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4357668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3.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082020)文本与图集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保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主持: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 副教授)报告编制: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 王 颖(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周劲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讲师)何智远(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周雪玲(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南 燕(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马 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技术顾问:李适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教授

2、)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组长:毛东信潘明贾建红吴纯德麦驱海曲波邵英贤廖中和叶建勋刘重阳副组长:熊豪品 成员:陈金华王淳 陈永章 刘荣茂吴锡汉梁玉昭 陈长才卢晓波 王泽俊詹林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梁玉昭 张 勇 黄汉鹏 苏锦顺侯小凤 李慧毕冬静 湛福祥 关群顺 洪国荣 钟浩文第一章总则1一修编背景1二主要修编依据1三区划范围4四调整原则4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一地理概况5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5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6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7一海域水质现状评价7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7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8第四

3、章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10一现有海洋功能区划概况10二现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概况10三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12第五章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17一管理措施17二对策建议18附件19 -一附表-20 -二附图-20 -第一章总则-修编背景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已于1999年7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并颁布实施,该功能区划将珠海市近岸海域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共 18个功能区(见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附图1:珠海市 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图)。近几年来,随着珠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珠海市城市总体规 划和其他各项规划的编制与修改,原先制定的“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涉 及珠海市

4、的区域)”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发展与规划的要求。一方面,珠海 市近岸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增大;另 一方面,近岸海域的某些区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不适宜进行强度较高的开发 活动,需要更好地保护起来。此外,原区划制定的时间是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之前,适用范围仅限于珠海市近岸一定深度范 围的海域,没有覆盖整个近岸海域;原区划没有划分“排污混合区”。根据省府 办199968号文“印发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要求,珠 海市可在保证外围水质能符合功能区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针对特定范围划出排污 混合区,并制定辖区内更为详细的近岸海域环

5、境功能区划。因此,为保证珠海市 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又能保护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达到促进社会、经济 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珠海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开展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 功能区划方案修编工作。根据择优谈判邀情况,决定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 所承担该项研究工作。根据珠海市政府保护近岸海域环境、促进珠海市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思 路,结合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管理实际,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于 2007年10月编制了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大纲,根据该大 纲的反馈意见,通过搜集各方资料,全面的现场调查和采用计算、分析等方法, 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报告初稿;并依据相关政府

6、部门及行政区、经济功 能区有关职能部门对初稿的反馈意见,编制完成报告评审稿。2008年6月本报 告评审稿交由珠海市环保局以召开专家评审会,然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补 充,完善修编方案,在11、12月分别召开行政部门会议及规划委员会会议,讨 论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修改后提交最终成果。二主要修编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1989 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 号(2000年0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 十六号(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

7、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一 号(2002 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正)(2000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1990年);(8)防止废物和其他物质倾倒污染海洋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我 国于1985年11月15日加入);(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 31号);(1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12月10日 第8号令);(11)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68号,1999年);(12)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

8、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1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 号);(14)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4月;(15)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16) 广东省碧海行动计划,2004年10月;(17)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 发20043 号);(18)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19)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协定书;(2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二) 有关规划与文件(1)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报批稿),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20

9、05年;(2) 珠海港总体规划(2007年修订)(报批稿);(3)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4)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2006-2010) “135”行 动计划;(6) 珠海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20);(7) 珠海市污水规划(2006-2010);(8) 珠海市排水规划(2008年5月19日);(9)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6年;(10) 珠海市环卫专项规划(2006-2020);(11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12) 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2006年;

10、(13) 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年12月政府批复);(14) 相关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区、经济功能区有关职能部门对初稿的反馈 意见。(15)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及部门意见;(三)有关标准(1)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97);(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4)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5)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8)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

11、/26 2001)。三区划范围本次拟调整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范围是指珠海行政区域内北起金鼎海域 向南全万山群岛,向西到黄毛海东部至湾顶虎跳门的大陆海岸、岛屿、群岛相毗 连的海域。调整原则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如下五方面:(一)满足水体使用功能原则;(二)海域环境质量宏观控制原则;(三)技术经济约束原则;(四)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五)利于管理、实用可行原则。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地理概况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03至 11419之间,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 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

