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328978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IP寻址一、 IP 地址概念IP 地址是一个32 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 和主机 ID 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网络ID 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 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IP 地址通常用4 组 3 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 ”分隔。比如,。补充 IPv6:前面所讲的32 位 IP 地址称之为IPv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Pv4 可用 IP 地址数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要,据权威预测到2010 年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每个人至少需要10 个 IP 地址,比如:计算机、 笔记本、 手机和智能化冰箱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开

2、发了IPv6 规, IPv6 用 128 位表示 IP 地址,其表示为8 组 4 位 16 进制数,中间为“:”分隔。比如,AB32:33ea:89dc:cc47:abcd:ef12:abcd:ef12。二、 IP 地址分类为了方便IP 寻址将 IP 地址划分为A、 B、 C、D和 E 五类,每类IP 地址对各个IP 地址中用来表示网络ID 和主机 ID 的位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主机 ID 的位数确定之后, 一个网络中是多能够包含的计算机数目也就确定,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选择一类 IP 地址构建网络结构。A 类 A 类地址用 IP 地址前 8 位表示网络ID,用 IP 地址后 24 位表示主

3、机ID 。A 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 的第一位必须以0 开始,其他 7 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7 位全为 0 是网络 ID 最小,即为0;当其他 7 位全为 1 时网络 ID 最大,即为127。网络 ID 不能为 0,它有特殊的用途,用来表示所有网段,所以网络ID 最小为 1;网络 ID 也不能为127; 127 用来作为网络回路测试用。所以A 类网络网络ID 的有效围是1-126 共 126 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包含224-2 台主机。B 类 B 类地址用 IP 地址前 16 位表示网络ID,用 IP 地址后 16 位表示主机ID。B 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 的前两位必须以10 开始,其他

4、14 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 14 位全为 0 是网络 ID 最小,即为 128;当其他 14 位全为 1 时网络 ID 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即为 191 。B 类 IP 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有效围为128191,共 16384 个 B 类网络;每个B 类网络可以包含216 -2 台主机(即65534台主机)。C 类 C 类地址用 IP 地址前 24 位表示网络ID,用 IP 地址后 8 位表示主机ID 。C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 的前三位必须以110 开始,其他 22 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 22 位全为 0 是网络 ID 最小, IP 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为 192;当其他 22 位全为 1

5、时网络 ID 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 即为 223。C 类 IP 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有效围为 192 223,共 2097152 个 C 类网络;每个 C类网络可以包含 28-2台主机(即254 台主机)。D 类 D 类地址用来多播使用,没有网络ID 和主机 ID 之分, D 类 IP 地址的第一个字节前四位必须以1110 开始,其他28 位可以是任何值,则D 类 IP 地址的有效围为到 。E 类 E 类地址保留实验用,没有网络ID 和主机 ID 之分, E 类 IP 地址的第一字节前四位必须以1111 开始,其它28 位可以是任何值,则 E 类 IP 地址的有效围为至 。其中 表示广播地址。

6、在实际应用中,只有A、B 和 C三类 IP 地址能够直接分配给主机,D类和 E 类不能直接分配给计算机。三、网络 ID 、主机 ID 和子网掩码网络 ID 用来表示计算机属于哪一个网络,网络ID 相同的计算机不需要通过路由器连接就能够直接通信,我们把网络ID 相同的计算机组成一个网络称之为本地网络(网段);网络ID 不相同的计算机之间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连接,我们把网络ID 不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远程计算机。当为一台计算机分配IP 地址后,该计算机的IP 地址哪部份表示网络ID,哪部份表示主机ID,并不由 IP 地址所属的类来确定,而是由子网掩码确定。子网确定一个IP 地址属于哪一个子网。子网掩码

7、的格式是以连续的 255 后面跟连续的 0 表示,其中连续的 255 这部份表示网络 ID;连续 0 部份表示主机 ID 。比如,子网掩码和。根据子网掩码的格式可以发现,子网掩码有、 、和 共五种。采用这种格式的子网掩码每个网络中主机的数目相差至少为256 倍,不利于灵活根据企业需要分配IP 地址。比如,一个企业有 2000 台计算机,用户要么为其分配子网掩为,那么该网络可包含65534 台计算机,将造成63534 个 IP 地址的浪费;要么用户为其分配8 个网络,那么必须用路由器连接这个8 个网络,造成网络管理和维护的负担。网络 ID 是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获得,即将IP 地址中

