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52537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

2、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

3、、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三、举例。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答: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答: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青蛙为了满足自身

4、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3、食物链的举例。答:草 兔子 鹰蔷薇 蚜虫 瓢虫小鸟落叶 蚯蚓 小鸟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 老鹰水稻 田鼠 黄鼠狼 老鹰 4、自然保护区。答: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四、简答。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2、在食物链“草 兔子 鹰”中,如

5、果: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

6、的生长困难;等等。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保护草原,合理放牧。五、制作生态瓶。答: 找一个透明的 在桶底装入一层 在桶里种上几颗 植物存活后,再大塑料油桶,清洗 淘洗干净得沙,再 水草,在水面放一些 放入小鱼或泥鳅、螺干净后剪掉上面一 装入大半桶自然水 浮萍。 等小动物。部分。 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2、在“减

7、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

8、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答: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

9、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

10、亿分之一)。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二、解释概

11、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三、举例。1、你所知道的光源。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答:汽车反光镜 医生带的额镜 照明灯上的灯罩 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潜望镜 万花筒 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答:放大镜 望远镜 古代

12、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四、简答。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

13、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4、光有哪些特性?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能反射。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

14、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

15、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

16、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

17、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

18、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7、要

19、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

20、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