12、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 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km。全市海陆总面积7653 km2,其中陆地面积1687.8 km2,海域面积5965.2 km2,占总面积的78%。珠海市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南缘,濒临南海,东隔伶仃洋与深圳、香港相望, 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新会接壤,南连澳门半岛。陆地沿海岸线全长 195 km,珠江八大口门中的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自东向西依次分布。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一)自然条件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 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 丰富。珠海市

13、地处西江下游滨海地带,境内河流众多,西江诸分流水道与当地河涌 纵横交织,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在珠海市斗门区北部,西江分为磨刀门水道、 螺洲溪、荷麻溪、涝涝溪、涝涝西溪等5支分流入境,进而分汇为磨刀门、鸡啼 门、虎跳门等3支十流,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分口注入南海。珠海市海区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日不等现象异常明显。由于岛 屿众多、潮波反射和海底摩擦作用,局部潮汐特征有明显差异。本海域为弱潮海 区,潮差较小,自珠江口向西潮差加大。台风侵袭期间有风暴增水现象发生,台 风增水值一般为1.61.9m。季风和台风是形成波浪的主要因素,珠海夏季多东、 东南和南东向波浪,冬季则以东北向波浪为主。一年之

14、中,冬季波高大于夏季。 海区波浪的平均周期,一般在4.05.5秒,受台风影响,波浪周期在下半年达到 最大值。海区海流以潮流为主,并伴有南海沿岸流和风海流,径流影响很小。潮 流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流,多为往复流,涨潮流向NW,落潮流向SE。海洋自 然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风暴潮和赤潮、登陆市区的热带气旋年平均0.2次,万 山群岛受热带气旋影响比较频繁,年平均6.8次。(二)自然资源珠海市所辖岸线分为大陆海岸线、岛屿岸线、内河岸线三部分,全市岸线总 长894.7km。港口资源有珠海港的高栏港区、九洲港区、桂山港区、香洲港区、 唐家港区、洪湾港区等6个港区群,高栏和桂山为深水港区。珠海市濒临南海, 珠江

15、每年带来丰富的有机物质和无机养分,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形成著名 的“万山渔汛”。珠海市的鱼、虾、蟹、贝、藻类俱全,具捕捞价值的鱼类有200 多种,具有经济价值、较常见的经济鱼类70多种。海水养殖以近江牡蛎(蚝) 为主。海水网箱养鱼品种以石斑、红眼鲈等名贵鱼为主。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特 色明显,有东澳南沙湾、三灶金海湾、高栏飞沙滩、荷包大南湾、九洲东沙滩等 泳场,东澳、桂山连岛、外伶仃、大万山等游艇区和东澳岛、万山垂钓区,最宜 开辟广州一珠海滨海一万山群岛的海上娱乐区、生态区、文化科学区等南亚热带 海洋风光旅游网络,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长期以来,珠海市的经济始终保持

16、快速健康发展。1990-2003年国内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18.5%,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749.6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8%,2006年,珠海人均GDP达到6539 美元,处于国际中等收入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工业化中期的标准。工农业总增加 值435.87亿元,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 加值415.44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13.73亿元,增长10.3%。固 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7%、27.6%和23.1%。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17、“十一五”期 间前两年打牢基础,GDP年均增长13%以上,后三年加快发展,GDP年均增长15% 以上。到2020年,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超过2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 发达地区水平。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海域水质现状评价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调查的各个环境功能区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值均未 超过1.00,各个指标都没有发生超标现象,说明2007年珠海市近海各环境功能 区水环境状况较好。除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铅、石油类四个指标之外,各 个海域功能区的其他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值均小于1.00,符合各自相应的海水 水质标准。珠海综合区(GD090)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两个指标的标

18、准指数 值达到1.00,其他各个海域功能区的的标准指数范围分别为 0.180.84和 0.080.90,均小于1.00;各个海域功能区的铅的标准指数范围为0.100.60, 但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GD087)的标准指数值达到1.00,其中也由于该监测 点位位于一类环境功能区,其执行的海水水质标准更为严格;各个海域功能区的 石油类的标准指数值大都在0.100.80之间,均小于1.00,但有三个点位的标 准指数值达到1.00,它们分别是鹤洲海涂种养区(GD085)、珠海综合区(GD090) 和 GD091。从时间上来看,珠海市近岸海域除部分水质因子有一定的变动外,其它水质 因子状况随季节变化不大

