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4352827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5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与环境一单元教学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植物生长与环境一课程单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单元 概述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整个植物的分类 2、 掌握细胞不同内部结构的特点能力目标:能识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特征素质目标: 1、遵守课堂纪律; 2、培养细心、耐心,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的分类并能举1-2例。 2. 植物细胞的类型3分组讨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特征 教学材料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等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介绍本课程的有关内容 任课及指导教师、课程总体情况介绍;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明确教学活动组织及要求;告知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及各项目所占比例5分钟二、项目导入教师提问:我们见到的植物谁能说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它们分为哪几类? 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又是什么样等问题,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三、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分

3、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完成任务 。15分钟四、教师讲解教师讲解课程内容 20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巡回监督指导并答疑。30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七、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植物的分类,植物细胞的组成及结构特点5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有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

4、本项目: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分 2、 掌握细胞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原生质的性质能力目标:在实践中会利用蛋白质变性与复性的原理,促进植物良好的生长素质目标: 1、遵守课堂纪律、严于律己 2、培养细心、认真 、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大胆提问、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 2. 分组讨论植物细胞蛋白质的性质并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的原理,在实践中会利用这些性质。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

5、. 学习指南;4. 拓展资源;5. 参考资料;6.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出问题:恶劣的环境会使植物受阻,如果短时间内环境好转,植物油能恢复生长,为什么?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巡回指导。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掌握问题的程度、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

6、主要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性质等5分钟七、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学生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有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酶及其特点 2、 掌握细胞酶的化学组成、种类、酶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 3、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能力目标: 掌握在生产中不要用污水和工业废水浇灌植物的原理 素质目标: 1、遵守课堂纪律; 2、培养积极探讨,大胆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7、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 2. 分组讨论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并掌握酶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在实践中会利用这些性质。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 学习指南;4. 拓展资源;5. 参考资料;6.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出问题:植物体内复杂的生理活动如能正常进行,是否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 为什么?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

8、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巡回指导。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掌握问题的程度、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等 5分钟七、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学生学习任务和思考题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有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观察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园林实训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9、樊桂英 基本项目: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观察学时数: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普通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2、了解显微镜的原理;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掌握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方法 5、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2.能准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片; 3.熟练掌握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方法; 4.能正确绘图;5.会制作简易玻片。素质目标: 1.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 2.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演示法能力训练任务1. 显微镜的使用;2.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片;3. 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方法;4. 绘制细

10、胞图;5. 制作洋葱简易玻片。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 普通光学显微镜操作视频 课前准备视频课件、蒸馏水、载玻片、刀片、盖玻片、擦镜纸、镊子、吸水纸、解剖针、洋葱 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分组全班按2人分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工作。各组相互监督,学生与教师的高度配合。2分钟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项目导入1、播放显微镜的使用视频2、 我们已经讲过细胞的基本结构,那么细胞结构到底是个什么样呢? 我们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4分

11、钟三、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2分钟四、教师示范和点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显微镜的拿取、旋钮的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调节、洋葱玻片的制作与观察等30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练习任务:拿取显微镜、熟悉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原理、显微镜的调节使用、制作玻片、观察细胞结构、绘制洋葱细胞结构图、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93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洋葱切片制作情况、细胞观察及绘图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20分钟七、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和操作关键:普通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显微镜原理、使用方法、用毕后的处理方法、观

12、察的准确性。15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2分钟九、实验台面整理任务结束后,学生自行整理实验台面,并纳入考核。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植物的组织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组织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组织的定义、分类 2、了解微管系统的概念 3、掌握植物组织的分布特点 4、掌握成熟组织的类型及功能能力目标:1、能说出植物组织的分布部位i 2、能说出植物不同的成熟组织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素质目标: 1、遵守纪律; 2、工作认真

13、负责 3、培养细心、耐心的优良品德,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组织的分布部位i2. 植物不同的成熟组织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周围的的各种植物,为什么能正常的生长? 植物的各个器官又有什么形成的?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学生初步学习讨论教以小组为单位,

14、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并答疑。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1、 植物组织的定义、分类2、 微管系统的概念3、 植物组织的分布特点4、 成熟组织的类型及功能5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植物的根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

