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5550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与教学内容穷人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过程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情感态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教学用具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板书设计心心相印桑娜:勤劳能干、善良、充满

2、爱心、乐于助人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省略号:激动紧张、担忧责备坚定渔夫:善良、勤劳 熬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备择方案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师:同学们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上仍存在着很多的穷人,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请生讲述,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尔斯泰吧?谁能说说他是哪国的作家?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出示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

3、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

4、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作,读zu,不读zu。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张罗:本课是“料理”的意思。读作zhng luo。 忧虑:忧愁、担心。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 给课文划分段落。 指名反馈,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

5、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三、学习课文,感悟“穷”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孩子们没有_;吃的是_,菜_鱼。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

6、!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垂下来。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包住他们的小脚。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评: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抓住“穷”这个字眼,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7、4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5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8、“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5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

9、啸形成对比。 “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7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四、课堂小结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

10、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呢?下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五、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第二课时一、由数学题激趣导入师:今天让老师也当一回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出一道数学题,有没有同学能够非常自信地举手接受老师的挑战呢?好,有信心,有胆量,我们且看题目:板书:5+2=题目很简单对吧,那有些同学为什么不举手,平时要对自己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胆量。从数学的角度来说,5+2=7,它只有一种含义。从语文的角度来说,5+2=7,又有什么含义呢?(结合穷人这篇课文)渔夫和妻子桑娜一家有5个小孩,生活过得非常的艰辛,但

11、是他们却不顾自家的贫穷,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所以现在他们要抚养7个孩子。二、感悟桑娜的善良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分段,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第二大段是怎么划分的,包括哪些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知道了邻居西蒙死了,并且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3到11自然段,在三分钟之内完成。教师指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1、 有个别同学读得很快,很好2、 有个别同学用手指着书本读,不可取3、 有同学趴在桌子上读,不可以告诉老师“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板书:忐忑不安“忐忑不

12、安”是什么意思?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2、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911自然段,要能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感觉。点评:读得真不错,大家掌声送给他(邱飞康)(1)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3、如果按照先后顺序,你觉得这四句应该是(学生交流)出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这是闹着玩的吗?他会说什么呢?(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4、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混乱。5、再读9

13、11自然段。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神情激动,惊,沉思)桑娜心里慌张、不安。6、你能把911自然段读出忐忑不安的感情来吗?(指名读)杨文豪7、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为什么?你读懂了什么?(省略号。她的幻想。)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说明桑娜心中已坚定了要把孩子抱过来。但坚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

14、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你们觉得她还会想些什么呢?她还有什么顾虑?(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下面,老师跟大家一起合作朗读911自然段,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8、你们读得真不错,想读得更好些吗?这是桑娜对自己说的,心里想的,怎么能读得这么响呢?(男生女生合作读)9、我们知道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的事情,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看看桑娜为什么认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你从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中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发出声音读)桑娜

15、一家生活贫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都已经是深夜了,还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甘愿冒生命的危险。“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深夜一边等丈夫一边织补破帆。就是这样辛勤劳动,“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家境艰难,这种贫苦的生活是靠着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来维持的。教师这时可以追问:穷苦的桑娜家是什么样呢?从中你能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引读第1自然段。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家境虽然贫寒,但桑娜却把它收拾得干净利落,“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

16、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可见桑娜是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10、5个孩子已经够他们受得了,为什么还抱来两个,你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读懂“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第3到8自然段),读一读,找出原因。桑娜心里很矛盾,但是又很坚定。口头句式训练: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宁可( ),也要( )。交流: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意味着他们拯救了两条孤儿的性命。)师: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桑娜家里还能勉强度日,西蒙的两个孩子将会冻死。)(桑娜和西蒙一样都是母亲,看到孩子要死掉,会心痛。那个活着的桑娜

17、会心理不安。)师: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宁可被丈夫揍也要把孩子收养下来。宁可自己的日子过得苦些,也要把孩子收养下来。)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出自善良。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师:这是一种母爱。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板书:善良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三、感受丈夫的态度1、孩子是抱过来了,可怎么对丈夫说呢?丈夫又会怎么说呢?自由读1227自然段,感悟,在书上圈圈划划写写。2、交流:桑娜

18、的丈夫做出收养的决定也是很难的,从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呢?A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问:(熬)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渡)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B做这个决定难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嗯,你看怎么办?)“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

