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4343948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_rJ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实验一 F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后思考题:1. FSK正交调制方式与传统的FSK调制方式有什么区别?有哪些特点?答:传统的 FSK 调制方式采用一个模拟开关在两个独立振荡器中间切换,这样产生的波形 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不连续的。而且在不同的频率下还需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在应用 上非常不方便。采用正交调制的优点在于在不同的频率下可以自适应的将一个边带抑制 掉,不需要设计专门的滤波器,而且产生的波形相位也是连续的,从而具有良好的频谱 特性。2. TPi03 和 TPi04 两信号具有何关系?答:正交关系实验中分析:P28 2. 产生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的目的。

2、答:在FSK正交调制方式中,必须采用FSK的同相支路与正交支路信号;不然如果只 采一路同相FSK信号进行调制,会产生两个FSK频谱信号,这需在后面采用较复杂 的中频窄带滤波器。用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减少干扰。4. (1)非连续相位FSK调制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如何的。答:不连续的,当包含 N(N 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初始相位相同的相邻码元的波形 (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和瞬时相位是连续的,当不是整数时,波形和瞬时相位 也是可能不连续的。P29 1.(2)解调端的基带信号与发送端基带波形(TPiO3)不同的原因? 答:这是由于解调端与发送端的本振源存在频差,实验时可根据以下

3、方法调整:将调模 块中的跳线KL01置于右端,然后调节电位器WL01,可以看到解调端基带信号与发送端 趋于一致。2. (2)思考接收端为何与发送端李沙育波形不同的原因? 答: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与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都有关。3. 为什么在全0或全1 码下观察不到位定时的抖动? 答:因为在全0或全1码下接收数据没有跳变沿,译码器无论从任何时刻开始译码均能正确译码,因此译码器无须进行调整,当然就看不到位定时的抖动了。实验二 BPSK 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后思考题:1.写出眼图正确观察的方法。 答: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 一种图形。观察眼图的方法是:

4、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 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像人的眼睛, 故称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 的传输性能。GDS-3000 系列可通过以下设置来测量眼图:1)用边沿触发观测要测试的信号;2)测量出信号的大致上升时间;3)选择触发类型为“上升与下降”,斜率改为升或降;4) 将触阈值电平调整到恰当位置,最好低值在信号幅值的 10%-20%,高值在 80%-90% 附近,来表示升降时间触发的阈值范围。5

5、)根据 1 步中所测出的信号上升时间的大小,选择触发时间小于该时间;6)设置好以后的波形,波形积累效果不好,选择余晖“持续性”为几秒或更多,并且调 高波形“强度”,看到眼图,就可以观察是否有异常信号发生;7)为了使眼图效果更好,除了用平常的波形“灰阶”模式以外,还可以用波形“色温” 模式,使波形的强度呈现蓝色或者红色的层次感。如果有偶发的异常信号产生,能以 冷色蓝色来特别标识,能使测量轻松并且一目了然。要简单测量眼图,可以使用基本的参数测量功能(Measure键)和光标(Cursor键)测 量功能,简单分析通信信号的质量。2. 叙述 Nyquit 滤波作用。答:Nyquist设计准则为基带传输

6、系统信号设计提供了一个方法。利用该准则一方面可以对 信号的频谱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码间串扰。升余弦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H(f)1 + cos(2兀(2T I f I) 1 + aS 2a0 I f I (1 a)/2TS(1 a )/2T I f I (1 + a )/2TS图 Nyquist 升余弦滤波基带传输频域与时域特性示意图采用 Nyquist 波形成形技术后的波形频谱,发送频谱在发端受到限制,提高了信道频带 利用率,减少了邻道干扰。基带信号经过升余弦滤波后变为低通带限信号,可以消除码间串扰,但若未作成型滤波, 就如同非归零码状态时的频谱,则会有明显的频谱泄露,容易造成严重的码

7、间干扰。实验中分析:P46 1. 怎样的系统才是最佳的?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机性能如何从系统指标中反映出来?采用什么手段来测量?答:最佳基带系统可定义为消除码间串扰而且抗噪声性能最理想(错误概率最小)的 系统。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机性能可以通过系统传输的信噪比、信道误码率等指标反 映出来。P47 1. (2) TPJ05与TPJ06波形有什么不同?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解释其不同的原因。 答:不同:TPJ06有眼图信号,而TPJ06看不到眼图信号。原因:因为在 BPSK 解调中采用相干解调,可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解释:设载波信号S(t)=a(t)cos s ct,这里s c=1.024MHz,在解调

8、时两路正交信号和载波信号相乘 来完成解调,分别为cosset和sin set,前者与之相乘后等于a(t)(1/2+1/2 .cos2 set),其中第二项经低通滤波器后被滤掉,留下的第一项即为TPJ05的眼图 信号,后者与之相乘后等于1/2 .a(t)sin2sct, 经低通滤波器后完全被滤掉, 所以在TPJ06看不到眼图信号。P47 1. (3)加“匹配滤波”后,为什么发端眼图已发生变化,而收端TPN02的眼图没有变 化(仅电平变化)?答:在JH5001中,系统的传输特性为升余弦滚降特性,其传递函数为:RC21 + cos(亠)2a00 1 f 1 (1 -a)/2TS(1 -a)/2T l

