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343226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和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具有坚实的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分析基础,掌握和理解食品法规与标准、能够进行食品质量管理的能力;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食品质量与安全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营养和质量保障以及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化学、生命科学

2、、食品科学以及法学、管理学各领域知识的结合,以培养掌握各种食品品质检验技术和一系列从“土地到餐桌”的品质管理系统,熟知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能够从事食品检测分析、质量管理、安全评价与品质控制等实际工作的专业人才为宗旨。我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依托工程和生物科学背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大需求,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以国际食品法规和食品检测技术为专业特色,教学中包含大量实验,通过实践传授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从技术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和理解法学案例。本专业具有一支以中青年留学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具有高、中级职

3、称的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教学和实验环境,以及先进的实验室装备,教学形式活跃。相关硕士点以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检测、功能性食品(天然活性大分子)、食品微生物与食品生物技术、国际食品法规等科研方向为主、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良的科学实践与培训。二、 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国情,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设计、实验研究等基本技能。3、了解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基础知识,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化,具有食品质量全程控制管理和安全性保证的能力,熟悉了解食品科技的发

4、展趋势和应用前景。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利用计算机解决食品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工程问题、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监控的数据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5、了解食品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食品职业道德。6、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掌握科学的体锻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

5、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学分及学位要求本专业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4.5学分,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51.5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46.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32.5学分。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获准毕业并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学位考试,且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4.5学分)(1)公共必修课程(38.5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查332+1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232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

6、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考查332+16*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考试332+16*4中国文化导论考查1164马克思主义原理考查332+16*5军事理论考试118+18*3形势与政策考查2321-8体育(1)考查1321体育(2)考查1322体育(3)考查1323体育(4)考查1324大学英语模块一考试4641大学英语考查4642大学英语考试4643大学英语模块二考查4641大学英语考试4642英语拓展课程应用性写作考查2323高级听说考查232306400225大学计算机基础A考试2.528+24*106402025计算机技术与应用B考试224+16*3合 计3

7、8.5720注:A. 英语学习要求:大学英语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新生入学即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级考试进入级的学生,必须修读模块一课程,获得12个学分。分级考试进入级的学生,必须修读模块二课程,获得12个学分。B. 表中政治理论课中打*号的学时为课程实践。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学时为上机学时。(2)公共选修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选修专业概论课程模块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概论”课程(0.5 学分),并建议在人文历史、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基础和创业教育等课程模块中各修满1-2学分。2.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51.5学分) (1)数理与化学基础课程:要求修满44.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

8、核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08100140高等数学B(上)考试464108100240高等数学B(下)考试464208100320线性代数考试232308206930大学物理B(上)考试348208207030大学物理B(下)考试348308204910大学物理实验(上)考查130308205010大学物理实验(下)考查130403100530现代基础化学(上)考试348103100620现代基础化学(下)考试2322分析化学(工科)考试232203100830有机化学A(上)考试348303100920有机化学A(下)考试232402200130生物化学C考试348403100130物理化学(上

9、)考试348403100230物理化学(下)考试348503101415实验化学A(1)考查1.548103101515实验化学A(2)考查1.548203101615实验化学A(3)考查1.548303101710实验化学A(4)考查1324合计44.5844(2)工程基础课程:要求修满7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05105530工程制图考试3543化工原理(少学时)考试3485化工原理实验考查1255合 计73.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46.5学分)(1)专业必修课程(31.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专业核心课程02200620生物化学实验考试1

10、30402160630食品工程原理应用考试232602130130食品微生物学考试232502160325食品化学考试2.540502160825食品工艺学考试2.540602161015现代食品分析技术考试1.524502301610食品质量管理和论证体系考试232602301525食品安全与检测(含实验16学时)考试2.548602301725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含实验16学时)考试2405专业必修课程文献检索考试116402161215食品添加剂应用考查1.524602160515食品营养学考试232502301415国际食品法规考试232702302615食品分析实验考查1.545502

11、130310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考查130502160910食品工艺学实验考查130702330405食品工程原理应用实验考查0.516702301810食品原料安全控制考试116702302220科技英语考试2326合计31.5591(2)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选修5学分06200130电工基础考查23240810043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查348402150610现代仪器分析考查116606101825化工自动化仪表考查116602301210应用软件考查116502302410基因工程概论考查116606401430程序设计B考查2.532+16*2

12、02142120基础生物分离工程考查2326选修10学分 02302115食品酶学考查232502170110食品包装技术考查116602302410食品生物技术考查116602301115食品感官分析(含实验)考查1.532302302510香气化学考查116602301130农产品加工原理考查348602302320食品机械与设备考查232602302615功能性食品考查1.524402302715分子营养学考查1.524702302820谷物加工技术考查232502302920现代食品挤压技术与应用考查232602303015食品贮运学考查1.524502303220食品免疫学考查232

13、702303320食源性疾病流行学考查232702303115食品发酵工程原理考查1.5247合 计396304. 实践教学平台(32.5学分)(1)实践教学环节(必修:32.5学分)编 号实 践 教 学 名 称学分周数起止周数学 期军训2.52.5 暑假4工程基本制造技能训练32分散进行301101810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1602340220认识实习22周602161450毕业小设计(建立论证体系)55 周第59周702161540毕业实习44周第1013周702161690毕业环节1519周第14周开始7、8小 计32.5(2)创新实践(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2-3学分)创新实践活动USRP或课余科研、创新活动2-3学分分散进行校内外竞赛活动开放实践(实验、竞赛)平台活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经教务处认定的计划外社会实践小 计3附:选修课程修读指导课程平台课程类别要求学分课程类别按学期选修学分分配(建议)12345678通识公选修6专业概论课程模块0.5其他类别选修课1-21-21-21-2说明:公共选修课原则上在1-4学期内修读完成。专业专业选修15选修模块课程2-42-42-42-42-4说明:学生按照专业要求选课,3-7学期内修读完成。 执笔人: 谢静莉 审核人: 刘少伟 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