19、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恩,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但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C、是呀,渔夫做出决定心里想到了很多,这就是渔夫的心里想法。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丈夫的话)朗读指导: “嗯”, “哦”读音、意思。(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严肃;商量的语气)(关注这件事了;安慰桑娜)从他皱起眉严肃忧虑充满了同情,态度非常认真,想得很周到,所以语气要加重。(

20、女生旁白男生读对话)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心理变化,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善良。同时他也非常地勤劳。四、体会“心心相印”1、看到丈夫是如此通情达理,桑娜心情会怎样?体会一下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2、对呀,千言万语就凝缩成一句话,一个动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我们来读这一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你感受到了什么?(忐忑不安如释重负)心里的石头落地了。3、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邻居的孩

21、子非抱来不可。这叫什么?(不谋而合,心心相印)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五、情感升华本文的题目叫做穷人,但是课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但是全文“穷”意浓浓,那现在老师把这个“穷”字擦去,那你们将给课文取什么题目?好人、善人穷人善良更加不容易,那你们告诉老师富人面对地震灾区捐了好几万与一个残疾乞丐拖着残疾的身躯来捐了一百元,或是只有几块钱,你觉得哪个更可贵?对,后者更可贵,穷人善良更加不容易。下面我想请同学结合本篇课文,从语文的角度告诉老师5+2=?选择、善良、艰辛、。(让回答的学生写在黑板上,34个,学生阅读5+2=。,依

22、次擦掉)是的,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句子:微笑中带着泪光,泪光中透着微笑。好,下课!当堂训练习题教学反思课题与教学内容最好的礼物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正确读写“触摸、羡慕、惊喜万分、湿润”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从小男孩的言语和行动中你体会到什么。过程方法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情感态度懂得世间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板书设计7、最美好的礼物小男孩:关爱弟弟

23、,慷慨大方;保罗:有爱心1、那辆车子,2、给予、爱心。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备择方案一、汇报调查,感情铺垫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最美好的礼物的调查,相信大家都有许多发现和思考,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你认为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_老师小结: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为了爱, 我们才存在. 有爱慰籍的人, 无惧于任何事物, 任何人。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礼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最美好的礼物。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1、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2、思考:课文主

24、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在疑问或有感悟的地方做标记或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三、出示词语“触摸、羡慕、惊喜万分、湿润”,鼓励孩子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四、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在一年圣诞节。得到哥哥礼物的保罗遇到_,孩子不仅 _,还_。被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所包围,保罗 _。五、真诚的爱在奉献的时候最为丰富。课文中处处体现着丰盈的爱,总有一些文字打动了你的心。围绕着“最美好的礼物”,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段。六、指名读-评-自由读重点体会:1、“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25、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2、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七、礼物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心意。所以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无法用天平来测量。你觉得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礼物?小

26、精灵儿童网站八、对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对默默关心我们的长辈,对给予我们无限快乐的同学,对严厉又可敬的老师,对并肩作战的朋友,对世间上帮助过、爱过我们的陌生人,对同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我们总想送一份礼物。请把你想送的礼物变成一幅图画,一串美丽的符号,或者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边写边想想:你的礼物想送给谁?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看看谁的礼物最有心思,最有意义。九、课堂作业1.在这篇短文中,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重要人物又是谁?他有什么特点?(主要人物:小男孩,特点:关爱弟弟,慷慨大方;重要人物:保罗,特点:有爱心。)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保罗开着他哥哥的车把一个小男孩带到了他家

27、里,小男孩告诉他残疾的弟弟,他以后也会给他买一辆这样的车。)3.在这篇短文中,礼物的含义有哪两层?(1、那辆车子,2、给予、爱心。)4.短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当堂训练习题一、读句子,体会含义。1我希望也能有一个那样的哥哥。2. 我希望也能做一个那样的哥哥。二、选字填空。幕 慕 墓 暮1.天寒岁( ),我来到他的坟地。我所仰( )的战友,如今已经长眠在这座坟( ),我默默的陪伴着他,直到夜( )降临才离开。厨 橱2.妈妈在新装修的( )房里,摆设了一件漂亮的( )柜。三、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

28、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教学反思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月亮的晚上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2围绕文章中心句“有月亮的晚上,真美”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品味语言和情节之美。过程方法自学与交流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感情,感受语言和情节的优美。情感态度 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间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间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重点语句,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间的真挚感情,品味语言的质朴美。教学方法品读感受中心法教学用具板书设计有月亮的晚上景色 犬吠意境 笑声情趣

