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4334471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1-5年级系统总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1-5年级数学总复习(一)自然数 1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二)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数级:个级、万级、亿级。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

2、制计数法。 4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6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3、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7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

4、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三)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如:10分之一可以写成0.1,百分之一可以写成0.01)。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4在

5、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5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6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7小数的分类: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3.1415926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0.0333 12.109109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部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5.33的循环节是3,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5.33写作5.3,6.9258258写作6.9258。

7、 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9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10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

8、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1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数省略。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12一个小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小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四)分数 1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9、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法中的除数(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5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6分数和比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就是比的后项。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0、。8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9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0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1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例如:)12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

11、母分数,叫做通分。(五)百分数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2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3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六)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2、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4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例如:5+5+5+5+5+5=56=30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一道乘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的0.3倍是多少?5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

13、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一道除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 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 ,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

14、个数。 整除: 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例如: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不能说35

15、是倍数,7是约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非0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能被2整除

16、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

17、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6.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7.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8.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

18、的数加起来。 9.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10.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1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

19、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1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1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5.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6.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7.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8. 四则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20、,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敢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一个数加上0任得原数,任何数乘以0都得0,0不能作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七)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

21、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八)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2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用字表示是:ab=ba

22、3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用字表示是:(a+b)+c=a+(b+c)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23、,结果不变。用字表示是:(a+b)c=ac+bc 或者说(a-b)c=ac-bc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6乘法的其他运算定律: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7除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8减法的

24、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9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表示是:abc=a(bc)(九)量的计量 1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

25、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公里 100 公顷 3.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 升( l )、 立方厘米(cm3) 毫升(m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5时间单位: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6、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每月31天。 小月有:4、6、9、11月,共4个,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左拳记月法:(1月大2小3大4小5大6小七大8大9小10大11小12月大) 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天=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6货币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十)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求方程

27、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方程两边同时加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十一)几何图形初步知识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2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号表示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29、。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3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大于第三边。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形的高按角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30、。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h=2sa a=2sh 4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 25正方形:四条边

31、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6 平行四边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行;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开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者)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底高 公式S=ah 7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的面积=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8. 长方体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 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2(ab+ah+bh)长方体的休积=长宽高 公式V= abh长方体的休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9.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休积=棱长棱长棱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