8、表示主机ID 的部份全部变为0,表示网络ID 的部份保持不变,则网络ID 的格式与IP 地址相同都是32 位的二进制数;主机ID 就是表示主机ID 的部份。例题 1:IP 地址:子网掩码: 网络主机 ID:23.35例题 2:IP 地址子网掩码: 网络主机 ID:35四、子网和CIDR将常规的子网掩码转换为二进制,将发现子网掩格式为连续的二进制1 跟连续 0,其中子网掩码中为1 的部份表示网络ID,子网掩中为0 的表示主机ID。比如转换为二进制为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为什么不用连续的1 部份表示网络ID,连续的 0 部份表示主

9、机ID 呢?答案是肯定的,采用这种方案的IP 寻址技术称之为无类域间路由(CIDR)。CIDR技术用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 部份表示网络ID,连续的 0 部份表示主机ID。比如,网络中包含2000 台计算机,只需要用11 位表示主机ID,用 21 位表网络 ID ,则子网掩码表示为,转换为十进制则为。此时,该网络将包含2046 台计算机,既不会造成IP 地址的浪费,也不会利用路由器连接网络,增加额外的管理维护量。CIDR表示方法: IP 地址 / 网络 ID 的位数,比如,其中用 21 位表示网络ID 。例题 1: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则

10、为 网络 ID :(其中第三个字节红色部分表示网络ID ,其他表示主机ID,网络 ID 是表示网络ID 部份保持不变主机ID 全部变为0)则网络ID 为起始 IP 地址:(主机 ID 不能全为0,全为 0 表示网络ID 最后一位为1).结束 IP 地址:(主机 ID 不能全为1,全为 1 表示本地广播) 则结束 IP 地址为:。例题 2:将 163.135.0.0 划分为 16 个子网,计算前两个子网的网络ID、子网掩码、起止IP 地址。第 1步:用 CIDR 表示 163.135.0.0/20,则子网掩码为 255.255.240( 11110000) .0 。第 2步:第一网络 ID(子网

11、掩码与 IP 地址与运算): 163.135.0.0第一个 IP 地址: 163.135.0.1结束 IP 地址: 163.135.15.254 ;第 3 步:第二网络 ID:第一个 IP 地址: 163.135.16.1结束 IP 地址: 163.135.31.254 。五、子网掩码和网络ID 的快速计算方法CIDR的子网掩码都是连续的 1 跟连接的0 表示,则子网掩码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0000 000001000 00001281100 0000128 64 1921110 0000128 64 32 2241111 0000255 15 2401111 1000255 7 248111

12、1 1100255 3 2521111 1110255 1 2541111 1111255大家都知道11111111 的十进制数为255,那么我们怎么来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呢?二进制的1=1, 11=3,111 7,1111=15;那么 1111 1110=255-1 ,1111 1100=255-3 , 1111 1000=255-8 , 1111 0000=255-15 这样是不是就很快呢?只要我们一旦确定子网掩码中有多少位表示网络ID,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写出子网掩码了。那么,对于1000 0000 , 1100 0000 和 1110 0000我们又该怎么计算呢? 27 =8 则 1000

13、0000=128 ,1100 0000=128+64 , 1110 0000=128+64+32,所以我们不需要去记住每一个为多少,只需要做做简单的加减法就搞定子网掩码的计算。网络 ID 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网络 ID 部份不变,主机 ID 部分全部变为 0,那么在计算网络ID 时,首先看子网掩码中有多少位用来表示网络,相应在将IP 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时就只转换前面几位,比如192.168.176.15/19,网络 ID 一共 19 位,则网络 ID前两个字节为 192.168.X.0发生变化的为第三个字节。那么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变化的X 的值呢?我们知道第三字节只有三位表示网络 ID,转换时 17

