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338529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万泉小学任建颖拾穗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北师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拾穗教学设计 万泉小学 任建颖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欣赏油画,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2. 品读二至四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体会作者描写油画人物时边观察边推想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述图画中的人物。教学重点:1. 品读二至四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2体会作者描写油画人物时边观察边推想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述图画中的人物。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油画人物时边观察边推想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述图

2、画中的人物。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带读,读准字音。 混合 弥散 禁止 落下毛病 承担 重担2写出句子中缺少的词语拾穗这幅画主要(描绘)了收获的季节,三个(妇女)在田野里(埋头苦干),捡拾(麦)穗的情景。 对照大屏幕,有错误的修改过来。【设计意图】关注词语学习,既复习了多音字和新词,还复习了课文第一部分描写的画面内容,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二品读人物,学习写法1图文对照,体会观察细致请你小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对照着油画看一看,作者对画中人物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交流反馈: 预设一:“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

3、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1)抓重点词品读人物外貌。(2)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3)出示“结实”的词义,辨析。【设计意图】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发现写法。学生的感受容易被文中推想的语句限制住,联系生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字,才能引发学生独特的感受。预设二:“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右手还在捡拾。”(1)抓重点词体会动作描写 (2)“深深地弯着腰”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埋头苦干。(3)“攥”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拿、握、抓、捏)你有什么体会?小结:这些外貌描写动作描写都是作者观察到的,而且细致入微。 (板书:细致观察)【设计意图】多种方式品读重点词句

4、,体会作者观察细致入微,用词准确。2.发挥想象,感悟推想合理 (1)观察到中年妇女这样的外貌,作者感受到(学生接读)“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你仿佛看到什么?(2)当作者观察到画面上中年妇女的动作,又想到(学生接读)“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3)这推想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 板书:合理推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了解作者的推想依据什么,可以推想哪些方面的内容。(4)小结写法边观察,边推想。 师生合作朗读第二段。3总结学法,指导自学自赏我们在学习第二自

5、然段时,我们先读课文,对照图画标出了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接着,品读着这些语言,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然后,我们又读了作者推想的语言,了解了中年人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悟。【设计意图】明确学习方法,为学生下一步自学3、4自然段提供有效指导。三自赏人物,感悟同情1我们按照刚才的方法继续品读3、4自然段。自学提示:1. 默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对画中人物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标出相关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2再读读推想的语言,你又有什么感受。2.交流第三段(1)从“欠起了身、紧紧地攥着、搜寻” 等动作描写体会对老年人的同情。 (2)通过“一辈子辛劳”“坚持”等词语想象老年人的生活,进一步体

6、会情感。3.交流第四段(1)“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外貌的特点,推想到她的身份。(2)这舞蹈般的动作与前两个人相比显得格外轻盈。“平平地趴下、伸、拿着、弯”一连串动作具体写出了左边妇女的动作怎么像舞蹈。(3)此时的推想耐人寻味,这一串省略号省略了什么?(4)对比朗读三个人物的描写语言,进一步体会理解和同情。【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三个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同时进一步发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4. 米勒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打动人心的美术作品?快速浏览最后两段,你能找到答案吗?反馈:由于他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拾穗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充满对农民的理解和

7、同情。 (板书:理解和同情)艺术源于生活。一切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四总结写法,看图表达1. 文学创作也是一种艺术。这篇文章的作者欣赏油画后,为什么能写出打动人心的课文呢?预设:(仔细观察,合理推想)这真是欣赏和美术作品的金钥匙。 2. 我们也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推想的写法,说一说画面中的人物。3.认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你观察到什么?推想到了什么?五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自己的学习,同时关注本单元主题。作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推想的方法,向家人或同学描述画面中的人物。板书设计:拾穗 画 文 中年人 仔细观察 老人 年轻人 合理推想 理解 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