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41859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小升初文言文、诗歌鉴赏衔接包 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以现代文为主,只是偶尔接触到几篇简单易懂的文言文,也不会对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做出过多的要求;而对于古诗词方面的学习,也仅仅是停留在能够背颂和翻译简短的诗词,诗歌鉴赏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在小学阶段的考试中,并没有文言文阅读的题目,也没有诗歌鉴赏的题目,只会有数个已背古诗词的填空而已。这种考试和学习现状决定了小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诗歌鉴赏能力相当薄弱甚至几乎为零的局面。然而,到了初中,文言文被作为重点课程着重讲解,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翻译文言文全篇、理解文意,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从课本中所学的文言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并

2、且解答相关问题。学习古诗词也不只局限在背诵、翻译的层面,还要求学生能够赏析诗词,古诗词赏析对小升初的学生还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古诗词赏析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种难度不仅仅存在于初中阶段,如果初中阶段学不好,这个难题会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在考试中,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更是占据了相当重的分值。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或者对这方面学习不得法的话,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也会成为考试丢分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于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都是有迹可循的,学生只要懂得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相应的答题技巧,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在考试中也能够轻松得分。对于文言文的考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

3、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即“理解基本内容”;二是明确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义,关键实词的含义;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四是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文言文例题透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

4、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画线词。(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5

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对于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或者是炼字);二是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三是体会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四是归纳意象,体会意境。【诗词鉴赏例题透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箫斑马鸣。1、 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意境?2、 本诗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文言文:1、(1)“仓”同“苍”,青色(2)道歉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

6、,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4、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睢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5、例: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诗歌鉴赏:1、意象:青山、北郭、白水、东城。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意境。2、对仗、比喻、用典。3、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