14、6128,第 1 位为 1,176 1284864,第 2 位为 0,48 32 第 3 位为 1,剩下的计算就没有意义了,全都要转换为 0,则网络 ID 为 10100000,则网络 ID 为 192.168.160.0,这样计算反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小。六、本地和远程网络概念网络 ID 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本地网络, 本地网络中的计算机相互通信不需要路由器连接;网络 ID 不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远程网络,远程网络中的计算机要相互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连接。例题:192.168.10.14/28 ,192.168.10.15/28 ,192.168.10.16/28,192.168.10.31/28哪些

15、是合法 IP ,哪些是非法 IP 地址?主机 ID 全为 0 和主机 ID 全为 1 的为非法 IP 地址: 192.168.10.15/28 、192.158.10.16/28、192.168.10.31/28 都是非法 IP地址。例题: 192.168.10.14/28 , 192.168.10.15/28 ,192.168.10.16/28哪个不是同一网段?网络 ID 相同的就属于同一网段,则192.168.10.16/28不属于同一网段。七、子网数和主机数的计算方法例题: 172.168.34.56/20 ,一共划分为了多少个子网,各子网可以包含多少台主机。172.168.34.56是

16、一个 B 类地址, B 类地址用 16 位表示网络 ID,题目中 20 位表示网络 ID ,则子网位数为 4 位,那么子网就有 24 次个(即从0000、 0001 到 1111 的 16 种变化)。212 2 个 IP 地址,即可以包由于 IP 地址是 32 位,用 20 位表示网络 ID ,则主机 ID 的位数为12 位,则每个子网可以包含含 4096 个 IP 地址。注意:为什么计算IP地址时要减2,而计算子网数目时不减2 呢? IP 地址减 2 的原因是主机ID 不能全为 0 也不能全为 1;子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八、公共 IP 和私有 IP 地址IP 地址由 IANA( Intern

17、et 地址分配)管理和分配,任何一个IP 地址要能够在 Internet上使用就必须由 IANA 分配, IANA分配的能够在 Internet上正常使用的 IP 地址称之为公共IP 地址; IANA 保留了一部份 IP 地址没有分配给任何和个人,这部份 IP 地址不能在 Internet 上使用, 此类 IP 地址就称之为私有IP 地址。为什么私有 IP 地址不能在 Internet 上使用呢?因为 Internet 上没有私有 IP 地址的路由。私有 IP 地址围包括:A 类: 10.0.0.0/8B 类: 172.16.0.0/12即 172.16.0.1-172.31.255.254共

18、 16 个 B类网络C 类: 192.168.0.0/16即 192.168.0.1-192.168.255.254共 256 个 C类网络九、路由概念、Ping 、Ipconfig、 Route 和 Tracert命令通过路由器将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称之为路由。路由选择负责在网络中选择一段最优先的路径将数据传输到目的网络,路由选择的基础和依据是路由表,路由表由目的网络 ID、子网掩码、网关、接口和计费组成,通过 route print 可查看计算机的路由表。Ping 命令三种结果Ipconfig命令Tracert命令目的地不可到达:路由表无目的地记录超时:网关设置错有路由表记录Pi

19、ng 通过:正常网络工程师专题讲义专题一: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容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概念主要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确定软件、硬件界面,即从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设计者的角度所看到的物理系统的抽象。计算机系统的分类Flynn分类SISDSIMDMISDMIMDCPU 结构及分类CPU的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输入输出总线分类16 位32 位64 位指令系统及其分类指令系统的基础概念指令系统是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程序员用各种语言编写的程序都有翻译成以指令形式表示的机器语言后才能运行,所以指令系统反映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硬件设计人

20、员和程序员都能看到的机器的主要属性。分类复杂指令系统( CISC):随着硬件成本的不断下降,软件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热衷于在指令系统中增加更多的指令和复杂的指令, 来提高操作系统的效率,并尽量缩短指令系统与高级语言的语义差别,以便高级语言的编译和降低软件成本,同时为了保证程序兼容,新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所以就使得指令系统越来越来复杂精简指令系统(RISC):通过简化指令使计算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RISC 的特点及其优缺点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系统指的是存储器硬件设备以及管理该存储器的软、硬件设备。对存储