19、,氨氮和无机氮在枯水期浓度略有偏高;这可能与其在 水体中的降解系数有关;其他的评价因子基本随时间变化不大,只有一些小范围 的上下波动。从空间变化情况上来看,珠海市近岸海域中各环境功能区的总体水质变化并 不是太大。各功能区的一部分指标指数值较高,而另一部分指标指数值又相对较 低,所以总体上看水质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珠海市近岸海域目前的水质状况良好,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铅、石油类等污染物是值得注意的潜在污染物质。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2007年各月份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个评价因子均能达标,其标准指数值均 未超过1.00,而且有些月份的水质状况特别良好。磨刀门水道的水质情况较鸡 啼门水道

20、好。从时间上来看,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水质状况随时间变化较大,其主要 特点是5月、7月份水质总体状况相对较差,其他月份水质总体状况相对较好, 这可能与采样的天气情况有关。因为5月、7月降水较频繁,将海域附近的一些 陆域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带入到河流中,进而导致了部分时段水质状况较其他月 份差。从评价的各个因子来看,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的水质标 准,并无明显的污染因子。其中氤化物、神、硒、铅、锌、镉、阴离子表面的标 准指数值均低于0.10,水质状况极佳。然而,各月份中六价铭、石油类、无机氮 等指标虽然没有发生超标现象,但总的来说其评价指数偏高,已接近超标的界限 值,其浓度接近标准

21、值,若不进一步加以控制可能对入海河流产生一定程度的污 染,是值得注意的潜在污染因子。总的来说,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良好,其水质能达到目前规 定的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环境功能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超标污染物质,对 近岸海域的污染影响较小。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一)海域水质变化趋势评价根据珠海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2005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布 设13个监测点。从时间上来看,除了监测点珠海综合功能区(GD084和GD090)外,其他 监测点的水质情况随时间变化不大,污染物标准指数变化幅度在0.200.60之 间;两个处于一类区的珠海综合功能区的水质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7

22、月的水质 较差,变化幅度在0.400.90之间。从空间上来看,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差异不大,珠海综合功能区(GD084 和GD090)的综合污染指数较高,主要是由于该两个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标准较 高为一类海水;另外,处于二类环境功能区的高栏飞沙滩旅游功能区(GD081) 的水质相对较差,其他监测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在0.300.50之间。总的来说,2005年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差,2006年起到评价基准年水环 境状况趋于平稳并略呈改善的趋势。主要的污染因子为无机氮,COD、BOD, 铅等污染物有超标现象出现,石油类是值得注意的潜在污染物质。可见,近年来 随着沿海城镇的迅速发展,珠海市近岸海域也出现了

23、轻度的富营养污染,而码头 和港口的建设以及海上船舶的增加,使得石油类污染的防治日益紧迫。(二)入海河口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根据珠海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20052007年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选取 了磨刀门水道、鸡啼门水道两个入海河口水质监测断面。从时间上来看,鸡啼门水道和磨刀门水道的水质情况随时间变化不大,鸡啼 门水道的综合污染指数变化幅度在0.340.40之间;磨刀门水道的综合污染指 数变化幅度在0.250.40之间,达标率为100%。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水质有 所改善。从空间上来看,磨刀门水道在各个时间段上都较鸡啼门水道水质好,磨刀门 水道符合二类水质标准,鸡啼门水道符合三类水质标准要求。但

24、2005年至2006年期间磨刀门水道和鸡啼门水道均有六价铭和无机氮超标 的现象存在,2007年该两项指标有所改善,但其标准指数仍然偏高。另外,溶 解氧、生化需氧量、石油类等指标也有标准指数偏高的现象存在。可见,珠海市 入海河口受到轻度的六价铭、石油类污染以及富营养化污染的影响,这和近岸海 域的污染因子相似,可以说入海河口也是珠海市近岸海域的污染源之一。总的来 说,2005年至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较好,水环境状况呈逐年改善 的趋势。第四章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现有海洋功能区划概况(一)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08)将全省海域划分出10个重点海域,其中位 于珠海的

25、有两个综合功能区:(1)珠海东区(万山海洋实验开发区)-万山群岛港口、旅游、海洋保护、渔业 综合功能区;(2)珠海西区-台山赤溪半岛东部港口、临港工业、工程用海、保留综合功能 区;(二)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05)范围北起金鼎海域向南全万山群岛及其海 域,向西到黄茅海东部至湾顶虎跳门口和管辖岛屿及其海域,该区划把珠海市海 域划分为一级类7个,二级类24个共305个功能区,并将珠海市海域分为6个 综合功能区(详见表4-1)。二 现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概况广东省于1999年7月印发了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 68号),其中珠海市近岸海域主要划定了 18个近岸

