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352470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8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淮花苑门卫工程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 审批人:秦淮花苑门卫工程项目部48 / 4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一、工程简介 02二、编制依据 02三、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03四、8.1m 梁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05五、11m梁、板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22一、工程简介本项目为秦淮花苑门卫工程,由南京润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南京双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南京堃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南京坤成建设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位于秦淮路以东,秦淮花苑南入口处,建筑面积55m。该门卫工程顶板高6.6米,框架结构,8.1米部位仅有框架梁;坡屋顶高度为11米,板厚0.11米,拟先

2、施工8.1米框架结构梁柱部分,待梁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将满堂架与梁柱结构固定后,再施工屋顶部分,这样可保证上部架体的稳定性。因支模架底座与基础承台上平(-1.55米),因此支模架首次搭设高度高达9.65米,二次搭设高度最高处为12.45米。该教室东西方向跨度(柱中)达21.6米,南北方向跨度(柱中)达18米,为超高大跨度支模架。8.1米标高处中间部分纵横框架梁截面为3501000mm,间距均为3.6米;四周框架梁截面为3001200mm,在8.1米标高处上返600,梁顶部与坡屋面板连接,该教室在4.15米标高处(二层平面)沿框架柱周围设置有一道300600的框架梁。为便于现场施工,拟将该处

3、梁分成上下两段分开浇筑混凝土,先浇筑到8.1米处,上部与坡屋顶梁板一道浇筑。坡屋顶板厚0.11米,纵横框架梁截面为3501100mm,间距均为3.6米。框架柱总高度达到10.25米,拟分四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5.7米(与二层框架梁同时浇筑);第二次浇筑到8.65米,即与框架梁底平,因框架柱加固架体与满堂架连接为整体,先浇筑完柱体混凝土,待柱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至少50),再与8.1米标高处梁同时浇筑到9.65米,这样可提高浇筑框架梁时架体的稳定性;第四次与屋面梁板一道浇筑。本合班教室为超高大跨度支模架,对模板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编制本专项方案,施工时严格按方案施工,确

4、保支模架安全。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手册第四版,脚手架支撑计算书采用PKPM安全计算软件;新建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综合教学楼土建施工图;新建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我公司ISO9002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手册及CI形象手册的有关细则;我公司ISO14001及公司体系管理文件有关要求;我公司企业标准。三、梁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1.模

5、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在支撑架的顶部(梁底纵向横杆部位)和底部(距地300以内)必须满设纵横方向水平横杆,每步也必须满设纵横方向水平横杆。 2. 剪刀撑的设计:a.沿高支架四周满设剪刀撑;b.中部框架梁按间隔不超过6米设置纵横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斜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3.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梁底大楞的纵向支撑横杆与梁底立杆的连接扣件必须采用双扣件。 b. 8.1米标高梁底下均匀设置4根承重立杆(考虑同时承载坡屋面梁荷载),横距300;坡屋面梁底均匀设置3根承重立杆,横距450;纵距均为900

6、,立杆上设置纵向支撑钢管横杆,在横杆上按300间距设置横向钢管大楞,上铺三排5080方木做梁底板支撑。 4.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所有架体均采用483.0焊接钢管搭设,满堂支模架立杆纵横间距为900,步距1500,所有两根相邻架杆(立杆或纵横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横间距的1/3。梁底按照全跨度的3起拱,底部留设清扫口;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均按高度10米以内要求:垂直度误差不超过25,横杆水平误差20; c.确保每

7、个扣件都牢固固定住连接部分的纵横架杆,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小于40Nm,也不大于65Nm,用力矩扳手检查扣件总数的10。d.地基支座的设计:地基回填土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层层夯实,压实系数达0.94以上,地基承载力达到105KN/以上,在所有立杆底部支垫300(宽)50(厚)4000(长)通长松木脚手板,并设置立杆底座(15015010厚钢板),将钢管支设在底座上,不得将立杆直接置于脚手板上。e 、拆模要求: 因该支模架较高,跨度较大,必须在屋顶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00后,再拆除支模架。在搭设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搭设过程中的安全。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的落实,且分别进行安全、