9、f l (1 + a )/2T其可以通过在发射机端和接收机端采用同样的滤波器来实现,其频响为开根号升余 弦响应。根据最佳接收原理,这种响应特性的分配提供了最佳接收方案。在选择“匹 配滤波”之前,系统的滚降特性全部放在发端,此时看到的发端眼图非常理想,而 且在最佳抽样时刻眼图是收敛的,在加“匹配滤波”后,系统将滚降特性按照最佳 接收原理进行了分配,收、发均为开根号升余弦响应,因此发端眼图发生了变化(即 此时看到的发端眼图在最佳抽样时刻是发散的),而对于收端来讲,系统的传输特性 不受其分配的影响,最终是发端和收端传输特性的乘积,仍然为升余弦滚降特性, 所以收端眼图不会变化。P49 12.分析接收眼

10、图信号的电平极性发生反转的原因。答:由于解调器载波存在相位模糊,导致了接收眼图信号也存在相位模糊,因此其电平极性就发生反转。第四章 语音编码技术 实验一 PAM 编译码器系统 实验后思考题:2 f 2f 和 f 2f 时,输出波形无失真地恢复输入波形,而当 f 2f 时,输出波形将发生 s h s h混叠而失真。实验中分析:P56 3. 平顶抽样与自然抽样测量结果做比较。答:将理想抽样与平顶抽样对比可发现,两者均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但平顶抽样后解调输出信号电平较理想抽样要高。4. 信号混叠观测答:当输入信号频率高于4KHz时,重建信号出现混叠。缓慢变化测试信号频率,观察输入信号与重建信号的变化

11、,发现两者变化不一致,虽输入频率变大,而输出频率 变小。原因为:输入信号频谱经8KHz的搬移后,原频谱绝对值大雨4KHz的部分,混叠 到最后低通滤波输出中,输入信号频率越大,则搬移后混叠到输出的低频越丰富, 是最后输出信号频率变低。实验三CVSD编码器和CVSD译码器系统实验后思考题:1. CVSD 编译码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 CVSD 编码器主要由编码集成电路、运放、本地译码器、音节滤波器和非线性网络组成。 其中,运放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调整到需要的范围再进行信号处理;本地译码器是通过 R806、R807、R808、C805和C804组成的积分网络完成本地译码;R81

12、3、R814和C806 构成音节滤波器,用于对连码一致性脉冲进行平滑;U802B、D801、D802和周围电阻 组成非线性网络,使得在大信号输入时,量化阶自适应的增加,实现斜率连续可变的自 适应增量调制。2. CVSD与相比性能有哪些提高?答:是将信号瞬时值与前一个取样时刻的量化值之差进行量化,而且只对这个差值的 符号进行编码,而不对差值的大小编码。它存在一个过载限制,那就是如果信号的斜率dfitTs大于了,调制器将跟踪不上信号的变化,出现过载。而 CVSD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过载情况的出现。它能自动检测增量并且自适应的 调整量化阶电平(通过一致性检测实现),尽量使得调制器能够跟得上信号的

13、变化。 3根据实验结果,阐述可变斜率的调整过程。答:起初,系统设定一个默认的量化阶电平。如果信号增加,那么对应编码位为1,如果信号连续增加使得编码为连续出现了3个1,那么系统通过一致性脉冲检测到这种情况之后,自动的增加量化阶电平,争取信号的增加在量化阶电平的范围之内。如果之后信号的增加小于了量化阶电平,那么对应的编码输出为0,如果信号的增加仍然大于量化阶电平,那么对应编码输入仍为1,系统仍要增加量化阶电平,直到信号的增加小于量化 阶电平为止。如果信号变化的频率足够快,系统可能会跟踪不上信号的变化,使得输出 编码会出现连续的1或连续的0,甚至出现拖尾,即与原来的信号出现了时间上的延迟。 信号连续

14、减小对应调整过程也是如此。P67 1.发送时钟和CVSD编码数据:观察和分析编码输出数据与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答:观察输出数据与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出如下定性的结论:当输入信号连续 增加时,输出为1,当输出为3个连1后,系统内部会调整量化电平,这时输出就会出 现一个低电平,但随后可能还会连续出现若干个高电平与一个低电平的情况,这说明 量化阶电平在根据输入信号的斜率不断的调整。1(. 1)CVSD 是连续可变斜率增量编码,如何从输出编码数据中反映信号斜率的大小? 答:(1)当信号下降的斜率过大,以至于量化阶电平调整了一次(此处为增大量化阶电 平)之后测试信号仍然大于信号值,所以不断的输出负