26、海域环境功能区段:内伶仃 岛自然保护功能区,滨海旅游、景观功能区,红树林生态功能区,洪湾三类功能 区,横琴海滨旅游功能区,鹤洲海涂种养功能区,三灶金沙滩旅游功能区,三灶、 南水海水养殖功能区,西区三类功能区,高栏飞沙滩旅游功能区,珠海港口功能 区,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区,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功能区,幼鱼生态功能区,综合 功能区,万山养殖功能区,桂山养殖功能区,担杆海水养殖功能区,蜘蛛港、桂 山港口功能区等。具体情况见附表1和附图3。表4-1珠海市海洋功能区一级类(个)二级类(个)功能区(个)面积(ha)所占比例()港口航运区港口区6616962.173411.522.99航道区154999.4锚地区

27、3051450.0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渔港区12174.627607.78.65养殖区233692.9增殖区2317169.0人工鱼礁区66571.2旅游区风景旅游区73394.161148.019.15度假旅游区152517.2游艇停泊区8108.1垂钓区255128.6工程用海区海底管线区73982.613235.34.14围海造地区87926.7海岸防护工程区15724.9跨海桥梁区1078.8其它工程用海区2522.3海洋保护区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保护区545379.067341.528.80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446551.0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保护区238.9特殊利用区科学研究试验区2

28、130.65956.41.87排污混合区13324.5倾倒区45501.3保留区预留区133127.545986.514.40保留区1242914.0合计724304319314.3100注:鱼类保护区、捕捞区、军事区用海及围内养殖区、盐田区的区划面积没计入本表。三 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本次调整主要涉及到珠海市原18个环境功能区段,其调整前后的标识号分 别列于上表。调整的内容包括功能区的主要功能、功能区的范围、以及功能区的 水质目标三个方面。区划调整前后情况比较见图4-1和图4-2,调整后的珠海市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附表2以及附图4。2500里公方平O O O2o O 板O 0 05

29、0 511-500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总面积口调整前1167393381.12.651943.75口调整后1578.6343.3488.582.652420.51口面积变化411.6-49.7107.480476.76图4-1调整前后各个环境功能区划的面积及其变化图4-2调整前后各个环境功能区划的比例及其变化调整前的环境功能区总面积为1943.75km2,其中水质目标是一类的环境功能 区面积为1167 km2,二类的为393km2,三类的为381.1km2,四类的为2.65km2;调 整后的环境功能区总面积为2420.51km2,其中水质目标是一类的环境功能区面积 为1578.6 km2,二类的为

30、343.3km2,三类的为488.58km2,四类的为2.65km2。调整 后一类、三类环境功能区的面积有所增加,二类功能区面积减少,四类环境功能 区的面积保持不变;除一类环境功能区面积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外,二类、三类和 四类环境功能区面积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调整前后的环境功能区的面积对比情 况如表4-2所示。可见本次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一方面,扩大了一类环境功能区的面 积,更有利于保护珠海海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根据珠海市沿海城市发展现状 和相关规划,对二类和三类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补充划定和调整,使之与珠海市的 实际情况更为吻合。此外,本次调整充分考虑了三大口门水文站的位置、广东省地表水环

31、境功能 区划(试行方案)以及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 磨刀门水道、鸡啼门水道和崖门水道的地表水与海水的分界线:磨刀门水道以珠 海大桥、泥湾桥为地表水与近海的分界线;鸡啼门水道以鸡啼门大桥为地表水与 近海的分界线;崖门水道以虎跳门与崖门水道的汇合口以及珠海与江门的市界作 为地表水与近海的分界线。表4-2珠海市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属性比较表 单位(长度、平均宽度:K标识号属性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 宽度长度面积主要功能1001未调整滨海旅游、景观功能区淇澳、唐家、香洲至拱北沿岸海域34078.5旅游、海水养殖、港口1002未调整红树林生态功能区淇澳岛北部3321.2红树林自