21、器的基本要求是增大容量、提高速度、降低价格。单一的存储器硬件 (主存储器)难以满足要求。所以就提出了多层次的存储体系结构(即:寄存器 -Cache- 主存外存)在计算机中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以及被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包括运算结果)原存储器称为主存储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主存储器的种类按读写功能来分:是否需要定期刷新:静态:不停电情况下能长时间保留不变,速度快,但容量小,成本高动态: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要定期刷新,容量大,成本低,常用在计算机系统中, 常见的有: SDRAM、DDR等可读写( RAM)可擦写只读:EPROM(可擦写,用紫外线擦写)EEROM(可用电擦写)FLASH(电读写,但只能以块

22、为单位,速度快,成本低,现在最常用)可编程: EROM(通过编程一次性写入)只读: ROM(制造时一次性写入)存储器容量的扩展位扩展:位扩展是对存储器的位数进行扩充字扩展:是对存储器的容量进行扩展位、字扩展:对位数和容量都进行扩展多体交叉存储为了协调存储器与 CPU速度的,其工作原理是:将存储器分成几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第一次就能进行多个字的数据读写!影响多体交叉效率的因素:多体存储的模值M数据的分布情况较移指令Cache 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 处于CPU与存储器之间, 其目的是使程序员能使作一个速度与CACHE相当而容量与主存相当的存储器。工作原理为: 计算机执行作业

23、时,访问存储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性原理工作方式:当存储器接收到读命令后,先在 CACHE中查找此信息,若在(又叫命中),则从CACHE中取出,不中才从主存中取出CACHE速度的计算实际速度 =cache 的速度 * 命中率+( 1- 命中率) * 主存的速度虚拟存储器基本概念虚拟存储器通过增设地址映象表来实现程序在主存中的定位,将程序分割成若干段或页,用相应的映象表指明该程序的某段或某页是否已装入主存。若已装入,同时指明其要主存中的起始地址;若未装入,就去辅存中调段或调页,装入主存后在映象表中建立好程序空间和实存空间的地址映象关系。页面失效替换算法近期最少使用算法随机算法先进先出总线、接口及输

24、入输出系统定义总线: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源部件传送信息到一个或多个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 如果一根传输线仅用于连接一个源部件 ( 输出 ) 和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 ( 输入 ) 则不称为总线;接口: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如磁盘驱动器 , 键盘和显示器等, 都是独立的设备 , 这些独立设备与主机相连时 , 必须按照规定的物理互连特性 , 电气特性等进行连接, 这些特性的技术规称为外设接口;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包括输入输出没备、设备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软硬件,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程序控制 I/O直接存储器访问I/O 处理机通道的分类及计算通道处理机是IBM 公司首先提出来的一种

25、I/O处理机方式。根据通道数据传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字节多路、选择和数组多路三类通道。字节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大量低速设备, 传送一个字的时间短,但等待的时间长,可以多台设备同时进行工作专题二: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数组通道:连接多台高速设备,开始寻址辅助时间长,但传送速成率高, 采用成组交叉方式工作,传送定长块,可以多台设备进行工作选对通道:优先级高的磁盘等高速设备,独占通道,传送不定长块!最大流量的计算:字节多路通道的最大流量为各个设备的流量之和数组和选择通道的最大流量为其中所挂载设备的最大流量外存系统基础概念计算机的存是动态 RAM,当停机后其数据将丢失,而且 RAM的大小有限,所以计算

26、机系统需要一种能长久保存数据,且容量大的存储设备,一般我们常说外存设备主要是指:磁盘、磁带和光盘工作原理:对于磁盘之类的磁表面计录方式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滞回归线特征将数据记录在磁性物体的表面。而对于光盘之类的设备是将数据以光学特征的形式存储在盘片的表面。技术指标:存储密度:是指单位长度或面积磁层表面所存储的二进制数据量存储容量:是指设备能存储的信息的总量均访问时间:是指磁盘从发出读写命令到读出或写入信息所花的时间重叠和流水重叠(流水)是指通过控制同进解释两条(多条以至整个段)程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机进行管理,为了提高 CPU的利用率,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为了描述多序的方式,从而加快整个机器语言