15、电平。 由此可以判断斜 率大小。(2)通过不断的增加输入信号幅值,连码的位数逐渐增加(3)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信号变化的斜率越大,出现连码的可能性就越大。输入 为4KHz的情况,对比输入信号和输出编码信号,可以看出二者包络已经近似 一致,说明量化电平已经完全不能与输入信号斜率同步变化。P68 2.一致脉冲观测:观察和分析编码输出数据与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答:(1)因为一致性脉冲低电平有效,所以CH1出现低电平的地方对应于出现连码的 位置,也就是对应于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位置。(2)低电平出现概率大致相等,不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3)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逐渐增大,一致性检测脉冲的低电平逐渐

16、规律化,对于 4KHz信号来讲,低电平主要指示了连续变大或变小的区域,而高电平则对应于缓 慢变化的部分。这一点又一次说明了编码的优劣受输入信号频率的影响。3. CVSD量化阶电平调整观测:观察和分析编码输出数据与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 答:(1)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输出量化阶电平逐渐降低。(2)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在信号幅度不变的情况下,量化阶电平逐渐降低。4. CVSD本地译码器信号观测:观察和分析编码输出数据与输入信号的对应关系。答:(1)在输入信号幅度较小的时候,输出波形由一段一段组成,输入信号幅度为4VPP。 在输入增大以后,随着输入信号幅度增加,输出波形开始出现过载。输入信号幅

17、度 为6VPP,输出信号已经没有了一段一段的波形,而是类似于长直线。这时候就说明 出现了过载。(2)输入信号1KHz,可以实现完美的跟踪。输入信号2KHz,已经开始出现了略微的直线趋势。输入信号4KHz,完全为直线,说明已经完全不能跟踪并保持输入信号的特性, 出现了过载。P69 1. CVSD 译码模拟输出信号观测答:(1)编码输入信号为1 KHz,2VPP,输出信号除了有略微的相移之外,信号没有失真也 没有衰减。(2)频率保持不变,随着输入信号电平的增加,输出始终是只有相移而无衰减和失真。 当输入信号电平大于4V之后,先是下端波形出现了截止。幅度越大,失真越明显。(3)输入信号1KHz,信号

18、能够完整的恢复。输入信号2KHz,信号出现略微的失真,并且在示波器上观测时信号不停的抖动。 输入信号6KHz,信号出现了严重的失真,频率分量丰富。2接收端一致脉冲观测答:(1)输入信号幅度2VPP,出现低电平的地方说明出现了连码。(2)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出现连码的情况越多。输入信号幅度6VPP,一致性脉冲已经开始周期化,并且每个周期内有很大比例是 低电平,刚好对应于输入信号连续增加或降低的部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出 现了过载。(3)输入频率为2KHz,在输入信号连续增或减的时候出现了些许一致性脉冲低电平。 输入频率为4KHz,易看出一致性脉冲已经周期化,并且与输入信号相对应。 输入频

19、率为6KHz,连续的长时间出现高电平,说明译码电路已经混乱。3.接收量化阶电平调整观测 答:(1)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输出量化阶电平逐渐降低。(2)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在信号幅度不变的情况下,量化阶电平逐渐降低。第五章 码型变换技术实验后思考题:1.总结 HDB3 码的信号特征答:HDB3码的全称是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AMI码的一种改进型,其目的是为了保持AMI 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使连“0”个数不超过 3 个,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在相 应 的位置填入破坏脉冲和填充脉冲,其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是译码却比较简单。HDB3 码保持了 AMI 码的优点外,同时还将连“0”码限制在 3

20、个以内,故有利于位定 时 的提取。HDB3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码型,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均为HDB3 码。HDB3 码具有良好的抗连“0”特性,从而利于收端位定时的提取。实验中分析:P75 2.(3)AMI 码数据延时量测量应考虑到什么因素?答:应该考虑到数据周期的长短,采用周期性的短序列测量到的延时都是不准确的,因 为很可能此时的延时t=nT+tl,但是用示波器测量到的延时仅为tl,因此示波器测 量的延时是不准确的,而实际当中传输的数据都具有随机性,而且周期都很长,测 量时不会出现上述情况。P76 3(. 4)具有长连 0 码格式的数据在 AMI 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

21、解决? 答:会造成收端无法提取位定时,因而不利于收端同步,在实际传输中需将其转换成HDB3 码才能进行传输。P76 4.(3)为什么在实际传输系统中使用 HDB3 码?用其它码行吗(如扰码)? 答: HDB3 码具有良好的抗连“0”特性,从而利于收端位定时的提取。采用扰码亦可 第六章 通信系统及综合测试实验一 BPSK (DBPSK)调制+汉明码系统测试实验后思考题:分析总结各项测量结果1加噪环境的ADPCM话音通信质量测量答:在逐渐降低信噪比的过程中,由一系列图片显示眼图形状越来越模糊,眼睛张开越来越 小,表明噪声干扰越来越强。2加噪环境的 CVSD 话音通信质量测量答:在逐渐降低信噪比的过程中,眼图变化趋势与ADPCM基本相同,但眼睛的畸变程度 更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