32、然保 护1003调整前洪湾三类功能区湾仔银坑到益均围0.210.83工业区调整后洪湾三类功能区湾仔银坑到益均围0.510.87.4港口、工业区1004调整前横琴海滨旅游功能区横琴岛周围海域342.1120滨海旅游调整后横琴海滨旅游功能区沿横琴岛东部、南部至 磨刀门东侧海域331.3116滨海旅游1005未调整鹤洲滩涂种养功能区磨刀门西侧至交杯沙32591.5种植、海水养殖1006调整前三灶金沙滩旅游功能区三灶岛大角头到马咀3311.2海水浴场、旅游调整后三灶综合功能区三灶岛大角头到阳光咀316.841.6旅游、养殖续表4-2标识号属性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宽度长度面积主要功能1007调整前三灶、南

33、水养殖功能区三灶岛西部到鸡啼门32065.7海水养殖调整后三灶工业功能区三灶岛西部阳光咀到鸡啼 门22035.3一般工业、海水养殖1008未调整西区三类功能区鸡啼门以西至高栏岛东部 海域33758工业、景观1009未调整高栏飞沙滩旅游功能区高栏岛东部飞沙湾11.81.6海水浴场、旅游1010未调整珠海港口功能区高栏岛西部沿荷包岛北 部、大杧岛东部海域532182港口、工业1011未调整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区三角岛至雷蛛岸段31956港口、工业、景 观1012调整后荷包岛旅游功能区荷包岛南部和西部海域21128.8旅游、港口、景 观续表4-2标识号属性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 宽度长度面积主要功能1013

34、未调整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功 能区担杆岛及周围海域21820.6猕猴及生态环境保护1014未调整幼鱼生态功能区沿外伶仃、万山群岛负20 米水深线以内海域2024494自然保护1015调整前综合功能区桂山岛、外伶仃岛、担杆列 岛、佳彭列岛及其周围海域1640652自然保护、风 旅游、海水养殖调整后综合功能区外伶仃岛、担杆列岛、佳彭 列岛及其周围海域1640640自然保护、风:旅游、海水养1016未调整万山养殖功能区万山岛、东澳湾、白沥岛及 其周围海域43042.6海水养殖1017调整前桂山养殖功能区桂山岛、牛头岛深湾及其周 围海域2510海水养殖、风旅游调整后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 区位于内伶仃岛至

35、淇澳岛联线以南海域1724424自然保护区1018未调整担杆海水养殖功能区担杆头、担杆中、三门列岛、 横岗、外伶仃岛(石涌湾)2628.8海水养殖1019调整前蜘洲港、桂山港口功能 区大小蜘洲港和桂山港1.233.6港口调整后万山港口功能区桂山连岛、黄茅岛、大小蜘 洲港、三角山岛北部及大小 烈岛西侧海域1.235.142.6港口第五章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管理措施(一)在珠海市的近岸海域功能区内使用岸线、滩涂、水面、海床和底土 以及从事其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符合所在功能区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规划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危害保护区环境的项目建设和其他经 济开发活动;(二)在一类、

36、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内,禁止兴建污染环境、破坏景 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三)保护红树林和珊瑚礁,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 开展活动时,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禁止在红树林自 然保护区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倾倒固体、液体废弃物、设置新的排污口;(四)向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遵守海洋环境保护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五)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内可能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 个人,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六)在近岸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 它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近岸海域环境

37、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 须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沿海各级政府应当依法强化对沿海功能区的管理,禁止 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功能区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七)珠海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陆源污染 物排放和近岸海域环境的监测。监测网按照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 握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情况和污染源变化动态;(八)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内拟建的临海经济(工业)开发区在开发建 设前,应当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照有 关规定组织编制,呈报相关部门审批;(九)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内新建、扩建、改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 须符合调整后近岸

38、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执行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 批制度,先评价后建设。外商投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外商投 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十)建立建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为近岸海域环境管理 提供有力保证;建立“重特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度,为海洋污染污染事 故的及时处理和控制提供了组织保障;成立海洋环境监察队伍,为近岸海域环境 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十一)对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 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二对策建议根据珠海市近岸海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划调整后环境管理的需要,特提 出一下几点建议:(一)加强

39、近岸海域环境管理立法工作。(二)制订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和整治规划。(三)加强宣传教育,唤起公众对海洋事业的支持和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热情。(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实施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五)建立稳定可靠的可持续财政支持机制(六)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七)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体系,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八)加强对红树林资源的保护,促进沿海生态环境的改善。(九)推进海陆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近岸海域环境管理。l=J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082020)(文本与图集)附件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保局二OO