15、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的根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根尖的分区 2、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禾本科植物幼根结构上的异同点 3、根的变态类型及作用能力目标:1、会分辨植物根尖的分生组织 2、会对根系进行处理 3、会观察根系分布及组成情况 4、能正确分出直根系和须根系素质目标: 1、遵守纪律; 2、工作认真负责 3、培养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细心、耐心的优良品德,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物观察法 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根尖的分类 2. 分组讨论植物根的内部结构特征并掌握3、能说出根的变态类型并

16、能举出1-2例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寻找植物不同的根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谁能说出它们是靠什么直立于地面上? 植物根又是什么样等问题,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学生初步学习讨论教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并答疑。

17、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禾本科植物幼根结构上的异同点2、根的变态类型及作用5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第七单元 植物的茎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室外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的茎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茎的形态、结构、类型 2、 掌握茎的不同分枝方式及特点、 茎的变态类型 3、掌握双子叶

18、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与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上的异同点能力目标:1、会识别植物茎的形态 2、会观察茎的结构、类型 3、能判断茎的不同分枝方式 5、能说出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上的异同点素质目标: 1、遵守纪律; 2、工作认真负责 3、工作细心、耐心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法能力训练任务1、 植物茎的形态 2、 茎的不同分枝方式3、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上的异同点4、 茎的变态类型并能举出1-2例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

19、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寻找植物不同的茎枝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 它们是靠什么器官进行上下输送营养物质? 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学生初步学习讨论教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并答疑。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1

20、、植物茎的形态 2、茎的不同分枝方式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上的异同点4、茎的变态类型 5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教学课件 第八单元 植物的叶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的叶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类型 2、 了解叶的变态类型 3、掌握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与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不同点能力目标:1、会识别植物叶的不同形态 2、会观察叶的结构组成 3、能说出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

21、叶的结构上的不同点素质目标: 1、遵守纪律; 2、工作认真负责 3、工作细心、耐心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物观察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叶的不同形态2. 分组讨论植物叶的内部结构特征并掌握3、 叶的结构组成 4、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上的不同点5、 茎的变态类型并能举出1-2例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寻找植物不同的叶 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22、、项目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周围生长的各种植物, 它们是靠什么器官制造营养物质? 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学生初步学习讨论教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并答疑。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1、 植物叶的不同形态2. 植物叶的内部结构特征 3、 叶的结构组成 4、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上的不同点5、 叶的变态类

23、型 5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第九单元 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一、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基本项目: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植物花的组成及结构 、植物的果实类型。 2、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组成和种子的类型 3、理解植物种子大小与能否形成壮苗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会识别植物花的组成 2、能分清植物的果实类型 3、能分清植物种子的类型及基本组成部分素质目标: 1、遵守纪律; 2、工作认真负责 3、工作细心、

24、耐心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物观察法能力训练任务1、 按要求学习讨论植物花的组成及雌雄蕊的结构2. 分组讨论植物的果实类型3、植物种子的类型及基本组成并举例说明教学材料 1.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5.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学课件PPT;课前准备课件 、寻找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项目导入教师提问:请就我们周围生长的各种植物的花, 说出几种等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3分钟二、学生初步学习讨论教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

25、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2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讨论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并答疑。30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10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1、 植物花的组成及雌雄蕊的结构2. 植物的果实类型3、植物种子的类型及结构组成并举例说明5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任务 。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教学课件 第十单元 植物组织和器官观察比较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园

26、林实训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组织和器官观察比较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组织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2、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生理功能,理解各个组织与各器官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会合理选择植物组织和器官切片 3. 能在宏观和显微镜下正确区分植物体各种组织的异同点 4.熟练处理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方法; 5.能正确绘图素质目标:1.能和小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组织和器官结构观察的操作任务;2.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3.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27、能力训练任务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选择植物组织和器官切片3. 在宏观和显微镜下正确区分植物体各种组织的异同点4. 处理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方法;5. 绘图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显微镜、植物器官和组织的标本片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分组全班按2人分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工作。各组相互监督 。2分钟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项目导入 我们已经讲过植物的组织和器官,那么植物各种不同的组织到底是个什么样呢?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4分钟三、 初

28、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2分钟四、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显微镜的拿取、旋钮的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调节、植物组织切片的观察等15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练习任务:拿取显微镜、快速找到要观察的器官组织切片,观察不同器官组织,绘图,教师巡回指导。35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组织切片的观察及绘图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七、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和操作关键: 显微镜使用的熟练程度、用毕后的处理方法,观察的准确性。10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2分钟九、实验台面整理任务结束后,