27、程序的解释流水线的吞吐率: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流水线中最慢子过程经过的时间。提高吞吐率的手段:多细分瓶颈子过程重复设置套瓶颈段并联阵列处理机定义:阵列处理机也称并行处理机,它将大量重复设置的处理单元,按一定方式互连成列,在单一控制部件控制下对各自所分配的不同数据并行执行同一指令规定的操作,是操作级并行的 SIMD 计算机,处理单元是不带指令控制部件的算术逻辑部件。特点是:利用资源重复,而不是时间的重叠。利用并行中的同时性,而不是并发性!多处理机定义:是具有两台以上的处理机,在操作系统控制下通过共享的主存或输入 / 出子系统或高速通讯网络进行通讯。多处理机是属于多控制流多数据流系统。目的是:1、

28、用多台处理机进行多任务处理协同求解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来提高速度2、依靠冗余的处理机及重组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用性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就要引入进程的概念,通过进程管理协调多道程序之间的关系,解决对处理机分配调度策略、分配实施和回收等问题,以使 CPU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存储管理存储管理主要管理存资源,由于存整体价格贵、而且受 CPU寻址能力的限制,存的容量也有限,因此,当多个程序共享有限的存资源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它们分配存空间。同时,使用户存放在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彼此隔离、互不侵扰!文件管理文件管理的任务是有效进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解决文件的共享,保密和保护问题,以

29、使用户方便,安全地访问文件。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了CPU和存以外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可采用中断技术,通道技术,虚拟设备和缓冲技术,尽可能发挥设备和主机的并行工作能力。此外还应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作业管理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因此作业管理的任务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并使整个系统能高效地运行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用户一般不直接操纵计算机,而是将作业提交给系统操作员。操作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操作系统将作业按规定的格式磁盘的某个区域,然后按照某种调度策略选择一个或几

30、个搭配得当.的作业调入存加以处理;存中多个作业交替执行,处理步骤事先由用户设定,作业的结果由操作系统按作业统一加以输出,由操作员将作业运行结果交给用户。特点:多道成批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地使用计算机,一台分时计算机系统连有若干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在各自的终端上向系统发出服务请求,等待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并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操作系统接收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特点: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并在严格的时间围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常用在特定的应用中作为一种控制设备来使用。特点:实时性、专用性网络操作系统网

31、络操作系统是通过通讯设施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操作处理的系统。特点:计算机自治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类似,但分布系统要求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实现系统操作的统一性,分布式操作系统管理系统中所有资源,它负责全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任务划分,信息传输控制协调工作,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特点:统一界面资源对用户透明进程管理进程的定义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进程的分类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可将进程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类;系统进程执行操作系统程序,

32、完成操作系统的某些功能;用户进程运行用户程序,直接为用户服务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 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三部分组成;区别: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的状态就绪123运行等待41 进程调度被选中2 时间片用完3 等待某个事件4 等待的事件已获得进程间的通讯进程的同步与互斥同步:进程的同步是指进程之间一种直接的协同工作关系,这些进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进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构成进程的同步。互斥:在系统中许多进程常常需要共享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要求排

33、他地使用(即独占设备),即一次只能为一个进程服务。临界区:系统中一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这个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而在程序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一段程序称为临界区,要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之间就构成了互斥关系。为了保证系统中各并发进程顺利运行,对两个以上欲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实行互斥,为此系统采取了一些调度协调措施。信号量的P、 V 操作P 操作功能:使用一个资源实现:P(S)S: =S-1若 S0, 则该进程进入 S信号量的队列中等待V 操作功能:释放一个资源实现:V( S)S:=S+1若 S=0,则释放 S 信号量队列上的一个等待进程 , 使之进行就绪队列死锁定义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 一组

34、进程的每一个进程均无限期地等待被该组进程的另一进程所占有且永远不会释放的资源, 这种现象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产生的必要条件:互斥资源不可抢占占有等待循环等待.死锁的处理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死锁的检测死锁的解除资源剥夺撤消进程存储管理存储管理它负责计算机系统存储器的管理,存储管理主要是指对存空间的管理。存储管理主要是对存中用户区进行管理,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存,为多道程序并发提供存储基础,并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存储管理概述1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2存空间的共享3存储保护4地址映射5存扩充存资源1存分区2存分配3碎片处理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可变分区作业管理作业:就是用户在一次上机算题过程

