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348675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比作, 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 ( 1 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1 分)。例 2:整个的是块空灵

2、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 1 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1 分)。例 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

3、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 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 分)。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 XX人格化(或:赋予 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 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 1 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1 分)。例 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答:运用了

4、拟人的修辞手法( 1 分),使小草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 1 分),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1 分)。例 3: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 选句出处: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就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赴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使胡杨人格化, 形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精神和硬朗的本色。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 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或:强烈地表

5、达了的情感)。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 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春天写活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叙述: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叙了,强烈地表达了抒情: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地表达了情感,使抒情更加真挚感人。景物描写 :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写了,渲染了气氛(或:突出了的美),表达了议论: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层层深入) 地表达了, 增强了说理力量,有雄辩的气势。例 1: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答:采用

6、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 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例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谁是最可爱的人)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例 3: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 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

7、美无处不在的特点。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 故意先提出问题, 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引出下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进一步深入,使文章脉络清晰。例 1: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强调了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例 1

8、: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夸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什么怎么样, 启发读者联想, 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 1: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老舍骆驼祥子)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天气的酷热, 使北京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例 3: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场地小的

9、特点, 使场地的小表达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例 4: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具体语境回答)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她不胜酒量的特点, 使她不善喝酒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答:突出地表现了她面对幸福突然来临时的感觉, 使她的陶醉感表现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对偶(骈句、对仗,汉语特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描绘了的景物 (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例:雪茫茫雨霏霏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雨雪纷飞的景象

10、,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几种特殊形式的比喻我们知道,比喻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其实,比喻还有若干种形式。了解和掌握这些形式,对于灵活运用比喻,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是大有好处的。一、博喻:又名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同一个本体。这种比喻能够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又能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如: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蓝、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 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天山景物记)二、倒喻:又名逆喻,即故意将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使用,它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

11、凸现,而且意趣盎然。如: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反对党八股)三、反喻:即从本体的反面设喻,来说明本体不具备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比喻具有正反对照的效果,能够加强观点和感情的鲜明性。如: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显耀自己。(致橡树)四、引喻:即运用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来引出并比喻另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 它的前面是喻体部分, 后面是本体部分。 如: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五、互喻:又名回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如: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天上的街市 )六、较喻:又称强喻,是指本体不仅像喻体,而且超过喻体。如: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为了忘却的记念)七、饰喻:是指本体和喻体间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喻体作定语,本体作中心语, 如: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 闪烁着白光。(天山景物记)二是本体作定语,喻体作中心语,如: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