2 涵洞施工功效分析表。表6.2.4-2涵洞施工功效分析表序号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持续时间(天)备注1涵洞基础垫层施工1全基础垫层施工2基础模板施工1.5根据伸缩缝跳块3基础钢筋施工0.5根据伸缩缝跳块4基础混凝土施工1根据伸缩缝跳块5等强16涵洞墙身、台帽6米墙身、台帽模板施工2根据伸缩缝跳块76米墙身、台帽混凝土施工1.5根据伸缩缝跳块8等强19涵洞盖板盖板支架模板施工2根据伸缩缝跳块10盖板钢筋施工0.5根据伸缩缝跳块11盖板混凝土施工1根据伸缩缝跳块合计25全幅6.2.5 路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6.2.5.1 工程概况路面工程主要工程量为:5%水泥稳定碎石

55、底基层共29145平方米;级配碎石下基层共28955平方米;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ATB-25)共27222平方米;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0C)共26957平方米;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抗滑表层(AC-13C)共33343平方米。施工总工期为:2017年2月15日2017年10月25日。 6.2.5.2 施工总体思路先进行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再进行沥青面层施工。2017年2月15日至2017年9月10完成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10月20完成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2017年9月15日至2017年10月25完成沥青面层的施工。 6.2.6

56、 桥梁施工进度计划 6.2.6.1 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1座,总长367米。凤梅亭大桥拟建桥梁位于古田县湖滨乡凤梅亭村北侧约650m,桥梁跨越古田水库。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430)m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板凳台、柱台配桩基础。施工周期为2015年1月5日2017年3月1日。 6.2.6.2 施工总体思路 根据工期安排,桥梁施工需从两头同时进行施工。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也依次顺序开展。2016年6月1日到2017年6月10日完成梁板预制,2017年4月15日到2017年7月15日完成T梁架设。表6.2.6-1 桥梁施工功效分析表施工名称工作内容持续时间(天)备注钻孔桩钻机就位1

57、下钢筋笼1.5灌注0.5合计 桩长/0.7+3桩系梁基坑开挖2破桩头1封底0.5钢筋预埋及绑扎0.5支模及浇注砼1合计 5墩柱钢筋安装、立模板1.5浇注砼0.5拆模板 1合计 3墩系梁搭设爬梯15安装抱箍0.5支设墩系梁模板1墩系梁钢筋绑扎0.5砼浇筑一天0.5合计 4盖梁底模安装1支侧模板0.5钢筋绑扎1砼浇筑0.5合计 3桥台基坑开挖3破桩头1安装模板2.5钢筋绑扎1.5浇筑混凝土1合计96.2.7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本标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注:1、本计划表预计开工期为2015年12月25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7年11月31日。 2、本工期是工程进展顺利制定的

58、计划安排,若因征地无法及时完成等因素,工期则需相应顺延。第七章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7.1 施工准备7.1.1 技术准备技术人员进场后首先进行路线实地详细勘察,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当地交通情况,沿路线踏勘,寻找进场便道及进场方式,进行施工总体规划及布署。项目所有技术人员首先进行图纸的复核工作,查找图纸中遗漏差错,将图纸会审结果上报设计部门,得到明确答复后方可下发使用。结合内业图纸和外业勘察结果,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各类开工报告和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7.1.2 测量准备测量人员进场首先进行路线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并依据现场放样条件进行点位加密,复测。将测设结果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投入现场施工放样工作。具体准备工作如下:1、开工前对设计院提供的测量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复测成果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为方便施工中测量放样工作,需将控制桩引入路线两侧的山上,对用于引桩的测量工作须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2、对本项目所有的桩包括转角桩、中桩、桥梁结构物、控制点等,进行固定性保护,并对水准基点、三角网点等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7.1.3施工测量方案7.1.3.1施工部署1、施测程序准备工作 测量作业 自检 报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