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43956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一、本班情况简析: 经过三学年的学习,本班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结构划分段落。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本班中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有较大提高。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

2、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四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四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分别安排在第七、第八两册教材中。从纵向看,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训练点排列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

3、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

4、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幅度提高中等生成绩。四、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第二周9月5日9日1课3课9课时第三周12日16日4课5课9课时第四周19日23日6课8课8课时第五周26日30日百花园二10课9课时第六周10月1日5日放国庆假第七周8日12日11课百花园三9课时第八周17日21日13课15课9课时第九周24日28日16课百花园四8课时第十周29日11月4日17课19课9课时第十一周7日11日复习期中考试第十二周14日18日20课21课9课时第十三周21日25日22课24课8课时第十四周28日30

5、日百花园六26课9课时第十五周12月5日9日27课百花园七9课时第十六周12日16日29课31课8课时第十七周19日4日32课百花园八7课时第十八周26日30日期末复习9课时第十九周2日1月10日期末复习考试9课时教 师:张 凯 xx年9月2日 语文教学设计 1、绿叶的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

6、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教学准备: 1、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3交流体会:汇报“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

7、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绿叶的梦:启发质疑。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听读思考,交流感受: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4学习本课

8、生字词: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5按要求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学生按要求自学。组织班内交流: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

9、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小读者喜欢她的

10、书,是她最高兴的事。7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野葡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板书课题,齐读;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2学生自读课文。三、深入学习课文

11、: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浏览课文。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

12、集绿叶的快乐。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出示词语练习:*(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指导练习感情朗读。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

13、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结合课文内

14、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四、总结全文: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五、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3预习下一课。内容: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

15、乐。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教学反思:2、芦叶船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16、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2.小组互相交流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交流认字方法。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17、五. 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三. 朗读训练

18、,加深体验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配乐朗读课文。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五. 拓展延伸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六. 作业1.理解句子。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教学反思:3、一只贝教学目标:教育: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教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发展:1、加强领悟能力。2、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情朗读

19、,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0课一只贝齐读课题。(教学前,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极易涣散,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等心理特点,制定了兴趣产生-情趣保持-志趣衍发的教学思路。一开始,运用录象演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达成志趣衍发,提升学情的目的。)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20、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 )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 (2)同桌交流。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2)你认为

21、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四、拓展延伸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五、学后心得交流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3、指名说、接龙说。六、总结全课。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

22、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反思:4、快乐的暑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教学准备:提前收集学生假期的生活照。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1 板书课题。齐读:2 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3 小结:“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

23、快乐。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2 交流学习成果: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解释难理解的词语。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1 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2 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1 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交流中如有问题,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主解决)2 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3 结合自己的

24、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播放演示文稿(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4 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均可)五总结:1 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2 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3 总结语: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六布置作业:1 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2 *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选做)3 阅读其它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见“积少成多”中的田园乐)板书设计:4*快

25、乐的暑假学校生活暑假生活紧张无拘无束严肃自由成长 教学反思: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说会道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学生讨论。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

26、读音。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5.老师小结。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5.老师小结。四.

27、背诵古诗,积少成多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一. 学习“能说会道”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2.明确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

28、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评出“故事大王”。二. 学习“笔下生辉”1.激发习作兴趣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1)读题(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

29、说了什么.(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6.修改作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同上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能力目标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

30、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情感目标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二、 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二、3、结合注解,自读自悟三、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四、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五、三、巩固练习。 1、 读全诗练习背诵。 2、 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步骤同上)六、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七、学生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八、(1

31、) 学习生字词。(2) 理解诗句的意思。(3) 学生齐读。(4)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九、(5)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十、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十一、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

32、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朗读指导: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连线:枫桥夜泊 元稹望洞庭 刘禹锡菊花 张继“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白银盘”,把( )比作“青螺”补充资料:一、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

33、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教学教程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二、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古诗两首、菊花诗两首。古诗两首是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诗。其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名句。菊花诗两首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菊花的品格,与课文中菊花一诗相呼应。其中“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组文章后面的“读一读想一想”旨在引导学生朗读

34、同类题材的诗歌,加深对古诗的感悟。板书设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教学反思:6、观 潮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

35、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

36、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附:板书观

37、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

38、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

39、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

40、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教学反思:7、火 烧 云教学目标:(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难

41、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背诵这一段。(2)学生尝试练习。(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42、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3)交流学习过程: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马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静态动态) 狮子(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43、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3)投影反馈,订正。五、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8、四季童话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认识7个生字。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四季风光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读题。2.读了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1.童话中四季的主

44、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2.汇报学习收获。三. 小组交流,品味语言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四. 全班交流,深华感情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2.汇报过程中,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4.积累背诵。五

45、. 布置作业1.摘抄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组织一次朗读比赛。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如何区别形声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2.让学生区别带有“静”字的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3.熟读诗歌,积累气象谚语、指导写周记。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一. 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二.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落实训练内容(一)比一比,组成词。1.个人填空。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3.说出每组词语各自的特点。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6.补充练习。(二)读句子,选词填空。1.默读句子

46、,自主填空。2.学生汇报、交流。3.找出三个词的相同点和它们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区别。4.交流,总结。三. 积少成多(一)读读背背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2.自由读,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师生交流。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背,比一比谁背得好。4.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一. 我的采集本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2.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4.布置学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二. 阅读平台周记一则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师生交流。3.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4.指导周记的格式。三.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

47、三课时一. 走进“语文大课堂”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7.指导写周记。8.总结。9.作业:课后班内开展宣传活动,如故事演讲大赛等。二. 用好“指南针”1.明确题目要求。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5.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7.作业。教学反思:9、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重

48、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能力目标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3、朗读课文,必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二、自读课文,

49、自学生字。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课文度读熟。2、默读思考:(1)课文讲了林巧稚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2、然后

50、议论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讨论、探究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理解感悟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

51、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课时一、评价朗读。(学生读并互相评价)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三、指导写字。“辈”字上小下大。“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1、朗读练习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

52、功的重要因素。鼓励学生公正地评价朗读情况并学会表扬。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教学教程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补充资料: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人云亦云:云,说;亦,也。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实践:人工智能改选自然和发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诺言:应允别人的话。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赢自己一把、盲童的画。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

53、”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例,体会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生物课给林巧稚的启示 林巧稚从老师的教学直的感悟 林巧稚从生物刘上悟到的哲理教学反思:11、成 长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