29、学生自行整理实验台面,并纳入考核。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一单元 太阳辐射以及光合色素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太阳辐射以及光合色素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 3、明确光合色素的种类、结构及作用特点能力目标:1. 会利用太阳高度角 2. 会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波调节植物生长 3. 会调节叶绿素合成所需要的条件,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素质目标:1. 遵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

30、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太阳高度角 2. 不同波长的光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叶绿素合成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 我们看到的植物大都是绿色的; 南坡的温度总是比北坡高,为什么?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8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0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31、 教师巡回指导。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太阳高度角 2. 不同波长的光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叶绿素合成所需要的条件10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二单元 植物光合作用机制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光合作用机制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原初反应的原理 2、掌握电子在光合作用中心的传递规律 3、掌握

32、二氧化碳同化的机理能力目标:1. 能明确电子在光合作用中心的传递过程 2. 能说出二氧化碳同化的不同途径的特点 3. 明确为什么经过C4途径形成的产量比C3途径形成的产量要高素质目标:1. 遵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互相探讨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电子在光合作用中心的传递过程 2. 二氧化碳同化的不同途径的特点3. 为什么经过C4途径形成的产量比C3途径形成的产量要高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33、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 同样条件下为什么有的植物产量高、有的却很低?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3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原初反应2.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3. 二氧化碳的同化过程10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

34、课件第十三单元 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生产潜力一、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生产潜力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 2、了解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3、掌握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能力目标:1、能说出光照对光合作用是怎么影响的 2、能找出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素质目标:1. 遵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互相探讨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2、光能利用

35、率低的原因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 在同样的土壤上为什么群体过大或过小植物都不能很好的生长?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3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

36、。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2、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0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 第十四单元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 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园林实训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叶绿素的提取、分离的原理 2、掌握叶绿素的提取、分离的步骤能力目标:1. 会选择部位并正确剪取叶片 2. 会称量叶片 3. 会提取叶绿素 4、会分离光合色素素质

37、目标:1.能和小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叶绿素的提取、分离的操作任务;2.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和器材;3.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选择部位并正确剪取叶片2. 称量叶片3. 提取叶绿素4、分离光合色素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绿色蔬菜、剪刀、托盘天平、培养皿、研钵、试管、三角瓶、滤纸、汽油、电炉、95%的乙醇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分组全班按2人分工作小组。每

38、个小组独立工作。各组相互监督 。2分钟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项目导入 提出光合色素的颜色是什么样、怎样将他们分开等问题,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4分钟三、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2分钟四、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叶片的选择与剪取、怎样进行研磨、怎样使用汽油和滤纸将光合色素分离等15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练习任务:叶片的选择与剪取、 研磨、 用汽油和滤纸将光合色素分离等,教师巡回指导。35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叶片剪取的准确性、研磨是否正确、分离光合色素的步骤是否正确等,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七、归纳总结

39、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和操作关键: 叶片剪取 、研磨 、分离光合色素的步骤等。10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2分钟九、实验台面整理任务结束后,学生自行整理实验台面,并纳入考核。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五单元 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和含量的测定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园林实训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和含量的测定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2、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能力目标:1. 会进行理化性质的验证 2、会观察叶绿素理化性质的

40、表现 3. 会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4、会称量叶片素质目标:1.能和小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和含量的测定的操作任务;2.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和器材;3.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 讨论式教学法 能力训练任务1. 剪取叶片并称量2. 理化性质的验证3、会观察叶绿素理化性质的表现4、会计算叶绿素的含量教学材料1、播放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视频 2.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 学习指南;4. 拓展资源;5.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绿色蔬菜、剪刀、托盘天平、培养皿、研钵、试管、三角瓶、滤

41、纸、20%的氢氧化甲醇、水浴、95%的乙醇、丙酮、分光光度计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分组全班按2人分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工作。各组相互监督 。2分钟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项目导入 怎样才能知道植物体中所含的叶绿素、叶绿素理化性质的表现怎样等问题,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4分钟三、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2分钟四、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叶片的选择与剪取、怎样在水浴上加热、怎样观察等15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练习任务:叶片的选择与剪取、 研磨、 性质的验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与计算等,教师巡回指导

42、。35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叶片剪取的准确性、研磨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七、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和操作关键: 叶片剪取 、研磨 、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等。10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2分钟九、实验台面整理任务结束后,学生自行整理实验台面,并纳入考核。2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六单元 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及生理指标二、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呼吸作用的