8、质量的技术交底。5.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拟采用汽车泵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方式浇筑混凝土;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多余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在混凝土浇捣的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站在操作面上;振捣时不得漏振、过振。 c.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检查支架的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d.其他事项要求详见模板工程专项方案。8.1m梁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9、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8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5;梁截面高度 D(m):1.00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20;脚手架步距(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9.65;梁两侧立柱间距(m):0.9;承重架支设:

10、木方支撑梁截面;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梁底纵向横杆采用双扣件。脚手架扫地杆距地300mm;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2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24.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4.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马尾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

11、强度设计值fv(N/mm2):1.5;面板类型:木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30.0; 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300.0;面板厚度(mm):15.0;5.梁侧模板参数外龙骨间距(mm):600;内龙骨间距(mm):300;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穿梁螺栓竖向间距(mm):300;400;穿梁螺栓直径(mm):M14;外龙骨材料:钢管;钢管类型为483.0外龙骨合并根数:2;内龙骨材料:木方,宽度50mm,高度80mm;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12、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8.000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00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4.0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

13、=0.924.000=21.6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0m。荷载计算值 q = 1.221.6000.300+1.403.6000.300=9.288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30.001.501.50/6 = 11.25cm3;I = 30.001.501.501.50/12 = 8.44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

14、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115kNN2=3.065kNN3=3.065kNN4=1.115kN最大弯矩 M = 0.083kN.m最大变形 V = 0.468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310001000/11250=7.37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3.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468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

15、.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3021.60+1.40.303.60=9.288kN/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3021.60=6.480kN/m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内龙骨计算简图内龙骨弯矩图(kN.m)内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内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417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4.644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287mm内龙骨的截面力

16、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17106/53333.3=7.82N/mm2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786/(25080)=1.04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内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28

17、7mm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多跨连续梁计算。外龙骨计算简图外龙骨弯矩图(kN.m)外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外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外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487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985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380mm外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

18、008.008.00/12 = 213.33cm4;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87106/53333.3=9.13N/mm2外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外龙骨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18/(25080)=1.13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外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外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380mm外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19、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2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05.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9.985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七、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5001.0000.300=7.65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20、kN/m):q2 = 0.2000.300(21.000+0.350)/0.350=0.403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500+2.000)0.3500.300=0.368kN均布荷载 q = 1.207.650+1.200.403=9.663kN/m集中荷载 P = 1.400.368=0.515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30.001.501.50/6 = 11.25cm3;I = 30.001.501.501.50/12 = 8.44c

21、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634kNN2=2.628kNN3=0.634kN最大弯矩 M = 0.036kN.m最大变形 V = 0.052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3610001000/11250=3.2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30.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52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

22、于175.0/250,满足要求!八、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2.628/0.300=8.761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8.760.300.30=0.079kN.m最大剪力 Q=0.60.3008.761=1.577kN最大支座力 N=1.10.3008.761=2.891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

23、.33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079106/53333.3=1.48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577/(25080)=0.59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5.872kN/m最大变形 v =0.6775.872300.04/(10010000.002133333.

24、5)=0.015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九、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766kN.m最大变形 vmax=1.769mm最大支座力 Qmax=1.948kN抗弯计算强度 f=0.766106/4491.0=170.51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

25、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468kN.m最大变形 vmax=0.886mm最大支座力 Qmax=6.365kN抗弯计算强度 f=0.468106/4491.0=104.12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

26、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3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6.37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119

27、.650=1.281kNN = 6.365+1.281=7.646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

28、规范表5.3.3;u = 1.70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71.7001.50=2.976m =2976/16.0=186.574 =0.207=7646/(0.207424)=86.99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00+20.200=1.900m =1900/16.0=119.122 =0.458=7646/(0.458424)=39.38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 = k1k2(h+

29、2a) (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18;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71.018(1.500+20.200)=2.257m =2257/16.0=141.518 =0.345=7646/(0.345424)=52.29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k1 1.243 1.185 1.167 1.163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H(m) 4 6 8 10 12 14 16

30、 18 20 25 30 35 40h+2a或u1h(m)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

31、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2.25 1.0 1.