35、中或一次事务处理过程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工作的总称。作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作业调度和作业控制作业调度:是要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从输入到系统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存,外部设备等,为它建立相应的用户作业进程和为其服务的系统进程,最后把这些作业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存,等待进程调度程序去调度执行。作业调度又称高级调度。作业控制:是指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用户如何组织其作业并控制作业的运行。作业控制方式有两种:脱机作业控制和联机作业控制。作业调度算法:基本目标尽量提高系统的作业吞吐量尽量吏 CPU和外部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对各种作业合理调度,使所有用户都满意主要作业调度算法介绍先来先服务短作

36、业优先算法最高响应比作业优先文件管理文件是具有符号的,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项的有序序列文件的分类文件的存储设备顺序存储设备磁带随机存储设备磁盘(硬盘和软盘及光盘等)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位图法空闲块法空闲块链表文件的操作建立文件打开文件读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撤销文件文件系统的安全文件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抵抗和预防各种物理性破坏及人为性破坏的能力,保证文件系统安全性常专题三:数据通讯技术数据通讯是两个实体之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数据传输必须要要有直接或间接的物理联接主要容通讯基础调制与编码多路复用技术差错控制传输介质通讯线路连接的方式点点连接:点点分支式连接:采用询问,选择,有点像计

37、算的总线的结构集线式连接:用集中器把各种低速的终端联接起来,再用一条高速线路连接,非对称的交换机数据通讯方式并行、串行并行特征每一个时钟周期能同时进行多位的数据传输优点能进行高速的大数据量传输缺点每一位要一根数据线,成本高应用近距离高速率的场合:如主机的总线、与外设连接的连接线( IDE 或SCSI、并口打印线等)串行特征每个时钟周期只能传送一个数据位优点能进行远距的数据传输缺点成本低应用远距离低速率的应用,如串口线,线后注:由于串行的先天成本优势,近年来串行技术发展很快,串行也不再是低速的代名词: 如 USB ,1394 都是.用的措施是备份,即保持文件的海量转储多个副本;增量转储备份方法串

38、行技术的高速接口,另外现在最新之间的关系:奎研究的是传送的是波的串行硬盘接口技术为155M,比最快特率为单位 , 一般指定了特定的信号的并口 IDE 硬盘接口133M还要快。格式,否则是计算其一般的数据率。串行通讯的几种方式在一个带宽为 3KHZ、没有噪声的信单工:数据始终往一个方向传送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同一限数据传输率为 _(6)_ 。一个带宽为时刻只能往一个方向进行数据传输3KHZ、信噪比为 30dB的信道,能够全双工:数据可以同时双向传输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_(7)_ 。上几个数据通讯的重要技术指标及其计述结果表明, _(8)_ 。(2002

39、年度网算络设计师试题)1、数据传输率(6) :A3Kbps B 6Kbps C 56Kbps比特率: 每秒钟能传输的二进制代码D 10Mbps位数 S=(1/T)(7) :A12Kbps B30Kbps C56KbpsT 为每个二进制信号的周期, 或 S=n/tD 10Mbps即在时间 t 传送了 n 个比特位!(8) :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波特率:每一秒传输多少个电信号单有更大的带宽元, B=1/TB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是: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S=Blog 2NC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其中 N表示一个电信号所有可能的可比性有效状态!)D上述值都为极

40、限值, 条件不同,2、出错率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误比特率:指接收的错误比特数占传调制与编码输总比特数的比例。数据 :有意义的实体误码率:指接收码元中错误码元数占信号 :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总码元数的比例。几个实例:之间的关系 :一般没有特别注明情况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有线电视、无线下,一个码元就是指一个比特,当明广播示了一个码元包含了N 个比特时。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光纤传的电视信误码率 =1- (1- 误比特率) N号, IP3、信道容量数字数据模拟信号 :线上传输的上网理想信道 ( 奎斯特定理 ) : 设理想通信号、微波,手机信号道的最大带宽为 H,则该通道的最大波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以太

41、网中传送的特率为 2H。信号有噪音信道最大数据率(香农公式 ):数字信号传输优缺点:代价少,干扰C=Hlog2(1+S/N)少,但衰减大。H 为理想信道的最大带宽,S/N 为信道调制:变换成模拟信号的信噪比。编码:编码成数字信号幅移键控法ASK调制原理幅度优缺点调制与解调简单,效率低,易干挠频移键控法FSK调制原理频率优缺点抗干找能力强相移键控法PSK调制原理相位优缺点能进行多相位的调制, 效率高,抗干找能力最强数字数据的数字编码1. 单极性码:只有正(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2. 极性码:分别用正和负来表示 1 和 0。或相反的应用3. 双极性码:三进制码, 1 为反转, 0 为保持零电平4.