29、 美 神态对话 老师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备择方案一、激趣导入。“青天有明月,心海荡诗香”。有月亮的晚上总会给人以无限的瞎想,那么有月亮的晚上到底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当代作家王连明的有月亮的晚上,看一看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到底发生了那些美丽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25页。二、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1课文朗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相结合纠正字音)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作者的思路。月夜相约踏月上学教室伴学高歌散学,全文的思路十分清晰。三、充分朗读,“有月亮的晚上,真美”,是作者的切身体会。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一

30、说你感受到了月夜里的哪些美。提问:在“有月亮的晚上”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觉得美体现在哪里?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自由朗读,自主感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品味文中三次对月夜的描写,在反复品读中体会感情,感受语言美。(1)踏月上学景色美:圆圆的月亮挂在树梢,看上去湿漉漉的,仿佛在清水里刚刚洗过一样。小河里波光粼粼,好像涌动着一河月亮。我们沿着长满柳条的堤岸走着,时而走进树影里,时而走在月光下,这恰似走在“晚凉天净月华开”的意境之中。老师:月亮、小河、杨柳、长堤,多么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就美美的读一读吧。适时的讲解李煜的词浪淘沙。(2)教室伴学意境美:月光下夜风悄然潜入教室,窗外的大叶杨不

31、时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学生说得不错,我看书,他们做功课,大家无言地相互守着,这样的确很好;老师:月夜宁静,月光柔和,夜风轻轻。教室里师生无言的相互守着,无言早已胜过了千言万语,因为他们彼此热爱,相互依恋。我们怎样体会这读一读呢?指导朗读。(3)高歌散学情趣美:山村的夜晚很宁静,那歌声夹带着稚气的童声,显得极为清亮,传得很远很远。清脆的歌声不时惊起此起彼伏的狗叫,于是,寂静的夜一下子被搅乱了,喧闹起来,生动起来。随着歌声渐远渐弱,夜有又归于宁静。这是,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山野、村庄。老师的爱不正如这默默地月光吗?(4)对话美:A.有声的对话 可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有一群群学生来我家里,他们

32、,他们问我在家干啥。我说看书。他们就说,那咱们赶快去学校吧,你看书,我们做功课,那多好!我逗他们:说说看,好在哪里?于是,他们就笑,而且笑而不答。与后文“学生说得不错,我看书,他们做功课,大家无言地相互守着,这样的确很好”相照应!(重点赏析“逗”字的妙处!注意让学生感受是谁逗谁!联系自身生活)B无声的对话 看一会儿书,我站起来在教室里巡视,并轻声指点。发现有的学生写得很快,字却不工整,不用批评他,只要走到他身边停一下,他写字的速度就骤然放慢,字也马上变得规规矩矩。我刚一离开,背后就响起了轻轻的撕纸声。不用问,他一定是重写了。双方谁也没说一句话,但又分明是进行了一次“对话”重点分析“对话”的含义

33、-心与心的交流!学生还可能想到的美:犬吠美,笑声美,神态美,老师美此环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师生关系的质朴和谐!教师小结:我们要以一颗纯净的心来面对我们的生活,要处处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四、拓展练习:1、课文中很多细节描写生动,你的生活里有过类似的情景吗?请从一个细节入手写一个片断,形象的表现师生之间的感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即学即练的写作能力2、文中的师生关系质朴和谐,那么在你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不偏离中心,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五、教师总结激情朗读自编诗歌: 美,不允许沉默你见或者不见美 都在这里不来不去你说或者不说美 都在哪里不增不减来吧 来

34、美的怀里或者让美住进你的心里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看吧 景色是美意境是美 情趣是美对话是美 笑声是美犬吠是美 神态是美老师是美 你们更美 好吧 那就让我来告诉这个世界:你从不缺少美 缺少的 是 发现美的-他们!不!是 我 们!六、布置作业1整理精彩语句并作点评2课外阅读王连明的另一篇散文开花的课桌作比较,体会两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细小的事情曾引起你的心灵震颤?写一篇读后感。当堂训练习题一、正因。霏霏(fi)、 纤(xin)尘、 波光粼粼(ln)、涌(yn)动、簇(c)拥、 肆(s)意挥洒。二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叽叽喳喳、霏霏、拘谨、波光粼粼、涌动、簇拥、肆意挥

35、洒、骤然放慢、搅乱、悄然、淳朴、橡皮、收敛、湿漉漉三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教学反思课题与教学内容成全一棵树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课文教学目标中生字的音和形;2揣度文中词句,品读人物情感,人物形象过程方法理清文章思路线索,突出全文主旨。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情感态度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成全他人。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线索,品读人物情感教学难点揣摩全文主旨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9、成全一棵树又细又小最小枯萎残疾长大上学坚韧自信爱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备择方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成全一

