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349826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填 空 题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 机械技术 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 省资源、智能化。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

2、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 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 基础上引入 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 和 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 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 丝杆转动螺母移动、 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

3、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 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 四种形式。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

4、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 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23.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 和工作方式 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24. 依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主要由:方向控制电路、环形分配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 25. 机电一体化系

5、统中,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类型有: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板机控制系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26. 提高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隔离技术、 和 屏蔽技术、滤波技术27. 常用传感器主要分为模拟信号检测传感器、数字信号检测传感器、 开关信号检测传感器 三种形式。28. 机电有机结合分析设计方法主要有稳态设计方法和动态设计方法两种。29.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的负载分析中,常见的典型负载形式有:惯性负载、外力负载、内力负载 、弹性负载、摩擦负载等。30. 在进行机械系统负载和转动惯量的等效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 简 述 题1. 机电一体化技术(或产品)的定义。定义:

6、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的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2. 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目的:增加机械系统或产品的附加值和自动化程度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主要构成单元或组成部分有哪些?机械系统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系统,执行控制系统4、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机电结合(融合)设计方法。机电结合设计方法是将个组成要素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5、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电组合设计方法,特点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组合设计

7、方法是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特点是可以缩短设计与研制周期,节约工装设备费用,且有利于生产管理,使用和维修。6. 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力/转矩和速度/转速。实质上是一种转矩,转速变换器。作用是使执行原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7. 简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功能:传递力/转矩和速度/转速目的: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基固本要求:转动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动转矩大。8.

8、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械部分与一般机械系统相比,应具备哪些特殊要求? 1.较高的定位精度。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响应快,稳定性好,收敛时间合理。3。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大刚度。4。高的消振频率,合理的阻尼比。9. 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应用特点。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由带螺旋槽的丝杆,螺母,滚动元件,回珠装置组成。结构:丝杆轻动时,带动滚珠螺纹滚道滚动,为阻止滚珠从滚道端面掉出,在螺母的螺旋槽两端没有滚珠回程引导装置构成滚珠的循环返回通道,从而形成滚珠滚动的闭合通路。应用特点:阻尼小,传动效率高,合理的结构设计,适应大刚度传递,可实现无间隙工作,不能自锁。10. 试分析齿轮

9、传动中,定轴传动、行星传动、谐波传动的组成与传动特点。定轴传动由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杆蜗杆传动。特点:结构简单。传递可靠,用几何特性来实现传动。行星传动主要是由传动齿轮,定位齿轮,行星轮和行星架组成。特点。结构紧凑,可实现传动比更大,几何特性机构传动原理来实现。谐波传动主要又钢轮,柔轮,波发生器组成。特点: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传动比可大,也相当可靠,几何特性材料弹性变化特性实现传动。11. 滚动导轨副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高的导向精度,高的耐磨性,足够的刚度,良好的工艺性12. 导轨的刚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及各部分对导轨副的导向精度影响如何?静刚度抵抗恒

10、定载荷的能力。动刚度抵抗变变载荷的能力。每一类刚度都包括: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局部刚度1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惯量小,动力大。2体积小,重量轻。3安装方便,便于维护。4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14.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1性能密度大。2快速响应性好。3位置控制与速度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大,低速平稳性好,分辨率高以及振动噪音小。4能适应频繁启动,可靠性高,寿命长。5易于与计算机对接,实现计算机控制。15. 常用伺服电动机有哪些工作特点?2个工作区。1恒转矩工作区,2恒功率工作区16. 对于伺服电动机半闭环控制系统而言,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11、?主要是指令控制器,反馈调节器,功率放大与整形电路,执行元件17.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提高驱动信号,控制有效,可靠性,整形抗干扰电路18.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检测传感器的基本要求。1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好。2精度和灵敏性高,响应快,稳定性好,信噪比高。3安全可靠,寿命长。4便于与计算机对接。5不易受被检测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影响。6环境适应能力强。7现场安装处理简单,操作方便。8价格便宜19. 简答通用微机控制系统核心部件,通用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与特点。通用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为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计算机。构成;控制系统以通用微型计算机为核心,设计专用或选用通用的

12、集成IC芯片,接口电路,执行元件,传感器,以及相互合理匹配元件,组成具有较好通用能力的控制器。软件采用通用平台软件系统。特点: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但成本高,应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等特点。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20. 简答专用微机控制系统核心部件,专用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与特点。核心部件为单片机和单板机构成由专用IC芯片,接口电路,执行元件,传感器相互合理匹配成专用控制器。特点:软件采用专用机器代码或语言,可靠性强,成本低,但适应能力差,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21. 光电隔离电路的组成有哪些?主要作用是什么? 主要由光耦合器的光电转换元件输入电路,光源,光敏元件

13、,输出放大电路组成作用:1可将输入输出两部分的供电电源和电路的地线分离。2可进行电平转换,实现要求的电平输出,从而具有初级功率放大作用。3提高对负载的驱动能力。(3)可将高低压电源或不同要求电源系统分离,防止不同电源之间信号干扰。2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驱动电路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目的:实现指令信号和执行驱动信号之间的有效匹配。要求:信号类型转换,能量放大,质量的保证。三、分析论述题图1 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1. 简述如图2所示死杠螺母传动机构的特点。a: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螺母支撑丝杆可消除轴向蹿动,刚性较差。B结构紧凑,丝刚刚性较高,要限制螺母移动,需导向装置。C

14、: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传动时间需限制螺母移动和丝杆转动。D:结构简单,紧凑,丝杆刚性较高,但使用不方便,使用较少。2. 试分析单圆弧轨道和双圆弧轨道的结构特点(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单圆弧滚道:结构简单,传递精度由加工质量保证,轴向间隙小,无轴向间隙调整和预紧能力,加工困难,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一般在轻载条件下工作。双圆弧滚道:结构简单,存在轴向间隙,加工质量易于保证,在使用双螺母结构的条件下,具有轴向间隙调整和预紧能力,传递精度高。3. 试分析图示消除滚珠丝杠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双螺母垫片预紧调整的结构特点: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不方便。工作原理

15、:在丝杆固定不动的条件下,增加垫片的厚度,左右丝杆螺母分别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4. 试分析图示消除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测量2.灵敏度3.压电效应4.动态误差5.传感器1.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2.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Y与输入的变化量X的比值。即为传感器灵敏度。S=dy/dx=Y/X3.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2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16、。4.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5.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1、线性度2、伺服控制系统3、三相六拍通电方式4、传感器5、系统精度所谓传感器的线性度就是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2、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3、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如AABBBCCCA4、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

17、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5、指输出量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精确程度1.机电一体化2.自动控制3.开环控制系统4.逆变器5.PWM机电一体化-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2.自动控制由控制装置自动进行操作的控制。3.开环控制系统无反馈的控制系统。4.逆变器把固定的直流电变成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的DC/AC变流器。5.PWM通过调节脉冲的宽度改变负载电压平均值的脉宽调制斩波器。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

18、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3、静态设计:是指依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通过研究制定出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4、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的制造厂商提供的,用来管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软件。5、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5. 简述燕尾形导轨组合的特点和间隙调整 机电

19、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以系统为出发点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2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3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具有反馈的控制系统。4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5SPWM是指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以系统为出发点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2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称分辨力,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阈值。3灵敏度(测量)传感器在静态标准条件下输入变化对输出变化的比值。4以电子换向取代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的电刷换向的电动机。5复合控制器带有前馈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器。它的作用是使系统能以稳定的零误差跟踪已知的输入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