42、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 0 电平5. 不归零: 遇 1 电平翻转,零时不变6. 双相码:要求第一位都有电平转换7.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双相码,每一位中间有一个跳变,从高到低为 18. 差动曼彻斯特:每一位周期有跳变为零,没有为 1,中间跳变仅提供时钟9. 多电平码:码元可取多个电平之一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实现原理:以高于两倍最高有效信号频率的速率对信号进行采样!就能够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方法线性编码:等分非线性编码:不等分,低幅值的进行较多量化.优缺点:非线性还原性好,但实现困难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是把多个低速信道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这种技术要用到两个设备:多路复用器和多

43、路分配器。多路复用是双向的概念几种复用技术频分( FDM)时分( TDM)统计时分( STDM)波分( WDM)码分( CDMA)空分( SDMA)差错控制差错控制的必要性检错与纠错特点及应用场合检错定义传输中仅仅发送足以使接收端能检测出差错的附加位 , 如果接收端检测到一个差错 , 就请求重发这一信息常用方法奇偶 ,CRC应用场合双向通讯, 延时小纠错定义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足够的附加位 , 使接收端能以很高的概率检测并纠正大多数差错常用方法海明码应用场合单向通讯, 延时大 , 重发代价大检错与纠错码距的概念:任两个合法码字之间至少有多少位相同海明码定义:如果海明距离是 d,则所有少于 d

44、-1 位的错误都可以检查出来,所有少于 d/2 位的错误都可以纠正。是一种纠错误CRC定义及计算: F(X)=D( X)*2 n/R( X)F( X)为生成的CRCD( X)为要校验的数R( X)为生成多项式常用的 CRC生成多项式:CRC-12:=X12+X11+X3+X2+X+1CRC-16:=X16+X15+X2+1CRC-CCITT:=X16+X12+X5+1CRC-32:=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通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通路物理拓朴结构点点连接、总线型、星型、环型同轴电缆线物理描述外部

45、圆柱形空心导体围裹着一个部的导体传输特性可以进行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传送连通性用于点点连接和多点联接围距离短,如果用于以太网则最大为 185M(细), 500M(粗)抗干拢性较好双绞线物理描述是由按螺旋结构排列的两根绝缘线组成传输特性可以进行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传送连通性多用于点点连接围距离短,如果用于以太网则最大为 100M抗干拢性较差光纤线物理描述是一种细小柔软的并能传导光线的介质传输特性可以进行数字信号的传送专题四:交换技术线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线路交换就是用户(终端)在呼叫状态时,在系统中的交换设备寻找一条通路往呼叫用户的物理路由,这种连接技术称为线路交换。线路交换的过程建立连接数据传送

46、断开连接线路交换网络的结构用户分机本地回路交换机主干线路线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路径采用物理连接, 数据终端用户好像使用一条专线一样一旦建立线路,网络对用户是“透明”的。用固定的数据传输率传输数据,因此不能动态利用网络带宽。传输延迟小,常用于实时通信,线路建立时间较长。在通信之前,必须建立一条从源端到目标端的路径。.连通性传输特性用于点点连接可以进行数字或模拟信号的传送围连通性距离长用于点点连接或多点联接抗干拢性围很好。且不受电磁干挠因采用的技术不同而不同无线介质抗干拢性物理描述因不用的介质而不同利用电磁波、红外线或激光等进数据传输一旦建立线路,将独占信道;信部与外部操作道利用率低,浪费大。部:即

47、是我们通常谈论的分组交连续传送数据,不存储报文,无换网数据转换。外部:外部即是指终端到分组交呼叫建立后没有开销位。换网的第一个交换机(边界)负载重时可能阻塞呼叫的建立;部与外部操作的组合但已建立的连接不发生延迟。外部虚电路,部虚电路;无差错和流量控制。外部虚电路,部数据报;分组交换外部数据报,部虚电路;线路交换的不足外部数据报,部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分组交换的阻塞控制分组交换的优点从一个阻塞节点向一些或所有信线路利用率高源节点发送控制报文分组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依靠路由信息负载均衡利用点对点的探针报文分组优先级的应用在通过报文分组上允许报文分组差错控制交换节点把阻塞信息加入分组交换技术X

