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342930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职业健康知识考试题目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题2 分。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负责。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 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 由 卫生部 负责。3.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5.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6.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预防、控制 职业病危害,防治职 业病,保护劳

2、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 定。7. 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的职业病防 治活动。8.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9.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 组织。10.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11.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昱业病的 各种危害。12.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115 种。1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1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15.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 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16.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 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17.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 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 标准。18.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19.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 浴间、 孕妇休息室 等卫生设施。20.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

4、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 卫生行政部门 提 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二、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填在括 号内,每题 1 分。21. 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A )。A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 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22.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 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 )。A 要求纠正 B 给予行政处罚 C 责令停产23. 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 C )尘肺病防治 条例放射

5、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A劳动保护条例B工业防毒条例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4.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 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 B )结果。A 职工健康体检 B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职工职业病检查25.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 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 )。A 泄险区 B 救护车 C 医务室26.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

6、)。A防毒面具B防尘口罩C个人剂量计27.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 )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 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A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 卫生部门 C 专人28. 用人单位应(A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 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A 定期 B 不定期 C 每月29.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 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A 安全标识 B 警示标识 C 英文30. 任何(B )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A 私营企业 B 单位 C

7、 集体所有制企业31. 任何单位和个人(A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 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A 不得 B 可以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32.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 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 造成的(C )承担责任。A 经济损失 B 人身伤害 C 职业病危害后果33.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 )档案。A 健康监护 B 工伤保险 C 培训教育34.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 知劳动者。A

8、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 在岗期间35.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C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 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 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3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37.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 )承担。A 劳动者 B 用人单位 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9、38.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B )的作业。A 重体力劳动 B 其所禁忌 C 危险39.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C )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A 当地政府 B 医疗卫生机构 C 用人单位40.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 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 员,依法追究( B )责任。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41.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B)。A 行政复议 B

10、 再鉴定 C 行政诉讼42.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B )承担。A医疗卫生机构B用人单位C劳动者43. 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 不得 B 可以 C 经领导批准可以44.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C )待遇。A疑似职业病 B医疗 C职业病45.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A 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 治疗、康复C 康复、定期检查46.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 解除劳动合同C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47. 用

11、人单位对从事(C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A 体力劳动 B 脑力劳动 C 接触职业危害作业48.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 如实、无偿提供 B 收取费用 C 如实提供49. 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B )的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 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A 用人单位所在地 B 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C 本人居住地50.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C )申请鉴定。A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C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51.

12、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B )。A 找企业负责人解决B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 自己去医院治疗52. 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B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 C商业保险待遇53.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 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A )承担。A 用人单位 B 工伤保险基金 C 本人54.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A 不变 B 终止 C 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55.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C )。A 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

13、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C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56. 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C )。A 不承担赔偿责任 B 适当承担赔偿责任C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57. 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A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30 B60 C9058.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 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B )内,可以 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59.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C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

14、作业C 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60.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C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 未成年工61. 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 棉纱口罩 B 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62. 患有(A )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A 活动性肺结核 B 慢性胆囊炎 C 心脏63. 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u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 u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u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64. 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C )。A 铅中毒 B 噪声聋 C 尘肺病65. 目前我国急性中毒

15、发生最多的是(B )中毒。A 铅 B 硫化氢 C 苯66. 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 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67. 患有以下4项之一者禁止从事接触苯的作业:上岗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各种血液病;严重全身性血液病;(A )。A 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B 鼻窦炎 C 风湿性关节炎68. 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A )。A 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 原发性高血压C 风湿性关节炎6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 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 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

16、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70. 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 )。A 防尘口罩 B 空气呼吸器 C 防毒面具71. 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C )。A 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 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 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72.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 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 C )系统。A 呼吸 B 消化 C 神经73. 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 )。A 口、鼻、耳 B 食物、空气、水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74. 在职业病目录中,( C

17、)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A 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B 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C 中暑、高原病、手臂振动病75. 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 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A75dB(A) B85dB(A) C88dB(A)76. 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 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 B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 应减少接触时间。A$36C B$37C C$40C77. 手臂振动病是(A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 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A 长期 B 短期 C 连续78. (C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 紫外线辐射引起。A 白内障 B 红眼病 C 电光性眼炎79. 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A )等化学物质引起。A 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 B 强酸 C 强碱80. 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 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皮炎是由(C )物引起。A 腐蚀 B 刺激 C 致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