43、意义及生理指标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概念 2、掌握呼吸作用的类型、生理指标 3、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能力目标:1. 能明确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2. 能说出呼吸作用为什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合成的原料 3. 能说出呼吸强度的概念、意义素质目标:1. 遵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互相探讨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2. 呼吸作用为什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合成的原料3. 呼吸强度的概念、意义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

44、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提出问题: 把植物种子包严为什么包内会有水汽?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3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并答疑。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2. 呼吸作用为什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45、合成的原料3. 呼吸强度的概念、意义10分钟七 、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七单元 植物呼吸作用的生化过程三、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呼吸作用的生化过程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呼吸作用的整个过程 2、掌握糖酵解-无氧呼吸的过程 3、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有氧呼吸的过程 4、理解呼吸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形成原理能力目标:1. 能说出乙醇发酵和乳酸发酵的不同 2. 能说出呼吸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的来源素质目标:1. 遵

46、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互相探讨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乙醇发酵和乳酸发酵的不同 2. 能说出呼吸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的来源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提出问题:包种子的容器内水和二氧化碳是怎么来的?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3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

47、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并答疑。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乙醇发酵和乳酸发酵的不同 2. 能说出呼吸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的来源10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十八单元 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四、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学时数:2教学目标知

48、识目标: 1、了解呼吸作用的调节原理 2、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 3、掌握调控呼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能力目标:1. 能说出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呼吸作用的 2. 能说出实践中怎样安全贮藏粮油种子 3、能说出气调贮藏水果蔬菜的环境及原理 4、能明确机械损伤对呼吸的影响素质目标:1. 遵守课堂纪律; 2. 树立科学严谨、认真学习、互相探讨的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力训练任务1. 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呼吸作用的2. 怎样通过调控呼吸,安全贮藏粮油种子和果蔬3、机械损伤对呼吸的影响教学材料1.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49、规划教材);2. 学习指南;3. 拓展资源;4.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 课件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 项目导入提出问题:水果怎样延长其保鲜期?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3分钟二、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5分钟三、教师讲解教室讲解相关的内容15分钟四、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并答疑。35分钟五、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8分钟六、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1、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 2. 调控呼吸安全贮藏粮油种子 3、气调贮藏水果蔬菜的环

50、境及原理4、机械损伤对呼吸的影响10分钟七、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4分钟备注:本设计方案附有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第 十九单元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一、 基本信息 授课班级:2012园林技术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授课地点:园林实训室 教师 :生物工程学院 樊桂英 基本项目: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学时数: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呼吸强度测定的技术要求 2、掌握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的原理 3、掌握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能力目标:1. 会进行酸式滴定 2、会配置草酸溶液 3、会测定呼吸强度 4. 会计算呼吸强度 5、会称量植物种子素质目标:1.能和小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51、和含量的测定的操作任务;2.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和器材;3.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 讨论式教学法 能力训练任务1. 进行酸式滴定2、配置草酸溶液3、测定呼吸强度4. 计算呼吸强度5、称量植物种子教学材料1、播放酸滴定视频 2. 植物生长与环境一教材(邹良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 学习指南;4. 拓展资源;5. 参考资料;课前准备广口瓶、酸滴定管、尼龙纱布、托盘天平、酚酞指示剂、0.7%氢氧化钡、0.023mol/L草酸溶液、发芽的植物种子等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分组全班按2人分工作小组。

52、每个小组独立工作。各组相互监督 。2分钟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项目导入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植物体进行了呼吸,呼吸的强还是弱, 引出项目教学内容 4分钟三、 初步学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学习,各小组分别学习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12分钟四、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边讲解边演示:0.7%氢氧化钡、0.023mol/L草酸溶液的配置、发芽的植物种子的称量,测定的步骤、呼吸瓶的装置等30分钟五、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分组练习任务:称量植物种子、配置草酸溶液、呼吸瓶的装置、测定呼吸强度、进行酸式滴定、计算呼吸强度 ,教师巡回指导。93分钟六、任务评审公平公正的评价:称量植物种子、配置草酸溶液、呼吸瓶的装置、测定呼吸强度、进行酸式滴定、计算呼吸强度等 操作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小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等。20分钟七、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主要知识和操作关键:1. 进行酸式滴定2、配置草酸溶液 3、测定呼吸强度4. 计算呼吸强度 5、称量植物种子15分钟八、布置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2分钟九、实验台面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