32、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十二、基础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 fg其中 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p = N/A;p = 30.58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7.65A 基础底面面积 (m2);A

33、 = 0.25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g = 42.0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fg = kc fgk其中 k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05.00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11m梁、楼板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计算书 图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 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5;梁截面高度 D(m):1.10混凝土板厚度(mm):110.00;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20;脚手架步距

34、(m):1.50;梁、板支撑架搭设高度H(m): 10.2512.45梁两侧立柱间距(m):0.9;承重架支设:木方支撑梁截面;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梁底纵向横杆采用双扣件。脚手架扫地杆距地300mm;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24.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4.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35、: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马尾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面板类型:木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30.0; 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300.0;面板厚度(mm):15.0;5.梁侧模板参数外龙骨间距(mm):600;内龙骨间距(mm):300;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穿梁螺栓竖向间距(mm):300;穿梁螺栓直径(mm):M14;外龙骨材料:钢管;钢管类型为483.0外龙骨合并根数

36、:2;内龙骨材料:木方,宽度50mm,高度80mm;6.楼板模板参数顶托梁采用双钢管483.0m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05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板底木方间距150mm;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8.000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

37、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100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6.4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6.400=23.76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0m。荷载计算值 q = 1.223.7600

38、.300+1.403.6000.300=10.066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30.001.501.50/6 = 11.25cm3;I = 30.001.501.501.50/12 = 8.44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208kNN2=3.322kNN3=3.322kNN4=1.208kN最大弯矩 M = 0.090kN.m最大变形 V = 1.159mm(1)抗弯强

39、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9010001000/11250=8.0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30.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159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3023.76+1.40.303.60=10.066kN/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3023.76=7.128kN/m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内龙

40、骨计算简图内龙骨弯矩图(kN.m)内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内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452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5.107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316mm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52106/53333.3=8.48N/mm2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

41、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内龙骨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19/(25080)=1.13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内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316mm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多跨连续梁计算。外龙骨计算简图外龙骨弯矩图(kN.m)外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外龙骨变形计算受

42、力图外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536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0.980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424mm外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536106/53333.3=10.05N/mm2外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外龙骨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43、 T=33319/(25080)=1.24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外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外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424mm外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2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05.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0.

44、980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七、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5001.1000.300=8.41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000.300(21.100+0.350)/0.350=0.656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4.000)0.3500.300=0.525kN均布荷载 q = 1.208.415

45、+1.200.656=10.885kN/m集中荷载 P = 1.400.525=0.735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30.001.501.50/6 = 11.25cm3;I = 30.001.501.501.50/12 = 8.44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714kNN2=3.116kNN3=0.714kN最大弯矩 M = 0.041kN.m最大变形 V = 0.133m

46、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110001000/11250=3.64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30.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T,不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3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75.0/250,满足要求!八、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3.116/0.300=10.387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10.390.300.30=0.093kN.m最大剪力 Q

47、=0.60.30010.387=1.870kN最大支座力 N=1.10.30010.387=3.428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093106/53333.3=1.75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870

48、/(25080)=0.70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6.614kN/m最大变形 v =0.6776.614300.04/(10010000.002133333.5)=0.017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九、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49、: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051kN.m最大变形 vmax=0.023mm最大支座力 Qmax=2.544kN抗弯计算强度 f=0.051106/4491.0=11.43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391.7/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

50、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611kN.m最大变形 vmax=1.135mm最大支座力 Qmax=8.310kN抗弯计算强度 f=0.611106/4491.0=135.95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0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

51、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07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2812.450=1.907kNN = 9.072+1.907=10.979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

52、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851.7001.20=2.417m =2417/16.0=151.561 =0.305=10979/(0.305424)=85.043N/mm2,

5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200+20.100=1.400m =1400/16.0=87.774 =0.679=10979/(0.679424)=38.13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 = k1k2(h+2a) (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47;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851.047(1.200+20.100)=1.737m =1737/16.0=108.901 =0.530=10979/(0.530424)=48.84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54、,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k1 1.243 1.185 1.167 1.163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h+2a或u1h(m)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55、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