36、棵树,那么,何为成全呢?(学生作答,教师总结)成全一棵树到底说的是人还是树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线索:1.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2.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明确:标题语意双关,既概括了情节内容,又彰显了文章主旨。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无论孩子还是母亲,她们作了相同的事:成全一棵树!3.请你谈谈本文是以孩子还是母亲为第一主人公,并说明理由。明确:理由充分即

37、可,教师要引导到全文主旨上来。三、揣度文中词句,品读人物情感1.“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明确: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如文中所述“(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第二,“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层,就是这棵被丢弃的树所牵动的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第一二点,通过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而第三点实际上使用了象征的意义。如果学生着眼于题干上“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这一提示,由树及人地做一番思考,也许会有助于理解题意,更迅捷地找出答案来。2.“母亲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

38、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作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明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孩子自己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孩子每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孩子每天半夜起来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童子尿。以上几点,都反映了孩子坚韧的个性,但其中第三点显然最能感动急切盼他成才的母亲,隐喻着他在将来的日子里可能有的奋斗精神,这才是促使母亲作出一项重大决定的重要原因。本题的解题要点是分析、梳理、比较,找出最能体现孩子个性的事例来。3.文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因为什么?明确:表面上看是对某一细节的理解,其实质是一种内涵的挖掘:反复描写能突出孩子的自强精神,表

39、现了他坚定的意志。除了第一次的“一拐一拐”兼有交代孩子残疾体征的作用外,后三个“一拐一拐”的描写显然都是作者故意而为,而且都表现了他比常人付出的更大努力,从而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4:文中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明确:这是一道颇具开放性质的题目,但它仍然有着较强的规定性。联系上下文,“他”此时此刻可能产生的想法除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外,恐无其他选择。所以,虽然名曰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组织,但大致意思是确定的。同时,又因为题干有“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的要求,答题用

40、第一人称也是不容置疑的。此类能力测试题在近年的中考试卷中已频频见到,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平时练习也需多加留意。5.简要总结:母亲形象、男孩形象四、小结五、作业当堂训练习题1第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答:2第段中的一拐一拐共出现了四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3认真揣摩文章标题,说说它的含义是什么?答:成全一棵树答案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大成一棵大树;另一方面母亲为残疾孩子的未来忧虑。(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2突出孩子的自强(或:志坚)(回答做事努力、有毅力、认真或执着等均可)

41、3以树喻人。体现了小孩不向命运低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母亲对他的关爱。(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教学反思课题与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方法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1自然段与后四自然段的关系。2. 小组合作,理解课文,解决中心思想,明确鲁迅先生为什么值得那么多人的爱戴。情感态度 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的品格,感受鲁迅的爱憎 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得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二五段,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并掌握通

42、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读读,想想,议议,谈谈教学用具学生收集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文字以及学习建议。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沉痛悼念-趣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永远爱戴-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备择方案第一课时分步揭题同学们,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相机板书:我的伯父)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紧扣课题,质疑问难出示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3)作

43、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梳理问题。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己能解决;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这与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关系,有一定难度,需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小组合作,读书释疑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集体交流,突破难点1、交流“谈水浒传”。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

44、,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2、交流“碰壁”。引导学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重点

45、句。这个句子比较难懂,先让学生知道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墙壁碰扁;然后,教师讲解社会背景,启发学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3、交流“救助车夫”。引导学生抓住“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

46、”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可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体会。当谈到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时,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从中体会他的爱憎分明。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渲染当时的氛围,帮助体会感情:北风怒号,天色阴暗,车夫在痛苦地呻吟,为生计而苦苦挣扎;伯父救助车夫,态度是那么亲切。救助后,伯父态度严肃,内心激愤。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总结全文,探

47、究写法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赏析)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会加小标题为体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

48、关系?(课件出示各部分内容;指名读)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全班交流,理解问题(理清课文安排的五个材料及其关系,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为总分的关系)。2、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师:根据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就是小标题,有时也可以从每段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3、学生练习写小标题。集体交流。4、教师小结。(投影出示优秀小标题: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师生评价。积累运用1、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当堂训练习题1、成语填空 囫( )吞( ) 张( )李( ) ( )经风( ) 北风( )( )然大( ) 一目( )行 一知( )解 ( )痛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3、阅读句子并作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这句话体现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