48、.25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比较X.25 是一项广泛使用的报文分组分组交换的报文小,大的数据要交换协议标准 , 该标准有三个功进行分组能性层次 , 即物理层、链路层、报速度快文分组层(网络层)分组交换的两种实现方式服务数据报虚拟线路服务:数据以报文分组虚电路的形式在扩展的虚拟线路上传两种技术的比较送。 X.25 提供两种虚拟的线路服虚电路的效率高,适用于一段连务, 虚调用和永久性虚拟线路续的时间交换数据多路复用 : 一个 DTE在一条物理的数据报无呼叫建立,代价小DTE-DCE链路上允许4095 条共生数据报原始,灵活的虚拟线路数据报传递可靠流量和差错控制流量和差错控制和 HDLC使用在实质上格

49、式和过程完全相同 , 采用等停 ARQ协议来进行差错控制和滑动窗口技术来进行流量控制帧中继交换帧中继是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 , 用帧方式来载数据业务的一种数字传输系统帧中继产生的条件 : 高质量的数字线路和高数据传输率的需求特点 :帧中继的帧比HDLC操作简单 , 只做检错 , 不再重传 , 没有滑动窗口式的流量控制 , 只有拥塞控制。通信过程流线化。它减少了用户与网络接口的协议功能以及网络部的处理需求, 从而降低了延迟,提高了吞吐率。帧中继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分组交换。帧中继的网络用途块交互数据 : 短时延和大流量文件传输 : 较大的流量低速率的复用 : 利用帧中继的复用能力 , 可为较

50、多的低速率应用提供经济的服务字符交互通信 : 帧短 , 时延小和低流量互联局域网 : 突发性 , 高速率和大流量ATM专题五: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如TCP/IP 或 OSI 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进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如 IP 或 IPX 等。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TM本质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 , 它将话音 , 数据等所有的数字信息分解成长度一定的数据块 ,并在各数据块前装配地址, 优先组等控制信息构信元。ATM产生的背景 :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多种业务的接入( 语音

51、, 数据和多媒体 )时延和服务质量ATM的主要特点ATM的主要特点信元长度固定。 53 字节 ,5 字节为信息头信元格式与所传输的业务类型无关。工作方式为面向连接的,连接在请求时建立和删除。数据传输率高,延迟小,因此不采用反馈重发机制。信元是 ATM独有的特征。使用了线路交换方法,也继承了高速分组交换对任意速率的适应性。对协议的处理与转换采用硬件线路来进行,提高了处理速度。采用的复用方式为 ATDM(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TM交换和控制ATM网络结构:1、语法( syntax ) : 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2、语义( semantics ): 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3、定

52、时( timing ) : 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参考模型提出了用分层的方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与互虚拟通道( VC):用于描述 ATM 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 VC)相联系,同一 VC的信元群,拥有相同的虚拟通道标识( VCI)。虚拟通路( VP):用于描述属于虚拟通路的 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 一个 VP可以用复用的方式容纳 65535 个 VC!属于同一 VP 的不同的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有相同的虚拟通路标识(VPI), VC 和 VP 都属于 ATM层。传输通路:它是网络部件的延伸和扩展,

53、它汇集和分解传输系统的有效负载,属于物理层,在一条传输通路上可以容纳多虚拟通路。ATM的交换:传输通路交换:这是属于物理层的交换,就象线路交换,信元的VPI 和 VCI 都不变。虚拟通路交换: 对整个通路交换,即只改变信元的 VPI 值,但 VCI 值不变。虚拟通道 / 虚拟通路交换: 有两种情况,即同一虚拟路的 VC交换,这只是改变信元头的 VCI 值。另一种是通路间的通道交换,这样信元头的 VPI 和 VCI 都要变。操作功能。按照这种技术(指分层)构造的系统可以从逻辑上看成是一些连续层次的组合,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所必须完成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下层之间靠预先定义的接口联系,每一层的功能都是在其下层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