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5145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8课表格式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8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

2、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指导生字、正音。chu si fng l b yn h戳

3、 腮俸 禄 壁 韵 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三、指导预习及写字。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2、指导书写习字册。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二、精读自相矛盾。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 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 ,瞂也,所以扞

4、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三、精读滥竽充数。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

5、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

6、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第三课时一、复习词语:默写词语:腾空 墙角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逼真 神韵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二、再谈成语故事1、上次学习的三个成语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读了以后获得了哪些启发?2、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交流。指名交流,点评。三、成语故事会1、昨天让学生进行了成语故事的搜集,大家准备好了吗?2、请在小组中先交流一下,然后请代表上台来讲。3、谈谈其中某个成语故事带给你的思考。板书设计 戳穿自相矛盾:夸口 矛 - 盾 张口结舌 戳不穿滥竽充数:总是 一样的俸禄 装 不要而要 溜画龙点睛: 奇怪不信佩服 练习设计小练笔南

7、郭先生逃走了,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以南郭先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教学反思成语相关资料自相矛盾见于韩非子难一,也见韩非子难势。写的是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盾都能戳破。旁边的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这个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写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其中充数。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见于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传

8、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这两条龙便乘风飞去,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健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自相矛盾 客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他两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注释 鬻(y):卖。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 人。 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竽:

9、一种乐器的名称,很像现在的笙。 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廪(ln):粮食仓库。 画龙点睛 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荒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两龙未点眼这见在。 注释 武帝:梁武帝萧衍(yn) 僧繇:即张僧繇,精肖像,善画龙。 【成语故事欣赏】 读了三则成语故事,是不是觉得成语故事特别有意思,肯定还想读是吧。这里选了几则,赶快读一读吧! 杯弓蛇影 晋朝淯(y)阳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作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登门后,只见朋友

10、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便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得这样啦?好些了么?那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前次去你家作客,刚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的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射一定是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归家。为了医治朋友的病,又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当他把那位朋友请来时,乐广便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恭敬地请客人喝。那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

11、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茅塞顿开 战国时候,有个人名叫高子,开初他在孟子那里学习,可是过了不久便半途而废到别处学技艺去了。 孟子知道这事后,认定高子是做事缺乏恒心,于是他就对高子说:山间小路经常有人走就成了大道;如果没有人走,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意思是:你的心已被茅草塞住了)?quot;高子听了有所领悟地说:老师,今后我一定专心致志地学习,决不三心二意的了。孟子笑了一笑说:那好吧,今后就看你的行动了。 后来人们就用茅塞子之心比喻心窍不开。如果心窍突然开了,就叫茅塞顿开,并用茅塞顿开形容

12、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懂得了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茅塞:像茅草堵塞道路。顿:立刻) 胸有成竹 宋代有个画家名叫文同,子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宝先生,梓 (z)州永泰人。他在宋仁宗时考上进士,后来做司封员外郎。他不但能诗能文,而且长于绘画。在他的绘画中尤长于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人们极为赞赏。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熟悉生活。据说为了画竹,他在自己住房的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仔细观察竹子一年四季的变化及晴天、雨后、茂盛、萧条时的各种姿态,因而对竹子的形象十分熟识。当他提笔画竹时,心中早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正因为他先得成竹于胸中,所以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竹子来。 他的朋友晁补之十分佩服他这种作画精神,便在文中赞扬文与可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人们把胸中有成竹简缩为胸有成竹,用来比喻做事之先,已作好了准备,心中有谱,临事不慌,十分沉着。胸有成竹也作成竹在胸。 夜郎自大 夜郎在汉代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国土很小,只有一个县那么大,而且出产不多。可是夜郎的国王却很骄傲,自以为他统治的国家是很大、很富裕的。当汉朝派使臣去访问他时,他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汉孰与我大? 后来人们称夜郎王这种行为叫夜郎自大,用来比喻眼光短浅、见识贫乏却又自高自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