40、九年五月附件目录一附表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附表2调整后珠海市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二附图附图1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示意图附图2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点示意图附图3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现状图附图4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图附图4-1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图(北部)附图4-2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图(南部) 附图4-3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图(东部)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长度、平均宽度单位:匕标识号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 宽度长度主要功能1001滨海旅游、景观功能区淇澳、唐家、香洲至拱北沿岸海域340旅游、海水养殖、1002

41、红树林生态功能区淇澳岛北部33红树林自然保护1003洪湾三类功能区湾仔银坑到益均围0.210.8工业区1004横琴海滨旅游功能区横琴岛周围海域342.1滨海旅游1005鹤洲海涂种养功能区磨刀门西侧至交杯沙325种植、海水养殖1006三灶金沙滩旅游功能区三灶岛大角头到马咀33海水浴场、旅游1007三灶、南水海水养殖功能区三灶岛西部到鸡啼门320海水养殖1008西区三类功能区鸡啼门以西至高栏岛东部海域337工业、景观1009高栏飞沙滩旅游功能区高栏岛东部飞沙湾海水浴场、旅游1010珠海港口功能区高栏岛西部沿荷包岛北部、大杧岛东部海域532港口、工业1011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区三角岛至雷蛛岸段319港

42、口、工业、景观续附表1标识号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 宽度长度主要功能1013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功能区担杆岛及周围海域218猕猴及生态环境保:1014幼鱼生态功能区沿外伶仃、万山群岛负20米水深线以 内海域自然保护1015综合功能区桂山岛、外伶仃岛、担杆列岛、佳彭列 岛及其周围海域1640自然保护、风景旅海水养殖1016万山养殖功能区万山岛、东澳湾、白沥岛及其周围海域430海水养殖1017桂山养殖功能区桂山岛、牛头岛深湾及其周围海域25海水养殖、风景旅;1018担杆海水养殖功能区担杆头、担杆中、三门列岛、横岗、外 伶仃岛(石涌湾)26海水养殖1019蜘蛛港、桂山港口功能区大小蜘蛛港和桂山港1.23港

43、口附表2调整后珠海市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长度、平均宽度单位标识号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宽度长度面积主要功能1001滨海旅游、景观功能区淇澳、唐家、香洲至拱北沿岸海域34078.5旅游、海水养殖、港口1002红树林生态功能区淇澳岛北部3321.2红树林自然 保护1003洪湾三类功能区湾仔银坑到益均围0.510.87.4港口、工业区1004横琴海滨旅游功能区沿横琴岛东部、南部至磨刀门东侧 海域331.3116滨海旅游1005鹤洲滩涂种养功能区磨刀门西侧至交杯沙32591.5种植、海水养 殖1006三灶综合功能区三灶岛大角头到阳光咀316.841.6旅游、养殖1007三灶工业功能区三灶岛西部阳光

44、咀到鸡啼门22035.3一般工业、海 水养殖1008西区三类功能区鸡啼门以西至高栏岛南部海域33758工业、景观1009高栏飞沙滩旅游功能区高栏岛东部飞沙湾11.81.6海水浴场、旅 游1010珠海港口功能区高栏岛西部沿荷包岛北部、大杧岛 东部海域532182港口、工业续附表2标识号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宽度长度面积主要功能1011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区三角岛至雷蛛岸段31956港口、工业、景观1012荷包岛旅游功能区荷包岛南部和西部海域21128.8旅游、港口、景观1013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功 能区担杆岛及周围海域21820.6猕猴及生态环境保护1014幼鱼生态功能区沿内伶仃、万山群岛负20米水深线 以内海域2024494自然保护1015综合功能区外伶仃岛、担杆列岛、佳彭列岛及 其周围海域1640640自然保护、风 景旅游、海水 养殖1016万山养殖功能区万山岛、东澳湾、白沥岛及其周围 海域43042.6海水养殖 港口1017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 区位于内伶仃岛至淇澳岛联线以南海 域1724424自然保护区1018担杆海水养殖功能区担杆头、担杆中、三门列岛、横岗、 外伶仃岛(石涌湾)2628.8海水养殖 港口1019万山港口功能区桂山连岛、黄茅岛、大小蜘洲港、三角山岛北部及大小烈岛西侧海域1.235.142.6港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